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3200000005

第5章 1966-1976年·一花独放

如何看待“样板戏”?

八个“革命样板戏”通常指的是: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乐《沙家浜》。它们虽在“文化大革命”中红极一时,甚至呈现出“一花独放”的怪异现象,但并非都成于“文革”时期,有多部剧目在“文革”前就立于舞台之上了,当时,这些被称为“现代戏”。

有说法:“革命样板戏”是“文革”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艺术产物,“革命样板戏”独占“文革”十年舞台的现象,是“四人帮”一伙施行政治专制造成的艺术劫难。

对这一说法,我同意。

我认为,“革命样板戏”是个极为复杂的艺术现象,全面肯定和全面否定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我认为,它们在政治上是被利用的,但其着力塑造工农兵形象的方向是正确的,艺术上大体是上乘的,广大文艺工作者为之付出的智慧、心血和取得的艺术成就是不可忽视和不能抹煞的。

我建议,由有责任感的相关机构牵头组织有责任感、懂业务的相关人员,对八个“革命样板戏”一出戏一出戏地做个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从而力求对它们一一作个严肃的公允的评价,还原事实,澄清误解,以忠于留存,利于当下。趁当事人大部分尚健在,头脑还清楚,此举迫在眉睫,时不我待。

否则,会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八个“革命样板戏”我几乎都在剧场看了,有的看了不止一遍。对这些戏,我当时很喜欢,现在依然很喜欢。现在,每有复排演出,我常去看;特别是2002年看了钱浩梁、袁世海、高玉倩、刘长瑜等原班人马在人民剧场重演的《红灯记》,非常动心,感慨今昔,唏嘘不已。

“文革”这些年,还有一些其他剧目上演,如:京剧《杜鹃山》《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龙江颂》《磐石湾》《红嫂》,钢琴伴唱《红灯记》,交响音乐《沙家浜》,话剧《云泉战歌》等。此外,还有一些庆祝性、纪念性的演出,但都带有政治上极左、艺术上粗糙的弊端。这些演出大多也就应应景儿,演演即过。

课前大唱戏与歌

“文革”中兴唱毛主席语录歌和样板戏选段。当时我在北京海淀区蓝靛厂中学(简称蓝中)工作,每当上课开始时,教师在和学生一起朗读毛主席语录后,都要组织大家齐唱语录歌或样板戏。这时,你就听吧,歌声或戏声从一个个教室飞出,此起彼伏。有的唱到兴头还有点暗地里拉歌的劲儿。于是常常出现“一节课半节唱”的情形。好在那时虽然“复课闹革命”了,但还没有正经八百的教材,多唱点就多唱点吧,还透着“三忠于”、“四无限”呢!

毛主席思想文艺宣传队

“文革”中工、军宣传队进校后,全校师生都军事化编制,我被选为教师连连长。一天早上,在校门口的毛主席画像前进行毕例行的“早请示”后,军训营指导员当着全体教职工的面对我直呼其名,并“命令”我两天内组织起校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也怪了,两天之后,在不少老师的帮助下,甭管怎样,宣传队还真组织起来了。

之后,为丰富师生的文娱生活,我又常负责联系各单位宣传队互相交流演出的事。我校的常到附近的农村、工厂、学校、部队、居民区去演出;银燕小学、盲童学校、第三师范、空军学院、西郊机场、四季青公社的轮流到我校演出。节目形式大多是样板戏、舞蹈、歌唱、器乐、快板,对(群)口词,三句半等,少有区别,但是演出水平高下有所不同。这种交流互演的现象当时很普遍,也算是带有“文革”特点的一道群众文艺演出的风景线吧。

民乐队和广播歌曲

在我当校“临革会”和“革委会”主任时,我还在老师们的帮助下,组建了学校师生民族小乐队。当时,我写申请、跑区里“财政”,然后多次和老师们到前门大街路东乐器行一件一件地选乐器,最后购买了足可以装备一个二十多人小乐队的各种乐器。乐队组建过程中故事多多,其中甘苦自知,此处不再赘言。

我在蓝中还兼管过十多年的广播宣传工作(还组织过电影、幻灯放映队)。

“文革”期间,囿于当时的政治背景,可播放的文艺类唱片有限,记得大抵有:毛主席语录歌曲、歌颂党和毛主席的歌曲和乐曲、革命样板戏、少量民歌和民族乐曲以及极少量的阿尔巴尼亚、朝鲜、越南的歌曲。可以说,此时准许播放的每一首歌、每一个曲,都带有政治风向标的色彩。

买大锣需要“响铜”换

20世纪70年代,前门大街北口有家全市最大的乐器商店,我曾在这里为学校购置过一次乐器。买笙管笛箫、二胡、中阮一类乐器时很顺利,唯独买大锣时遇到难处——乐器店要求用重量相等的“响铜”来换购。

经售货员同志介绍我才知道,从乐器角度划分,铜有“响铜”和“非响铜”之别。“响铜”在制造过程中多添加了一些化学成分,而且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所以成品数量有限。因此,才有了“响铜换响铜”的规定。这也或多或少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我国冶炼工业还较落后的一种状况。

回到学校,我就发动师生想办法来凑“响铜”。要说破旧的铜制品,学校还能凑一些,但都不“响”;惟一够得上“响铜”就是原有的一面小破锣,但如买大锣,重量还差一大截呢。

我们学校的北侧,紧挨着火器营胡同,据说这里生活着一些八旗的后裔。

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学校急需“响铜”的事,胡同的居民也知道了。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处理事情,只见一位中年男子进得门来,先给我行了一个单膝跪安的大礼,然后还没等我“还礼”,就操着满口京腔十分客气地说:“我给学校带来了响器,您看收不收?”说着,他打开带来的包袱皮,小心翼翼地拿出那“响器”来。我一看,原来是一摞小云锣。他把它们轻轻地一个个摆在桌上,共十面。似乎为证明这些云锣个个响,他还不时地敲上几下。于是,大小不同的锣发出高低不同悦耳的声音,很是好听。面对着这些完好无损的云锣,我当然不能收,对他说:“这是个好物件,还能用,我不能当废铜收了。谢谢您啦。”这样,这云锣就没收成。后来,有位知道这件事的老师对我说,“卖锣人”是八旗的后代,“文革”前还当过“业余和尚”呢。

应当感谢几位学生家长,是他们帮忙凑够了旧废“响铜”的分量,才让学校买上了一面大锣。

“文革”中就兴领掌

有人说,现在有些晚会常有“领掌”的现象,其实这种场景“文革”中就有。因为我校离颐和园比较近,所以,“文革”中每当园里举行大型游园演出活动时,都安排我校学生在园内的国花台处“看”演出,以“充实”场子。上级还布置,为显得大家政治热情高,有革命激情,要主动引导大家多鼓掌。我们马上“抓落实”,把这个“任务”布置给班里的文艺骨干,让他们具体“完成”。于是,在演出的过程中,学生看到他们鼓掌,也“随喜”式地鼓起掌来。有的学生打着哈欠、一脸疲惫,还得应付地鼓着掌,老师们看到他们那不情愿的样子,相视了一下,都会意地笑了……

随身乐器首选口琴

那时喜欢音乐的青年,大都还不知道吉他为何物,如果要买随身的乐器,首选是口琴。因为口琴易学、有一定音乐表现力,且价格相对便宜,便于携带,很受年轻人喜爱。我弟弟就买了一把(好像是“石人望”牌的),一开始学得很带劲,还真能吹个简单的曲儿,后来工作一忙,就没能坚持下来。

同类推荐
  • 中国艺术经典4

    中国艺术经典4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陶瓷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陶瓷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家庭魔术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家庭魔术

    本书内容包括家庭惊奇魔术、家庭故事魔术、家庭亲情魔术、家庭节日魔术、家庭技巧魔术等。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周恩来与抗战戏剧

    周恩来与抗战戏剧

    本书收集了作者在宗教音乐、民间音乐、音乐评论和民俗等方面的研究、评价的文章34篇,具体内容包括:“民间锣鼓乐释文”、“重庆音乐创作现状初探”、“游艺民俗”等。
热门推荐
  • 教师公文包-休闲时光

    教师公文包-休闲时光

    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了把这种“转型”工作做好,我们配合当前的新课程策划、组织并编写了这套“教师必备知识丛书”。此套丛书的特点,一是“准”,它准确地体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准确地解读了新课程标准;二是“新”,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要求;三是“实”,它内容充实,资料翔实,语言朴实,有很强的实用性。
  • 黄金律

    黄金律

    她生长在魔法与斗气的世界,却是众所周知的魔武废物,她被亲生父亲设计来到陌生的时空,远离了哥哥,远离了她生命中唯一的光,她不甘,她不愿,她想要回去,她不顾一切的修炼,她威胁,利诱,不顾一切的扩展着自己的势力。情绪的失控,血脉的觉醒,神秘的预言···她的身上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她的路又会走向何方?
  • 探索未知-恐龙足迹

    探索未知-恐龙足迹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技能大师

    技能大师

    雷神之怒、众神的审判、紫电狂龙、飞天连斩、九俱焚灭、天崩地裂……这些技能都弱爆了!偶是技能大师,什么牛X的技能造不出来,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偶造不出来的……身怀一堆技能卷轴,随手两个技能丢出去,就足以秒杀一切。跟技能大师作对,你就是茅坑里点灯——找屎(死)!且看彭凯穿越到技能世界里以一个屌丝的灵魂逆袭的故事。
  • 佛说顶生王故事经

    佛说顶生王故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时空来种地

    穿越时空来种地

    中科院研究农作物的女博士,一次意外过后竟然穿越到了唐朝,如果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或者皇宫中的公主就算了,竟然来到了一户农民家中,生活的贫穷、村里人的误解使她明白只有成功才是王道。骨子的傲气带着她一路过关斩将,爱情的失败、朋友的出卖,使她更加坚信心中的那个目标。
  • 嘉蒂外传——外星远征的传奇

    嘉蒂外传——外星远征的传奇

    一个古老的巨大星体正在向地球移动,并且将在几年之内将地球撞毁。为了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地球最强的战士嘉蒂驾驶着外星侵略者留下的飞船再一次踏上了战斗之路。这部作品是讲述《嘉蒂——最强的战士和最后的战争》之后,星际霸主泰克萨的弟弟继承了霸主之位,他宣誓要向杀死泰克萨的嘉蒂复仇,并实施了毁灭地球的邪恶计划。嘉蒂在知道这个阴谋之后驾驶着外星人留下的歼星舰前往被占领的星体“NAJU”并在那里同外星人展开了一场大战……
  • 黄丹的故事

    黄丹的故事

    刚大学毕业的迷茫青年黄丹,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决心走一条“非主流”道路,试图找回纯粹的自我,寻找人生的意义。然而事情进展很不顺利,万般无奈下,他突发奇想,开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百事通求助中心”,进而引出了一个个滑稽荒诞,却又发人深省的故事。
  • 不声色,不青春

    不声色,不青春

    麦麦:曾经我们都以为青春无悔,其实青春悔不悔都不是什么大事儿,它顶多在你成长路上最疼的地方扎一针,然后我们欲哭无泪,我们辗转反侧,我们久病成医,我们百炼成钢,我们,就这么开始定义了自己的青春。本书写给每一个有理想但不快乐的年轻人,作者麦麦用细腻真切、活泼灵动的文字讲述了自己的声色青春和励志的成长往事,为青年朋友们回答了“毕业后该怎么生活”、“如何选择好自己的路”“如何让自己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等问题。他是广播界公认的全能自HIGH小天王,以边说边唱的形式主持电台音乐节目的第一人;他的节目《边走边唱》常年保持收听率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王者成绩。
  • 至尊神岳

    至尊神岳

    啸山河,执子之手,傲苍穹,与子同游,执剑起,风虎云涌,剑诀出,神鬼屠诛。九重天际逍遥仙,神佛均允仙相连;妖魔鬼怪皆向往,人岂不为追神话?孤将闲暇空笔执,哪堪情节卧胡诌,烟雨浮沉恍如梦,一剑削得幻影重!苍穹浩瀚,鸿蒙无极,在那里有着无数未知的传说。传说,至高无上的神就住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