登陆注册
18988200000037

第37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4)

【原文34】 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释义】 本条论述支饮久咳的脉证和预后。

由于肺气虚弱,气不布津,津液化为痰饮,停于胸中,肺气不利,日久不愈,故久咳数岁,缠绵不愈。病久正虚,脉来虚弱者,为正虚而邪不盛,脉证相符,故曰“可治”。若饮邪壅滞于肺,郁而化热,气郁血瘀,心脉闭塞,则脉实大而数。心脉闭塞,心气窒息则死。本证实为正气已亏,邪气太盛,攻补两难,预后不良,故曰“难治”。

若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水饮上扰清窍,则致昏冒眩晕。治仍当以饮病论治,饮热互结兼气虚者,可用木防己汤;眩悸者,可用小半夏加茯苓汤;苦冒者,泽泻汤。

【原文35】 咳逆,倚息不得卧①,小青龙汤主之。方见上。

【词解】 ①倚息不得卧:斜靠着喘息不能平卧。

【释义】 本条论述支饮兼外寒的证治。

寒饮形成之后,饮邪内伏于胸膈,又因风寒外束,卫气闭塞,内饮外寒,壅闭肺气,故咳嗽,痰多白沫,气逆倚息,而不得卧。治以小青龙汤发散风寒,温中化饮,化痰降逆。

小青龙汤既治溢饮,又治支饮,因均有外寒内饮的病机,故取其解表发汗治溢饮,温肺化饮治支饮,异病可以同治。

【原文36】 青龙汤下已①,多唾②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③,因复下流阴股④,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五味子半升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温服。

【词解】

①下已:指已服下小青龙汤。

②多唾:吐出很多黏稠痰浊。

③面翕热如醉状:面色红而且热,如醉酒之状。

④下流阴股:虚火冲气向下流到两腿内侧。

【释义】 本条论述服小青龙汤后引动冲气的证治。

病人膈上有支饮,而肾气又素虚,上盛下虚,故寸脉沉,尺脉微。服小青龙汤后,饮气稍平,但辛温发散之品易伤阴液,且易于发越阳气,使虚阳上越,虚火随冲任之脉上冲胸咽,故气从少腹上冲胸咽,而口中干燥。虚火冲动痰浊,故多唾稠痰。

虚阳上浮,故其面翕热如醉状。冲气因复下流阴股,热伤膀胱水液,故小便难。阳气虚弱,不能温煦四肢,故手足厥逆,麻木如痹。冲气往返,扰动痰饮,痰饮阻碍机体升清降浊的功能,故时复眩冒。治以桂苓五味甘草汤,急于扶阳敛气平冲。方中桂枝扶心肾之阳,平冲降逆;茯苓渗湿利水;甘草补脾,配桂枝辛甘化阳以补心阳之虚;五味子收敛冲气,潜阳于下。诸药共奏降逆平冲,扶正而收敛耗散真气之功。

【辨治要点】

主证:服小青龙汤后,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口中干燥,多唾稠痰,其面翕热如醉状,小便难,手足厥逆,麻木如痹,时复眩冒。

成因:服小青龙汤后,引动冲气上逆。

治法:扶阳敛气平冲。

方药:桂苓五味甘草汤(桂枝、茯苓、五味子、甘草)。

桂苓五味甘草汤与苓桂甘枣汤均有汗后伤阳、饮邪上冲的病因和小便不利症,故同用茯苓、桂枝、甘草通阳化饮、平冲利尿。但前者为支饮变证,后者乃欲作奔豚证;前者以敛气平冲,降逆缓急为主,故另用五味子敛气归元、养肾补心,而后者则以补土泄水为主,故另用大枣培土制水。二方仅一味之差,却有不同功效。

【原文37】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茯苓四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细辛三两五味子半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释义】 本条承前论述冲气平后,而咳嗽又发作的证治。

服桂苓五味甘草汤后,冲气已平。但膈上支饮复聚,壅闭肺气,故胸满咳嗽又发作。治以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敛气止咳。本方由上方加减变化而来,因冲逆已平,故不需用平冲降逆的桂枝;但咳嗽胸满又剧,故加干姜上温肺寒,下温脾胃,运化津液水湿,断其生痰之源,加细辛以温散寒饮之结,加此二味即“药随证转”

之意;五味子收敛肺气;甘草补土制水;又有茯苓利水消饮,渗利痰湿。诸药共奏温阳化饮,降逆平冲,止咳散满之功。

本方的配伍极具特色,化饮而无麻黄、桂枝之燥,祛邪却无伤正之弊,较小青龙汤缓和得宜,乃治体虚支饮的基础方剂。

【辨治要点】

主证:服桂苓五味甘草汤后,冲气已降,但胸满、咳嗽又作。

成因:膈上支饮复聚,壅闭肺气。

治法:温肺化饮,敛气止咳。

方药:苓甘五味姜辛汤(茯苓、甘草、干姜、细辛、五味子)。

【原文38】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方

茯苓四两甘草三两细辛二两干姜二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释义】 本条论述冲气与支饮的鉴别,以及服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后变呕、冒的证治。

上证服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后,可能有两种病情:一为支饮减轻,咳嗽、胸满即止。但细辛、干姜温散之品,而能下扰虚阳,虚火随冲气上行至胸咽,损伤津液,故口燥而渴。治以桂苓五味甘草汤,摄纳虚阳,平冲降逆。另一种病情为支饮上逆反而不渴。由于脾肺气虚,形成水饮,支饮留于胸膈,饮邪上乘清阳之位,故冒眩;饮邪犯胃,故呕吐清水痰涎。支饮不得降泄,逆冲于上,故冒者必呕。治以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半夏,温化寒饮,消散水气,行气降逆,饮逆之证可愈。

【辨治要点】

(1)口燥渴

主证:服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后,口燥而渴。

成因:虚火随冲气上冲。

治法:摄纳虚阳,平冲降逆。

方药:桂苓五味甘草汤(桂枝、茯苓、五味子、甘草)。

(2)口不渴

主证:服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后,口不渴。

成因:支饮上逆。

治法:温化寒饮,行气降逆。

方药: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半夏(茯苓、甘草、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

本条指出支饮饮气上逆的冲气,与心肾阳虚的气冲应予区别。前者口不渴而必呕,后者常渴而不呕;前者用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后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从二方用药比较可知,桂枝是平定心肾阳虚气冲的主药。

【原文39】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①,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茯苓四两甘草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细辛三两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词解】 ①遂痹:本有痹证。

【释义】 本条承上论述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治疗后呕冒止而身形水肿的证治及用药禁忌。

支饮呕冒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治疗后,脾胃调和,则呕冒得止。但因反复咳嗽,肺失通调,水溢皮肤,故见身形水肿,治疗于前方加杏仁一味宣利肺气,令气降水行,寒饮得散而身肿自消。宣肺利水本当首选麻黄,今为何弃而不用?其理在于病人本有尺脉微、手足痹等气血虚弱之象,麻黄虽为宣肺利水之上品,但也有许多伤阴耗血之弊,用之必有厥逆之误,而杏仁既能宣肺利水,又无伤阴耗血之弊,用此正宜。

【辨治要点】

主证: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汤后,呕冒得止,而身形水肿,反复咳嗽。

成因:肺失通调,水溢皮肤。

治法:温化寒饮,行气降逆,宣利肺气。

方药: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茯苓、甘草、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杏仁)。

【原文40】 若面热如醉①,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茯苓四两甘草三两五味半升干姜三两细辛三两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大黄三两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词解】 ①面热如醉:面部感觉如酒醉后发热。

【释义】 本条承上条论述支饮挟胃热上冲于面的证治。

服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半夏、杏仁等方,温化水饮,通调水道,水饮能去。若温化水饮,水气不行,湿郁生热,积于胃肠,则有胃热亢盛,热气熏蒸,面红而热,如醉酒状。“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一句,意有双关。一则解释面热一症由胃热上冲所致;二则是与“其面翕热如醉状”之属浮阳冲气者加以区别。病即属支饮未尽,兼夹胃热上冲,故治当于前方温肺化饮基础上,再加大黄一味清泄胃热。

【辨治要点】

主证:胃热亢盛,热气熏蒸,面红而热,如醉酒状。

成因:水气不行,湿郁生热,积于胃肠。

治法:温肺化饮,清泄胃热。

方药: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茯苓、甘草、五味、干姜、细辛、半夏、杏仁、大黄)。

综观第35~40条,使我们看到了对咳逆不能平卧的变证变法的实际治疗例证,也可视为仲景的临床经验医案。在治疗上,药随证转,具体反映了辨证论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其主要精神在于说明下虚上实的痰饮咳嗽证,不同于一般的痰饮病情,而痰饮又有虚寒与夹热的不同,因此,其中饮逆与冲气的鉴别,戴阳与胃热的互勘,虚实标本,错综复杂,必须细致分析,灵活处理。

【原文41】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方见上。

【释义】 本条论述痰饮呕吐的证治。

由于脾虚不能运化,肺虚不能通调水道,水饮停于中,津液不能输布于上,所以口渴饮水。饮后水停于胃,水气上逆,则呕吐清水痰涎。治宜小半夏加茯苓汤温化水饮,降逆止呕,使旧饮能去,新饮不生,痰饮可愈。

【辨治要点】

主证:口渴饮水,饮后呕吐清水痰涎。

成因:饮停于胃,水气上逆。

治法:温化水饮,降逆止呕。

方药: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生姜、茯苓)。

本方在本章两次出现,第30条为水停膈间,影响胃气和降而致的支饮呕吐兼眩悸,第41条为水停心下,胃失和降而致的痰饮呕吐,虽水饮停留部位略有不同,但总的病机均与水饮影响胃的和降功能有关,主证同为呕吐,故均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化饮降逆。

“水逆”证也是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并兼有表证,但用五苓散通阳化气,解表行水,两者宜加鉴别。

二、小结

本章论述痰饮和咳嗽,重点在于痰饮,咳嗽不过是痰饮中的一个症状,而且这里的咳嗽,仅是指由痰饮所引起的,并不包括所有的咳嗽在内,痰饮的病变部位多在胃肠及胸胁,而咳嗽上气的病变部位多在肺。

痰饮病的形成,主要由于脾肾阳微,水饮不化所致。脾不运,则肺失所养,不能通调水道;肾阳不足,则水不化气,影响三焦水道的通利,因而导致痰饮病的发生。

痰饮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章题所指的痰饮属于广义,包括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四饮在内,是痰饮病的总称。而四饮之中的痰饮是属于狭义的。四饮乃根据水饮停聚人体的部位不同而分,饮停胃肠为痰饮;饮在胁下为悬饮;饮留体表四肢者为溢饮;饮停胸膈者为支饮。这种分类方法既条理又灵活,所以章中方剂的运用,可以互相通用。例如,十枣汤既可用于悬饮,又可用于支饮;小青龙汤既能治支饮,又可治溢饮;小半夏加茯苓汤既可用于痰饮,又可用于支饮。因此,必须系统掌握每一方剂的主治和每一种饮病的主证,不能单凭某条文作为治疗的依据。

痰饮的病情,有上下内外之分;治疗原则“当以温药和之”。因饮为阴邪,非阳不化,饮既停留,又非阳不运。另一方面,饮病的变化多端,还须根据标本虚实,表里寒热,分别采用温化、发汗、利小便、逐水等方法,痰饮是本虚标实之证,治标不能过于刚燥,刚燥反伤正气;治本不能偏于补益,补益反助其邪,必须治标要顾虚,治本要顾标。这样,才能适应病情。本章中提出了用苓桂术甘汤、肾气丸健脾温肾,为治本之法;饮邪上犯,用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葶苈大枣泻肺汤以治其标;兼表里证,可用大、小青龙汤以发汗;饮在下焦,可用五苓散、泽泻汤以利小便;饮邪深痼难化,可用十枣汤、甘遂半夏汤以逐水,并可用厚朴大黄汤、己椒苈黄丸以去其实。此外,痰饮久留,每多虚实错杂,如木防己汤、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即为此而设。

支饮服小青龙汤后的变证处理,是辨证论治的举例示范,用药规律足资临床参考。

本章中许多方剂复见于其他章和《伤寒论》,如苓桂术甘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五苓散、瓜蒂散、十枣汤、肾气丸、葶苈大枣泻肺汤等,学习时应相互对勘,加深理解,以利临床灵活应用。

同类推荐
  • 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

    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

    本书主要是通过对食品的烹饪方式、加工方式、食用方式、健康食用方式、健康烹调方式等多个方面,介绍健康食材变成垃圾食品的过程,并向读者介绍真正正确健康的烹调方法和吃法,帮助人们把好饮食关,从而使人体更健康。
  • 病理生理学考试指南

    病理生理学考试指南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基础理论课,又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并且与其他基础医学学科相互渗透而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 小病不可小视

    小病不可小视

    日常见到的一些症状或小病,常常为人们所忽视,却潜伏着重大危险,或可能出现严重后果。这些症状或小病往往给人带来可怕的损害,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可能都有难以忘却的片段、不愉快的经历,甚至于惨痛的教训。这本书将向您提供100多个症状或小病,以及从保健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结合部份实际病例,告诉您应该怎样重视这些症状和小病,从而在保证自身和家人的健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本书适合各阶层广大群众阅读。
  • 中医外科处方手册

    中医外科处方手册

    本书按西医学系统分类,收集临床常见的168种外科疾病,分为12个章节。包括普通外科疾病46种、皮肤科疾病29种、肛肠科疾病9种、眼科疾病44种、耳鼻喉科疾病20种、骨科疾病20种。每种疾病均统一按概述、诊断要点、辨治原则、处方(基本处方、加减、备选处方)、警示5个部分加以阐述,内容丰富。在诊断要点中吸收西医学的各种检查诊断方法,在辨证论治中既充分反映前人的经验,又着重反映近几十年来的新经验、新方药,并设警示以告知临床中应注意的问题。
  • 内科急症救治指南

    内科急症救治指南

    本书由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教研室组织编写,系统论述了32种内科急症的诊断要点、治疗规范及急救步骤和医疗措施,本书内容全面,科学实用,适合临床一线医生和家庭医生学习参考。
热门推荐
  • 武葬天下

    武葬天下

    既然这天容不下我,我就毁了这天:既然这地容不下我,我就灭了这地:既然命运容不下我,我就斩了这命。李雨萧,一个被称为全天下资质最差的人,不甘心被人瞧不起,不甘心被老天捉弄,他毅然走上一条逆天之路、毁天灭地,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
  • 轻狂时代

    轻狂时代

    普通高中学生郭羽,在一次回老家清理老屋时,无意发现五枚古朴铜钱和一块朴实玉佩。在尝试的过程中,郭羽惊喜的发现,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古物!这五枚铜钱,每一枚铜钱都可以许一个愿望,哪怕是不合常理的许愿也完全能实现!从此,郭羽开始了他的开挂人生,邂逅各种婀娜多姿的美女,开启一段全新的生活。不过,他最在意的,反而是那个朴素,没有一点特别的玉佩……
  • 三国5

    三国5

    《三国·第5部:出师北伐》为日本现代小说版《三国》的第五部。讲述曹操、刘备分别离世后,吴、蜀、魏三国或为保全国土,或为中兴汉室,或为扩张势力而展开的政治、军事行动,着重描写诸葛亮倾心辅佐幼帝,安定蜀南后挥师北伐,最终病逝五丈原的悲壮故事。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
  • 失落的世代

    失落的世代

    地球,神秘而悠久的一颗星球,没有人清楚在它的历史洪流之中,到底诞生过多少个文明.但是,其中却有一个至今在我们之中广泛流传---魔法文明.在那个文明里,有着方便的魔法,神奇的魔导器,恢弘的天空要塞....它的故事可以追溯到离我们现在的一亿年前,它的神奇至今让我们有着无数的遐想...可惜的是,它.已经失落了.而关于它的故事,它的历史,它的神秘.却是在三个年轻人进入一座神秘的宫殿之后揭开...
  • 快乐人生必备的9种心态

    快乐人生必备的9种心态

    亲爱的朋友,你快乐吗?如果你快乐,希望本书能给予你更多的快乐;如果你希望自己快乐,马银文编著的《快乐人生必备的9种心态》也将借由许多富有哲理的的小故事,唤醒你分享快乐的能力。《快乐人生必备的9种心态》总结了快乐人生必备的9种心态,书中一个个蕴含哲理的经典故事,除了能使我们了解如何从内在释放压力、克服外界所引发的负面情绪之外,同时也能让我们用更积极的视野来重新看待这个世界,进而在待人接物上从容自在。
  • 古剑同人:一剑笑江湖

    古剑同人:一剑笑江湖

    【主苏恭,渣攻痴情受,HE】“少恭你不是爱我吗?你不是想要焚寂吗?好,那你说十句“我爱你”我说一句好不好。”“少恭,你真的不再相信我了吗?我是真心爱你,你真的不在相信了吗?真的不能原谅我吗?”“百里盟主,你我之间何谈谁原谅谁?”欧阳少恭叹息一声,低头看了看左手掌中那贯穿了整个掌心的黑线“不过是错了五年,你放过我,我放过你,岂不最好?”“不……”百里屠苏上前抓紧他的肩膀,眉间的朱砂仿若一团被压抑下来的火焰“我真的错了,当年…当年我会那样伤害你,也是嫉妒,害怕,害怕自己真的喜欢上你,害怕你被人看去,少恭不要离开我…我真的…”不能没有你。“别说了”欧阳少恭脸上出现一抹淡淡的忧伤“我…已不再爱你。”
  • 甲骨、牙角器、偶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甲骨、牙角器、偶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分别介绍了甲骨的来源、知识特征、辨伪及收藏;牙雕艺术的历史、工艺流派;古代偶像、毛泽东像章的分类与专题收藏等。
  • 琼花落

    琼花落

    绝念崖琼花台上,一名少年,嘴角溢血面色惨白,满地琼花落尽,随即一声悲吼响彻云峰:“这仙,不当也罢!”自碎仙骨落地成魔,自此踏上了一条铁骨铮铮复仇路!谁愿陪他看尽这世态炎凉?谁愿陪他强行改命?谁愿陪他成就一方大界主宰?
  • 我的医道生涯

    我的医道生涯

    医者,父母心也,以善心待人。神医者,生死人而肉白骨,其技足以使天下惊。王谦就是从事这份崇高的职业,也拥有和这份职业极为兼容的医源之体,具有成为当代新神医的资格,可谓前程远大。只是,王谦的理想并不是做神医……且看——我的医道生涯。
  •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修订版)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修订版)

    回顾过去的日子,我吃惊地发现——令我成长的不是那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时刻,反而是在奔向这些时刻的过程中经历的风雨和体验的甘苦。这是我第一次向这么多人讲述自己走过的路,我把曾经的徘徊、忧郁、坚持和信心与大家分享,除了总结过去的岁月,更大的希望是通过我的经历为更多人,特别是年轻的朋友提供一种参考。对我来说,过去的一切都成为珍贵的记忆,而未来我期待更多。我想每位朋友都知道——未来是方向,而真正的路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