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6100000011

第11章 考试制:身披黑长袍的历练(1)

虽说牛津一对一的授课制强调理解和分析,强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这并不乏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进行合理的考核,也并不意味着受过牛津导师制训练的学生就可以自高自大得不受任何约束。恰恰相反,牛津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考试制度,尤其对本科生和攻读M.St.和M.Phil.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更是如此。

在牛津大学,第一年的课程结束之时,攻读硕士学位(M.St.或是M.Phil.)的学生需要参加一种资格考试(qualifying examinations)。这种考试规格讲究,要求严格,份量大,强度高。只有通过这一考试,一年制M.St.硕士项目的学生才有资格取得硕士学位,而攻读M.Phil.硕士学位的学生才有资格升学,进入第二年,着手进行硕士论文的构思和写作。

准备考试

这种资格考试按一整套严谨的程序进行。考试之前,每个学生会收到研究所发来的一份有关考试的备忘录。它写得富有学术风格,开门见山说明:如同我们对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理解一样,每个学生对英国的考试制度,尤其是牛津的考试制度的了解会有所不同。对牛津的考试制度,有的学生已经有所体验,了如指掌,但是还有其他学生来自不同的教育背景,在考试之前,需要对牛津的考试制度有一基本的了解。因此,这份备忘录可能会对来自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有一些指导作用。

备忘录不仅清晰地道出牛津考试制度的理念,而且引导学生该如何应付考试,非常实用。牛津的考试制度和其导师制的理念一脉相承,在备忘录中一目了然。它明确指出,虽然资格考试要测试学生对自己基本的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考试的主要目的不是用来测验学生的记忆力,而是来考查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真正理解。针对国际学生,备忘录还告知,按大学规定,英语非母语的国际学生可以携带字典进入考场,以便查用。

备忘录甚至把资格考试和下一学年学业安排的关联都做了承上启下的说明:

不管下一年的学业计划如何,在考试之前,学生应该和导师约好考试之后(但要在考试结果尚未公布之前)见面的时间。对即将进入M.Phil.第二年的学生,在暑期离开牛津之前,需要和你们各自的导师约见,商谈下一年硕士论文的初步构想。下一学年开学之前一周内,学生需要把硕士论文的题目、概要和初步的参考文献交给导师。

人类学研究所每年大约招收十来位攻读M.St.和M.Phil.的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学院。1991年5月,考试之前的两个月内,10位攻读硕士学位的同学自发组成了学习小组,约好时间,每周一次,轮流在一个同学的住处聚集,一起就考试涉及的主题复习、讨论,然后聚餐。当时我们收集了往年的各类试题,对往年出现的考题,大家各抒己见,进行讨论,利用平时一对一授课时掌握的内容和得出的观点对试题进行全面剖析。集思广益,这种团队合作着实非常有效。

我一边参加小组讨论会,一边全力以赴温习课程,准备迎考。

考试楼内

资格考试是在一个古老的考试大楼(Examination Schools)内举行。这一大学考试中心由19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托玛斯·杰克逊(Thomas Jackson)于1876年至1881年设计建成,位于牛津古城的中心地段———高街(High Street)。每年6月考试期间,每天大约有上千学生来到这里参加笔试。

所有的监考官和考生都得带上方帽,穿上黑袍子才能登堂入室(即林语堂所谓的“带方帽穿袈裟”)。每年考试期间三五天,牛津城内,身着黑袍的学生招摇过市,一时间似乎全都回到了中世纪,成了经院制度下的门徒,呈现出一派浓重的经院气息。

高街本来就是牛津车水马龙之地,繁华、热闹,每年学年结束之前大考那一星期,特别在学生进出考场的高峰期,高街会出现交通受阻现象,大学不得不临时派交通警察来维持秩序。

考试的那两天,临考时紧张地步入考场,交卷出来时如释重负,根本顾不上这一考试大楼的建筑多么与众不同,周围的景观也丝毫引不起我们的兴致。其实,这一考试中心不仅是多种考试的场所,而且还在此举行大型的演讲和学术会议以及学术仪式,比如,人类学研究所戴维斯博士就任教授一职的演讲就在里头举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座大楼还曾被当作军用医院的临时所在地。

一大早,我和同研究所的同学安德鲁·霍尔一同从圣安东尼学院往高街走。我也不例外,身着黑长袍,还带着一本葛传椝和陆谷孙主编的《新英汉词典》。我对安德鲁说,此时此刻,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他说其实这才是进入考场时的最佳状态。我们从圣安东尼学院沿着公园路,经过伯德莲图书馆(the Bodleian Library),往考试大楼的方向走。过了伯德莲图书馆,我们就上了凯特街(Catte Street)。匆匆路过谢尔多尼亚剧院和赫德福特学院(Hertford College),过了万灵学院,出了凯特街之后,我们就上了高街。在昆西学院(Queen’s College)前穿过高街,迎面就是考试大楼了。

作为社会和文化人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我们需要在考试大楼内呆上整整两天的时间,完成四门课程的考试。一天考两门,每一门得考三个小时,上午和下午各三个小时,期间只有一段时间供考生出来吃午餐。

第一天上午,我们考了各自选读的区域研究的主题。根据研究所内导师的专攻方向,学科分为四个区域,而学生们选的专攻区域一般和自己导师的研究领域相符,其中包括北非、南亚(主要以印度和尼泊尔为主)、东南亚海域(印度尼西亚)和中东地区。接着的三门考试科目分别是有关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涉及政治、经济人类学,社会结构和宗教人类学等人类学最主要的分支。

每门课程的考题都有10至12道,考生可以从中挑选3道,在3个小时内写出3篇不同的短论文。

监考官就是我们的导师,他们轮流执行监考的任务,一律披着黑袍。人人穿着黑袍子,静静地坐在考试大厅里的氛围可想而知,但我哪能顾得上关注这肃穆的场景,只顾埋头疾书。虽然带了字典,但是其实根本顾不上查看。这让我不由想起在国内高考时,7月份的大热天,大汗淋漓,监考人员递来凉凉的湿毛巾,可似乎谁都顾不上这份享受。两天的考试中写出了12篇论文,让人精疲力竭。好在两天的考试分别排在周五和周一,不管怎样,我们可以在周末两天缓口气来对付星期一的另外两门考试。

考试的基本内容来自平时做一对一的授课时阅读的书籍,写的论文以及和导师讨论的议题。其涉及面非常广,从政治人类学到宗教人类学,从有关非洲部落的巫术理论到印度的种姓制度。我们除了在人类学领域内引经据典之外,还要引用具体的部落和社区的实例。如若没有仔细通读导师列出的书籍,用心跟导师上一对一的研讨课,是不可能通过这些考试的。

同类推荐
  • 社会经济学框架与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社会经济学框架与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本研究力求从一个阔的视角探求社会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与分析方法的框架,并且运用社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中国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本研究注重探索构建社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论的框架,注重对中国现实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的分析论证,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与实践意义。
  • “闽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下)

    “闽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下)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 北京太势利

    北京太势利

    这是一个严肃的命题,但和说教无关,它读起来更像一份十分有趣的指南——关于北京城的“机关”和“暗道”。大家曾笑话电影《无极》里的皇城像蚊香。其实,那是陈凯歌深谙皇城的规则:北京城里就到处是圈子,大圈套着小圈,在这里奋斗一生,也可能依然找不到入口。
  • 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本书系统、细致地梳理了“表达自由”的学理脉络,并结合媒介融合的生态特征论述了其生存的可能性,提出“媒介融台为体,表达自由为用”的观点,并提出“技术前提论”以取代“技术决定论”,指出在法治社会中,表达自由是公民实现其表达权的权利前提-媒介融合则是公民实现其表达权的技术前提。作者关于表达自由,媒介融合及博客自媒体等内容自有心得,而展望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表达自由的实现前景,更显出其对社会进步所持的理性态度和人文情怀。
  • “中体西用”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四辑·第九卷)

    “中体西用”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四辑·第九卷)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热门推荐
  • 他的故事——同桌的你

    他的故事——同桌的你

    我们之间虽然不和,但从来没从心里嫌弃过对方。你和我讲你的故事,我们一起抄作业。你是我的同桌。我还想看你笑,我还想和你比较,我还想和你一起唱《因为爱情》,可是转眼各奔东西。
  • 王之道

    王之道

    作为一名纨绔公子、多情少爷,有着无比雄厚身世背景的萧晨也时刻演绎着现代韦小宝的艳遇传奇。与心爱的美女们悠闲享乐之余,闲来无事,也可以在炎黄来上一阵子黑道风暴嘛!亚洲,欧洲,只要是有黑道的地方就有他的脚步,在一条不一样的黑道之路下,萧晨一步一步成为黑道之王!
  • 笑君主

    笑君主

    一个被称为是家族废物的少年奋发图强修炼至尊功法走上了主宰之道。“天要亡我,我便踏天。地要灭我,我便开山。我为世间主宰,万物为诌狗。”
  • 永远的太师

    永远的太师

    教育大计,师范为本。太师一路走来,培养人师数万,辉煌与成就已载入史册。在新的历史时期,太师人勇攀高峰,力争上游,实现了建校、迁校、并校三大历史使命。太师又站在新的起点上,我相信新太师明天会更好!
  • 异界炼丹医生

    异界炼丹医生

    一个掌握内鼎炼丹术的现代医生,莫明其妙的来到异界传统的炼丹术因为灵气的匮乏而难以施展,但他没有放弃用原来世界没有的材料炼出的丹,用处更大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只求活的滋润一些
  • 孽囚

    孽囚

    第一次相遇,一场三天身与心的交付的交易。第二次偶遇,她自己早已被那幽深的眸仁深深锁定。他,是一方势力,权利倾天。步步紧逼,只为让她躲进自己怀中。她,是温婉执拗,一退再退。可终究逃不过恶魔的利爪,深陷泥沼,陷入了一生的囚禁。
  • 查理九世之千世缘

    查理九世之千世缘

    也许,为你转世,就是一抹真爱的痕迹吧。无畏那些,只为再次遇见你。
  • 我们彼此错过的青春

    我们彼此错过的青春

    两段爱情,爱与不爱;两种人生,敢与不敢。她爱的轰轰烈烈,她爱的小心翼翼,但是她们都错了。不论你们有多好,爱错了人终究都是痛苦的。直到遇到正确的那个TA,才发现生命里走了好多过路人。
  • 另类思维:探寻宝藏的钥匙

    另类思维:探寻宝藏的钥匙

    该书分为思维篇、赚钱之道以及理念篇三大部分。书中阐释了赚钱的四种方法,赚钱的两种理念,关于赚钱的深层思考,以及各种理念等内容。
  • 网王同人之曾经消逝的爱

    网王同人之曾经消逝的爱

    端木悠雅,现世少女,拥有出色的剑道,无意掉入河中,与幸村精市的未婚妻绯樱闲交换了身份。同来的还有挚友欧阳凌舞,她们将自己的身体带到了网王世界,醒来就被人救起在河岸边,在凌舞的陪伴下入读圣山百合女子学院,她不是绯樱闲,对于幸村她也只有冷漠。可是,如兰般纤细美丽的少年悄悄爱上了自己曾经不屑一顾的未婚妻。少男少女的感情是那么的复杂,她想逃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