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5600000032

第32章 文学评论(13)

小说为我们勾勒出在现代化潮流冲击下,偏远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刻的变化。甘家洼地处偏僻,距大中城市较远,距县城也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工业化的因素在这里缺少体现。没有工厂,没有物流,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工业与商业项目。其主要的生产方式还是农业,如种植葵花、谷子、黍子、高粱、山药、玉米、绿豆等传统的北方农作物。这是其作为农村最主要的特征,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这些作物也是甘家洼村民最基本的生活保证。小说通过甘家洼村长(村民委员会主任)老甘的眼光为我们介绍了这一切。老甘觉得看到这四野的庄稼,有说不出的好看!但是,甘家洼村民们最主要的收入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到外地去打工。也因此造成了甘家洼人口事实上的流失。他们有的到了县城,卖开了装潢材料,如富仁;有的到了北京,开了裁缝铺,如天霞和她的爱人;或者在发廊与超市,如小雪与小凤;有的在建筑工地打工,如天成与二旺;还有如天成的二弟在临近的“宋城”拉三轮车等等。总之,甘家洼的人们散布在全国各地,从事非农产业以获取收入。除了在外打工的人之外,甘家洼流失的人口还有外出求学的人,如上大学的,在县城读书的,以及陪读的家长等。如老甘的两个孩子小驴与小羊就在县城读书。老甘的父母也搬到县城陪读。而常年在甘家洼生活的人,也就大大地减少了,村子失去了往日的热闹与生气。留在村中的人,主要有这样几种:老人,妇女,孩子。而且,就是这些人也有许多跟着自己的孩子、家长、丈夫出走了。他们成了离开了家乡的“外乡人”。随着事实上人口的流失,甘家洼的社会服务功能也逐渐减弱。商店,或者说代销店,变成了开着拖拉机的流动售货车,学校也撤并了。因为,甘家洼的孩子们大部分也不在村里上学。少数几个需要“跑校”,即到邻近的乡村学校读书,更多的是到条件好的大镇或县城。

随着人口结构的改变,甘家洼的村级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小说中的老甘是村民委员会主任,即人们通常说的“村长”。他一方面腿有残疾,另一方面对乡土有着非同一般的留恋,所以留在了甘家洼,成为乡村的“坚守者”。其他的村干部已经与大部分打工的人们一起离开了村庄成为户籍上的而不是事实上的甘家洼村民。与之相应,这些人所承担的“管理”职能也大大弱化了。而“村长”老甘也基本没有什么事务可做。他最大的事就是对往日充满生气的乡村的回忆与迷恋。在他的父辈担任村长时,有一件天天坚持不懈的事就是所谓的“夜话”,即每天晚上到村中巡视,以防出现偷盗、吵架等治安事件。而到了老甘时,这坚持了不知多少年的义务也终于因村中没有什么人而放弃了。总之,除了留在村中的为数不多的村民依然按照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外,老甘事实上已经没有多少“管理”的职能。

但是,作为村庄,甘家洼依然存在。首先,她是一个行政意义上的“村”,在国家的行政体系中,甘家洼依然存在着。理论上来看,这个村庄是一级政府组织,接受上级政府的领导,有健全的组织体系。其次,她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村庄。这里有代表甘家洼的地貌特征,如火山,水库,以及土地,土地上年年都要生长的庄稼,曾经为甘家洼祖祖辈辈遮风当雨的窑洞、房屋。虽然由于人口流失,许多曾经的住房已经破败甚至坍塌,但她依然在北方的大地上矗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她是甘家洼人精神上的村庄。虽然人们离开了甘家洼,但过年的时候是要回来的。在北京的天霞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裁缝铺,应该说是衣食无忧了,但仍然非常深情地与丈夫说,自己做梦都想回家,想晒晒甘家洼的太阳。他们有了钱之后,要在甘家洼盖房子,要在甘家洼证明自己的存在与价值。即使在外漂流,对甘家洼,以及甘家洼的人仍然在内心深处存留了一份深深的眷恋与认同。他们有了难处,首先想到的是家乡,如小凤,如富仁;他们没有混出个样子,首先是不想让家里的人知道,如北大的二叔;对同乡,他们有着亲人一般的呵护,如天成与二旺,天霞对小雪等等。

今天,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实现了50%。也就是说,有一半的人口迁移出乡村,进入了各种各样的城镇。但是,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像甘家洼这样的村庄并非少数。特别是偏远地区,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形态。在交通便捷,与城市较近的乡村,工业化的推进已经使传统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在不断增加,产业结构在改变,经济的发展程度也在提高。而许许多多像甘家洼这样的村庄,正处于一种“陷落”的状态。首先是人的问题。这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在城市的生活与发展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如社会保障、文化适应性等。其次是国家资源,突出的是土地问题。即留在农村不可能进入城市的“土地”谁来耕种?如何保证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等。再次是社会问题。在空心村成为一种现象后,传统的农村对于我们的社会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仍然滞留在农村的为数不多的村民,如何发展生产,如何解决相关的上学、就医等问题?这使我们深思。这样的村庄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看待或者对待这样的村庄?这不仅是一个经济学意义的问题,也是一个政治学课题,以及历史文化意义的课题。总的来说,是一个关于人的幸福与发展的问题。

《甘家洼风景》为我们生动而深刻地勾画出传统农民在向现代化迈进进程中精神世界的迷茫与痛苦。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进入城镇的“原农民”对城市生活的追求与迷茫;另一方面是留在农村的“现农民”对现实农村的依恋与迷茫。王保忠似乎更突出地感受到了时代变化给农民带来的精神世界的拷问。他的小说不是通过外在的情节性描写给我们展示农村的变化,而是通过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来让我们感受老甘等人面临的困境。其所表达的文化意味比单纯的情节展示更为深刻。

小说为我们揭示了传统农民对新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城市所代表的“现代文明”的不自觉向往。比如,书中的月桂与天成就给自己的两个孩子起了“北大”和“清华”的名字,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这样的学校,以改变命运。《向日葵》中的天霞和丈夫在北京开了一个裁缝铺。但是,他们是住在高楼下面地下室的小裁缝铺,靠丈夫做衣服维持生活。这里整天难以见到阳光,以至于丈夫的脸因为缺乏日光照射而“比刮过腻的墙都白”。她心疼自己的孩子、丈夫,也留恋那有太阳的家乡,更希望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城里的住房。她深情地对丈夫说:“哥,我要一套有阳台的楼房,每天可以晒晒太阳!”正是这种对新生活的渴望,以及他们依靠自己劳动来创造新生活的能力,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也使他们与自己的家乡愈行愈远。《普通话》中,在北京打工的小雪被爹叫回甘家洼相亲。这时的小雪已经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姑娘,而是一位在北京打工的美容连锁店店长。她靠努力使自己的处境发生了变化,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她变得落落大方,举止有度,很快博得了男方的好感。而且,她还会说一口不一定非常标准的普通话。这里虽然说的是一个相亲的故事,但似乎主要表现的是甘家洼人对更美好的生活状态的一种潜意识中的追求。小雪的父亲对小雪说普通话十分反感,认为是南腔北调的,“丢人”。而相亲结束后,小雪发现,她的对象小郭,以及非常反感她说普通话的父亲都说开了普通话。普通话,成为一种更文明的生活状态的象征,以至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改变了自己。在北京待了几年,普通话已渐渐成了小雪生活中的空气,想不呼吸都不行。她真的很喜欢说普通话。“每次这么一说,就觉得自己成了另外一个我,一个陌生而新鲜的我。”

相对于这种积极的转变,王保忠似乎把更多的同情与悲悯赋予了那些在新生活中迷茫的人们。小雪的妹妹小凤,在北京的超市打工。但是却没有姐姐那么适应。她受了男友的欺骗,又被所谓的男友以“绑架”为名要挟出钱救他。孤独的小凤不知就里,无所依靠,又以绑架别人的孩子来救自己的男友,终于触犯了法律。小凤的迷茫是身份改变而无法确定自己的迷茫;是进入都市之后,被庞大的外在世界淹没的迷茫。她对新生活的不适应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这种在新的生活状态中不能定位自己的精神状态不仅表现在出走的人们身上有,也在留下来的人身上表现得非常浓重。在《浮石》《老瓜棚》中,作者描写了乡村留守妇女月桂的精神迷离状态。月桂是十里八村的人尖子,曾经在城里开过电梯。后来,丈夫天成到外地当建筑工,她就留在了村里。孩子们也在外面上学。她孤寂一人生活在这人烟日渐稀少的村庄。她是家里人吗?家里除她外再没有其他人。她是孤身一人吗?丈夫、儿子也时常牵挂。在这种与家人远离的生活状态中,月桂不自觉中找不到自己了。她甚至与别的男人发生了婚外情。但这样的情感即难以让社会接受,也无法面对自己的亲人。更何况,那个男人并不愿意与她厮守终身。他有自己的生活。在这样的背叛与游离中,美丽的月桂迷失了自己。

同类推荐
  • 说人与说诗

    说人与说诗

    这是一本抒情散文,运用了积极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从说人和说诗的角度,写出了什么是诗歌,诗歌的作用等,让读者对诗歌有进一步的理解。
  •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本书介绍了唐宋多位诗人的生平事迹及其作品,内容涉及王勃、贺知章、王之涣、孟浩然、王昌龄、李太白等人。
  •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下)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下)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对于培养写作能力与思维能力有非常好的效果。本书精选了部分中学生的作文,以阅读来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加强文字表达能力,对于提高中学作文写作有很好的帮助。
  • 莫言散文新编

    莫言散文新编

    本书从属于《莫言美术馆系列》,由莫言发起,汇聚“当代最富影响力的美术家、收藏家、设计家,以文字表达对艺术的感悟、思考与创作中的得失。描写了艺术如何既偶然又必然地改变了他们生命的道路。”这是延伸在美术馆之外的修辞空间,是感知艺术创作的“现身说法”。而莫言心声系列正是其中的一套书,包含《莫言散文新编》、《莫言讲演新篇》、《莫言对话新录》三本。小说之外的莫言,思维睿智、谈吐文雅。文章在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和陌生化的处理中阐述作家莫言的思想情感。本次收录丛书完整展现了小说之外的莫言。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
  • 中国863

    中国863

    本书是第一部反映我国当代高科技领域发展历程的纪实作品,作者采访了863计划的各个领域,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和战略眼光的新型科学家。
热门推荐
  • 校园里的奇葩事件

    校园里的奇葩事件

    少女的校园生活,奇葩的班级,搞笑的同学,摊上损友,下午邂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嘘!六年的小学生活要开始了!
  • 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内容简介:走进名家的心灵深处,体验不朽名篇的智慧与美。生命中瞬间的感悟,定格为永恒的经典。一本温情的合辑,亲情的温馨,爱情的甜美,友情的珍贵——一篇美文,一种感悟。
  • 终极较量:爱我,又怎样!

    终极较量:爱我,又怎样!

    五年前,她既然能夺走他,五年后,没理由不能再毁了他的新婚夜!一个是沉稳内敛的总裁,一个是深藏不露的黑道太子;一个与她有纠缠不清的爱恨,一个与她有理不清的牵绊。迥异的两人,对她却有着相同的执着。面对两人,她挑眉冷笑,爱她又怎样?
  • 秋风吹不尽

    秋风吹不尽

    本书是萧默作为建筑艺术专业之外的一个文章选集,是对那一代知识分子(如常书鸿、高尔泰等著名人物)的真实记录。1963年,作者由梁思成先生促成到敦煌莫高窟从事建筑历史研究,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十五年。敦煌不仅赐予作者成为一位有影响的建筑艺术历史与理论学者所需要的学术资源,也给了他难以忘怀的人生历练。
  • 神盗者

    神盗者

    一张来路不明的冥币,一个怒气冲天的兄弟,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让本来平淡的人生,不在那么的平凡。康一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却成了地下界的神盗者。从此踏上了以盗为生的日子。只要是他想要盗,不管是古董,死人,活人。。。。。。通通都可以。
  • 海贼王之伪装的平静

    海贼王之伪装的平静

    动漫版行刑对话:“海贼王!你把抢到的财宝都藏在哪里了?”“哈哈!想要我的财宝吗?去大海找吧,我把一切都放在那里了!”历史版行刑对话:“那里的煎饼加生菜吗?”“那里应有尽有!”“那我不去了,我不喜欢吃生菜。”
  • 恶之美学之大成

    恶之美学之大成

    自带伪娘属性的主角,混乱中立的小恶魔。“反正大家都死了嘛,找些乐子也无可厚非。”
  • 凤惊九霄:盛宠重生妃

    凤惊九霄:盛宠重生妃

    国公之女苏婉音,风华绝代,武功高强,心地善良,帮她心爱的男人清敌夺储,却在封后之时被她的庶妹和他的男人合谋放火烧死。什么?仇人来了,还以为她是好骗的吗?上天给了她一次机会,让她的人生可以重来,她再不是那个单纯好骗的女子。苏婉悦、上官轩,这一世姐要你们也尝尝被骗的滋味,你们曾经给姐的,姐要加倍奉还!太子殿下,别怕,有她苏婉音在,没人能动的了你一分一毫。这一世,她要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纵使掀起滔天波澜,也要有个不一样的复仇人生!
  • 舞伶

    舞伶

    台湾作家[李璇]的免费全本小说《舞伶》。
  • 也许爱B加X

    也许爱B加X

    欧兰说在一千个男人里面,只有一个男人可以看见她的哭泣,而这个男人就是她要等的、要爱的、要厮守一辈子的爱人。葛葛感觉自己的身体被人晃动着,感觉自己的身体突然像花瓣一样四处飘散,头也不是头了,脸也不是脸了。戴来,乔叶,童仝,3位青年女作家,每人2部小长篇,奉献最新“1+1”!感人的、新鲜的、另类的、颓废的……各式情感在这里上演。《也许爱B加X》是系列之一,1+1=爱情+婚姻=?打开《也许爱B加X》,给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