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32900000074

第74章 管仲论①

苏洵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戎狄②,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③,桓公薨于乱④,五公子争立⑤,其祸蔓延,讫简公⑥,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⑦。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⑧,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⑨,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⑩。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相庆矣。

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霸莫盛于桓、文。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者百有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注释〕①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政治家。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尊为“仲父”。他辅佐齐桓公进行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改革,使齐国国力大振,成为春秋时期五大强国之一。文章立论新颖,一反历史上通常的见解,不把齐国的富强归功于管仲,而归功于鲍叔牙的荐贤,不把齐国的衰乱归罪于竖刁、易牙、开方,却归罪于管仲临终前没有荐贤自代,旨在强调荐贤任贤对于国家政治的重要作用,卓然高议,发人深思;通篇起伏照应,层层深入,步步紧逼,文笔犀利,论证有力。②桓公,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时齐国国君,公元前六八五年至公元前六四三年在位。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多次大会诸侯,订立盟约,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戎狄:我国古代西方北方的少数民族的泛称。③竖刁、易牙、开方:齐桓公宠幸的近臣。竖刁,相传他为了进入齐内宫而自阉。易牙,很善于阿谀迎逢,据说他曾烹其子为羹以献桓公。开方,本卫国公子,后离国弃亲事桓公。管仲死后,他们三人共同掌权。桓公死,他们滥杀大臣,拥立公子无亏为国君,由此引起齐国内乱。④薨(hōng烘):周代,诸侯死曰薨。⑤五公子,指公子武盂、元、潘、商人、雍。⑥讫:同“迄”,至。简公:齐简公,名壬,公元前四八四年至公元前四八一年在位。由桓公至简公,共历十世,一百六十余年。⑦鲍叔:即鲍叔牙,春秋时齐国的大夫,少时与管仲友善,襄公死,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立,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各为其主。公子小白立,是为桓公,桓公委以国事,鲍叔牙辞谢,并向桓公荐举管仲。桓公用管仲,齐国从此日益富强。⑧顾:转折词,犹‘但是”、“可是”。⑨舜:传说中上古部落联盟的领袖。四凶:指共工、兜、鲧、三苗,尧时四个部落的首领,贪残凶暴,尧未能去,舜佐尧,流放四凶。事见《史记·五帝本纪》。⑩仲尼:孔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少正卯:春秋末期鲁国大夫。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任鲁国司寇行摄相事时,以乱政的罪名杀死少正卯。事见《史记.孔子世家》。非人情:犹言违背人情,指竖刁的自阉,易牙的烹子,开方的背国弃亲等违背人情的行为而言。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声,音乐歌舞;色,女色。“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不过是夸张桓公沉溺于声色的程度之深。弹冠相庆:弹冠,整洁其冠,喻将出来做官。《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吉字子阳,故称)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意谓二人友善,志趣相同,王吉做官,贡禹也准备出仕。这里以“弹冠相庆”比喻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后遂用为成语,并多作贬义。絷(zhí执):束缚。五霸:按最通行的说法,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因他们于春秋时期曾先后称霸诸侯,故史称五霸。桓:即齐桓公。文:指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公元前六三六年至公元前六二八年在位,继齐桓公称霸于诸侯。灵公,晋灵公,文公之孙,襄公之子,公元前六二○年至公元前六O七年在位。性残暴,尝从台上执丸弹人,观其避丸以取乐,民不附,终被刺杀。孝公;齐孝公,齐桓公之子,名昭,公元前六四二年至公元前六三三年在位。桓公生前,立昭为太子。桓公死,竖刁等拥立无亏,宋襄公率诸侯兵伐齐,齐人恐,杀无亏,昭终于夺得了王位。死后谥孝。仲之书:指《管子》。相传为管仲所撰,实系后人托名于他的著作。苏洵也认为系伪托,所以下文说“其书诞谩不足信也”。诞谩,荒诞。宾胥无:齐国大夫,齐桓公时贤臣。逆知:料知。史鰌(qīu秋):字子鱼,又称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弥子瑕:春秋时卫国下大夫,因貌美,又善于奉承,深受卫灵公的宠爱。蘧(qú渠)伯玉:春秋时卫国大夫,卫灵公时贤臣。卫灵公不用蘧伯玉而用弥子瑕,史鰌累谏,不听。史将死,令其子;“吾生不能正君,死无以成礼。我死,汝(你)置尸牖(yǒu有)下。”灵公来吊丧,感到很奇怪,问何故,其子以告。灵公醒悟,于是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事见《孔子家语》。②萧何:沛县(今江苏沛县)人,曾为沛县吏,后从刘邦起兵反秦,在汉朝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高祖、惠帝二朝、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萧何病,惠帝亲往看视,因问何人可代他为相,萧何推荐了曹参。事见《史记·肖相国世家》。曹参:沛县人,曾为沛县狱吏,后随刘邦起兵反秦,屡立战功,汉朝建立,封平阳候。继萧何为汉惠帝丞相,洛守萧何成法,史有“萧规曹随”之称,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卒。

〔译文〕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抵御外族的侵犯,从他辅政到死,齐国富强,诸侯不敢背叛。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得到任用,齐桓公死在乱中,他的五个儿子为夺得王位而互相争斗,这场内乱给国家带来的祸患延续不断,直到齐简公,齐国没有一年安宁过。

事业的成功,不是成功在成功的那一天,必有它成功的原由;祸乱的发生,不是发生在发生的那一天,也必有它发生的先兆。所以,齐国的强盛,我不说是管仲的功劳,却说是鲍叔牙的功劳。等到齐国大乱,我不说是竖刁、易牙,开方的罪过,却说是管仲的过错。这是什么道理呢?竖刁、易牙,开方三人,他们固然是扰乱国家的罪人,可是任用他们的却是桓公。有了舜,然后才知道放逐四凶;有了仲尼,然后才知道除掉少正卯。同舜和仲尼相比,齐桓公又是个怎样的人呢?可是使桓公得以任用那三人的,却是管仲。管仲生病时,桓公问谁可接替他为相。在这个时候,我料想管仲会荐举天下的贤人来对答,可他只不过说,竖刁、易牙、开方三人违背人情,不可亲近罢了。唉!管仲以为桓公果真能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与桓公相处多年了,也该知道桓公的为人吧?桓公整日沉溺于声色,要不是这三个人,就不能满足他的欲望。他当初之所以不用他们,只是因为有管仲在。要是一旦没有了管仲,这三个人,就可以弹冠相庆了。管仲以为临死时说的话,可以束缚住桓公的手脚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个人,却怕没有管仲。有管仲,那三人,不过是三个平常的入。如果不是这样,天下难道还少象他们一类的人吗?即使桓公碰巧听从了管仲的意见,杀死这三个人,可是还有许多这一类的人,管仲能够全部除掉吗?唉!管仲可算是不知根本的入了。趁着桓公问自己的机会,荐举天下的贤人来接替自己,那么,管仲虽然死去,但齐国不能说没有了管仲。这三个人有什么可怕的?这就不用说啦。

五霸中没有谁能胜过齐桓公、晋文公。文公的才能,比不上桓公,他的臣子又都赶不上管仲。晋灵公暴虐,不如齐孝公宽厚。

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晋国承袭文公的余威,还能做诸侯的盟主一百多年。这是什么原因呢?晋国的君主虽说不贤明,可是还有老练可靠的臣子在。桓公死后,齐国一下子衰败得那么惨,这没有什么疑惑不解的,齐国只靠着管仲一人,可是管仲却死去了。

天下不会没有贤人,恐怕只是有贤臣而没有圣君。桓公在世时,却说天下不再有象管仲这样的人,我是不相信的。《管子》上记载,管仲临死时,曾评议鲍叔牙和宾胥无的为人,并举出他们各入的短处。这就是说他心里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付以国家的重任,而又预料到自己快要死了。这部书荒诞,是不足以相信的。我看那史,因为生前不能进荐蘧伯玉,斥退弥子瑕,所以有死后对国君的规谏,萧何将死,荐举曹参来接替自己。大臣为国家操心,本来就应该这样。国家常常因一人而兴旺,也因一人而衰亡。贤人不哀伤自己的死,却忧虑国家的衰亡,所以必定要再找到贤人来接替自己,然后才可以放心死去。管仲怎么能就这样死去呢?

同类推荐
  •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由吕不韦主持,其门客编订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传世名作,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文章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集中体现了吕不韦的思想。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遗文逸事和诸子百家思想,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金台全传

    金台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这是中国古代的三种幼儿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一部小型通鉴纲目,上自天文地理,下至诸子百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历史、社会、人生的百科全书。《百家姓》集中国常用姓氏之大全,为人人必读,家家必备的常用书籍。《千字文》是一千四百多年前,前朝才子周兴嗣编撰的一篇奇文,构思巧妙,寓意于理。
  • 二十四史-北齐书

    二十四史-北齐书

    《北齐书》,唐代李百药撰,《北齐书》共有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和列传四十二卷。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北齐书》成书时原名《齐书》,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齐书》,始改称为《北齐书》,而称后者为《南齐书》。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热门推荐
  •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从歌仔戏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引领我们进入“十年动乱”之后,大陆传统艺术复苏,歌仔戏音乐传统得到恢复和渐变的1980~1990年。紧接着李晖以学术的眼光分析了1990~2000年,随着大陆经济步伐的加快,娱乐方式的丰富多彩,戏曲在日渐式微的时候,歌仔戏音乐人无法回避地把流行音乐的思维引入歌仔戏的创作之中,在传统与流行乐的碰撞中产生出了创新的潮流。
  • 不漏天机

    不漏天机

    关于神的讨论堕天使路西法:我就是神!一切在我掌中。戚上尘:你根本不是神!你~不配墨邪空:我带着对神的信仰。舞清俚:神能承受我的魅惑吗?雀儿:神也没我的帆哥好!杨帆:挂了ing。潜水中,等待救援。(装作没听到)莫离:我要让神参与轮回!秦羽:我要与神决斗
  • 黎明之刃

    黎明之刃

    男主角伊班克斯因种种原因独自一人前往布兰德大陆最豪华的城市帝都阿尔萨斯闯荡。在帝都伊班克斯结识了暴力女尤莉娜和铁拳克拉克,因被误认为是三年前的“勇者”而被招入皇宫被授予“勇者之剑”,可令自己没想到的是自己却真的和两年前的那场事件有关……
  • 婴幼儿3-4岁智商潜能激发

    婴幼儿3-4岁智商潜能激发

    本书介绍了开启3-4岁幼儿智商和潜能开发的方法,包括:让孩子拥有演说家的口才、让孩子拥有科学家的逻辑、让孩子拥有艺术家的气质、让孩子拥有交际家的手腕、让孩子拥有道德家的品性、做好孩子的营养师、让孩子在游戏和玩具中激发智慧。
  • 小学生作文全功能手册

    小学生作文全功能手册

    《小学生作文全功能手册》装帧精美、制作新颖、内容丰富、功能齐全,是一本经济而实用的优秀作文书,学生“一册在手,作文不愁”。《小学生作文全功能手册》既有实用的写作指导,也有优秀范文及点评;既有好词、好句的分类罗列,也有典型病文的分析;还独具创意地设有“作文速成宝典”,为小学生提供写作模板。
  • 那一年,重生再见总裁

    那一年,重生再见总裁

    在做过一次错误后,机缘巧合她重生了“别烦我”“不这辈子,我跟定了你”她纠缠不休,他宠她上天,上辈子欠你的,我一定会补回来
  • 天道游世记

    天道游世记

    天道化身为一个走在世俗的少年,碾过天才,断过妖孽,诸天神佛,深渊恶魔,九天妖王,红尘人间等,构成了一副万神朝礼,唯道独尊的绝世画景。鸿钧?他只是个蝼蚁!
  • 小子站住有种你别跑

    小子站住有种你别跑

    倒霉时候,喝水都塞牙。莫名其妙的穿越没有高官夫人小姐公主,王妃可以做要才华没才华,要身材没身材。捆擦那呦!没关系看姐姐我捧着碗,走遍天涯一遇到一个心地善良活泼开朗的小公子嗯!长得不错,吃两把豆腐什嘛!情敌太多斗不过?哎!甩了跑路去。。。。深山老林里躺在血波中的妖孽上挑的桃花眼紧闭着妖孽美男救还是不救?救他!不救他!救他!不救他……
  • 神荒战帝

    神荒战帝

    神荒大地,天地交汇,天地大劫降临。曾经的强者陨落,重生为灵髓被夺的少年,修神功,练宝丹,杀妖魔,战天地英才,夺取无上机缘。从此,诸天万界见证一代至尊崛起。
  • 忠肃集

    忠肃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