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7300000014

第14章 中国近现代佛教论丛(14)

随着科技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新时期的佛教寺院,尤其是都市寺院的发展,要求寺院建立更科学的组织分工体系,权责分明,在佛教戒律及“和合共住”规约等制度之外,制定符合自身需要的制度原则与活动规则,在决策、计划、管理等方面做到有章可循。通教寺由于尼僧不多,在组织制度建设方面难免有疏漏之处,这也情有可原。然而,一个寺院要想求得长远发展,要想在弘法利生方面更有作为,设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制度极其必要。

2.注重僧才的培养与引进

僧宝,为佛教佛、法、僧三宝中一宝,对于一个佛教道场来说,僧人至关重要。由此,僧才的培养与引进也就凸现出其重要性。新时代的僧才,除了要求其知识与文化的足够积累,除了对于经典的熟知和宗派理论的研究讲习,还需掌握一定的世俗学问和技能,要对现代社会有一定的了解和适应。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摄化信众,传播佛法,教化世人。通教寺现常住尼僧中老一辈的尼僧都接受过佛学院的教育,年轻一辈的尼僧也都已考入佛学院或正在备考当中,这是可喜的。但是,通教寺具备讲法能力的尼师不多,讲法活动较少,对信众修学的指导不足。寺内掌握现代化科技知识技能的法师也较少,处理寺庙事务效率有待提高。所以,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本寺僧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还要适当引进各具特长的僧才,因材任用,发挥寺内尼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

对于一个如法如律的道场,清净庄严的寺院环境是必须的。同时,硬件设施的保证,更是能为住寺尼僧和来寺信众提供更为良好的修学方便。由于通教寺不对外旅游开放,所以并没有门票收入,寺院的日常开销多是十方信众善心供养或做佛事活动所得,经济来源极其有限。然而,目前,整个通教寺年久失修,寺院面积狭小,钟鼓露天使用,学僧教室仅十四平米,也没有藏经楼,四部大藏经一直封存,而且没有正式的讲法堂,随着佛教事业的发展,信徒的增多,通教寺在法事活动时显得特别拥挤。故此,当家师欲修复南、北两层楼房,大殿后准备新建藏经楼,并计划将收回的如意寮房扩建为法师培训教室和宿舍、学生教室和宿舍、老人院及居士院。这些都需要有力的经济支持才能实现,所以当家师正为此多方奔走,四处募化,争取各方支持。

4.注重文化品位的确立

印顺法师曾经说过,佛教之所以能流传至今,重要的是依靠了佛教的学问。这佛教的学问,也就是指佛教的文化。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疑是一朵奇葩,以它特有的品性和魅力吸引着世人,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寺院作为佛教文化的载体,若无佛教文化的充分涵养,便如无水之木,无根之草,必将难以为继。通教寺坐落于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是尼僧在京修行的唯一道场,若能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承继佛教深厚的文化底蕴,发扬其曾办“八敬学苑”的学律传统,确立自己的文化品位,对于十方信众必将具有更大摄受力,对于佛教文化的传播必将发挥更大作用,对于济世救苦的如来家业的推行必将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

在寺院的对外交流及思想传播方面,也有一些地方有待进一步提高。

1.加强对外交流与学习总结

天下僧团是一家,都是出家修行同证菩提之同道中人,然而不同的僧团会因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修学传统而呈现出各自的风格与特色,所以,僧团之间的参研交流能起到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扩展视野、开阔思路的作用,对僧团的发展大有裨益。通教寺尼僧也有一些出外学习交流的机会与经历,不仅有到大陆的其他尼寺参访挂单,也有到港台地区参学,更有远赴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尼泊尔,甚至北欧等国参访学习的经历。但是参学回来后疏于系统总结,很多好的经验难以为我所用,参访的成效不够显著。所以在参访后回寺总结这方面有待提高。

2.加强对来寺参访信众的教化

佛教徒有七众之分,但简而分之,只有出家、在家二众。通教寺出家尼众应担负起对来寺礼佛的在家信众的教化之责,净化世俗,弘扬正法。当今社会,存在不少盲目信教现象,“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屡见不鲜。作为潜心修道、承继如来家业的出家尼僧来说,阐明佛法本意,纠正世俗之人的错误观念,以自身清净庄严的威仪摄化在家信众,可以说也是修行的一部分。通教寺住寺尼众都能保持自己行住坐卧如法如律,为信众树立威仪典范,在看到信众有不如法的言行之时也都能立即予以指出,免其多造业障。但通教寺的佛教知识宣传内容有待丰富,法师讲法活动也应适当增加。目前,通教寺正在筹备面对在家信众的佛学讲习班,计划定期邀请法师讲法,此项活动对于弘扬正法大有裨益。此外,如寺院可在各处设一些宣传栏,张贴一些佛教小知识,结合通教寺的尼寺特点多附一些有关佛教出家女众的知识介绍,利用这些善巧方便营造出具有通教寺尼众道场特色的佛教文化氛围,也许能吸引更多的信众参访,加大通教寺的影响。相信这些举措,亦能影响周边社区,广结善缘,将佛教思想传播给更广大的受众,利益社会,造福众生。

3.加强对护法居士的教育

寺庙的护法居士应归属寺庙管理,因为护法居士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寺庙的形象,护法居士在交流中表露出的对不同寺庙的评价和看法常常影响到其他信众对该寺庙的印象,所以加强对护法居士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教寺的护法居士分别在传达室、流通处、斋堂和法会维序处帮忙,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人员的临时性和流动性比较大。除了在传达室和流通处的居士属于长期的坐班性质,在斋堂和法会帮忙的居士随意性比较大,主要看大家的自愿和主动邀约。但这就造成有时斋堂挤得人满为患,有时法会又人手短缺,最终都会影响效率。若能根据居士们的空闲时间,进行合理的分工安排,实行轮班制,列出每周或每月的值班表,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同时,如能对来寺护法的居士进行定

注解:

[1]佟洵主编:《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42页。

[2]佟洵主编:《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51页。

[3]佟洵主编:《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52页。

[4]朱耀庭主编:《北京的佛寺与佛塔》,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第57页。

[5]通教寺编:《佛教念诵集》,北京通教寺敬印,2003.1。

[6]通教寺编:《佛教念诵集》,北京通教寺敬印,2003.1。

[7]通教寺编:《佛教念诵集》,北京通教寺敬印,2003.190~192。

[8]通教寺编:《佛教念诵集》,北京通教寺敬印,2003.171~176。

[9]通教寺编:《佛教念诵集》,北京通教寺敬印,2003.195~197。

[10]通教寺编:《佛教念诵集》,北京通教寺敬印,2003.177~180。

[11]通教寺编:《佛教念诵集》,北京通教寺敬印,2003.180~182。

[12]本文因保护个人隐私需要,凡是以“心”字为法名开头的均是化名。

[13]因保护个人隐私需要,本文涉及居士均用化姓。

参考文献:

[1]佟洵主编:《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期的佛法知识的培训和规章制度的讲解,则不仅能提高居士的佛学修养,同时也为寺庙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给予了一定程度的保证,还能加强护法居士对所护持寺庙的归属感,亦能在适当时候对寺庙良好形象的树立起到积极作用,一举多得。

(二)展望

从明朝创建至今,通教寺经历了殿宇倾圯、佛像被毁、尼众四散的衰颓,也历经了中兴扩建、复立学院、十方慕名的兴盛,几落几起,可谓命途多舛。但令人倍感欣慰的是,通教寺历代尼僧道心坚定,修行精进,以弘法利生、慈悲济世为己任,广结善缘,摄化众生,使得通教寺虽几经磨难,但承蒙佛菩萨护佑,得到十方支持,使正法得以久住,使道场维系庄严,终于发展成今日之规模,享誉东南亚。

而今,佛教正在逐渐探索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佛教自身得到了一定发展,也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广大民众生活的安宁与心灵的慰藉,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佛法日隆的今日,通教寺也在不断摸索,力求走出富有通教寺特色的发展之路。此时,通教寺当家师思智法师适时地提出了“以文化立寺”的宏愿。她说,通教寺要对外开放,闭门苦修不适宜现代寺院,尤其是都市寺院的发展。但是,通教寺并不是要旅游开放,而是要文化广播。通教寺要继承历史上“八敬学苑”的学律传统,培养僧才,精进修行,开设讲堂,教化信众,充分发挥京城尼众道场独此一家的优势地位,树立通教寺的文化品位,以弘法为家务,以利生为事业,为如来家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尽上自己的一份心力。我想,这也是所有关心佛教发展,关注社会发展的有识之士的共同心愿。

[2]朱耀庭主编:《北京的佛寺与佛塔》,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

[3]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寺庙历史资料》,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

[4]文安主编:《古刹寻踪》,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5]通教寺编:《佛教念诵集》,北京通教寺敬印,2003。

[6]杨玉辉:《寺院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

[7]http://www.fjzd.org/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4. 2007年1月27日访问。

[8]德吉卓玛:《苦乐自相知的女尼出家因缘》。

[9]http://www.fjzd.org/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586. 2007年3月18日访问。

(李岚:中国人民大学07级硕士研究生)

同类推荐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本书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四本,以胡适谈禅说佛为线索,遴选其综述禅宗历史、考证禅宗代表人物、以及谈禅说佛杂记等文章汇编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虽然不能说全面完整地反映了胡适对于禅宗和佛教的思考和主张,但基本上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尤其是胡适谈禅宗历史的文章,深入浅出,学理清晰,趣味横生,凸显大师小书的品位,可读性极强。
  • 和尚——出家人的日常生活

    和尚——出家人的日常生活

    出家人作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的阶层,对我们常人而言一直有其神秘的一面,但该书却以风趣的文笔和详实的图文,向我们描绘了出家人寺院生活的世俗性。他们朴素、简约和体现着人性本真的生存观念,无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 旅途的脚印

    旅途的脚印

    这是“放生堪布”索达吉上师的日记,记录了堪布一年中在俗世修行的心路历程。文中不乏印藏大德的殊胜窍诀,以及上师对世间生活诸多现象的体会和感言,是一部难得的人生开示之作。本文语言精练,耐人寻味,所涉及的内容多与生活相关,将佛法禅机深入浅出的讲解,能够在轻松阅读中得到内心的宁静。
  •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在浮躁的世俗社会中,很多人都试图从弘一法师的文字作品中获得智慧,继而获得内心的宁静,找到心灵的归宿,鉴于此,通过对民国时期有关弘一法师的资料的查找甄别,本套从书收集了所有现存的弘一法师的全部文字,《弘一法师全集》由此而诞生。
热门推荐
  • 凉辰沐槿空人心

    凉辰沐槿空人心

    凉辰沐槿,一遍又一遍,时过年少,我一直爱你啊,你还不回来吗?
  • 斗天仙道

    斗天仙道

    天地不仁,休怪我无情!斗天!斗地!斗人!斗尽一切!
  • 魔法:公主校园记

    魔法:公主校园记

    (更新有点慢)两位会魔法的公主来到人间读书,她们样样精通。不料,校草都喜欢她们,但是公主们并不喜欢。此时,又有四位女生嫉妒她们,千方百计陷害她们。校草的霸道爱,四位女生的陷害,还要保守着会魔法的秘密,公主们会如何解决呢?
  • 致命诊断书

    致命诊断书

    一次意外让我获得啦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精神病医师,工作稳定,工资高,真是好工作……才怪!那场风花血月的意外,高工资背后的诡异工作环境,精神病人的疯言疯语,233究竟是什么意思?
  • 萧家子望孟宇天堂

    萧家子望孟宇天堂

    青春年华,每个人在这年龄中多少都会有个暗恋崇拜的对象,在校园里发生的囧事....
  • 简单的钥匙

    简单的钥匙

    这是一部真实描述当代大学生跳楼自杀后的场景,死者在死之前留下了一把锘铁合金钥匙,也在一张纸条上留下了……
  • 大斥候

    大斥候

    冰屑与污血终究找到了两条不对等时间下的交点,进而催生纠结成一道坚实的链锁,以代罪的名义作为束缚我终生的义务...向烙印在背脊之上那青幽罪印起誓,我屈服于这将持续万古不变的罪条以督促己身:永不言王、永不承冠、永不受怜、永不得信,并永不为人所知。这样,当我向你带去处决时,你最终也只能迷茫在濒死的漆黑绝望中。而遵循最初斥候的信仰,我则将收下你的力量予以其应有的价值。
  • 横行花都

    横行花都

    原本过着小日子的萧林却在意外下得到一枚古朴的戒指,一枚改变命运的戒指,让他野心逐渐变的异常庞大,插足破旧混乱的北郊区,在黑道上立足之后,他不再是一个满嘴暴粗口的小痞子,原本就聪明的他变的更加心思缜密,步步算计,手腕狠辣。
  • 美厨皇妃

    美厨皇妃

    太子、王爷、状元、将军、教主、皇帝、大富豪,各类型帅哥、无数佳肴、一点宝藏,还有老皇帝的宠爱!当代金牌美女厨师萧香香的奇妙古代行。艳遇不断,游山玩水,欢声笑语,连吃带喝,惬意的生活!喜剧有点惊险的幸福人生。
  • 墨玉丹皇

    墨玉丹皇

    改文改文!新人新作,不求大火,只想安安静静,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写出一个大家喜欢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