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49800000013

第13章 鲁迅的不看章太炎与胡适的不看雷震(5)

在当时,蒋介石若不再连任,那“副总统”陈诚(辞修)便是继任者。胡适也认为,蒋介石应该把“总统”的座椅让给陈诚。蒋介石三度连任,毫无合法性,所以胡适坚决主张陈诚接任,并要求与蒋二人商谈此事。胡适是想在与蒋介石的二人密谈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晓之以政治大义,动之以国家利害,让蒋介石交出最高权位。但蒋介石是一心要把这“总统”当到死的。蒋拒绝了胡适单独谈话的请求,并在日记里痛斥胡适的“无耻”“不自知”“不自量”。在蒋介石看来,所谓“政治大义”,所谓“国家利害”,都不过是胡适打出的幌子,真实的动机,是要一手操纵台湾政治而已。一些与胡适交情不错的政要名流,虽然不知道蒋介石在日记里如此辱骂胡适,但从蒋介石公开的态度中,也看出胡适若再讲下去,蒋介石会克制不住,而胡适与蒋介石和国民党的关系将彻底破裂,这是许多人不愿看到的,于是纷纷来劝胡适立即沉默,胡适也终于听从了友人们的意见,不再说话。

到了1960年10月,又发生了雷震案。前面说过,雷震案发生后,胡适是公开表示过异议的,在与蒋介石的私人谈话中也明确表示过自己对逮捕雷震的不理解,希望蒋介石能改变事态。雷震案复判时,胡适也做过努力,希望初判的十年刑期能有所减少。胡适还与一些人联名上书蒋介石,请求蒋以“总统”身份特赦雷震。但这一切都是徒劳。胡适的心,“拔凉拔凉”的。聂华苓在《雷震与胡适》中说,雷震案复判结果出来的那天,胡适在书房里独自玩骨牌,可见胡适的心凉到何种程度。据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1961年7月26日,胡适在雷震六十五岁生日纪念册上题写了这样的话:“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南宋大诗人杨万里的桂源铺绝句,我最爱读,今写给儆寰老弟,祝他六十五岁生日。”其实,胡适自己的生命,也只有半年多了。

1962年2月24日,胡适在主持欢迎“中研院”第五届新院士的酒会上致辞时,一杯在手,猝然倒地。一条清溪,未能流到“山脚尽”,未能流到“出前村”,便被万山吞没了。

在猝然倒地前,胡适一直没有到监狱探望过“儆寰老弟”。他当然知道自己应该去。而之所以没有去,我想,还是不愿与蒋介石和国民党的关系彻底破裂。“总统选举”事件和雷震案,使得胡适与蒋介石集团的关系已经是“命悬一线”,蒋介石对雷震恨之入骨。在胡适与蒋介石的关系“正常”的情况下,胡适做出些令蒋介石不快的举动,也无大碍,也不会对二人关系产生实质性影响。但在二人关系已经濒临破裂的时候,再做出令蒋介石十分不快的事,就会有不同寻常的后果。对胡适的批判、攻击、谩骂,非但没有停歇,倒有愈演愈烈之势。胡适当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健康状况也明显恶化,不然不会死得那么早,那么突然。胡适已经不是流寓海外的民间人士,而是蒋介石亲自任命的“中央研究院院长”。一些人在盼着胡适去看雷震,许多人在看着胡适是否去看雷震,还有人担心胡适果真去看雷震。这些人,心态是各各不同的。既然胡适是否亲自到监狱看望雷震成为岛上的一个政治悬念,胡适果然去了,那一定会成为一个很大的政治事件。蒋介石当然不希望这样的事件发生。胡适果然到监狱看望、安慰、鼓励雷震,就不免令蒋介石和他的“政府”难堪。而胡适的处境会雪上加霜。胡适的举动再出格,也不会有牢狱之灾、杀身之祸。蒋介石对胡适再痛恨,也不敢像对待雷震那样对待胡适。果如此,美国的反应就会让他吃不消。但是,给胡适施加有形无形的压力,让胡适的处境更艰难些,却是能够做到的。人通常是势利的。过去,朝野人士俱对胡适十分尊敬,原因之一,是胡适颇受蒋介石和整个官方的礼遇。而一旦蒋介石和国民党官方对胡适不那么礼遇了,许多人对胡适的尊敬也就会跟着打折扣,就是办个事,也会烦难些。胡适老矣,已逾古稀,已经下了在台湾终老的决心。也只有在台湾,胡适父亲的年谱和日记才能印行,自己的那几部大书才能完成。难道又一次仓皇去国?难道以古稀之年再度流寓海外?难道让那些工作计划都成为泡影?去探望雷震,很可能就成为那“最后一根稻草”。胡适没有在他与蒋介石的关系上加上这根稻草,我觉得,是应该令我们同情的。

我想,鲁迅没有到龙泉寺去看望章太炎,胡适没有到监狱去看望雷震,都是不应苛责的。聂华苓女士因为曾与雷震同办《自由中国》,所以对胡适的不去看望雷震十分不满,情绪可以理解,由此生出的对胡适的评价,却是值得商榷的。例如,聂华苓说:“真正的胡适关在他自己的心牢里。直到1962年2月24日,他在台湾‘中央研究院’欢迎新院士酒会结束后,突然倒地,他才从那心牢里解脱了。”这就不够公允。在胡适与蒋介石和国民党长达三十年的接触中,胡适固然有过多次妥协,固然有时也表现出传统文人的局限,但始终没有沦为蒋介石的御用工具,这在现代中国,已经很了不起了。

章太炎在龙泉寺绝食,也让袁世凯惊恐,真的饿死,很有些麻烦。于是,袁世凯着人派来了医生。《太炎先生自定年谱》中说:“当事惧余饿死,复令医工来者,得移东城钱粮胡同……时弟子多为大学教员,数来讨论。”章太炎大约于6月16日停止绝食,当天即从龙泉寺搬到了钱粮胡同。在6月26日致夫人汤国梨的家信中,章太炎说:“当道疑忌亦渐解释,惟尚难豁然耳。”章太炎感觉,搬到钱粮胡同后,袁世凯对他的疑忌渐渐消除了,只是还不能彻底放心。章太炎的感觉未必很准确,袁世凯疑忌的“解释”程度,恐怕不像他自以为的那么大。但他的处境比在龙泉寺时要好些,袁世凯对他有些放心了,也是事实。

鲁迅1914年8月22日日记:“午后许季巿来,同到钱粮胡同谒章师。”这时,章太炎移居钱粮胡同已两个多月。这时以弟子身份来探望老师,应该不会让袁世凯及其鹰犬太在意,所以鲁迅来了。这是章太炎被监视囚禁以来,鲁迅第一次去看望,其间章太炎又经历了绝食,所以鲁迅特别用了一个“谒”字。这一“谒”字,透露了鲁迅对章太炎骂袁壮举的敬仰,也让我们感到他对章太炎的挂念和急于见到的心情。这一天,在章太炎寓所从下午“坐至傍晚归”,说明谈得很投机。鲁迅1915年6月17日日记:“下午许季巿来,并持来章师书一幅。”这天章太炎为鲁迅手书条幅一幅。可见,章太炎并不以绝食期间鲁迅未去探望为意,或者说,对于鲁迅未去龙泉寺,章太炎是理解的。

新文化运动兴起后,章太炎成了守旧派,鲁迅与他也没有了来往。鲁迅1933年6月18日致曹聚仁信中说:“古之师道,实在也太尊,我对此颇有反感。我以为师如荒谬,不妨叛之,但师如非罪而遭冤,却不可乘机下石,以图快敌人之意而自救。太炎先生曾教我小学,后来因为我主张白话,不敢再去见他了,后来他主张投壶,心窃非之,但当国民党要没收他的几间破屋,我实不能向当局作媚态。以后如相见,仍当执礼甚恭。”①虽然在文化观念上有了严重分歧,但鲁迅对章太炎的敬意并未稍减。

1936年6月14日,章太炎病逝于苏州,其时鲁迅也病得很重,只有几个月的生命了。体力稍恢复后的10月9日,鲁迅写了《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强调章太炎晚年的参与投壶、接受馈赠,不过是“白圭之玷”,强调“战斗的文章”,乃是章太炎一生中最大、最久的业绩。写了这篇悼念文章,鲁迅意犹未尽,又于17日开始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没有写完便又病倒,于19日晨辞世。

①见《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405页。

章太炎比鲁迅早去世几个月,才让我们知道鲁迅至死都对章太炎满怀敬意。如果胡适晚死几年,会怎样对待狱中的雷震呢?看看他怎样对待陈独秀就知道了。陈独秀一生五入牢狱,四次都发生在与胡适相识后,而每一次,胡适都积极参与了营救。最后一次,陈独秀是以中共首领的身份被捕的,在政治立场上,胡适早与陈独秀分道扬镳,但胡适仍然尽最大努力,争取陈独秀得到“合法审判”。1937年8月,陈独秀提前出狱,胡适起了关键性作用。如果胡适多活几年,而又与蒋介石的关系有所缓和,他会积极争取雷震的提前出狱吗?他会为雷震的减刑而呼吁、而奔走吗?——我想,应该会的。

2013年8月18日初稿

2014年3月9日改定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民生

    中国人的民生

    从阶层和财富的全新视角,观察中国民生,以独到观点深入解析工资、住房、税收、通胀、养老金、福利、保险、生存等中国十大问题。关注普通百姓最关心的话题,揭示经济问题背后最本质的原因。作者借鉴西欧国家发展模型,勾画了一幅财富分配更加均衡、民众休闲时光更多的福利社会和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的蓝图,探寻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可行良方。
  • 中国国力报告(2013-2014)

    中国国力报告(2013-2014)

    2013年中国经济平稳运行中遭遇暗礁。年中的“钱荒”以及“最难就业季”的继续加剧,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下一步是“建设”,还是“改革”?《中国国力报告》认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换挡期、阵痛期、消化期“三期叠加”,“克强指数”、政府改革、产业转型、改善民生等词的社会热度有增无减,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又几乎囊括全部改革领域。现在成立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些提振信心的信号还需要不断重复、加强。《中国国力报告》以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线,同读者分享编者对宏观经济、政府改革、区域动态、产业经济、城市比较等系列主题的研究成果。
  • 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世界主要国家安全机制内幕

    世界主要国家安全机制内幕

    这是一本写给大众读者的热点时政类畅销书。当今世界主要国家都已经建立起高度统一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或类似机构,实现战略顶层设计,以更方便、更流畅、更及时、更高权限地协调各部门,既对短中长期进行战略规划,又能及时有效应对各种国内外突发事件。本书从热点时事出发,既从总体介绍各国国家安全机制,向读者展示其安全机构设置、性质、职能、权限、统属关系、反应程序、历史沿革等内容,又结合典型历史事件、突发事件分析比较其机制的优劣,成败因果。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热门推荐
  • 快穿之男配大人才是真绝色

    快穿之男配大人才是真绝色

    因为一场车祸,一位青春正好的少女被夺取了性命。这一场车祸是福是祸,不知。可,少女并没有被天意难违。反而因祸得福,得到了一个傲娇的系统。于是,原本自带高智商的少女在傲娇系统的带领下……
  • 冲出死界

    冲出死界

    仙界是个骗局,死界才是永恒,周河来到死界才知道这件事,可是他一开始却一定要去仙界,现在后悔了吧,赶紧回头吧……!
  • 无限逃脱之娇羞老大不要跑

    无限逃脱之娇羞老大不要跑

    从小被叔叔带大的上官初灵偶然间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与此同时,她竟然拥有了一支专属于自己的神奇部队。不安分的初灵想尽办法想逃脱,却一次次地落入失败的陷阱。小弟不好当,羞答答的老大你就别想着逃跑了。
  • 快穿之兰陵王的男人们

    快穿之兰陵王的男人们

    穿尽次世界,揽尽众美男。美女们,既然你们不要我,嘿嘿嘿(^_^),我就让你们没人要!不过,系统啊,你离我远点呗!本人不喜欢未成年!本文纯属虚构!与历史无关!本人新手,请多关照!(^V^)
  • 男人的背后

    男人的背后

    他供她吃的,供她穿的,到最后换来一句我喜欢上别人了……
  • 萌学园之真心公主

    萌学园之真心公主

    她,希云,是宇宙公主,光灵族·艾达家族的继承人之一,在父亲登上皇位的第二个月,经受了离家之苦,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篡改了身份,成为了斯坦家族遗落在地球的继承人,与陶格等人一起住在夸特诺随着时间推移,一个个故事的发生,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
  • 白领理财日记1——给力抗通胀

    白领理财日记1——给力抗通胀

    本书以漫画的形式讲解重点的理财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当通胀来敲门、通胀下我们如何越花越有钱、钱是这样省出来的、高薪水比不上会理财、咱们团购那些事儿等。
  • 山水流芳

    山水流芳

    文化传承需要有效的载体,历代咏叹巴渝的诗歌流淌着人们特定的地域情感,凝结着一代代人独特的生命体验。面对这片有着秀丽自然风物和厚重人文积淀的土地,我们更应保护并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营养,凝聚今人的文化认同,烛照后世的人文愿景。
  • 我们的青春:爱早已开始

    我们的青春:爱早已开始

    “寒宇哥哥,你可要答应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娶我哦,我要嫁给你!”小女孩一脸笑意,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一个劲的傻笑。“好!桃子,我一定会娶你,”小女孩口中的寒宇哥哥答应道,“长大以后啊,我要给你买大房子,让你穿最漂亮的婚纱,当最美的新娘!”“嗯……那,我们拉钩!”女孩说完,笑呵呵的伸出小拇指。“嗯,拉勾!”小男孩也伸出手,勾上了小女孩的手指,又说道,“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 星丹

    星丹

    地球上世界末日,霍启,一个基因克隆的完美的人,在另外一个星球上,融合道、佛、儒三家,结合现代物理量子理论、天体理论,创建出与其他门派完全不一样的修真之路且看霍启与众不同的道法,堪比核弹爆炸全文情节波澜起伏,且看霍启在龙笑、蓝雨、寒山雪三个美女之间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