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5400000011

第11章 趣味英美文化·英国(10)

黑色电影在昆汀·塔伦蒂诺之后,似乎后继无人,再难玩出什么新意,直到1998年盖·里奇的《两根大烟枪》的出现,一种全新风格的黑色片再度引起人们的兴趣和争议。和昆汀相似,这位来自英国的导演是个电影放映员,并没有接受过什么电影教育,电影则是他的兴趣。在这部影片中,他启用了许多来自伦敦底层人物出演该片,充斥在片中的伦敦口音的俚语和世故俗事让电影看起来更加生动活泼。

《猜火车》又名《迷幻列车》,仅用了49天就拍摄完成,是一部250万美金的小制作影片。本片反映了苏格兰爱丁堡一群吸毒青年垃圾式的生活现状,其冷静的讽喻口吻,真实的叙述态度,贯穿始终的黑色幽默感及充满现代感的声画处理使之成为另类影片中的经典。影片所充斥的堕落情绪及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和自我意识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和争论,因而影片一出炉便成为舆论的焦点。

§§§第七节杜莎夫人蜡像艺术馆

杜莎夫人蜡像馆(Madame Tussaud)位于英国伦敦,其在阿姆斯特丹、纽约、香港和拉斯维加斯都有分馆,上海分馆也于2006年开幕。杜莎夫人蜡像馆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蜡像馆之一,有众多世界名人的蜡像,其中恐怖屋最为出名。整个馆由3层楼及地下室组成,分4个展览层。1楼是1966年新开设的展览厅,2楼大厅展有当代世界各国政治人物、近代英国君主和王室成员,3楼有“戏剧性场面”、“温室”和“英雄”3个展览厅。顶楼是蜡像制作室。杜莎蜡像馆的蜡像经常令人真假难分,蜡像馆会在游客出入的地方放置蜡像,常常制造出令人吃惊的有趣效果,适合青少年前往一游。

杜莎夫人(1761~1850)是法国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以制作蜡像而闻名。她自小随一名医生学习蜡像制作技艺,法国作家伏尔泰的蜡像是她的成名作。1835年,她74岁高龄时,在伦敦贝克街设立了一座永久性的展馆。

§§§第八节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是世界最著名的戏剧演出团体之一,作为莎士比亚经典戏剧艺术的代表和传播者,它面向大众,通过普及性演出,把莎士比亚戏剧带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成立于1925年,获英国皇家宪章批准。迄今,女王仍是它的赞助人,查尔斯王子是其名誉主席。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剧团赢得评论家的频频喝彩,50年代应邀到苏联、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演出。1960年,由知名导演彼得·霍尔正式组建成国家级现代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建团以来,5代艺术总监都是著名导演艺术家,剧团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莎剧演员。它在英国有三大演出基地:伦敦、纽卡斯尔和斯特拉特福,大本营则一直坚守在莎士比亚的出生地斯特拉特福。

作为英格兰艺术委员会给予财政支持的六大国家艺术团体之一,剧团坚持追求经典艺术的特色,它植根于莎士比亚文化的沃土,不断开发进取,奉献给社会高质量的优秀剧目。主要表演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其他戏剧家和当代戏剧家的经典作品,在过去的十年中,剧团推出了171部新作品,在英国120多个城镇和国外50个城镇演出了1.9万场,售出门票1100万张。

剧团把保持现代观众与莎士比亚时代的接触、帮助观众演出历届莎士比亚作品及其时代作为主要任务,并将此视作剧团的责任和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剧团每年都举行多场基层巡回演出,艺术家们带着古典戏剧,深入社区、学校、休闲中心等场所表演。

六.教育体制和知名大学

§§§第一节享誉世界的英国教育

英国的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尽量发展个人才能,并将这些才能加以培训,进而贡献社会。英国的教育体制也根据地区的不同有所区别,英格兰、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实行5—16岁的义务教育,威尔士实行4—16岁的义务教育。

英国小学British Preparatory School

英国的小学教育分为两部分:学龄前学校和英国寄宿制预备学校。学生的年龄是5—13周岁。

学龄前学校(British Pre-Preparatory School)学龄前教育分两年,只面向英国本土的学生开放,并不是寄宿学校,英格兰、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儿童是5周岁入学,而威尔士的儿童是4周岁入学。

英国寄宿制预备学校(British Preparatory Boarding School)英国的预备学校是全寄宿制的,国外的学生可以从这个时候开始进入英国的学校学习,学生在寄宿制预备学校学习广泛的学科,为通过考试进入一流的中学而做准备。女生在完成7年级的课程(即11—12周岁)后,可以直接进入寄宿制中学。

英国中学British Senior School

英国的中学分为三个阶段:英国寄宿制中学第一年,英国普通中等教育(GCSE)和英国普通高级中学教育(A-Level)或者国际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学生的年龄是13—18周岁。国外学生去读英国的中学需要解决一个监护人的问题,因为英国规定,16周岁以下的学生需要提供监护人服务,学校基本都会为学生提供监护人服务。

英国寄宿制中学第一年,主要学习中学课程的第一年。

英国普通中等教育(GCSE)即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是指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课程,学生选择8—11门科目,要在两年内修完,数学、英语和科学是必修课。国外的学生可以选择申请GCSE第一年或第二年的课程,选择申请第一年的学生要求年龄在14周岁以上,申请第二年课程的要求在16周岁以上,稍微差一点的学校也接受15周岁的学生申请。

英国普通高级中学教育(A-Level)或者国际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A-Level是指英国普通高级中学教育,是世界公认的英国高校入学考试课程,为打算进入大学的学生做准备,课程为期两年,学生在第一年选择至少4门的A-Level科目进行学习,在第二年可以着重其中至少3门科目的学习。

国际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也可以代替A-Level,学期也是两年,第一年是AS,第二年是A Two。在这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从一系列广泛多样的学科中选择6门科目学习,其中3组高等级,另外3组标准等级。除了这6门科目之外,学生还必须完成3个核心课程,1个拓展论文,1门有关于“认识论”的课程及CAS(创造、实践、服务)。

国外的学生基本上都会选择读A-Level课程,国际课程比A-Level要高一级,也受世界的认可,但是入学要求高,课程难度大。

英国大学(British University)

英国的大学教育提供学生以下阶段的学习:预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中国学生去英国更多的选择是去读大学,因为大部分英国的大学本科课程是三年,研究生课程是一年,只有苏格兰地区的大学本科课程是四年。相比中国的大学,可以节省2-3年的时间。

预科分为本科预科(Foundation)和研究生预科(Pre-Master)。预科课程专为海外学生而设,以弥补他们原所在国和英国之间在教育体制上的差异,更好地适应英国的高等教育学习。本科预科课程和A-Level课程一样,是升读大学学位课程的基础。通常预科课程为时一年,包括一个或多个科目。一些课程是为了入读大学某些专业而设(如贸易,法律或工程),另一些内容则较为广泛(如英语,数学)。英国许多大学和学院都开设了预科课程,许多预科课程与一些高等院校的某一特定学位课程相连接,成功完成该项预科课程便可以直接入读相应的大学学位课程。就中国来讲,本科预科课程通常适合高中毕业生修读,研究生预科适合一些大学成绩不是很理想的本科毕业生或者国内完成大三课程的学生修读。

英国的本科教育世界闻名,英国的First Degree学位在世界各地都被承认。本科课程的时间多为三年,苏格兰地区的本科课程为四年,医学、牙医、建筑等本科课程最长的攻读时间为六年。常见的First Degree有BA(文学学士)、BSc(理学学士)、LLB(法学学士)等。在学生毕业时,学校会根据你的总成绩确定你的degree level,最好的成绩是first class(一级),还有二级上、二级下、三级和PASS。如果你想继续读研究生的话,这将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英国现有八十九所大学。各大学的规模、地点、开办的课程各有不同,为有志入读大学的学生提供广泛的选择。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所以学生在本科课程最后一年,通常需要独立完成一项研究工作或撰写论文,以决定获颁授学位的级别。

英国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最吸引人之处就是只需要读一年,就可以拿到学位,节省了学生的宝贵时间,但是课程的密度相对也很高。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主要分为研究式研究生课程(research)和讲授式研究生课程(taught),中国的学生更多的会选择讲授式研究生课程。常见的学位有MA(文学硕士)、MSc(理学硕士)、LLM(法学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等。课程最后也需要独立完成一项研究工作或撰写论文以获得学位。修毕课程后,学生可取得国际认可专业资格。科目包括会计、银行业、行政秘书、市场学、测量、社会工作及法律等等。

英国的博士课程一般读四年,只有个别的读三年,在英国完成硕士课程的学生申请的要求会稍微低一些,本国的研究生要求会略高。

§§§第二节伊顿公学

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坐落在伦敦20英里的温莎小镇,是英国最著名的贵族中学。地处白金汉郡的泰晤士河河畔,与女王钟爱的温莎宫隔岸相望,伊顿公学是一座古老的学府,由亨利六世于1440年创办,最早是作为进入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的预备学校,为贫穷学生提供免费教育,到17世纪逐渐变成一所等级森严、面向贵族子弟开放的学校。伊顿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也素以管理严格著称,学生成绩大都十分优异,被公认是英国最好的中学。伊顿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70余名进入牛津、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

伊顿公学自1440年亨利六世创建以来,已有565年的历史。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它不仅是一个贵族男校,而且更被称为“世界级精英人才的摇篮”。英国众多皇室子弟和历史名人曾在伊顿公学攻读过。其中打败拿破仑于滑铁卢之战的威灵顿将军(The Duke of Wellington)使它成为了勇者的跑道。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这些响亮的名字又使伊顿公学成为了文学艺术的源泉。学校毕业生中有19位英国首相、36位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英国最高荣誉的英勇奖章)的获得者。而当今英伦法定继承人威廉王子,也是从伊顿公学走向明天的帝王宝座。伊顿不仅代表了精英文化教育的典范,同时,也象征着荣誉与地位。

§§§第三节英伦传奇二校:牛津vs剑桥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建校于1167年,它在英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世界性的影响。牛津大学位于英国牛津市,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

牛津共有39个学院,它们和学校的关系就像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那样采用联邦制形式。每一所学院都由Head of House和几个Fellows管理,他们都是各种学术领域的专家,其中大多数在学校都有职位。6个准学院(称为“永久性私人学堂”-Permanent Private Halls、为各宗教教派所办),至今还保留着它们的宗教特许状,此外还有一个继续教育学院。在35个学院中,众灵学院目前没有学生,只有院士(包括访问院士)。牛津大学最老的据说是默顿学院,建于1264年,最年轻的叫圣凯瑟琳学院,建于1963年,两个学院相差整整七个世纪。

除学院外,牛津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尤其是后者),主要由学部来组织,学部不是大学内的自治单位,它们都是跨学院的机构,不附属于任何一个学院,不过各学部的教师和学生,首先必须是牛津大学内某一学院的一员。牛津现有16个学部,文科学部下一般不再分系,理科学部下又分成30多个系,有的学部还设一些中心和研究所。此外,有的研究所(如教育研究所,招收有研究生)不隶属于上述各学部,而直属于大学。

牛津共有104个图书馆,其中的博德利图书馆是英国第二大图书馆(仅次于大不列颠图书馆),藏书600万册。牛津出版社举世闻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出版社。尤其是它的20卷《牛津英语词典》,享誉全球。

同类推荐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中华上下五千年神仙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神仙趣话

    这些故事传达了中国人心目中对一切美好的向往:追求万物平等、与大自然和睦相处、逍遥飘逸的神仙境界、长生不老……这些故事的流传让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长久不衰,让中国人在平凡生活中活出更多的乐趣。
  •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新旧习俗对比来介绍中国的婚丧喜庆文化:结婚、丧葬、寿诞、节日。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名至实归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名至实归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二次元公寓

    二次元公寓

    2014年的某一天,大学即将毕业的王晨刚刚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邀请他成为一栋公寓的管理员。打电话的人自称时空管理局,而这栋公寓的住户,是路飞、鸣人、悟空。从此,王晨拥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路飞:王晨,我要吃肉,我要吃你们这个世界最好吃的肉。王晨:没问题,街头那家五十块钱管你吃饱的自助烤肉,路飞有时间咱们去一趟。鸣人:拉面,王晨你们这的拉面好吃吗?王晨:兰州拉面应该不错,不知道和你们一乐拉面谁好吃一点。孙悟空:王晨,我要找你们这里最强的人挑战!王晨:好的,我们这有一个叫蓝翔的地方,里面的人听说都蛮强的。除了他们以外,还有娜美、女帝、罗宾、雏田等等。和她们住在一起,王晨表示亚历山大。
  • 素锦旧梦

    素锦旧梦

    没有人知道沐二少新娶的二姨太是一个有着怎样过去的人。人们只记得每次听到二姨太弹曲时,心底都会被她流露出来的忧伤惊了一惊。她和沐家的关系很微妙,她的到来无疑让一向平静的沐家大宅,激起了一些波澜,有意无意地滚起了暗涌。弯月于冉梦初自打安素月入驻了沐家大宅,冉梦初便时刻存在着危机感,她深知,如果她不是个清心寡欲到极点的女人,就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手。半弦月于沐锦凉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一向寡言少语的她,连锦凉自己也说不清楚,起初娶她,不仅仅是因为那双相似的眉眼,更多的是源于愧疚,却不知怎的就变成了怜爱。残月于慕容轩然再次见她,慕容轩然的眼神冷冽,在恨不得毁了她的同时,心底却无法否认对她的爱。孤月于本田天佑他手段狠厉,骄傲自大,遇上她时,他的狠厉与骄傲却土崩瓦解,爱上她,他只学会了一句话:“爱上你,是我今生最好的污点。”冷月于她旧梦几度缥缈,思念却来回缠绕。素年锦时,国破家灭,是与他傲视天下?还是与他并肩作战?亦或是与他归隐田园,不问世事?
  • 宁城错爱

    宁城错爱

    主人公自幼失去母爱,与鞋匠老爹相依为命。贫穷残缺的家使他的心灵变得畸形,活得像个傻子,在学校成了捉弄对象和利用工具。读初二时因一起打架事件被学校开除,从此迷失于网吧,迷失于网络游戏。由于无钱上网,他不得不开始为生活奔波。
  • 弃后很疯狂

    弃后很疯狂

    “溺水三千,我只取你一瓢。”龙瑾天说。“为你,我可以放弃一切,包括我的生命。”龙瑾寒说。“我愿意放弃国家,只愿陪在你的身旁。”凌子轩说。“我愿做远远守护你的月光,不做阻拦你的墙。”暗夜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原罪之光

    原罪之光

    “我们每个人都满负罪恶,旧大陆因此沉沦。仁慈的女神引导我们来到新大陆,赐予我们新生!”——《圣典.序章》从崔斯特走出思尔镇的那刻起,一段冒险和救赎的史诗就此展开!.
  • TFBOYS之泡沫夏天

    TFBOYS之泡沫夏天

    一次偶然的邂逅,带来的是美好的恋情,还是有缘无分……
  • 至尊图腾

    至尊图腾

    真武大陆,自真武大帝统一大陆之后,大陆上诸族动乱数千年。这里有杀伐如云,璀璨的魔法光芒,奥妙的阵法结界,更有真武大陆流传的真武之技,远古强大的图腾技。末雨落转世在战乱纷争的时代,继承远古传下的幻界玄术。历经爱恨情仇,追求至死不渝的爱情!探索武道终极!败兽族!灭妖宗!战魔尊!在他身上的终极图腾会是什么?
  • 过日子的金点子:家居窍门篇

    过日子的金点子:家居窍门篇

    “过日子”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人人都想把“日子”“过”得好一些,可是,有时在各方面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人们“过日子”的质量却存在着差异。究其原因,这差异来自于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与运用的程度。
  • 不坠永劫

    不坠永劫

    原是一个泯干常人,他人光辉中的小人物,但不甘于寂寞,不愿屈服,与天相争,能否成功?忽得先辈遗泽,欲逆天改命,谁知前行路上,渐与家人陌路,与正道为敌,于是,索性从此不问正邪,只求心安。谁说天骄从来无敌?百战百败,师兄弟战死,与所爱之人两隔,唯一颗不屈服的心。云宁夕,宁愿如夕阳将逝,也要那一刹那的光辉,红了那一片天空的云彩,他要与英才并列,与那骄阳相争。天穹之顶,谈笑间开不坠永劫,转瞬白发年华逝,战苍天,洗尽心头血,死不悔。不因其天姿无双,不因其悟性惊人,只因他永不屈服。一笑江山家破碎,二笑生死两情殇,三笑彼苍天惧!战那诸天神佛,冲那无上仙界,一日转战三千界,只为怀携其爱,寒其苍天胆!
  • 子歌纪

    子歌纪

    中州列国战悠悠,烽火未平多事秋。高氏阳帝定天下,一缕芳魂无尽愁。三十年前,始料未及的相遇,时光流转,爱恨交叠。三十年后,命运无常的翻覆,命格中人,紧紧相系。启真镜,青鸾报,巫蛊术,且看子歌步步为营,兴亡天下。山河犹在,斯人已殁,红颜未老恩先断。家门何处,前事皆空,他日重逢不言中。人生若只如初见,江山美人不相侵。只为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