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机构创新
(一)机构变革、加强教科研的组织建设
杭州市下城区级教研部门成立了教研室、教科所、教师进修学校几个部门。职能部门的分工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在另外一个层面上,也就是把教学与科研,科研和教师的发展人为地割裂开来,同时也造成了在科研问题上的重复与重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教学与科研,科研和教师发展的“两张皮”现象,也导致了研究力量的分散,不利于提高研究质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活力,特别是能够使教学与科研产生合力,在2003年,下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下城区教育局教研室和下城区教育局教研室合为一体,成立“下城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这一合并,将“研、训、教”融为一体,其基本职能是“研究指导服务”。在制度上确保了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从而较好地在体制上解决了教研和科研相分离,教学和科研相分离的制度缺陷。
(二)科研的校外合作
基层学校与一线教师有大量鲜活的教学资源,但缺乏科研知识和科学研究的策略。各高校从事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教师,可能最需要的是能够深入一线中小学,了解中小学课程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在区级层面,下城区和省教科院、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市教科所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紧密合作,在学校层面,长江实验小学、启正中学、新华小学先后成为“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基地学校”。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朝晖中学、长寿桥小学、青蓝小学、东园小学分别成为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的实验学校和附属学校。2003年10月,下城区推出的13项重大应用性综合改革课题中,首席研究员来自高校,而一线的教师则参与子课题的研究,实现了两者的良性互动与协作。专家们通过教师的案例了解了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中小学教师则在研究中学到了科研的方法和策略,加深了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研究水平,切实地让科研提升教学。截至2008年,该区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评审通过的国家级立项课题有3项,编著书籍30余册,136项课题被省市有关部门批准为立项课题,82项课题成果在省市成果评审中获奖,280余位教师正式出版专著、参编教材或获奖,900余位教师的论文在杭州市级以上的评比中获奖。
(三)创新大会
教科研品质的提升离不开交流和研讨。从2003年开始,下城区教育局依托中国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这一学术研究平台,展示科研成果,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创新教育大会以下城区教育的发展为主线,围绕着国际基础教育发展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探讨。五届创新大会,先后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40多位官员和近3000位国际、国内代表参加了大会。期间,2003年两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实验学校授牌;2004年成立全国唯一的区域性APEID中心,2005年国际国内各相关领导、著名专家聚首大会,盛赞下城教育的改革成果;2007年,中国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长设性会议。创新大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激发了下城教育工作者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自豪感。同时,创新大会有效地拓展了教师们的研究视野,为广大下城教育工作者能够在国际背景下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参照和舞台。
2008年10月,第六届创新大会以“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以教育生态理论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召开“东亚地区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协调与能力建设研讨会”、“社区学习资源中心建设国际研讨会”、“科学发展观下教育局长的责任与使命——教育局长论坛”、“集团化办学研讨会”、“生态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暨下城区首届‘课堂节’”、“浪漫学习:小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与创新论坛”、“幼儿园集体教学有效性专题研讨会”等等八个专题会议。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以及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余名专家、代表参加大会,各级各类媒体累计报道近10万字。会议期间,中国科协副主席、工程院院士韦钰,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杜越四位专家受聘成为下城区人民政府教育顾问。第六届中国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荣获第十届中国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会议项目铜奖,入选2009杭州学习行业生活品质点评年度活动。
机构的创新,更好地实现了教学和科研的融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时创新大会既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也使教师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得到锻炼和发展。
有效地改变了教学和科研相脱离,理论和实践相割裂的现象,也为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第四节 模式创新
一、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所谓正式群体是指“有明确的机构和组织,有固定的编制,有严格的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每个成员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各级行政组织,学校教研组、室、班级、工厂的车间等都属于正式群体。正式群体具有下列特点:每一成员意识到自己是某一群体的一员,意识到与其他成员相互依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每一成员在群体内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遵守群体所制定的规范;每一成员都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志趣”。1924-1932年间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赞助在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目的为了探求工人生产成绩不理想的原因。研究者梅奥提出了“非正式群体”的概念,即正式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
工人们为了维护非正式群体的利益和团结,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物质利益,而且工人的行为也受非正式群体特殊规范的约束和调节。对于不同组织来说,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是不同的。
对于学校的教科研组织来说,我们发现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是巨大的。教育科学研究运用科学方法探求和发现教育现象中事实的和理论的新的科学知识的活动。既需要科研管理部门进行有目标、有计划并且有组织的进行,从而有效地保证科学研究的质量。但是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广大的研究是扎根于丰富的教学实践土壤,教学研究除了有普遍规律性之外,还具有特殊性,自发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因此科学制度的建设上,除了发挥正式群体的科研力量之外,通过对科研非正式群体的构建,有助于活跃研究的氛围,增强教师投入研究的热情。
二、科研组织创新
(一)研究共同体
我们日常的科研制度,较多地关注正式群体的建立和完善,但这样的制度由于往往是自上而下,缺乏教师的认同,也难以营造平等的研究氛围。根据这样的情况,下城区教委着力打造教师研究共同体。在共同体里,追求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形成优势互补,教师们因某一共同的目的或者任务,或者志趣走在一起。研究共同体具体可以分为:
(1)课题研究共同体。学校围绕某一课题形成共同体,或者几个学校通过某一课题结合成为共同体。例如围绕着全区重点招标课题,形成一大批实验基地的课题群。又如,大成实验学校在《课题引领下“九年一贯”协同教研的实践研究》课题带领下,全校九个学科组进行“教学·科研二合为一”的研讨活动。明珠教育集团学校以“做中学”等重大课题为主线,串起中、小、幼教育科研网,打造集团学校教育科研共同体。大成实验幼儿园建立“与课题相结合”的园本培训模式,促进教师成长。
(2)沙龙论坛型。确定一个主题,大家聚在一起,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互相碰撞,如“教育特色品牌创建年校(园)长沙龙”、“新年畅想——我们的使命科研沙龙”。
(3)教育活动型。同一学校或者不同学校内,针对教学和课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课堂教学与研讨活动,融科研、教研、师训与一体。如京都小学、永天实验小学、天水小学三校联合与三所淳安的结对学校开展“活力课堂、品质教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长青小学开展了“一课四练”的校本校研特色活动,所谓“四练”,即一练教材,二练教法,三练学法,四练和谐。
(4)网络教研型。利用网络进行教研,克服传统教研活动的时间空间限制,增强了科研的实效性。如“下城区教育局课改在线”具有教科研和知识库两大功能。名师成立网上工作室,通过网络传授教学经验,在线答疑;网内按学科分栏目,各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都能在这里共享。安吉路学前教育集团利用网络进行跨园区、跨地区“坐堂问诊”。胜蓝小学通过面对面对话、网络对话带动全体教师参与行动研究。
(二)依托学会
下城区教育学会配合行政推动教育软实力发展,引导各分会开展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做创新和科研的引领者,努力开创学会工作的新局面。
比如,教育局德育研究室联合德育研究分会推出“每月一校”德育展示活动。截至2007年11月,分别在启正中学、景成实验学校、风帆中学、安吉路实验学校举行了四次展示活动,对广大基层校园创建校本德育特色起到了师范和引领作用。另外,教育学会还多次承办了大型研讨会,比如与刀茅巷小学承办的杭州市“探究式教学有效性”专题研讨活动、与常青小学承办的全国首届小学语文“班级读书会”专题研讨会。教育学会还充分发挥区级刊物《跨越》、《成长》的作用,为广大教师参与科研,进行科研交流提供提供了新的渠道。
(三)研训一体
(1)亮点展示。研发中心要求每一个研究员一学期要有亮点特色教研展示活动。采用学科研究员自己申报,中心部分研究员(含不同学科)与所有参加活动的教师一起参与的办法,对亮点特色活动进行评比,充分发挥研究员与教师的创新性和相互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传统上,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的互相对立的局面。
(2)校本培训。当前课程改革工作要求教育科学研究重心下移,重视教育科学研究的回归实践。在“校本研训一体化”的过程中,下城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本研训模式,如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教师团队构建、网络研究、案例教学、一点研究、行动研究、师徒接对、坐堂问诊、集体备课研讨、教学观摩反思、教师与专家对话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调动了教师们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区教育局还通过建立“教师成长基地”的模式,把科研和教师的成长紧密地结合起来。
下城区这些研究模式和思路的变革,使教师的科研逐渐脱离了原来范式的藩篱,具有这么几个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是大大拓宽了研究的范围和空间,使教师们发现处处有研究,处处可以研究;二是利用群体的合力,优势互补,增强了研究的深度;三是采用沙龙,网络的形式,体现了研究主体间的平等关系;四是研究因教学而生,为教学服务,再加上形式活泼多样,增强了教师们对研究的兴趣,提高了研究的效率。
例如长寿桥小学的鹰架俱乐部。就是非正式群体发挥科研作用的典型案例。
2003年9月,杭州市长寿桥小学成立了“鹰架”俱乐部,是下城区首批教师专业成长基地之一。
“鹰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脚手架。将教师成长基地取名为“鹰架俱乐部”,是希望以平民化的方式,用教师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类活动,为教师搭建成长的阶梯,争取在五年时间内逐步建立一支会研究、会操作、会评价的学习型教师团队,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共成长,打造和谐校园。
学校制定了鹰架俱乐部章程,设计了会标。鹰架俱乐部的成员分两大层面:一是全体教师;二是骨干教师,做到聚合骨干,整体推进,有利于不同层面教师的多元需求和发展。专门聘请了部分专家担任俱乐部的顾问,有了他们的指导,俱乐部各项工作更富有深度和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