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旅游对于许多为生活温饱而努力奋斗的普通人来说是如此的陌生,然而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旅游已迅速发展成为寻常百姓选择休闲的一种方式。今年的春节,我就是在儿子一家组织的四户家庭的“拼车游”中度过的。拼的车是租借的十五座面包车,拼租的其他三家都是儿媳的表亲戚,驾车的是各家的男士。
这次节日旅游开创了我人生的“先河”,在我六十七载春秋的人生中首次移风易俗——传统的除夕之夜在家“守岁”的时间,却风尘仆仆地到达了远离我们北仑2000多公里的广西北海市,一行人步入市区著名的“海鲜城”,在熙熙攘攘的食客的鼎沸人声中,推杯换盏地吃着此前人生中从未经历过的别样“年夜饭”。
长达九天的旅游经过了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湖南等五省区,我空前地饱享了此前所曾企望的诸多“眼福”:走在操不同口音的人群中,尽情地徜徉在广西北海市被历史学家和建筑专家们誉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年鉴”的珠海路步行街上,贪婪地全程浏览了1200多米长的老街两侧,鳞次栉比交融着中西文化的“骑楼”商铺;在宁静的北部湾的“北海银滩”,夹杂在穿红着绿的游人中漫步,湛蓝湛蓝的海水一碧澄清地平展在视野中,海鸥翔集嬉戏,极目远眺,水天一线,踏着阳光下熠熠生辉的一望无际的银色沙滩前行,纵情地呼吸海天间无比清新的空气;游览涠洲岛上的火山地质公园,在闹枝的北海市花——嫩红的三角梅花,与从五湖四海汇聚来的姑娘们可掬的笑靥交相辉映中,平生第一次“开眼界”观赏到千姿百态的海蚀崖、台、柱、墩、拱桥等蔚为壮观的海蚀地貌;随着川流不息的游人,乘船游览“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的“四湖二江”,感同身受着影片《小二黑结婚》的插曲所赞颂的“清凌凌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的境界,游艇犁破倒悬水中的塔影,将两岸楼阁的靓丽身姿,以及越来越清晰的象鼻山的伟岸倩影,快速地揽入眼底,恍惚间如入巨幅的山水画廊中;更有在龙游瞻仰深入地下30多米的巧夺天工的“世界第九大奇迹”——集中华民族先人聪明才智的恢宏的石窟群……感谢现代科技,让我保留了众多见之目而悦于心的名胜景观。
在旅途中,每当“坐骑”载着我们驰骋在高速公路上,欣赏着窗外快速地迎来送往的延绵风景,愉悦的内心总会掩饰不住无比的“自豪”。设若时光倒流至半个多世纪之前,像我这样将奔“古稀”之年的花甲老人,即便经济条件容许,在当年也绝不会痴心妄想如此长途的旅游,在北仑柴桥地区流传的一句“六十不过街,七十不宿夜”的老话即是最好的说明。当年人的平均生存年龄短,至六十岁已是精疲力衰的风烛残年,以至于不敢去全程步行镇上至今犹存的南北走向、区区500米长的那条老街;而至人生古来稀的七十岁时,因早晚“生死难测”,更不敢随便出门到家以外的住处留宿。而今人的健康生存年龄较之以前已大幅度地提升(据报载,北仑区居民的平均生存年龄在2011年已达到80.68岁),那句老话所揭示的人生缺憾已成了过眼云烟。内心深处抚今追昔而涌现的阵阵沾沾自喜,让我旅途中的愉悦之情平添了诸多“自豪”之感。
然而我的妄自尊大在归途中领受了当头棒喝。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嘈杂的人声中,我听到了“阿拉”熟悉的乡音,惊喜之下赶紧过去自报家门相见,原来是我们北仑大碶街道一家儿女们陪同老父亲“海南游”返回。由儿子和女儿两家陪同的老者神采奕奕,虽头发同我一样灰白,但满头的短发犹如刷洗衣服的“排刷”,硬匝匝的。我估摸他的年岁同我差不多,斟酌着询问:“老兄过花甲几年了?”老者伴随爽朗笑声的回答令我目瞪口呆:“花甲?早在去年做过八十大寿了!”意犹未尽的他接着说,“你这位老弟的年纪想是同我差不多,如今人长寿了,叫‘六十、七十岁是小弟弟,八十、九十岁多来西,一百岁也勿稀奇’。”我惶恐之下向老者讨教“养生”经验。“经验是说不上,心得有两条。”神采飞扬的他慢条斯理地说,“一是心情愉快,大家赶上了好日子,享政府的福,有‘土保’,村里又‘分红’,加上儿女孝顺,吃、穿、用勿愁,生活像蜜糖一样甜;二是保养得好,‘吃新鲜,讲卫生,懂锻炼’,我是上午看报打太极拳,中午困一觉,晚上天黑前再散步活血脉。”稍顿,又话锋一转,兴趣盎然地说:“我这个人喜欢游山玩水,除了儿女们陪我节日旅游之外,平日里会约几个老兄弟去家门口的风景点,反正出门几步就能乘不花钱的公交车,拿上老年卡,想去‘阿里’,上车‘嘟’一声,笃笃定定坐好,到点就下车。”
我既佩服又感谢这位老兄的赐教,临分别时,互道珍重,相约下次旅游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