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4300000025

第25章 远亲近邻(1)

传统文化,核心在传统二字。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传承意义上的相对永久恒定性。永久而恒定,这一定离不开文化本身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达于自洽的保守性。

文明演进的坐标,总是屹立在我们的身后。

我们到底还是不是中国人?这样的自我拷问是严酷的。这绝不仅仅是歌子里“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一句唱词可以了事大吉。判定的标准应该是文化认同。

这一回,我们将谈一谈“远亲近邻”。远亲近邻构成了乡村社会的主要人际交往脉络。中国人,首先在这样一个网络中,确定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认同。

三族六亲

张:上一回我们谈的是“娶妇迎亲”。不同村落不同姓氏的两个年轻人,一旦缔结婚约,这二位就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单位。从此,做妻子的进入丈夫的姓氏家族,而做丈夫的则有了妻族。一个人的妻族,当他日后有了孩子,他的妻族便是孩子们的母族。父族、母族、妻族,是为传统所说的三族。

远亲近邻,只是就地理位置比对而言。母族、妻族,是主要的亲戚,具体村落可能离得远一点,在礼仪法度的认知方面何尝能称远亲?同姓家族,房前屋后的,堪称近邻了吧?其实大家的关系向来亲疏有度。相处不妥,不能依礼节制,因为半截土墙、一句闲话,打破脑袋者有的是。

我们红崖底张家是大姓,所谓近邻多数是同族本家。我先说一点这方面的话题。

农耕文明千万年,自古以来是耕者有其田,各家种各家的地。再能干的父亲,终会老去,再亲热的弟兄,终会分家。亲兄弟分了家,村人形容这样的关系亲疏,有句话说得有水平、见分寸。“亲兄弟,不一家,叔伯兄弟是两家”。两兄弟各过各,男人勤劳与否、老婆节俭与否,过来过去,光景就显出高低来了。

两兄弟分家了,各家住一个四合院还好,住在同一个院子,寻常免不了有磕碰。所以村人又有话说:伴种地、伙栽瓜,一个院里住两家。都是容易产生矛盾的因素。

但血缘亲疏,到底是更为本质的因素。像我的六位伯叔、十来个堂兄弟,平常一会儿香了、一会儿臭了,乃至见面不过话的都有。一旦家族里遇上大事,自家人便立即成了自家人。家族大事有哪些?比如得子生孙、起房盖屋,闺女出嫁、儿子娶妻,老人亡故、家族祭祀,大家往往一拥而上,叫做争先恐后、积极参与。凭什么?凭的就是血缘。为什么?为的不过是礼法规矩。除非他宁愿孤立、宁愿自外于整个家族体系。

父母去世后,我答应过完成他们的遗愿回乡土葬,当即设法恭送老人遗体回老家。太原的朋友亲属先就不免疑问:老家里让遗体进村吗?这点疑问是太可理解了。任你再大的干部,被村人将遗体堵在村外的事例有的是。不许死在外面的人遗体进村,也是不成文的乡俗啊!但我心里有底。父母亲一辈子的处世为人,我几十年的言行举动,村人会有公正评价,乡俗有通融的人性化一面。当日,父亲遗体回到沟里,村口早有族人聚集恭候,村支书、村主任为首带头迎接。

回到父亲修盖的自家院子,七叔为首,十来个堂兄弟早已动手搭架灵堂。大嫂为首,在东厢炕上指挥女人们裁剪白布“破孝”;二嫂带头,在院里灶头和面切菜;大哥扛着一只罗锅,拄上丧杖戴了孝帽到我母亲村里给“人主”报丧送孝;二哥三哥安排布置人手,谁谁预订娱乐班、谁谁请人做纸扎。井然有序,忙而不乱。就连张家庄八叔,也急急奔来下手帮忙。

本族本家嘛,就这样。仿佛自古而然。几位大伯大娘逝世,也是这样。靠山和李山,昨天刚刚吵得沸反盈天,亲娘老祖地开骂,今天李山乖乖地称呼二哥,自觉领受任务。中午稍稍得空,大家喝点酒解乏,李山舌头大大的,说:咱们是一个爷爷足底的孙子,这都是血脉管着哩!

血缘家族,家族血缘。这是什么革命理论、先进理念能够改变得了的吗?

鲁:张老师说的是父族的情况,我来说说我接触到的关于母族的乡村古礼。

我读田东照老师的小说,他写黄河边上的事情,提到人们乘船过河,船费叫做“河利”。我在黄河边上长大,守着渡口,听见“河利”二字,竟然还愣怔了一下。想一想,渡口往来确实有这么一个名称。但我从小到大,每年要乘船过渡十几回去住姥娘家,却从来没有出过这个所谓的“河利”。刚开始还以为是不收小孩子的钱,到十八九岁才知道,这是老礼,是约定俗成。不管你住在河哪面,凡闺女、女婿、外孙过河,一概不收河利。

前些年过河,上了船不好意思,觉得摆渡的船家也不容易,先就将船费递上去。谁知道,在舅舅那里还没坐稳,扳船的就慌失失找上门来,死死活活将这“河利”按在我手里,嘴里道歉连连,说:“我这个没眼窝的,看眉面还看不出来是咱外甥?”

心里顿时说不出的温暖。外甥,已经是外姓。俗话说:外甥是狗,吃了就走。船家不过和我舅舅同姓,把我当外甥来看待,像遵守一个神圣的约定一样遵守着这几百年的老礼数老规矩。

而且,村里还有约定,不论谁家闺女,若有急事需要过河回夫家,无论深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船家定然要当下出工概无推辞。现在的渡船都装配了柴油机,过渡容易多了。过去扳船,全凭人力。把舵的叫老棹,摇船的叫摇棹,大家一棹杆一棹杆往对面划。河宽四里地,靠岸之后,四个摇棹的大后生浑身汗透,像在新耕的十亩地里跑了十趟来回。

我的姥姥家,对于我父亲来说,应该是妻族。妻族庄子上,守着这样的规矩,也应视作对自家闺女的一份关爱,对闺女夫族的一份尊重。回头说,是对自己整个家族名声道义的一种维护。

乡村里有许多隐秘的规矩,我感觉就像符咒一样,强力维系着血脉形成的人际关系。拿我家为例,姑表亲上门,姑姑的孩子,对我父亲而言就是外甥上门。家里看承接待自不必说,我们之间的亲密劲儿也胜过其他玩伴。乡里俗话说,“亲不过姑舅,香不过猪肉”,骨子里还是血脉血缘。

小时候,活动范围有限,只盼着过年过节,那时可以住姥娘家,住姑姑家。平时出门割草寻菜,懒断二股筋,但姥娘过寿,姑姑村里唱戏,三四十里地跑着不嫌累。游山玩水,撩猫逗狗,经张庄,过李村,用两腿绘就一幅童年游走乡里的地图。

但据我所知,出嫁的闺女和未来的外甥,住娘家住姥姥家也有种种规矩限制。逢年过节,闺女不可以住在娘家,须至正月初二才可以到娘家。更不能在娘家坐月子,这简直就是一条绝对禁忌。我们一茬同学,多数在外就读工作。过年,那些嫁到外地的女同学只能是今年回夫家,明年回娘家。但过年回来娘家,依然守着老规矩,除夕夜不能住下,还得央及同学给找宾馆住,小两口冷清清住到宾馆房间去。

亲戚老礼

张:说到小时候住姥姥家,我是太有同感了。女婿上丈人家,那是娇客、贵客,外孙子上姥姥家,那是四天王爷。姥姥本来疼闺女,娇惯外孙成了她的情感转移。我妈常年在太原,一说就是这孩子不在娘跟前,对我更加放纵几分。这边一升酸毛杏,那边半升炒豆子,乱吃一气,大放臭屁。姥爷还要夸赞:看看这气象!

相比而言,奶奶严格管教,是管理自家的子弟;姥爷姥姥娇惯,把你当成客人。当然,客观上就给我们的童年生涯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有了性由天地撒欢宣泄的机会。

说起出嫁闺女不兴在娘家坐月子,我有一个现成例证。

宝山成家之后,五大爷跟前的苏山也是我父亲出面给找下老婆的。我专门写过一则短篇小说,题目就是《苏山》。五大娘作风浪漫,交的男朋友太多,结果不能生养。1960年,到处饿死人,听说男方江浙地面奶生堂里发放孤儿,五大娘独自下江南,从杭州抱养回一个娃娃来。杭州抱养,专意取名苏山,心说日后他就是想回老家,只能找回苏州,找不到他的亲生父母。恩养苏山,五大娘确实辛苦多多。奶奶生前下了断语:这个女人百般不好,有这一条,也过得去了。

——村里人家,不生养没后嗣的,接续香烟无非两条。一条,过继近支同族一个孩子。这孩子有权继承财产,但要给养父母拉灵戴孝,日后家谱登录归于养父名下。一条,便是领养抱养一个外姓。俗称“买子”。买子比起过继子,在礼法上一样获得认可。比如我们堂兄弟,看待苏山是一样的。

苏山长大成人,妈妈名声不佳,自己又是苏州货,哪家闺女愿意来当媳妇?结果后生得了遗精病,夜夜梦见美女来同房,村里人说是跟上了狐狸精。奶奶已然去世,我父亲照护老家几个兄弟一如奶奶生时。苏山患病,老五焦急,老六便又急忙回乡。苏山的婚事又是大包大揽。一切不必细述,结果还是选择了个贫家丑女。那闺女十四岁就住到红崖底,一份口粮留给娘家来吃。苏山搂着小媳妇,遗精病也好啦,狐狸精夹起尾巴逃跑了。那闺女十五岁怀孕,挺起一只大肚。我父亲好不得意:生下娃娃,那叫生米煮成熟饭,老五的儿媳妇,跑不了啦!

小媳妇儿临产,我父亲已经退休还乡。奉了我爹之命,苏山带上老婆进城去采买。不言衣服扯了几身,小媳妇回程搭了人家一挂拖拉机,叮叮咣咣一颠簸,等于找了一个催生婆。拖拉机回到苌池她娘家一带,孕妇破了羊水,结果,苏山没脑子,背上老婆奔丈母娘家,生孩子就生到了丈人家。红崖底即刻嚷翻了天,老张家出了这样有悖风俗的大事情!

出嫁的闺女,不兴在娘家过年过节,尤其是万万不能在娘家坐月子。这是古礼,这是规矩,乃至成为一种禁忌。为什么?风俗就是如此,谁也不能违背。我思谋过这一风俗禁忌的由来,骨子里应该是要保障夫家男方的遗传基因绝对安全,不得混淆。

但我们老家的乡俗,其说法在表述上,偏偏是说闺女在娘家生孩子,对娘家极为不吉利,有如遭逢了血光之灾。

父亲听苏山回村一说情况,媳妇儿生的是个男娃,当下出了一头冷汗。揪住苏山,便是一通拳脚。我爹见过种种世面,只要老五得了孙子,哪里会在乎什么村人议论?他担心的是万一那丈人家扣下人质,提出种种过分的经济要求,乃至悔婚都是可能的。当下,急三火四派出了三路人马。一路是五大爷,赶紧去亲家门上赔不是;一路是我的一位堂叔,代表宗族去与对方宗族协商;一路,请动了民兵队长,对方要是扣人不放,红崖底老张家干脆动手抢人!

对方宗族,果然也被惊动了。种种责难数落之外,提出要求:依循老礼,张家要来人大举焚表祭祀天地,还得动用一匹雄牛,牛头上要拴丈二红布,拉着犁铧犁过院子。

对方宗族提出的种种礼仪要求,务要大张旗鼓,看似繁琐而隆重,其实,骨子里的内涵很显然。你们张家的血胤,是你们父族一方确认过,并且表告了天地神祇接走的;母族一方,由之证明了清白,维护了家族名声。

至于出嫁的闺女怀孕临产,女方家里要来催生,我们前面介绍过,这自然是非常合乎人情的古礼。闺女坐月子,娘家母亲或者姐妹,会来伺候一段,日数不等。这其间,无论婆婆还是丈母娘,都会监督小两口分居。乡下称作“隔炕”。那刚刚当上父亲的汉子,自己另找睡处。合作化年代,多半是夹上铺盖卷儿上饲养院。——便是《红楼梦》里,巧姐出痘子,凤姐与贾琏也得按照老礼隔炕分居,憋得琏二爷“拿几个小厮来出火”。新拍的电视剧,在这儿竟然表演成是小厮家丁给贾琏拔火罐,真是驴屁股上钉马掌——离题(蹄)太远了。读书没有读懂,是谓“驮经的毛驴”。

鲁:《苏山》我印象中读过的,可惜没有张老师你那记忆力。经你一说,还是这么生动。苏山后来怎么样了?

张:我的那一套小说《仇犹遗风录》,五十多万字。说句套话,那真是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的丰富复杂,超乎任何天才作家的想象。

《苏山》的结局,自然是大团圆,皆大欢喜。这倒不是我故意投合观众心理,老百姓的生活本身,就是充满了悲苦与欢欣。总是悲剧,总是杨白劳受压迫、喜儿被强奸,不合乎生活的实际。苏山得了儿子,家族出面摆平了重大事件,他用一辆小平车拉着老婆和儿子回到红崖底,脖颈挺挺,有如一匹走骡。后来,老婆十七岁,虚岁满十八,又怀孕了。怀里抱着一个、肚里揣着一个,和苏山一家四口上公社民政扯结婚证。你说,这是不是大团圆?

鲁:对张老师你的小说,我觉得自己至少能总结出两点,是具有某种超越意义的。一点,你的小说内含是特别丰富的,是多义的。不像某些小说家的作品,主题倒是突出,读者一下就看透了,评论家也一举就把握住了。评论家很少注意到或者很少能够准确评价你的小说,我觉得有点遗憾。

张:有个成语叫绠短汲深。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脚大鞋子小。生活那样丰富而多义,我凭什么要提炼什么单一主题?我倒是宁愿写的像生活一样。评论家眼界所限,说不到点子上,还不如干脆免谈。正是“隔靴搔痒赞无益,入木三分骂亦精”。

鲁:第二点,早在上世纪80年代,你的小说作品中就涉猎记述了那样多的乡村民俗,这就更加了不起。这样的文化眼界,先人一步,可以说从那时候起,你就已经在做着捡拾维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工作了。

张:二十多年前的小说,到今天有你这样几句评价,我非常开心。对自己的小说,我当然也有信心。老百姓说:好饭不怕迟。我的小说,只要印成文字,耐读不耐读,里面有没有一点流传的价值,让读者慢慢看吧。

——咱们不敢再夸奖老张啦,接着说远亲近邻。

同类推荐
  • 2015中国年度散文

    2015中国年度散文

    王蒙、刘兆林、毕淑敏、林清玄……40余位作家的40余篇佳作,或着眼现实,或回眸历史,无论思辨文字,还是抒情篇章,在认识历史和人生、呈现观察与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均有直指心灵的力量。本书由中国散文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5年度散文的创作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下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下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导读版)上部、中部、下部》三本书汇集了1901年到2014年所有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其中包括获奖作品简介、年代、作者介绍、书影、图片等内容。目标读者群不受年龄限制,作为青少年或社会各阶层读者读物、收藏书籍均可。
  • 烟花易冷,那些我们不曾懂得的

    烟花易冷,那些我们不曾懂得的

    民国大师经典作品系列共十册,本册为民国大师徐志摩、戴望舒、刘半农、闻一多的作品精选集徐志摩是民国时期最受欢迎的诗人,其诗歌与爱情故事都广为流传。戴望舒、刘半农、闻一多也都是民国时期重要诗人本书精选了徐志摩、戴望舒、刘半农、闻一多的诗歌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文章了解当时社会及大师的思想,并在文章中了解大师的人生。
  • 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此刻的你正在做什么?在情感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还是被亲朋好友催婚,焦头烂额?或者被工作折磨得痛不欲生,恨不得对着老板说fuck?信用卡过期却忘记还款,电视机终于在被敲了N次之后彻底罢工,好不容易从超市买回来的榴莲回家发现烂了一半,连平时3分钟一趟的地铁也等了半个小时才来……的确,生活很多时候并不总是如人所愿。可难道因为这些就要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吗?真正懂得生活的女人,脸上始终会带着柔和的微笑。将世俗中种种不堪与险阻,在微笑中稀释、溶解。她知道如何在独自一人时享受一杯红酒,也知道如何为爱人下厨做一碗羹汤,越是懂得生活的女人,越接近朴素的生活真理。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本书讲述了民间文学、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电视、建筑鉴赏方面的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生动具体、趣味盎然。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情动大荒

    网游之情动大荒

    梧桐幽境的凤鸟扑闪着五彩羽翼鸣轻鸣了九声。我向着你的方向走了不多不少刚好十步。听着十一秒内自己的心跳了十二下。我想陪你数完1314,一生一世。溪溪,我喜欢你。
  • 《平凡中的不平凡》

    《平凡中的不平凡》

    某个场景:"你··你··,你-到-底-是-谁,你绝对不是沐艾艾那个呆瓜,绝对不是。”沐乐乐带着颤抖的声音、惧怕的眼神向沐艾艾大吼,这好像是在给自己壮胆。沐乐乐看见满脸笑容、但双眼却散发出冷冷的气息的沐艾艾,沐乐乐见到她如见了魔鬼一样,一边往后面退一边用正在颤抖的手指指着沐艾艾。"姐姐,我当然是你的妹妹艾艾了,不然我是谁呀。姐姐竟然不认识我了,真伤心。。”沐艾艾脸上可怜兮兮的说。.......§如有写得不好的地方,请莫怪§
  • 爱在雨中

    爱在雨中

    Loveintherain,洗刷掉尘埃,然后坦诚的相爱。帝国高中未来永远的尹灿荣&李宝娜......
  • 阿斯塔克

    阿斯塔克

    为了找个安静的地方啪啪啪,他们决定占领一个星球
  • 诱你入局:左少情非得已

    诱你入局:左少情非得已

    左林肖宠我惯我容忍我,以保卫者的姿态强势闯入我的生活。我以为我们之间存在爱情,直到发现,他接近我竟是源于一场交易。剥开真相的外衣,方知所谓的甜蜜是穿肠毒药。这场猎心游戏,我,不玩了!
  • 战亡

    战亡

    纯正的爱国主义者何朔,在南京大屠杀70周年观看纪录片,悲愤不已,气绝身亡,岂料穿越到1930年的日本,成为日本皇族亲王,何朔忍辱负重,极力改变历史,发动宫廷政变、酝酿东京内乱、刺杀战犯、引八国联军混战,进行一场神奇的抗日之旅。
  • lol成长之路

    lol成长之路

    一个英雄的成长之路,一个旅行者的人生。欢迎大家品评,指导,客串。
  • 顾十一,原来你爱我

    顾十一,原来你爱我

    我要说一个很平淡的故事,关于刘晓晟跟顾十一。故事很短,一如顾十一的一生。
  • 校园语录

    校园语录

    插班考试,或许就是为他和她相见的媒人。考试后她和他进入了同一个班级,在同一个班级中,他和她更加了解对方。在毕业晚会上她与他都不知,这是不是最后的一次见面。欢迎加入校园语录,群号码:426065293
  • 红楼梦研究杂记

    红楼梦研究杂记

    作者对《红楼梦》的研究有独一无二的见解,尤其是通过对《红楼梦》中的诗词的分析,为我们揭示了曹雪芹的内心世界,而且也揭示了这部名著人物的性格和特征,同时为我们解析了人物各自将要面临的各种命运。文中所持的观点,会让我们发现,原来高鹗所续写的《红楼梦》完全是违背了曹雪芹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