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7300000028

第28章 宗门研究(4)

寒山早年慕道,获得真传,故所述丹诀,简明准确。他在隐居早期也曾研究过黄老之学,尝试过服药修仙之术:“山果猕猴摘,池鱼白鸳衔。仙书一两卷,树下读喃喃。”“仙书”当然是指道家修仙之书。还有专门探讨玄理的道家诗:“益者益其精,可名为有益。易者易其形,是名之有易。能益复能易,当得上仙籍。无益复无易,终不免死厄。”有些诗表现了羽化登仙的意境:“生为有限身,死作无名鬼。自古如此多,君今争奈何。可来白云里,教尔紫芝歌。”

最早收集寒山诗并为之作序的徐灵府就是唐末天台道士;最早记载寒山子事迹的是唐末天台道士杜光庭所撰《仙传拾遗》,有这些因缘,在《续仙传》中把寒山子写成道士,是神仙下凡,也就在情理之中。

五、寒山去后孤月明

寒山孤月,自有源流:“一日寒山问:‘古镜不磨,如何照烛?’丰干曰:‘冰壶无影像,猿猴探水月。’曰:‘此是不照烛也,更请师道。’丰干曰:‘万德不将来,教我道什么?’寒拾俱礼拜。”[30]其师丰干又有诗曰:“寒山特相访,拾得常往来,论心话明月,太虚廓无碍,法界即无边,一法普遍该。”[31]其友拾得也描月画月:“无去无来本湛然,不拘内外及中间。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满出人间。”“若见月光明,照烛四天下。圆辉挂太虚,莹净能萧洒。人道有亏盈,我见无衰谢。状似摩尼珠,光明无昼夜。”[32]原来,当时三月并出寒岩,使天台清凉无限,岂不疑杀天下人么?

唐代诗人徐凝在《送寒岩归士》写的“寒岩归士”,也许就是寒山“不挂丝纩衣,归向寒岩栖。寒岩风雪夜,又过岩前溪”。[33]这种情景与行头陀行的寒山很相仿。

诗僧贯休(832-912)在诗中曾提到寒山与拾得,其《寄赤松舒道士二首》中说:子爱寒山子,歌惟乐道歌。[34]《送僧归天台寺》诗说:天台四绝寺,归去见师真。莫折枸杞叶,令他拾得嗔。[35]

与贯休齐名而时代稍后的诗僧齐己也曾提到寒山诗。他应荆州节度使高季兴之召至江陵时(在公元921年)作《诸宫莫问诗十五首》,第三首说到:莫问休行脚,南方已遍寻。了应须自了,心不是他心。赤水珠何觅,寒山偈莫吟。谁同论此理,杜口少知音。[36]

在宋代后不论是禅门中还是文人中,拟寒山诗也成为风气,如法眼文益弟子清凉泰钦(?-974)有《拟寒山诗》十首;云门宗的慈受怀深(?-1131)有《拟寒山诗》一百四十八首。更有趣的是,黄庭坚居士作和寒山子诗而不得,自谓不及。“昔宝觉心禅师尝命太史山谷道人和寒山子诗。山谷诺之。及淹旬不得一辞。后见宝觉。因谓更读书作诗十年或可比陶渊明。若寒山子者。虽再世亦莫能及。宝觉以谓知言。”[37]山谷,有“宋少陵”的美称,犹言不及,由此可知,圣贤立意,深妙玄远,如天浆甘露,淳至自然。又黄庭坚特别喜欢寒山诗,常常书写寒山诗。“此寒山诗也,而山谷尝喜书之,故多为林下人所得。”[38]至今有黄庭坚书寒山诗墨迹传世。黄庭坚有诗说:“妙舌寒山一居士,净名金粟几如来”。[39]8“净名居士”、“金粟如来”即维摩诘。这里说寒山本为居士,如维摩诘一样,习禅能直透玄关。北宋的王安石,就曾“拟寒山诗十二首”。苏轼很熟悉寒山诗。他南贬至惠州时,苏州定惠院长老守钦命其徒来访,并寄来拟寒山十颂,苏轼评价它们“语有(僧)璨、(弘)忍之通,而诗无岛、可之寒”,因为之和作八首。[40]他又有诗说:但记寒岩翁,论心秋月皎。黄香十年旧,禅学参众妙。[41]

其后千年至清末,学寒山诗,成为中国诗苑的一个流派延绵不绝。南宋有吕本中、陆游、朱熹、洪迈、刘克庄、张镃、王应麟、牟献等,元代有虞集、诗僧行端等,明清两代有彭际清、游潜、朱承爵、陈献章、庄等。

至迟到元代,寒山诗便传入朝鲜、日本。到了近代,寒山诗更走向世界,被译成日、英、法等国文字。

不只如此,也许自唐起,就有以寒山、拾得为题材的《寒山拾得图》,已经开始在民间流传。北宋诗人张景修(1067年进士)《三贤堂》诗云:“如是国清寺,宜乎天下闻;水声常夜雨,山气即朝云;古今三贤隐,仙凡两路分;唐人书画在,明日更殷勤。”(《天台续集》卷中)北宋诗人吕本中(1084—1145)《观宁子仪所藏〈维摩寒山拾得唐画〉歌》诗云:“君不见寒山子,蓬头垢面何所似?戏拈拄杖唤拾公,似是同游国清寺;君不见维摩老,结习已空无可道;床头谁是散花人,堕地纷纷不须扫;呜呼!妙处虽在不得言,尚有丹青传百年;请公着眼落笔前,令我琢句逃幽禅;异时净社看白莲,莫忘只今香火缘。”(《东莱诗集》卷三)张景修称天台山国清寺有“唐人书画在”;吕本中称宁子仪所藏“尚有丹青传百年”的唐代王维(维摩)画的《寒山拾得》;据浙江师大陈耀东教授统计:宋元明清以及当代珍藏“寒山拾得”各种画像,总数可达近百幅(《寒山子版本研究·第十章·艺苑书坛画寒拾》,世界知识出版社)。这还不包括海外的藏品。

随着“寒山拾得丰干”各种画像的流行,也许在唐代,至迟在北宋初期,天台山国清寺内

注释:

[1]《寒山诗》第6页,金陵刻经处印本。一个僧人,一个隐士,一个道人,一个诗人,一个与世无争的人,一个苦口婆心的劝世者……我们把这些特征汇集在一个人身上,基本上可以断定这就是寒山。他在山岩、村庄的墙头写下许多抒情和劝世的诗篇,这种自在豁达的人生不是文殊菩萨又是谁?在寒山了却尘缘、隐于山穴而逝以后,我们得感谢一个叫道翘的僧人:是他,收集整理了寒山散在各处的作品,共得300多首。在中国,寒山诗被以正统诗人自居的“官方诗人”们以“过俗”(太过白话)而被边缘化,只在宗教界和民间流传。宋初李昉编纂的《太平广记》摘录了《仙传拾遗》中的一段记载:“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雪岩,因自号寒山子。好为诗,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树间石上。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能警励流俗。桐柏征君(按即桐柏宫道士)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这是今天能够看到的官方典籍有关寒山子事迹的最早记载。很可惜,徐灵府收集并作序的寒山子诗集早已失传。其后流传的《寒山子诗集》,前有初唐台州刺史闾丘胤作的序。至清代,官修的《全唐诗》与《四库全书》始收寒山诗。深入禅、密的雍正,以帝王之尊,在他的《雍正御选语录》中,收录了寒山诗一百二十七首,并在序言中说:“朕以为非俗非韵,非教非禅,真乃古佛直心直语也。”除此之外,并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天禄琳琅续编》寒山子诗集(简称《天禄》宋本),更是乾隆的“御览之宝”;自宋以后,特别是天台祖庭———国清寺,北宋释志南代表佛教界所刊刻的寒山诗“国清寺本”一枝独秀,超过民间的寒山诗其他版本,流通于世。

[2]牟宗三著:《周易哲学演讲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

[3]牟宗三著:《周易哲学演讲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0页。

[4][12][13][14][17][30][31][32]《寒山诗》

[5]《寒山诗》中《御制序》,金陵刻经处印本,第1页。

[6]浏览20世纪以来对寒山大士的研究,可分为生平研究和作品研究两类:

①生平研究中,由于寒山大士不是王侯将相或社会名士,自然没有自传或正史作传,故所留下的资料仅是些佛道人士的简单记述和民间传说,故矛盾或不真实自所难免。至于一些寒山自己的作品,被考索派依文解义的作已建起纪念丰干、寒山、拾得的“三贤堂”。据《国清寺志·大事记》(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年)载:“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日僧寂昭弟子念救,又捐资重建国清寺,并建三贤堂,祀丰干、寒山、拾得三大士。”宋熙宁五年(1072年)五月十三日,日本天台宗高僧成寻(1011—1081年),以年逾花甲之年,至天台山求法。翌日,成寻参礼天台山国清寺“三贤院”。据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卷1)所载“三贤堂”史料:“三贤者,丰干禅师、拾得菩萨、寒山菩萨,弥陀、普贤、文殊化现。禅师傍有虎,二大士是俗形也。”也就是说,“三贤堂”中的塑像:丰干禅师为出家人形象,而拾得、寒山为在家人形象。

丰干、寒山、拾得往矣,但其后的有缘人心中,各有各的三贤形象,或僧或俗、或庄或谐,不一而足。有他们,就有明月。关注他们,就是关注自己的心月。哎,天地日月,天下人共之,正如苏东坡吟唱的“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42]

俱往矣!但只要寒山诗在,寒山就在,明月轮就在,时时提醒每个人观照自己的心月轮,去彻悟自己的菩提月。虽然如此,不善取,会变成嬉皮士之流,为天下笑,我们取月、观月、赏月时,可不慎欤?

挥笔至此,汗流满面,时当中夏正午,烈日炎炎,无云少风,更思寒岩明月。大喝一声!认取性月无遮障,本无热恼自清凉。自家丑,道什么?为“自传”体诗,大发新解也在所难免。

②关于作品研究,多是对作品分类,如钱学烈先生分为自叙诗、隐逸诗、风俗诗、道家诗和佛家诗五类,项楚先生分为世俗诗和宗教诗两类等,李振杰在《寒山和他的诗》对其诗歌也作了较系统的分类,将其诗歌分为:自叙诗、隐逸诗、风俗诗、道家诗和佛家诗五类,并分别对各类诗歌作了较详尽的解释和说明。关于寒山诗思想内容的研究,则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由于寒山诗中表现出儒、释、道等多重思想,魏子云认为其诗从内容上看“似儒非儒,非儒亦儒;似道非道,非道亦道;似僧非僧,非僧亦僧;似俗非俗,非俗亦俗”,而张立道有《浅谈寒山子诗的道家思想》、钱学烈有《试论寒山诗中的儒家与道家思想》、《寒山子禅悦诗浅析》等专文论述,台湾黄永武指出:“唐人中以诗来写禅理,写得最多,写得境界最精湛的,应该是寒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寒山诗集提要》称寒山诗“其诗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是就其艺术风格而言;“大抵佛语、菩萨语也。今观所作皆信手拈弄,全作禅门偈语,不可复以诗格绳之。而机趣横溢,多足以资劝诫”,是就其内容而言。

不管怎么说,寒山大士已经由隐而显:由于寒山、拾得的诗和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俩竟变成主宰婚姻幸福、家庭和睦的“和”、“合”二仙,又被作为婚姻之神受世人崇拜。五四运动时期,中华大地开始大力倡导白话文,胡适在其《白话文学史》﹙1928年新月书店出版﹚中将寒山、王梵志、王绩三人并列为唐代的三位白话大诗人。由此,寒山始受到国人的青睐,内地及台湾学术界纷纷撰文评议寒山,新中国成立后到八、九十年代,寒山研究随着“文化搭桥,经济唱戏”的热潮更呈现出“和合文化”的态势(见林月辉《寒山子与和合文化》)。20世纪以来,又一直受到日本学者的推重:自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起,寒山诗就在日本一版再版,并且有十多位学者对其诗作了大量研究、注释及翻译工作。日本著名小说家森鸥外(1862—1962年)曾根据寒山诗集前闾丘胤的序言,写了名为《寒山拾得》的一篇小说,不少评论家认为是其最好的作品之一。20世纪50年代,寒山诗随着铃木大拙对中国禅的介绍漂洋过海,远渡美国,引发60年代美国的嬉皮热:诗人史耐德根据日本画家所绘寒山拾得的画像,翻译了二十四首寒山诗,经克洛厄(Jack Kerouac)的自传式小说《法丐》(或译为《达摩浪人》(The Dharma Bums))将寒山与史耐德并列为嬉皮士的精神领袖;60年代布瑞士(Cyril Brich)编辑的《中国文学选集》英文本,未收古诗十九首和辛弃疾的作品,却把史耐德翻译的二十四首寒山诗全部收入。在1958至1965年,被美国大学生奉为嬉皮祖师爷的寒山,不是以他外形上的穿破鞋、光脚、蓄长发,在风尘里笑傲江湖的造型,而是摆脱世俗纠缠,能自给自足,表面疯傻,内心却无比理智的寒山精神,在不安定的年代中,掳获了美国颓废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

[7]《虚云老和尚法汇》(上集),佛教内部流通印刷,第187页。

同类推荐
  •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是继《降伏其心》之后,于2008年至2010年2月间,万行法师在建寺之余,每晚共修时与四众弟子及信众之间的交流问答,皆是针对弟子们在佛法修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而谈。万行法师坚持“以人为本”,将佛法与深奥的禅理融入生活,让弟子们在“农禅并重”的道风里,在“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家风下,借人炼心,借事检心,于堂上坐禅,堂下禅做,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在降伏身心的同时,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道,在消除自我的同时圆满自我。
  •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

    小乘,梵语hina—ydna。亦称声闻乘。二乘之一。乃大乘、菩萨乘之对称。意译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机以达小果之教法;即所修之教理行果,与能修之根机均为小劣之法门。小乘之名,原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其后学术界沿用之,并无褒贬之意。小乘佛教之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目标,故为自调自度(即灭除烦恼,证果开悟)之声闻、缘觉之道,而异于大乘佛教自利利他二者兼顾之菩萨道。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琉璃慧光

    琉璃慧光

    本书为易菁先生对《药师经》的讲记,逐句消文纳义,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现实有独到闻发,十二讲内容将全经妙义尽释无遗。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热门推荐
  • EXO之女配逆袭,感谢相遇

    EXO之女配逆袭,感谢相遇

    “暮雪啊,我啊,再也不会让你离开了,上一世如此,这一世也如此。”——叶凌杰“若这一生不能护你周全,不能和你一起,下一世也要穿越人海找到你。”——EXO“你知道吗?当得知暮雪安全的消息,恨不得立马去看她,她是否毫发未伤,朋友亦是如此,只要她过的好好的,那我们便安心了。”——刘美莹,叶曦“捧在手心怕摔碎,放在心里怕孤独,我们宠着她,因为她是我们这一生最亲的人。”——沐子轩,沐子墨上一世,这一世,人亦是没变,可身边的人却渐渐多了起来。谢谢你,我亲爱的朋友——莫文婷。
  • 幽冥电话之幽途

    幽冥电话之幽途

    幽冥电话开启异界空间。人世悲欢离合,生死岂能阻断?
  • 儿童育养热点问题解答

    儿童育养热点问题解答

    这是一本专门为广大家长编写的大众科普读物。《儿童育养热点问题解答》针对当今社会广大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最为常见并令家长最为困惑不安的一些热点问题,就问题的成因、危害及应对办法,作了深入浅出的科学解答,以指导帮助家长采用正确的育养方法使孩子健康成长。《儿童育养热点问题解答》科学实用,通俗易懂,是广大家长的良师益友。
  • D市灵异事件

    D市灵异事件

    溪边树,相思物。泪如冬雪凄凉故。天纱漫,流云畔,落花翩绽,水清鱼滥。淡、淡、淡。黄泉路,幽冥赴,奈何桥上人徒步。幽光璨,千魂犯,轻身沧焰,彼一为岸。伴、伴、伴。。。。
  • 无良术士之异界逍遥

    无良术士之异界逍遥

    不究道德,通修术法的人,便称之为术士。术士,茹毛饮血者有之,不见天日者有之,游戏人间者有之,逆天改命者有之,而乔玄,作为一个穿越的术士,那必须得高声大吼:“穿越异界者亦有之!”不争霸,不铁血,不11,不11;有搞笑,有曲折,有诡谲,有复仇,用郭德纲的话说:“我就是一个民间闲散艺人。年龄大的你使劲骂,他未必能听得清楚你说的是什么;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您最好别惹!”乔玄准则: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你敢吐我唾沫,我敢灭你满门!*****************************************************************新人新书,咱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是好朋友,各路看官常来常往,多多捧场
  • 做自己的保健医生

    做自己的保健医生

    每个人的健康能仅仅依靠医生来捍卫吗?不能。求医不如求己,治病不如防病。本书提供了四季养生保健、饮食保健、运动保健、睡眠保健、心理保健、疾病保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殊保健等方案。还对识别疾病的征兆、急救、体检、排毒等内容进行了介绍,使得读者对自我保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刹那英雄

    刹那英雄

    如果你拥有了让时间静止三秒钟的能力。在这只属于你的三秒钟内,你能做什么?三秒钟很短,但能做到的却很多。期末考试作弊?一亲美女芳泽?赌博看看底牌?给情敌画个鬼脸?夺走悍匪的枪支?借走纨绔富二代的钱包?来个大变活人的魔术?用三秒钟拯救世界?统统没问题,在这三秒钟,你就是世界的英雄!
  • 军婚盛宠

    军婚盛宠

    一朝跳墙,跳进上将的澡堂;蹲在坟前,看鬼调戏鬼。没错,鱼筱,19岁,高中刚毕业,出来找工作,人丑嘴不甜长得危险还没钱。当护士,“哎呦我去,骚年你这是喜脉”;当家教,“家长太彪悍,我征服不了”;当厨师,“走,请你喝敌敌畏去”而当她最后敲定盗贼,奈何招惹上将。初见,他是上将简笙,她是侠盗鱼筱,“简笙,你别过来,别逼我变身”。但正所谓,女生不流氓,发育不正常,再见面是大学时,校霸鱼筱被校花(误)简笙逼上卖身之路。惊艳时,简笙:你丑没事我瞎。告白时,鱼筱:我心很小,装你正好,所以,有空来我心里逛逛?.............接下来朕就不多说了,朕要去幼儿园深造了。
  • 异界君行

    异界君行

    身为特种兵的叶寒特殊原因下竟然穿越到异界,还变成一个两三岁的小屁孩,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在这充满魔法与斗气的世界人命变的那么廉价,要么拯救世界,额反正世界不会拯救你。看叶寒怎么靠自己的智慧和实力来拯救这个世界的(这是一个集军事和冒险为一体的小说)
  • 引狼入室:总裁我不约

    引狼入室:总裁我不约

    这是一个大叔诱拐萝莉的故事。一个是懵懂淘气的小女生,一个是冷面腹黑的帅大叔。两两相遇,她爱答不理,他却偏偏穷追不舍。她有青梅竹马,他用尽一切手段拆散。她家遭受灭顶之灾,他落井下石:想要帮你?可以,嫁给我。本以为会是一段‘大叔萝莉浪漫史’却变成‘一纸契约定终身’!当一对双胞胎‘呱呱’坠地是……帅大叔:小丫头,你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