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24100000073

第73章 红楼望我———驳“2005红迷追捧第一书”《红楼望月》

在此之前,听了中央10频道的《世界讲堂》,当时觉得刘心武先生的评论挺好的,于是,在它上市之后,我也买了本他所写的《红楼望月》———2005红迷追捧第一书。清人戚廖生说:“一声两歌,一手二牍,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矣!”但未及看完,便对刘先生的“两歌、二牍”奇怪之极,这哪里是评《红楼梦》?简直是在写小说!

首先声明:我不是月亮,红楼里写没写我,也没有其他人考究,不过按刘先生之言,红楼里是有我的,应该是有的,要不然只能说有他,否则你如何理解,他怎么什么都知道?

我知道说这话有点跟不上节奏,所以,我没有打底稿,直接写,姑妄听之,姑妄听之吧!因为我们这边关于红楼的望月之书才到哪!随手写的,就指哪打哪,从刘先生开始写的,我也开始评论,我是刘评,写点就扔出来了,见笑。

刘先生云:我的红学研究,成果之一,就是考证出书中秦可卿的原型。按我的理解,他的意思就是可卿是康熙的长孙女或者就是某一个孙女吧,姑且说之,姑妄听之!

我说,我的红学研究(汗,大汗,太汗哪),成果之一,就是发觉我也可以写一本书,当然了,就是《红楼望我》。《红楼梦》里出现最多的字,恐怕就是这个“我”字了。所以我也就不研究“月”了,就研究“我”了。

一、精华欲掩料应难

按说古人写月亮,就算他们很busy,写个关于月亮或者月色的文章,恐怕是比较多的吧,或者准确地说,那是一件非常easy的事,也就是比比皆是吧?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你要找“月亮”,我也可以找“我”了。在这一章中,我们看到,刘先生的意思是皇位的争夺,到了乾隆元年至三年仍在继续,并愈趋激烈,所以他认为,这个“三春”当然也就是这三年了,三个春天嘛,多么简单,望文生义!

首先我认为,对于皇位的争夺,中国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也不会停止。

其次,我们一一说来。

“三春争及初春景”,这个三春可以是迎春、探春和惜春吧?刘先生对此有云,元春死掉了,命不好,所以三春不会去争这个景的!有个姐姐是王妃(以后对于此,我不用皇妃了,对此,后边还有说头),按中国人的思维和逻辑,她们不比,怎么会?想想三言二拍里的那些姐妹,想想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俩吧,她们怎么会不争,但可能不大呀。所以,按另一版本,“三春怎及初春景”,是呀,怎么说都说得过去,三春争着想达到元春的地位,但“怎”及?曹先生是大师,他总不能写“三春争及元春景”吧?那也太直白了吧?按王小波所言,文学是不能犯直白的错误的!

“堪破三春景不长”,这个三春倒是可以理解为三个年头的,但我这样理解也可以吧:这是写惜春的没错吧?惜春最后出家了这也应该是有一个定论的,那么是她看破了三春,第一可以说是代词,指一些年,所以经过了一些年,特别是妙玉对她的耳濡目染,甚至或许有言传身教,她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看破了红尘。至于景不长,应该是对应下句“缁衣顿改夕年装”的,说明从她生下来到出家,应该是时间不长的。第二同样可以指元春迎春探春的,因为大姐当了王妃,很特别,二姐嫁了个中山狼禽兽,三姐远嫁,三个姐姐命运迥异,再加上家族的乱七八糟的事,她“顿改夕年装”也就不是没有可能了。改了“夕年装”干什么了呢?当然是随妙玉去当尼姑去了。当然了,这个尼姑会不会带发修行,或者剃度,我就不知道了,我只知道,她一定是个美丽的尼姑!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这个基本上是同上的,就是一个已经看破红尘的惜春的好像是[虚花悟]里的话吧?千万不要说我不严谨,我本来就是一个喜欢红楼的小人物而已,如果谁给我出书,当然,要严谨,没问题。三春看破,就是红尘看破,“到头来,谁把秋捱过?”谁也捱不过,那么人生是什么呢?“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惜春看到了大姐省亲时“人呜咽”,看到了二姐“鬼吟哦”,看到了三姐“清明涕送江边望”,“似(这三个姐姐,也就是三春)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所以,我惜春才是最精明的最清楚的最有发言权的,你们三春有什么样的结果呢,谁看到了呢?当然,当然是曹大师了!如果刘先生是钻到曹大师的政治中去了,那么,我呢,我是钻到曹大师的情感里去了。我们知道,他是为“万艳同悲”呢,如此,惜春也是可以“悲”的,可她不如此,她能怎么样呢?我不是大师,所以,我只知其一,只知其一哪!

“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需寻各自门”,这个更好理解了,元春薨逝、迎春“花柳质,一载赴黄粱”以及探春远嫁这三件事,也就是三春都“去”了,然后“诸芳尽”,也就是姐妹们都东奔西散了,也就是飞鸟各投林了,也就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才达到曹大师在怡红公子(使女性快乐的人)“展眼乞丐人皆谤”后,在悼红轩(追悼女性的地方)中歌颂女性的目的,才达到为“千红一哭”的目的!在此之前,什么才能让人在如此恐怖的地方“白骨如山忘姓氏”?只有宝玉,只有那些“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的姐姐妹妹们———“无非公子与红装”,所以,曹大师要使“闺阁昭传”。至于还有一个“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日黄花一梦”的三春,很显然,在古代,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等等等等,这太简单了,有点语文常识的人都知道,它就是一个时间的统称,这个意思是,多年的事业到头来,结果还是免不了付之东流,还是黄花一梦,这和整个文章的思想也很相符,没有什么,真的,就这样,很简单。

薛蟠的原型按刘先生所言就是与废太子关系密切的皇商,吓坏我了,还好不是皇上!我的意思是说,我按这本2005红迷第一书说,他写到哪,我就跟到哪,就说到哪,这不是我的错,你们大家应该知道这一点。至于可卿,至于其他人,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我想说的是,我刚看到第28页,但还没有写到这里,所以,我现在不往后看,先写。

刘先生说书中写到薛蟠打死人后满不在乎,正是那原型被“潜龙”弘皙召唤进京,只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心态,宝钗则是准备送给“潜龙”弘皙的一个青春女性。

按他的说法,这薛蟠和柳湘莲是一伙,这柳二爷又为什么要把自己人痛扁?一来自己人没必要揍这么狠吧?二来他敢?当然,这压根不是什么事,那什么是事呢?我的妈呀,吓坏我了!“潜龙”弘皙还没有成龙呢,正在关键时刻,按刘先生的说法就是快要成真龙了,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捅这么大的娄子?在哪哪哪把人给打死了?这份乱哟。这不是要“潜龙”弘皙的小命吗?幸好刘先生没有说这个薛蟠就是“潜龙”弘皙,他是皇帝。再说了,据说河南某地有个公安局长的儿子,打死了个人也满不在乎,这类事大家没有少听说吧?敢情他也有亲朋好友或者什么关系密切的人要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书记了?

接下来本章又写到可卿了。按刘先生所言,说白了,可卿就是废太子的女儿,未在宗人府登记。我想,这可能吗?然后刘老师又云,秦可卿以凌驾于贾府之上的口气托梦于凤姐。我想说的是,我怎么没有看出来,凌驾于某人之上?还有,她一个将死之人,或者已经在黄泉路上的人,难道还要她跪下来求凤姐不成?

同页里又写到了元春,我们且看:刘梦溪在其《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一书中列《红学死结》一节,其中“四条不解之谜”的头一条就是第五回关于元春的判词“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都认为二、三句好理解,一、四句是“死结”。刘先生说高鄂写元春死是“乱写一通什么‘是年甲寅……’云云,我们中国人都知道把年分为十二生肖,不把月分为十二生肖……”

晕倒。我不研究,说说个人观点,就针对刘先生最后一句,我想问:虎年过来是什么年?应该就是兔年吧?我们看过《红楼梦》的人基本都知道元春,是大年初一生的,那她是怎么死的呢?就是在虎年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除夕夜和兔年的大年初一中间死的,确切地说就是死在当天的零点或者说二十四点,就在虎年和兔年相交的那一刻死掉了,多简单呀,“虎兕相逢大梦归”,完了,死了呀!现在不针对个人,我知道,这是讨论。看第一句,“二十年来辨是非”,刘先生始终认为,这是元春在辨秦可卿到底是不是废太子所生的女儿,最后,刘先生让元春明白了,就是滴!我的看法,就是元春也是一个美丽的女性,她始终在想,嫁到皇宫里,到底好不好呢?是耶?非耶?这不就是辨是非吗?最后她也明白了,但她是在“虎兕相逢大梦归”的那一刻才辨别了是非,所以,“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赴黄泉,天伦啊,需得退步抽身早。”简单吗?明白了吗?关键是你说高鄂乱写,你呢?我,在《红楼望我》里,我也是乱写啊。可有谁,谁能给我出书?

刘先生又写到:因此如果把“春”理解为人物,就很难说成是元春的命运比她那三个妹妹都好,她也就只好过了迎春而已。元春判词的第一、第四句,在我的原型研究中,都得到了破解,起码已非什么“死结”。

汗流死!晕死!笑死!郁闷死!!!算了,我忽然觉得不值!我差点忍不住,打断,还好,还好,姑且看之,姑且看之哇!!!

“春”不但是人物,这么说,她可能是人物,也可能是时间,谁告诉你?我的“班主任”刘老师,谁告诉你“春”就一定是人物,或者一定不是人物,或者不是人物就得是年?你看看,你到中国历史里看看,她们四个姐妹,谁的命运最好?是谁?是元春告诉你,她的命运只比迎春好?是谁?是元春的三个妹妹,她们说她们的命比大姐好?那么,谁的命最好呢?是元春,是她娘娘老人家呀!不是我,反正就是我写《红楼望我》了,他也不是我。反正没有人给我出书!看,刘老师,你还是没有我厉害吧?我没有找她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的人物原型,我都把元春判词的第一、第四句的“死结”打开了?难道不是,那么说是你首先让这个判词“起码已非什么‘死结’”然后我才打开的,那么是否可以说是我们俩打开的?

又及:同一页,刘先生写到,“雍正暴薨”,我怎么听说是皇帝死了叫驾崩了呢?雍正不是皇帝吗?那么,对于同一页的元春是王妃还是皇妃我看就不用说人家了吧?或者那个词还可以用一用?我高中毕业,毕业证还丢了,不知道。真的,这个我不知道,我一般不知道就说不知道。

《红楼梦》就是写男女痴情的,所以说“无非公子与红装”。它就是写女性的美的,就是为青春的女性树碑立传的。可卿就是觉得情可情,所以才和相爱的公公爬灰的,但被人发现了,羞愤自杀而亡。但曹大师发现,个人命运离不开社会政治相关背景,所以他实际上是谴责封建社会,一来为“千红一哭”;二来为自己不平,旷世奇才没人理解哪!

二、月色凄迷

刘先生说,话说贾政谢过皇恩后,又往东宫去了。又说曹雪芹出身低贱,是清兵入关前被俘的“包衣”,也就是奴才的后代……

按说此回是“贾元春才选奉藻宫”,是受宠了,贾政是两面派,如果他是皇帝的人,他谢皇恩是当然的了,但我就不明白,就是不聪明的政治家,也不至于刚谢过皇恩,就跑到皇帝的政敌那边(东宫)吧?刘先生也不必抓住他们就是一伙的,我是说贾政和东宫的人就算是有什么问题呢,所有的人都知道,搞政治的,谁还没有个政治倾向呢?他就是跑到太后那里,也无可厚非,更别说什么东宫西宫了。

在王蒙的《王蒙话说红楼梦》里有云,奴才也是分等级的,这我们都知道,怎么到了刘先生的笔下,这就成了出身低贱?低贱,除了皇帝,谁不是出身低贱?都是奴才,大小不同而已。

接下来就是为各位红楼朋友大笑特笑的那个故事了,请注意,是故事。刘先生云“只有被定为接班人的太子才能被称千岁,书里‘老千岁’隐射废太子甚明”。之前说义忠亲王老千岁订过棺料,后来“坏了事”,意思义忠亲王老千岁显然就是废太子。如果他是,他给谁订棺木,是他父亲康熙吗?我估计不是吧?还有,五岁小孩都知道,千岁千岁千千岁的人多了,只有太子才能称千岁,我倒是头一次听说,还好,他是班主任!听听是可以,千万别当是个资料,记住,校长的话有时也有错,何况是班主任?!

三、红楼探秘

刘老师认为:《红楼梦》中充满迷阵而秦可卿之谜最大。秦业不过五十出头,大壮年男子,可以续娶,也可以纳妾嘛;既然从养生堂抱养婴儿并不困难,为何不再抱一个?

应该是妙玉的谜最大吧?不过这还算见仁见智的事情了;五十出头,在中国历史里是行将就木之人哪,他还能生,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吧?你以为他们是现代中年人?谁告诉你从养生堂抱养不困难,就算是死了秦钟后,秦业已经是行将就木之人了,哪有那么容易抱?抱了谁养?反正我是没有时间了。

刘老师又认为:警幻仙姑泄露的“天机”,就是可卿本是要许配给宝玉的,成了蓉儿的媳妇,是“错位”!

这有何难?可卿是宝玉的初恋对象,很正常,他有非分之想也是有可能的,而且,秦可卿应该是开启宝玉性爱密码的钥匙。那么说贾府的人都知道可卿是皇族血统?不见得吧?

秦可卿凭什么能托那样的梦?

我已经说过这个问题了,不过别人为了赚稿费,多写,重写,我呢,为了赚吆喝,所以也写吧。一、我梦见过曹雪芹托梦给我,说他只写了八十回的《红楼梦》。我想问:凭什么能做这样的梦?凭什么他能托那样的梦给我?二、曹公是为了写裙钗皆出须眉之上,他总不能把这样的梦托给宝玉吧,那么他想写谁厉害,自然就托给谁了?三、我们不妨就红楼说,说明秦可卿有眼光,她就看出只有王熙凤才是这样的料,同时也是败家的料啊。

秦可卿的棺材又泄露了一丝信息:“贾政劝了一下说此物非常人可享,殓以上等杉木就是了,贾珍不听。”就暗示了,“这棺材秦可卿‘适得其所’!”按刘先生所言,贾政劝了一下说此物非常人可享,是因为贾政知道秦可卿的身份,那他还劝贾珍干什么?关于用此棺木,一来是贾珍爱秦可卿,所以没有听贾政的话,二来还是爱,是秦可卿让贾珍明白了,女儿是水做的,凭什么不能用这样的棺木?如果是“帝孙”,贾珍即使有熊心豹子胆,恐怕也不敢去“爬灰”吧?

关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那一回的删节,刘先生认为有东西,其实不然,就是因为性描写过露,所以删掉。刘先生的理由是以后还有些黄色片段,都写了。可我想问,那有四五页之多吗?还有,曹公的目的是“使闺阁昭传”,过多这样的色情描写,恐怕对秦可卿本人不大好吧,与写作初衷相悖吧?一孔之见。

秦可卿出身的谜底。刘先生说,“秦可卿懂事后也知道了自己的血统,所以不自卑,贾母考虑过她和宝玉,所以才敢对宝玉有引诱之举并处之坦然,也不足怪了”。

是,别人都不足怪,但刘先生,要怪你。我先用你之矛攻你之盾,你说“秦可卿懂事后也知道了自己的血统”,我们姑且听之,你又说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就是一直在辨秦可卿的身世,我就纳闷了,元春愚笨至此?怎么可能,人家王妃呀,人家上过学哪!果真如此,元春的死,是气死的,是郁闷死的,同样是大观园里的人,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人家秦可卿懂事就知道,我却用二十年,郁闷、郁闷死哪!

还有,刘先生又说,秦可卿的死是政治原因,用她来谋求更大的“政治利润”,我想说的是:一个隐藏将近二十年的“政治资本”,它要产生利润,对贾府来说,如果就按刘先生所说,这个利润也只能从那个废太子处产生吧?一个皇帝,会让你用一个隐藏了将近二十年的政治敌人作为资本,和我讨价还价?你这样的人我还敢用?满门抄斩都算轻饶了,灭九族大概差不多吧!

又说秦可卿的卧室有东西,我怎么听某红楼学者考:那同昌公主就没有其人呢。

我说这么多,大家都要说了,那你什么意思哪?我的意思是:秦可卿自杀只有一个原因,被人发现了偷情,这在古代是很丢人的、严肃的事情,当然现代也是,而且,妇女的地位本来就低下,就是放到现在的农村,你让她都没法活。让我们以红楼里的事件举例,一个人尽可夫的多浑虫,被人发现了(以前没有被发现)都上了吊了,更何况一个贾府的长孙媳妇?还有一点,就是她把“开辟红楼,谁为情种”的情种都给种下了,剩下的事,当然就没有她什么事了,她当然回她的地方了。

再论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刘先生的理由:第七回的回前诗“不知谁是惜花人……家住江南本姓秦”,说明秦可卿最有资格佩带宫花;我今日回去,是去往“天上”;可卿死后,秦家后来才到,没交代悲痛和落泪的话……

受不了了,我还准备写完再辩,秦可卿是惜花人怎么了,她是十二钗之第一钗哪,它不配谁配?她去天上,有什么,她本来就是从天上下来的,管“风情月债,女怨男痴”的,而且林妹妹,所有的最后都是到了太虚幻境的呀。如果秦可卿是废太子之妹,按刘先生所言,秦业知道,他们家人还不快来,有什么大事比这件事重要呢?曹公这样写,无非衬托贾珍的哀伤而已。

刘先生又说:“有政治交易,皇帝查明贾府藏匿秦氏之事,秦氏不得不死,因有元春斡旋,准予‘一死了之’,不仅纵容贾府大办特办,也特准大明宫内相出面‘代为矜全’,如秦氏是弃婴,何能有此‘殊荣’?”

汗,汗啊,爷们,你们没有到过,我当然也没有到过历史里,我只是看了几部宫廷剧而已!

皇帝和你玩这种交易?你把我的政敌藏匿,等着长大,然后准备和我抗衡,等到朕某一天知道了,查明了,朕说了,爱卿有功,大功一件呀,要不是你,我还发现不了他们呢,不过,把这个政敌给我杀了,让她自杀吧,关于怎么死,导演就交给你们了,元妃呀,我看我就不去了,让戴权去吧,代表我俩,问候一下?

几乎所有的大臣都知道了这件事,他们的消息也灵通哪!早朝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到育婴堂了没”,“哎,我昨天去了,没有啊,皇帝大叔的政敌越来越少了,所以他们的后代更是少得可怜哪,郁闷呀!”第一个又说了,“要不咱找个充数,就说是从育婴堂抱回来的?请皇上明鉴!”

于是,皇帝终于生气了,“当朝皇帝卧榻之侧,岂容这样的人嚣张?这不是明摆着要篡位吗?抄,抄了贾府!抄了不够,烧!”于是,“陋室空房,当年芴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和周老师的那些信我就跳过去了,我知道,现在是信息社会,做做广告是应该的,说实话,就是周老前辈给我写封信,我也会保留的。

张友士到底有什么事?依刘先生看来,秦可卿生理上固然有病,也不是什么大症候。张带来了个“绝坏的消息,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书中还写到“贾蓉也是个聪明人,也不往下细问了”。刘先生又认为,他聪明在哪里?就是破译出了张“有事”的黑话。至于秦可卿是如何死的,文字被删,成了千古疑案。

张友士即使不是太医,也绝对是个好医生,你看他“细穷源”时的提问就知道了。姑且抛开这个不说,秦可卿的病让好几个太医(就不要说张友士了)都不知道是喜脉或者其他,难道那些太医都是吃干饭的?那皇帝万一有个什么小病,这些人能看得了?刘先生居然还说不是什么“大症候”?老大,医生都说“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贾蓉也是个聪明人,也不往下细问了。他当然是个聪明人了,即使他不是,连这个话也听不出来?让我这个笨蛋来说是什么意思吧:能过得了春分还有希望,或许还能活下去,那也要好人来看,过不了春分呢就吹灯拔蜡了没治了,早准备吧,红楼里的人都听懂了,所以才瞒贾母,偏偏就刘先生没有看出来!要生搬硬套!如果刘先生是贾蓉,张太医恐怕就要这样说了,估计完蛋,看能不能够过春分。关于秦可卿是如何死的,是千古疑案?上吊呀?有问题?

可人曲。刘先生说第二十八回冯紫英唱“你是个可人,你是个多情”,是冯紫英在聚饮时“时常”听贾珍“高唱”此曲,来学舌的?刘先生又说,但他保留了《可人曲》———可惜的是读者都很少有人“知音”!

哎呀,最后用的是感叹号?可叹哪,如此知音,曹公恐怕要哭了,他只有一知音,居然是提出了这样论断的刘先生!按刘先生理论,这贾珍的胆子何止是大呀,他哪里是和媳妇爬灰,简直是和女皇帝在一起哪,即使女皇帝,也未必让你这样吧?你怎么敢把一个政治炸弹(皇帝的位还在,可卿如果是弘皙之妹,她不是炸弹?)放在嘴边,还“时常”“高唱”,这不是开贾府的玩笑吗?这不是开当朝皇帝的玩笑吗?再说了,冯紫英是个什么人,他唱这样的曲子用我们的话说那叫恰当地体现了他的为人,他对妓女不这样唱?他一天在这样的圈子里混,这种曲子他还要“听熟了,学舌”,你也太小瞧我们冯紫英大爷了吧?

可惜的是从来的读者都很少有人“知音”!明明是少,偏偏你是,我也大言不惭一回,就说我是,就说这个意思就是在娱乐场所的唱词,行不?曹公,实在对不起,估计您也得流汗了吧?

园中秋景令。张友士(有事)说:“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贾蓉也是个聪明人,也就不往下问了。为什么毋庸细问?因为秦氏实得的是政治病,结果在办寿宴的过程中夏老爷来拜,唬的贾氏满门“心中皆惶惶不安”,这就是因为藏匿过秦氏,怕是皇帝老子来追究了吗?

这个皇帝的脑子也进水了,他先前准予“纵容贾府大办特办,也特准大明宫内相出面‘代为矜全’”(刘先生语),然后又来吓人家,这哪里是皇帝干的事,简直是三岁小孩子干的事嘛!活着的时候皇帝也不追究了,让厚葬,怎么刚葬呢就来追究了?什么叫金口玉牙,那是玩的吗?怎么可能?关于这个张太医,我也说一说,因为按刘先生所言,他是“有事”,我就不明白了,这个社会,谁会深究他是不是太医,总之他的医术很好,从冯紫英的推荐、从他给可卿看病我们都可以看得出来,好多不是作家的人不是也称作家吗?好像我就是,好多不是红学家的人不是也称红学家吗?好像我不是!我不知道。真的,我什么都不知道。

贾珍何罪?“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这说明家事消亡,确实是从宁府开始的,但宁府只是“首罪”,荣府也有罪,说不定甄府也有罪呢?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什么都是从贾珍开始颓堕的,他把个家竟翻了个底朝天,颓堕也是迟早的事了。

另外根据我的观察,我确实没有听到别人这样说,就是甄府的头应该叫甄应嘉(真应假?),他对应的人物当然就是这个贾珍(假真?)了,所以“首罪宁”是完全可能的,而这个关键人物就是刘先生所言的贵族代表人物贾珍!

接下来的元春见不得“玉”字,我认为只是个人喜好而已,宝玉的名字也不是她给起的,元春哭只是因为她到了那个“见不得人的去处”,享不了天伦的感叹之词。恨无常更没有什么不可解的,我们都知道,无常是鬼呀,她“喜荣华正好”就是入选了凤藻宫;“恨无常又到”就是死了呀;“把万事全抛”就是抛开尘世的事呀?刘先生问,万事的头一件事是什么事?我想问,那最后一件事是什么事?

《红楼梦》就是“使闺阁昭传”的,所以有好些女性都是神仙,都是天上的尤物,是曹公用意识流或者说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进行创作。元春是个生在大年初一的特别女性,死在虎年和兔年相逢的那一刻,如果我猜的不错,她的出生时间和这个死亡的时间是相吻合的!文学离不开政治,它不是脱离了现实的胡诌,陈忠实在《白鹿原》(“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小娥,就是一个为了自身生存(包括自然需求和性的需求)而活着的下层女性,但她活着,她就要生存,那么“千红一哭”的可卿呢、元春呢?

梦中夺锦系何兆?第七十二回王凤姐说“昨晚梦见一个人,面善,说要来要锦,我不给,她就上来夺”。为何有这样的梦?刘先生认为,是月宫的人说白了也就是弘皙要来夺此前刘先生给人家许诺的薛宝钗。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十八回凤姐让宝玉写“不是账不是礼物”的那些东西,说那本来应该是彩明写的,所以刘先生认为,这是王凤姐在给月宫的人送东西呢!

妙,厉害,周星驰说,连这个都被你猜到了!

可卿曾对凤姐说,“有一件非常喜事,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这样,其实你就很明白了,这个“面善”的人是可卿,她来告诉凤姐,“瞬息的繁华”到头了,我要往回撤锦了。这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元春要回太虚幻境去了。关于后边送礼的事,个人认为纯属胡说,要送礼,怎么可能只送一回?那你还想攀人家月宫?还真得做梦才行!那有读者要问了,那你说她送给谁了?我的答案是:她拿回王家了。理由至少有二:一就是赵姨娘有次说:“我和你打个赌,这一分家私要不让她都搬到娘家去,我还不是个人”,就算不可全信,你总得相信一些吧;二就是巧姐说的,舅舅你拿的还少吗?

太虚幻境四仙姑我还是蛮赞同的!

贾母天平向哪边倾?刘先生认为她倾向黛玉,认为是血缘关系。这个不做排斥,我个人认为,在早期,她是倾向黛玉的,孙子和外孙女嘛,人之常情,所以在这一点上,她和王夫人是对立的,因为王夫人想的是自己的两姨外甥女宝钗,但最后她屈服了,这倒不是因为她斗不过王夫人,而是因为在理智上,她发现,这个黛玉是不能长久的,单指寿命,所以说这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贵族老太太!

关于接下来的夫妻生活,我就不说了,这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事嘛。

后来的我几乎没有看,几乎等于没说,反正是稿费,关于后两篇小说,我也没有看,这样的小说太多了。

最后,刘先生说:于我而言,今生今世,要食“红”不已!

我想说的是,食“红”不已是可能的,你有那个自由,谁也没有权利干涉你的自由,我想,下回写这样的东西,能不能把我雇上?我可以让您价值34.80元的书变成70.00元人民币,再写那么多的字,我是有这个把握的。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我很穷,你用你的书又骗走了我34.80元的八五折,我真的很穷,看来有几顿饭是要去蹭了,这已经难免了。

对个人,没有任何意见,我的意思是:于我而言,今生今世,要食“红”是完全可能的,食《望月》不是不可能,是根本不可能的!

同类推荐
  • 吹牛的极致:幽默卷

    吹牛的极致:幽默卷

    作家将雅洁、幽默、生动、豪放、鲜活诸元素熔于一炉而毫无困难,最令人倾心的是他的悲悯之心跃然纸上,令人低回已。本书为原野文库丛书的一种,入选篇章是关于幽默题材风格的散文,读者可在文中读到作者智慧的文字启迪人生、享受美感。
  • 思路花雨

    思路花雨

    很难想象,一个人在家庭上遭受打击,又在人生路上经遇了风雨坎坷,其内心的痛苦总是难以描述的。但,他并没有被痛苦压倒,他调适心态,以坚强的毅力,拿起手中的笔继续“战斗”!
  • 战犯末日

    战犯末日

    姜照远编写的《战犯末日》以全景纪实的方法,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犯由垂死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历史画面。《战犯末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大历史实事件,如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希特勒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覆灭、日本投降、纽伦堡、东京、伯力大审判的内幕,均有详尽生动的记述。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泰戈尔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泰戈尔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读书、读人、读文化

    读书、读人、读文化

    标题的这句话出自我们的温总理于2009年2月28日在线与网友交流答问中:“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提倡读书,大概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愿望。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持续进步,离不开知识的涵养,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民的文化技术素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热门推荐
  • 宁逍遥

    宁逍遥

    宿命的姻缘是我终生追寻的星光,因灵种的觉醒而踏入不一样的成长。我要变强!!登临万灵之巅又能怎样。纵使真灵陨落枯寂万万载。不要怕,有我!
  • 琢玉之传

    琢玉之传

    一块被所以人认定是枚一文不值的玉佩,一个被乡里邻居唤为“药罐子”的小男孩,一本被师门置之阁底无人问津的所谓秘笈,一粒被人当作幸运石却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小砂砾,当这一切看似没有任何交集的事件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一个世人所神往的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故事就此展开。是叛逆,还是不懂事;是无情,还是为了生存
  • 惊涛动力

    惊涛动力

    世界本来就是充满了未知的,而好奇心正是推动世界前进的重要力量之一。浩瀚无边的海洋,一道道波浪不断涌来,撞击在岩石上,发出天崩地裂的吼声,喷溅着雪白的泡沫。在这蔚蓝的海洋中蕴藏着威力无比的能量,跟随本书一起去探索这惊涛骇浪中的能源宝库吧!
  • 吸血鬼:老公别咬我

    吸血鬼:老公别咬我

    她误打误撞闯进了他的生活,以及他那颗孤独了上千年的心。然而世事难测,从前她是他的食物;而如今,他却是她的猎物。当记忆被封印,她的双眸不再温暖,唯一的使命便是追杀他。当他尖利的獠牙碰触到她的肌肤时,她却笑了。“我永远不会让你尝试永生的痛苦和黑暗。”“我愿意,让我永远陪着你……”
  • 妙点鸳鸯谱:见习爱神

    妙点鸳鸯谱:见习爱神

    他的名字叫万人迷,却是创世纪以来第一个恋爱绝缘体,当腻了爱神的丘比特,要他在十七岁这一年里,成为「见习爱神」!他的任务是每天让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为了协助他达成任务,丘比特允诺他会拥有想要的超能力。
  • 流浪的小孩——传记小说

    流浪的小孩——传记小说

    小轩由于家庭的原因,自小就学书画艺术,并在书画艺术方面享有蛮好的天赋,经过他自己后天的努力,最后考上了广州美院。在大学里,由于书画和文学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在老师和同学里,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和承认。小轩有过多次的情感经历,但都是以不完美的结局相继告终了。最后,小轩大学毕业后,由于情感方面的原因,以及自己对诗书画的热衷,小轩选择了旅行。一来,小轩可以放荒自己的情感;二来,小轩可以经过自己走过中国的东南西北后,会给自己在诗书画方面得到更好地提升和进步。在走过中国的东南西北后,小轩完成了自己的第四本诗集《青苹果的滋味》和书画册《青春恰好》。之后,小轩由于对异乡生活的不习惯、艰难和自己漂泊异乡的孤寂无助等各方面的原因,最后,小轩回到自己的家乡绿城南宁。完成了自己的传记小说《流浪的小孩》。后来,因为现实社会的无奈,再次踏上了流浪的旅途。
  • 等云翻涌成夏

    等云翻涌成夏

    《诗经》里说“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而苏奕北在最后一刻想的是此生不如不遇梁倾,两个人之间也不会有这么多爱恨纠葛,没有遇到过他的梁倾应该是快乐的。《诗经》里还说“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而路哲成在见到梁倾的第一眼想的是此生愿为梁倾倾尽一切,他此生最大的幸福就是遇到了梁倾,他想要带她逃离那个伤痕累累的曾经,他想要温暖她。
  • 风之勇士

    风之勇士

    这个游戏不会卡屏,这个游戏不会掉线,这个游戏亦不会道具收费!只是你敢玩吗?
  • 面瘫伊人:娘子你太腹黑

    面瘫伊人:娘子你太腹黑

    穿越?太讨厌了,她还要回去玩跳级。毒她?太白痴了,她可是神医的首席弟子。杀她?那可不行,她还要带着妹妹寻找回去的方法。夺皇位?太简单了,果红小鸟变成血凰琴的模样血洗皇宫。杀赤焰?那更不行了,他是她腹中孩子的爹,她没做单亲妈妈的愿望。灭族人?有没有搞错啊,她一个二十一世纪不小心穿越来的天才竟然是玉族圣女?她面瘫腹黑,他霸道狂妄,他们想要在一起,看似简单,却横扫了整个天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培养非常规的领导力

    培养非常规的领导力

    通过大量生动的事例,详细论述领导力的本质、领导力必须具备的素质、领导力必须具备的品质,娓娓道出一门如何让别人追随你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