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2400000019

第19章 理想(2)

“民众生活困苦,为何不向君主禀报?擅自散发私财救难,看在别人眼里,似乎是在沽名钓誉,且目中无主,因此必须立刻停止这种做法,否则你将引火烧身,将被逐出季氏之门。”

由此不难看出,孔子心目中所谓的政治家应时刻作为君主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并依循道义说服君主,来为人民谋幸福。

受过孔子这种公私分明的教育的人,即使偶尔和君主对立,也不至于像阳虎那样图谋不轨。

孔子活跃在鲁国的政坛,先是任县令,后来又担任建设厅长,再升为司法部长,但这些官职在正史中却未见记载,孔子很可能被抛弃在政治之外。有位学生就曾冒失地问孔子:“老师!您为什么不当一位政治家?”

“《书经》上说:事亲以至孝,必能和兄弟和睦相处,政治只是在社会上扩大而已;如今我从事教育工作,不正是政治的本身吗?所以不一定参与国政才算是政治。”

乍听之下,似乎有些答非所问,但却将孔子一心从政的愿望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出来,他因不能从政而露出不满情绪。

每个人都知道,孔子有参与政治的热望,虽有数名弟子早已入政坛,但孔子本身却无一官半职。当然任官的弟子也都没法为孔子出谋划策以便让孔子出任,结果,孔子担任了一个毫无实权而仅供君主咨询的顾问官职。

但是,孔子终于在政界有了一席之地,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是孔子一展宏图、施展抱负的好机会。

孔子的从政理想

孔子第一个目标,就是将政权夺回还给君主,以压制称霸一方的权贵,并在鲁国率先实现自己理想的政治模式,等鲁国实现后,再向全社会普及推广。

第一步从三个大姓开刀。

季氏、孟氏、叔氏为三大权势,他们分别在距国都不远的地方,建立了许多城堡,拥有大量兵力和武器。因此,只要破坏这些城池,分散他们的军队,就可削弱他们的力量。

最先毁城的是叔氏,季氏也在孔子的帮助下毁掉,只剩下孟氏。孔子一行人乘胜追击,逼迫孟氏毁城,但孟氏采取拖延战术,不听劝告,这是因为有人向孟氏献策:

“城堡是孟氏权威的象征,我反对毁掉它,君主只要装着若无其事就行了。”

眼见即将成功的计划毁于一旦,于是孔子主张攻城,请求国君出兵,由于被孟氏看出了企图,以致没有达成愿望。

第二年,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据说孔子是因为对鲁国绝望后,欲寻求理想的国君才周游列国,其实孔子是受到放逐的处分。他在外度过十三年的流亡生涯,写下了不少思乡的诗篇;那些在官场中的弟子也先后被驱逐出境,追随孔子的寥寥无几。

理想不灭信念不死

当孔子来到郑国国都的城门时,有位男子看见孔子的模样,便说道:“惶惶如丧家之犬。”

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人,其下场最为可悲。孔子如同寻求主人的野狗一般,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除了边远之地,无所不至,在这期间他们倍受冷遇。

对孔子抱有强烈敌意的各国士大夫们,他们心想——若孔子一来,情形就会和鲁国一样,鼓动国君削弱贵族势力,所以他们常常妨碍孔子一行人,甚至不惜诉诸武力。据记载,孔子曾遭受三次危及生命的险境。

对孔子较礼遇的国君,也不过提供孔子衣食所需,丝毫无任用之意,孔子感到“天命”的存在,人力是无法改变的。

机会只有一次,那就是晋国大夫范氏的家臣预谋反叛,要求孔子参与他们的行列,孔子的弟子深怕世人对他们的评价越来越糟糕,因此强烈反对参与这项活动,虽然孔子不愿轻易放弃任何一次从政的机会,但语气却不似先前那般强烈:“有句古谚:真坚者砥不薄,真白者染不黑。更何我又不是条苦瓜,怎么能甘心被别人嗤之以鼻呢?”他们明知,若事情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有乱臣贼子的恶名,但他们仍然无法消除追求功名的念头。

有次,孔子喃喃自语:“唉!难道就没有人了解我吗?”

子贡在旁听了,很不以为然地抗议说:“想不到老师竟说出这样的话!”

子贡的意思是,至少我们深知老师,才愿意追随他,而孔子答道:

“不!我并不是怨天尤人,我是为万民的幸福努力,这番苦心只有上天知道而已!”

孔子有时也会不经意地说:“德不孤必有邻。”

有些人以冷静的态度观察孔子的烦忧,这群人被称为“隐士”。他们具有丰富的知识,对政治和社会都有敏税的批判,这点是和孔子一致的,但他们认为没有为此去努力的必要,凡事追波逐流即可,他们要求悠闲地度过一生。

对此,孔子叹道:“但愿如此!对我而言,人类的世界更复杂,不能使人轻闲。”

又说:“天下没有秩序已经很久了,难道人类只能稀里糊涂、醉生梦死地生活吗?因此我更坚定了革新的想法。”

十余年来,虽然足迹踏遍天下,却一无所成,在度过隐士的生活之后,孔子对自己有了更新的认识和觉醒,再也不在乎世人是否接受他的政治理想,只愿朝着自己坚信的道路大步迈进。

鸟择木而宿,木无由选鸟

孔子一行人被陈、蔡诸大夫包围在原野中,无法动弹。由于粮食已绝,一行人又饿又累,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有孔子丝毫不为所动,神色自若,依旧读诗、弹琴,朗朗而歌。

疲惫不堪的子路,对孔子说:

“君子也会陷入穷途末路吗?”

“君子当然也免不了穷困,但却不像小人那样慌乱不堪。”

这时候,连一向被称为俊彦的子贡,也一脸不高兴。见此,孔子说:

“你以为我是无所不通的万能之人吗?”

“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我只是个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勇往直前的人罢了!”

虽然如此,但弟子们的信心都渐渐动摇了,孔子决定找他们个别谈话。他首先叫来子路说:“诗经上有云:非犀非虎,独我于旷野徘徊!尽心修道,作引导天下的指南针,但是却不能要求天下人均接受其教导。你不致力于修道,只一味思量如何被人接受,是否太没有志气呢?”

最后被召见的是颜回,颜回答道:“夫子之道仰之弥高、瞻之弥坚,是以天下人无以授受。然而问题不在于能否为人接受,我们应该以怠于修道为耻。如果我们坚定信心修道而不被采用,此乃为政者之耻,就今日的时局来看,不受赏识才是君子所为。”

孔子露出会心的笑容:“你的见识实在令人钦佩,如果你是位家财万贯的富翁,我愿意给你当奴仆。”

由此可见,不管所处环境有多么恶劣,孔子都不会因困难丧失了希望,只会让自己尽心尽力,不在乎结果是否令人满意。已经花甲之年的孔子,虽然对于漂泊的游历生活感到厌倦,却仍然拥有一颗平静的心。

“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这句话最能说透孔子执著于理想,绝不妥协的心。虽然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四处奔波,并且没有人采纳他的主张,但是孔子却能将自己的理想贯彻始终。

借助教育实现政治理想

孔子离开后,鲁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孔子遭放逐的第三年,鲁哀公继位。鲁国被齐、吴两个大国侵扰,陷入危急存亡之秋。季氏族长季桓子死亡,临死之前,他很后悔放逐孔子一行人而导致国力衰微,遗言聘请孔子回国。

嗣位的季康子,有意实践父亲遗志,又怕族人反对,于是先迎请孔子门下的冉有回来,给予家臣之职。冉有就职之后,一直伺机安排孔子一行人回国。不久,子贡也回到鲁国。

冉有、子贡、有苦三人,在军事和外交方面,都十分活跃。为解救国家的危机,他们都马不停蹄地积极活动,更加深了世人对孔子门下人才济济的印象。放逐处分被解除之后,孔子重新踏上阔别十三年的故国。这时候,孔子也年届七十岁高龄。

从回国到去世的五年间,孔子一直过着学者和教育家的生活。虽然鲁国授与他大夫的官职,也不干涉他对政治的批评,但孔子对从政已很淡薄了。

他将《诗经》《书经》等古典名著重新整理编撰,并详细调查、记载鲁国的年代,执笔写成《春秋》一书。为了实现自己没有完成的理想,全力培养弟子,凡天下有志之士,不分贵贱,都依附在孔子门下。孔子规定入门的条件,是干肉一束,这是《礼》的最低要求。

孔子以《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经作为教授学生的课程。孔子以前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孔子去掉其中的射、御等武技,使其成为高度的文化教养,并以培养依德从政的新知识分子为教育目标。

他所从事的改革,确实已经成功了,历经汉代至今达两千年历史,可以发现政治家必出自知识分子的原则,成为中国政治独有的传统。

就整个历史潮流来看,人类社会终究会走它该走的路,到达它应到达之点,然而孔子一生终究无法亲眼目睹历史最后的正确方向。

官场没有接纳孔子,才使孔子成为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一生可以说是向历史的不合理挑战。虽然他未能亲眼目睹辛苦斗争努力的成果就与世长辞,但他向不合理的命运挑战的勇气,和终生追求理想坚持到底的执著,却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真正意义的为官,不在于他的权力,而在于他的理想和政绩,这是迷惑于权力、玩弄权术的许多人所不能理解的。

同类推荐
  • 在场主义散文丛书·变形词

    在场主义散文丛书·变形词

    《变形词》是作者近年来的散文优秀作品的结集。作者以准确而有力的语言,记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往日的一个生活片段,或者不经意的一瞬,今天读来都显得弥足珍贵,因为逝去了,就永远失去了。
  • 美洲现代作家作品泛读

    美洲现代作家作品泛读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虚实之间

    虚实之间

    芮成钢是央视最有影响力的新锐主播,承袭了白岩松的正直形象和评论深度,又具备极好的经济专业素养、极强的英语沟通能力,以专访过数百名国际政要的资历,在央视赢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书中信息量巨大,观点新锐全面,不乏幽默风趣,体现了芮成钢独特的人格魅力。
  • 生命的歌哭

    生命的歌哭

    一双温暖的大手握住;一双微微颤抖的小手;小手刚从地震的废墟里抽出;有惊惶和肿痛;在指缝间传递;可她终于握住了阳光生命等。
  • 中国经典诗文集-宋词三百首

    中国经典诗文集-宋词三百首

    如果说“创造美是最高的乐趣”,那么,古代的中国诗人可以算是享受过美好人生的了。因为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创造了美丽的《诗经》和《楚辞》;以后,中国又创造了更美丽的唐诗和宋词。而在四者之中,最美丽的要算后来居上的宋词。因为宋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时似乎比唐诗还更深刻,更细致,更微妙。
热门推荐
  • 唐僧回忆录

    唐僧回忆录

    我叫唐僧,在几个月前,我被一个长相粗鄙的人带走,紧接着接二连三的怪事开始接踵而至……我以为自己聪慧无双,却不料被沦为了斗争的机器,我被一个爱上我的国王关进了动物的世界,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跟一只屎壳螂产生交际……
  • 武逆苍穹.A

    武逆苍穹.A

    乱世争锋,谁掌乾坤??洛归明,卑微之身,却蒙上天垂怜,一朝打破“强生之门”,迈入武者行列,从此开始了彪悍的一生。执念禁门,以武破天,摧枯拉朽,谁能阻拦!斗恶霸猎美人,怒马长刀驰骋天下,纵横万载无双,看我武逆苍穹!
  • 别来无恙旧时光

    别来无恙旧时光

    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是先经历青春还是先经历爱情
  • 我心永爱

    我心永爱

    看见他,爱上他,想要拥有他。他那么优秀,很多女孩围绕他,很难注意到她,更加不知道她。每天都在提升,完善。希望自己变得更加美丽温柔,只是为了让他注意她。命运的洪流,来不及表白,就冲散了他和她。仍然不断进取,不断追寻,顽强而坚定,还是因为心里藏着他。不愿父母也和自己一样和世俗抗争,找一个人嫁吧,只是因为他长得像他。婚姻,多少风风雨雨,毫不退缩,顽强抗争,积极面对,终于渡过苦海,唯一的支撑就是把他看成他。多年以后,她终于遇上他,这才发现,他一直在找的也是她。最青涩的年龄我们一起走过,最青葱的风华我们一起错过,最峥嵘的岁月我一起度过,头尾相抵,仍然是公平的,仍然是年轻的,焉知我们不正是在携手,共度最美好的芳华?
  • 地球消失记——大地母亲的叹息

    地球消失记——大地母亲的叹息

    本书讲述了目前土地资源遭到破坏、土壤污染严重的状况,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以及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重点培养青少年对环保的认识和对土地资源的珍视。
  • 废柴逆袭:腹黑逆天三小姐

    废柴逆袭:腹黑逆天三小姐

    24世纪华夏金牌杀手,遭遇男友,搭档双重背叛,一朝穿越,成了丞相府的三小姐。“哦?听说外面有人叫我什么废材?草包?”从今天起,我就让她们看看什么是废材,什么是草包。如果她们连我这个废材都打不过,那岂不就是就是废材中的废材了?
  • 虞美人

    虞美人

    我没有心,也不是什么好人,我是妖!是妖就得吃人,而我喜欢吃人心。直到,遇见她……我笑,附耳浅语:我和你最是天生一对,宿世缘分,没有犹豫,她若飞蛾扑火,踮起脚尖吻我的唇:愿倾韶华,伴君此生。纵非同类,望君莫弃。芳华葳蕤,是谁那一刀,换我遍体鳞伤。心字成灰,她染尽我血,含笑离去。直到那一日,她笑靥如花:我这百年之命的尚且看穿,哪知你这永生不死的却如此看不透。顷刻间,我泪如雨下。我是虞(鱼),你是瑜(鱼),只可相濡以沫。
  • 魂炼事务所

    魂炼事务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整个世界进入了新的世纪!同时,一种新的职业开始悄声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他们可以飞空遁地,可以修炼长生;可以凭空爆燃,可以点水成冰;可以操控世间元素,也可以诵经斩妖除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能力者!神话也开始变为现实,盘古大神并没有身化世界,上帝耶和华也没有荣贵天堂!上古九龙之子传递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尘世巨蟒与天启四骑士同时降临是否宣示着末日的到来?神话在此重新开始,也在此重新消亡!万神为哀,众魂飘渺!万物,在吾归与终焉之后,颤抖服从吧!
  • 前孽女配攻略:后世来偿

    前孽女配攻略:后世来偿

    她眼睁睁的看着父母因自己逝世,却无法挽回。当听见有转机之际,乖巧怕生的女孩儿绝地逆袭!种下苦涩的情种,暗暗等待开出绚丽的花儿……谢晓雨趴在桌子上,哀嚎:“小西,第几个任务了啊,我都做了那么多了,怎么你还没有恢复法力嘞?”“还不是你在上一个界面花得时间太长,消耗了我些法力……”[萌萌温馨提示: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偶然∩_∩]
  • 幻世神瞳

    幻世神瞳

    在元皇界,每个凡人都渴望成为修士,而每个修士却渴望获得那远古力量的认可,而那远古力量叫做天启!而被天启学院公认为是天才的少年秦言却意外地被天启拒绝了,失去了和天启缔结契约的可能,那么,在天启主宰的元皇界,他该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