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种类繁多,几乎囊括了生活用具的方方面面。总的来说,有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屏座类等等。
第一节正襟危坐——椅凳类
椅凳类家具包括杌凳、坐墩、交杌、长凳、椅、宝座等各种不同坐具。
从字面上看来,包括椅和凳两大类。椅是除宝座外有靠背坐具的总称,式样和大小差别较大。明清椅子的形式大体有靠背椅、扶手椅、圈椅和交椅四种。杌凳则泛指不带靠背的坐具。
一、轻巧灵便的杌凳
方凳,属于中国宋元以后家具椅凳类。凳本称为杌凳。“杌”字的本义是“树无枝也”,故杌凳被用作无靠背坐具的名称。“杌凳”二字连用,在北方语言中广泛存在。
我国古代的起居方式,在南北朝前,仍是席地而坐。至南北朝,尤其是北魏佛教的兴起,西方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逐渐传人中原。因此,愈来愈多的高坐具出现了。到唐朝,绘画中的宫廷仕女们,便经常坐在精心雕刻和装饰的凳子上了。杌凳比带靠背椅更加轻便,可见凳类坐具是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生活经验而设计改进的。
杌凳有方形和长方形的,一般形式可分别为无束腰直足式和有束腰马蹄足式两大类型。
1.无束腰直足式杌凳
无束腰直足式杌凳,腿足多用圆材或外圆内方材,其结构吸取了大木梁架的造法四足,四足都取“侧脚”的做法,因此杌凳构件的看面大多作混面,起圆线。所谓侧脚就是四足下端向外撇,上端向内收。
【知识小百科】
束腰
古代家具部件名称。原是须弥座上枭与下枭之间的部分,在家具上是家具的面沿下作一道向内收缩、长度小于绵延和牙条的腰线。束腰分为高束腰和低束腰,也有直束腰和洼束腰。
在无束腰的方凳中,直足直枨是其基本形式。枨子与凳面所用的短柱称“矮老,起加固作用。枨子做成拱背形的,被称为“罗锅枨”。腿足于端所安装的枨子叫“管脚枨”。
清代紫檀无束腰管脚枨方凳,凳面长宽均为52.5厘米,铜足高5.5厘米,通高47厘米。圆材,罗锅枨加矮老,足端施管脚枨。凳两足下端套有铜足,铜足作筒状,有底,中塞圆木,凿方孔,栽铜榫,出头部分与凳足方孔相交。铜足功能在防止凳足糟朽,而套装之后,高度约与一般杌凳相等。凳为软屉,边框四角安连接大边与抹头的弯形短带,而不用只连接大边的弯形长带。边抹底面开长槽,屉眼打在槽内。软屉编成后,长槽用木条填堵,盖没棕藤穿结痕迹,是一种制作考究而时代较晚的手法。
黄花梨无束腰长方凳,凳面长51.5厘米,宽40.5厘米,高51.3厘米。无束腰直足是明式杌凳最基本形式之一。这款杌凳的凳面藤编软屉已换成贴席硬屉。凳盘混面压边线,腿足外圆里方,方圆相交处起边线。正面直枨一根,侧面两根。素牙子,起边线,牙头有小小委角。用材粗硕,骨架开张,神态淳朴而稳重,在同类杌凳中,它是用料最充裕,比例最协调,制作最精美的一种,表现了明式家具动人的神采。凳盘背面有两根横带,中用桥形木方连成一体,使它更为牢固。这种刻意求坚实、甚至有人会认为是多余的设置,恰好显示明代匠师坚定执著、、一丝不苟的精神。
2.有束腰马蹄足式杌凳
有束腰马蹄足式杌凳多数用方材,由于凳面下起“束腰”,故足底做出兜转的“马蹄”式。这是明式家具的一种典型做法。
黄花梨束腰十字枨方凳,从造型上看,属传统有束腰类家具,多用方材,下有马蹄足。一般有束腰凳配以直腿内翻马足蹄,腿间安直枨或罗锅枨为常规式样,而此件方凳特殊,在结构上改变了四面用枨子的常规做法,而代之以交叉的十字枨。此方凳每面牙条透雕云头三组,边沿起阳线,与腿足交圈,直落到马蹄上。马蹄矮而有力。腿子中部突起的卷转花纹,既与牙条上的云纹相呼应,又能掩盖腿、枨相交的缝隙,同时也加大了腿材,使它不致因凿榫于腿而有损坚实。
二、似鼓非鼓的坐墩
坐墩又名“绣墩”,由于它上面多覆盖一方丝绣织物而得名。《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有这样一段描写:贾母与湘云、宝钗、林黛玉等众姐妹在大观园里品酒吟诗,“林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令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杆坐着,拿着钓竿钓鱼。”可见绣墩是一种无靠背坐具,不须倚靠,使用十分方便,不仅用于室内,更常用于室外,因此传世的实物中石制的或瓷制的比木制的还多。坐墩为圆形,腹部大,上下小,其造型尤似古代的鼓,故又叫“鼓墩”。
宋代的坐墩有鼓形、覆盂形等式样。明清坐墩也有差别,明代的墩面隆起,清代的则是平面。一般在上下彭牙上也做两道弦纹和鼓钉,保留着蒙皮革、钉帽钉的形式。在明及清前期的坐墩上,大部还保留着藤墩和木腔鼓的痕迹,坐墩的开光就是源自古代藤墩用藤子盘圈做成的墩壁。
紫檀五开光坐墩仍保留着木腔鼓的痕迹,腔壁有五个略具海棠式的开光,上下各有弦纹及钉纹一道,象征着绷在鼓面的皮革边缘和钉皮革的帽钉。此绣墩忠实于木腔鼓的造型,开光利用海棠的传统造型,其线条简练、抽象,饱满而又有张力整个绣墩充分运用了点、线、面相结合的装饰,又与整体木腔鼓的敦厚朴实的造型浑然一体,体现了明式家具质朴、自然、规整的审美情趣。
三、方便坚固的交杌
交杌,是一种可折叠的腿足相交的杌凳,俗称“马闸”,也作“马扎”,也就是古代所谓的胡床。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马闸子》:“今人以皮为交床,名‘马闸子’。官长多以自随,以便于取挈也。按唐明皇作逍遥座,远行携之。如折叠椅,盖即此之权舆乎?”交杌自东汉从西域传至中土后,千百年来流传甚广,基本形式由八根直木构成,长期不变。
明式的交杌工艺独特、外形美观、坚固耐用、携带方便,加之它可以折叠,在携带、存放上都比较方便,所以广泛被人使用。明式的交杌,最简单的只用八根直材构成,杌面穿绳索或皮革条带。交杌以优质红木、紫檀木、枣木等木质原料精工制作而成,既方便实用,又具有收藏价值,凳面手工编织图案,古色古香;中间用黄铜轴支撑,结实耐用;边缘镶嵌饰件,古朴典雅;表面光洁细腻,时间愈久,色泽愈鲜亮。
1.小交杌
小交杌一般用柴木制成,偶尔可见用黄花梨制作的,它是圆材,支平后杌高约30厘米,千百年来,交杌一直保持着它的基本形式。
2.无踏床交杌
一款无踏床交杌为宫廷用具,比民间一般交杌考究得多。着地面的两根横材,断面作凸形,有如古代石磬。底平而宽,可以摆得很稳。凡是交杌出头的地方,都用鋄金的铁叶包裹衔套,并用钉加固。轴钉穿铆的地方则加垫护眼钱。杌面用蓝色丝绒织成回纹软屉,密无孔隙。一件结构简单的交杌,却由几种工艺配合制成,匠心非凡。
3.有踏床交杌
一款交杌,杌面及杌足之下的横材共四根,用方材。杌足四根用圆材,但在穿铆轴钉的一段,杌足断面亦作方形,这是特意留料不削来增加其坚实。杌面的横材立面浮雕卷草纹,正面两足之间,添置踏床。踏床面板两端留造探出的圆轴,插入足端的卯眼,使踏床成为一个可以装卸,也可以掀起、放下随意转动的附件。这样,交杌在折叠时,踏床可以翻转过来,设计巧妙,便于携带。
交杌、交椅因古人出行时常用,流动性较大,所以踏床和坐具本身连在一起,免得分别携带,有其便利之处,这也使交杌上的踏床一直保留到明代。
4.上折式交杌
交杌杌面不用织物造软屉,而代之以两扇可以折叠的、中间安有直棂的木框。木框中缝之下有支架,用铜环与木框联结。当木框放平可以就坐时,支架恰好落实在杌腿相交处,使杌面得以保持平正,承荷重量。
这种交杌折叠时,杌面必须向上提折,和一般的交杌折叠时杌面软屉向下折夹在杌腿之间,方向恰好相反。它折起后要比一般交杌高出一截,空间占得多些。但由于杌面为木制,比软屉坚固耐用,不必数年即须更换一次织物,实用性更加突出。
四、大小不一的长凳
长凳是狭长无靠背坐具的统称,可以分为条凳、二人凳和春凳。
1.条凳
条凳是凳子的一种,它是在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输入进来的,到唐代已经比较盛行了。这种凳子的长与宽的差距较大,因此称为条凳,可以同时供多人坐。
条凳大小长短不一致,是最常见的日用品。它一般尺寸较小,面板厚一寸多,多用柴木制成,通称“板凳”。尺寸稍大、面板较厚的,称为“大样凳”,除供坐人之外还可以承物。
有的长而且比较笨重,因为放在大门道里使用而被称为“门凳”。门凳是长凳中最笨重的一种,固定放在大门门道两旁,极少移动。它的面板极厚,有时甚至用方木造成。有的牙条下还安长枨,加强联结,使四足更为稳固。
2.二人凳
二人凳的凳面一般宽于一般条凳,长三尺多,可容两人并坐。
无束腰罗锅枨加矮二人凳,凳面长83厘米,宽31厘米,高39厘米。
此凳采用罗锅枨加矮老基本形式,屉面铺竹片代替藤编,是南方民间简易的做法。这类长凳,南方常见,不论大小,一律称为“春凳”。北方则称之为二人凳,只有尺寸较大,接近小榻的才叫春凳。
3.春凳
长五六尺,宽二尺多,可坐三五人,也可以睡卧。
夹头榫春凳,它大如小榻,木板面心。边抹造出冰盘沿,圆腿,牙条沿边起灯草线。牙头锼成卷云纹,为了防止镂空后容易断裂,留出一小段不锼,削成圆珠,增强联结。此珠虽小,却能起很大的加固作用,同时也有它的装饰意义。
【知识小百科】
春凳的用途
古时民间用春凳作为出嫁女儿时,上置被褥,贴喜花,请人抬着送进夫家的嫁妆家具。春凳还可供婴儿睡觉用,故旧制常与床同高。“春凳”这个名字来历不明。有一种说法是春天来了,可以搬到室外去坐,所以叫春凳。还有一种说法,说它过去跟春宫画有很多不解的关系,所以叫春凳。
五、明式的典范:椅子
椅子是有靠背的坐具,式样和大小,差别甚大。依照其形制大体可以分为四类:靠背椅、扶手椅、圈椅和交椅。明式家具的坐具中,椅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一提及明式家具,第一印象往往就是一把椅子,由此可见,椅子的确是中国古代家具的典范。
【知识小百科】
椅子的起源
椅子的名称是唐代才有的,而椅子的形象则要追溯到汉魏时北方传入的胡床。敦煌第285窟就有两个人分坐在椅子上的图像,第257窟中有坐方凳和交叉腿长凳的妇女,龙门莲花洞中有坐圆凳的妇女。这些壁画生动地描绘了南北朝时期椅凳在仕宦贵族家庭中的使用情况。尽管这时的坐具具备了椅凳的形态,但还没有椅凳这个称谓,人们仍习惯称它们为“胡床”,在寺庙内则称为“禅床”。唐代以后,这种椅子逐渐增多,才从床的品类中分离出来而直接被称为椅子。
1.靠背椅
靠背椅就是只有靠背、没有扶手的椅子。靠背由一根“搭脑”、两侧两根立材和居中的靠背板构成。进一步区分,又依照搭脑两端是否出头来定名。在搭脑出头的靠背椅中,一种面宽较窄、靠背比例较高、靠背板由木板造成的椅子是最常见的形式,北京匠师称它为“灯挂椅”。搭脑不出头的靠背椅,北京匠师称之为“一统碑”椅,而其中以直棂作靠背的,另有专门名称叫“木梳背”椅子。
(1)“牛头式”小椅
一款小靠背椅,红木制作,藤屉,属清中期或更晚的制品,但还保留着明式家具的简练风格。搭脑中弯,至两端又微微向后兜转,或据其形态称之为“牛头式”小椅。它是民间使用得较多的一种式样,背板独木制成,几乎垂直,至上端始向后弯。椅盘下用罗锅枨加矮老,部位稍稍缩进,不与腿子交圈,故可以采用比较简易的全平肩穿鼻榫造法,民间俗称“齐头碰”。
【知识小百科】
明黄花梨雕花靠背椅
明黄花梨雕花靠背椅,座面长62.5厘米,宽42厘米,通高99.5厘米。椅背制作极精,雕饰之繁缛,题材之丰富,十分罕见。攒靠背上的草书“寿”字和嘉靖雕漆器上的花纹相似,据此可定其年代为明中期。惟现在尚有争论的是靠背和底座是否为一器。底座四面平式,完全光素,有如一件大长方凳,与靠背并不协调,而且从结构来看,靠背的安装方法也不够合理。因而有人怀疑靠背可能是从直后背交椅移植到台座上来的。不过无论如何它是一件十分难得并值得作进一步研究的家具。
(2)灯挂椅
灯挂椅是靠背椅的一种款式,是明代最为普及的椅子样式。其搭脑两端挑出,因其造型好似南方挂在灶壁上用以承托油灯灯盏的竹制灯挂而得名。明式灯挂椅的基本特点是:圆腿居多,搭脑向两侧挑出,整体简洁,只做局部装饰。有的在背板上嵌一小块玉,或者嵌石、嵌木,或者雕一简练的图案。座面下大都用牙条或券口予以装饰。四边的枨子有单枨有双枨,有的用“步步高”式(即前枨低,两侧枨次之,后枨最高),落地枨下一般都用牙条。两后腿有侧脚和收分。明代灯挂椅的造型整体感觉是挺拔向上,简洁清秀,这是明式家具造型的特点,可以说是明式家具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