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92300000010

第10章 卷二(3)

【译文】

经过反复思考,祖孝徴才终于明白是李构看他割了画中人而联想到父亲被害的事而悲痛万分,他深感不安,在当时已经很少有人能感悟到这一点了。吴郡有个名叫陆襄的人,其父陆闲被处死刑,陆襄一辈子就只穿布衣,吃素食,即使是生姜之类,但凡是用刀切过的,他都不忍去吃;他家下锅的菜也是掐摘的。江宁有个名叫姚子笃的人,其母是被大火烧死的,他就终生不吃烧肉。豫章有个名叫熊康的人,其父是酒醉后被奴仆杀死的,熊康便一生不再喝酒。然而事实上,礼仪是根据人情制定的,报德也要看这种方式是否合理,亲人若是因为吃饭而噎死的,难道就要因此而绝食吗?

【原文】

《礼经》:父之遗书,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泽,不忍读用。政为常所讲习,校缮写,及偏加服用,有迹可思者耳。若寻常坟典,为生什物,安可悉废之乎?既不读用,无容散逸,惟当缄保,以留后世耳。

【译文】

《礼经》上说:“父亲留下的书籍,母亲用过的杯圈,子女觉得上面有父母遗留下的汗水和口气,就不忍再阅读使用。”正因为这些书籍是他们生前所常讲习,经校勘抄写的,或者是他们个人使用的,上面都有他们的遗迹可供思念。倘若是一般的书籍,或是日常的生活用品,怎能统统废弃不用呢?父母的遗物既已不读不用,又不敢随意散佚,那就只能封存保留传给后代了。

【原文】

思鲁等第四舅母,亲吴郡张建女也,有第五妹,三岁丧母。灵床上屏风,平生旧物,屋漏沾湿,出曝晒之,女子一见,伏床流涕。家人怪其不起,乃往抱持;荐席淹渍,精神伤怛,不能饮食。将以问医,医诊脉云:“肠断矣!”因尔便吐血,数日而亡。中外怜之,莫不悲叹。

【译文】

思鲁兄弟几个的四舅母,是吴郡张建的女儿,她的母亲在她的五妹刚三岁时就去世了。灵座上摆着的是她母亲生前使用的屏风。有一次,屏风因房屋漏雨而被沾湿了,那女孩一见到拿出去晾晒的屏风,就趴在床上痛哭不止。家人见她一直趴在床上不起来,感到很奇怪,就过去抱她起来,却发现床上的席垫都已经被泪水浸透了,伤心欲绝的她,茶不思饭不想。家人带她去看医生,医生诊脉后说道:“她已经伤心得肝肠寸断了!”果然没几天,女孩子就吐血而死了。人人都为她感到惋惜,不停地悲伤感叹。

【原文】

《礼》云:“忌日不乐。”正以感慕罔极,恻怆无聊,故不接外宾,不理众务耳。必能悲惨自居,何限于深藏也?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妨言笑,盛营甘美,厚供斋食;迫有急卒,密戚至交,尽无相见之理:盖不知礼意乎!

【译文】

《礼记》上说:“忌日不宴饮作乐。”这是因为这一天家人有无尽的感伤和哀思,这样悲痛哀伤,当然是不接待宾客了,也无法处理日常事务。但是,倘若人们真的是打心底发出的悲痛和哀伤,那又何苦非让自己闭门不出呢?当今有些在忌日那天端坐在深室的人,仍然会谈笑风生,他们照样置办盛宴,给死者供奉丰厚的斋食;但是,对于一些需要解决的紧急事情,或是至亲密友的来访,他们却认为不应该去办或去接见:这样看来,都是因为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礼仪啊!

【原文】

魏世王修,母以社日亡。来岁社日,修感念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今二亲丧亡,偶值伏腊分至之节,及月小晦后,忌之外,所经此日,犹应感慕,异于余辰,不预饮宴、闻声乐及行游也。

【译文】

魏朝王修的母亲去世那天正逢社日。等第二年的社日,王修还是很哀痛,邻居们知道后,就特地将欢庆社日的活动取消了。如今,若父母丧亡的日子,偶尔赶在了伏祭、腊祭、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抑或是碰到小月晦后的那一天,除了应遵守一般忌讳的规矩外,人们还应该将这一天与其他日子有所区别以感念父母,不能去赴宴或外出玩乐。

【原文】

刘、缓、绥,兄弟并为名器,其父名昭,一生不为照字,惟依《尔雅》火傍作召耳。然凡文与正讳相犯,当自可避;其有同音异字,不可悉然。刘字之下,即有昭音。吕尚之儿,如不为上;赵壹之子,傥不作一:便是下笔即妨,是书皆触也。

【译文】

刘、刘缓、刘绥三兄弟都很有名望,其父亲名昭,因此他们终生都不写照字,只是依据《尔雅》,用“火”旁加“召”来替代。当然,在写文章时,若遇与正名相同的字,是应该避讳的,但是如果遇到的是与正名同音的异体字,那就没必要再避讳了。“刘”字的下半部分,就有“昭”的发音。吕尚的儿子如果不能写“上”字;赵壹的儿子如果不能写“一”字:则一下笔就会有妨碍,只要是一写字就全都犯讳了。

【原文】

尝有甲设宴席,请乙为宾;而旦于公庭见乙之子,问之曰:“尊侯早晚顾宅?”乙子称其父已往。时以为笑。如此比例,触类慎之,不可陷于轻脱。

【译文】

曾有某人甲设宴,请某人乙前来做客;甲早上在官署见到乙的儿子,就问道:“令尊大人何时可以光顾寒舍?”回答是他的父亲已经去了,一时间,这件事情被看作笑柄广为流传。类似的事情,一定要慎重对待,万不可掉以轻心,以致给人留下不稳重、不成熟的印象。

【原文】

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亲表聚集,致宴享焉。自兹已后,二亲若在,每至此日,尝有酒食之事耳。无教之徒,虽已孤露,其日皆为供顿,酣畅声乐,不知有所感伤。梁孝元年少之时,每八月六日载诞之辰,常设斋讲;自阮修容薨殁之后,此事亦绝。

【译文】

江南地区的风俗,在孩子出生一周年的时候,要给孩子缝制新衣,洗浴打扮,若是男孩就给他们准备弓箭纸笔,若是女孩就给她们准备刀尺针线,再加上饮食、珍宝和衣服玩具,将这些全放在孩子面前,用观察他们拿什么来测试孩子的贪廉愚智及其志向,这叫作“试儿”。在这一天,聚集亲属姑舅姨等表亲,大家欢宴一番。此后,只要父母在世,则每逢这个日子都要设宴欢庆。但是有些缺乏教养的人,即使双亲已经过世了,还要在生日那天大吃一顿,而且尽情玩乐,丝毫不懂得这一天该为一生含辛茹苦的双亲悲痛。梁元帝少年时,每到他八月六日生日这天,都要摆下素食,讲习经文。直到他的母亲文宣太后去世,方不再这么做了。

【原文】

人有忧疾,则呼天地父母,自古而然。今世讳避,触途急切。而江东士庶,痛则称祢。祢是父之庙号,父在无容称庙,父殁何容辄呼?《苍颉篇》有“倄”字,《训诂》云:“痛而也,音羽罪反。”今北人痛则呼之。《声类》音于耒反,今南人痛或呼之。此二音随其乡俗,并可行也。

【译文】

自古以来,人在遇到难事或是生病的时候,往往会呼天喊地唤父母。如今的人处处比古人更讲究避讳。江南地区的人们,悲伤时都呼喊:“祢。”“祢”字是指已故父亲的庙号。父亲活着的时候不存在立庙,因此不该去喊,而父亲死后,虽然要立庙,但也不应该动辄乱喊呀。《苍颉篇》中有个“倄”字,《训诂》上说:“痛而呼也,音羽罪反。”意思是人在悲痛时发出的呼喊,其读音为羽罪反。现在北方地区的人在悲痛时就这样呼喊。《声类》上又说它的发音为于耒反,现在南方地区的人在悲痛时这样呼喊。尽管这两种发音由于地域风俗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都是可以用的。

【原文】

梁世被系劾者,子孙弟侄,皆诣阙三日,露跣陈谢;子孙有官,自陈解职。子则草粗衣,蓬头垢面,周章道路,要候执事,叩头流血,申诉冤枉。若配徒隶,诸子并立草庵于所署门,不敢宁宅,动经旬日,官司驱遣,然后始退。江南诸宪司弹人事,事虽不重,而以教义见辱者,或被轻系而身死狱户者,皆为怨仇,子孙三世不交通矣。到洽为御史中丞,初欲弹刘孝绰,其兄溉先与刘善,苦谏不得,乃诣刘涕泣告别而去。

【译文】

在梁朝,官吏被拘禁,其子孙弟侄均要持续三天到朝廷谢罪,且不能戴帽穿鞋;若子孙中有做官的,还要主动请求免官。他的儿子则须穿上草鞋布衣,蓬头垢面,惶恐不安地在路上迎候主事官员,叩头至流血,为父亲申冤。如果被拘囚的人被发配去服苦役,则他的儿子们就得在官署门前搭个小草棚栖身,而不敢安居家中,这样一连住十几天,直到官府来驱逐。江南地区的诸位御史拥有弹劾纠察官吏的权力,有些官宦所犯案情并不严重,有的是因为教义而受弹劾,有的是稍受牵连而被拘囚,身死狱中,于是,这些人家便与御史就此结下了怨仇,双方子孙三代不相往来。到洽当御史中丞的时候,便要弹劾刘孝绰,到洽的哥哥到溉则与刘孝绰的关系很亲密,在苦苦规劝弟弟却未能奏效的情况下,他只好前往刘孝绰那里,与他挥泪而别了。

【原文】

兵凶战危,非安全之道。古者,天子丧服以临师,将军凿凶门而出。父祖伯叔,若在军阵,贬损自居,不宜奏乐宴会及婚冠吉庆事也。若居围城之中,憔悴容色,除去饰玩,常为临深履薄之状焉。父母疾笃,医虽贱虽少,则涕泣而拜之,以求哀也。梁孝元在江州,尝有不豫;世子方等亲拜中兵参军李猷焉。

【译文】

持武器打仗,总是会有凶险发生的,因为这本来就是危险的事情。古时打仗之前,君王总要身穿丧服去探望军士,将军则更是劈开北门这扇凶门而率队出发。如若自己的父亲、伯父、叔父也在军中,则自己就应压抑欲望,不应再讲究日常起居,更不应再参加那些歌舞宴会等娱乐欢庆活动。如若他们身陷被包围的城池之险境中,则自己更要面容憔悴,身上不要再佩戴任何饰物,要时刻表现出如临深渊,担心城池被敌攻陷的样子。如若双亲患病,且病情危急的时候,即使医生的身份低于自己,或者医生比自己年轻,那也要哭着前去向医生求救,以求得他的同情。梁元帝在东州时,曾生过一场大病,他的长子方等就亲自去拜求过他的下属中兵参军李猷。

【原文】

四海之人,结为兄弟,亦何容易。必有志均义敌,令终如始者,方可议之。一尔之后,命子拜伏,呼为丈人,申父友之敬;身事彼亲,亦宜加礼。比见北人,甚轻此节,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观貌,不择是非,至有结父为兄,托子为弟者。

【译文】

五湖四海之人,结义拜为兄弟,也不能随便。一定要志同道合,始终如一的,这样的人才能谈及此事。一旦结拜了,就要叫自己的儿子出来拜见,称呼对方为“丈人”,表达对父亲朋友的敬意;自己对对方的双亲,也应该施礼。近来见到北方人对这一点很轻率,路上相遇,就可结成兄弟,只需看年纪长幼,不讲是非就排定大小,甚至有结父辈为兄,结子辈为弟的错误出现。

【原文】

昔者,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餐,以接白屋之士,一日所见者七十余人。晋文公以沐辞竖头须,致有图反之诮。门不停宾,古所贵也。失教之家,阍寺无礼,或以主君寝食嗔怒,拒客未通,江南深以为耻。黄门侍郎裴之礼,号善为士大夫,有如此辈,对宾杖之。其门生僮仆,接于他人,折旋俯仰,辞色应对,莫不肃敬,与主无别也。

【译文】

从前,周公宁愿在洗头的时候三次挽发停下,吃饭时三次将吃进嘴里的食物吐出,去接待来访的贫寒贤士,曾在一天内接见了七十多人。而晋文公却以正在洗头为借口,拒绝接见僮仆头须,他也因此而被头须调笑为思维颠倒。不能让来访的客人等在门外,这是古人所崇尚的礼节。那些缺乏教养的人家,他们的看门人也都没有礼貌,他们往往以主人正在睡觉、吃饭或发脾气为借口,拒来访之客于门外,不为客人通报,江南地区的人觉得这种做法是很可耻的。黄门侍郎裴之礼,被称作是能为人楷模的士大夫,如果家中仆人怠慢客人,一旦被他发现,仆人便会当面遭到惩罚。他家的门子、僮仆在接待宾客时,进退礼仪,言行举止,没有不严肃恭敬的,在礼节上与对待主人没有一点区别。

【评析】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有重礼仪的传统,关于礼仪的教育源远流长。“礼”是一切行动的基础,中国人讲究的“礼、义、廉、耻”,“礼”是排在首位的,一个人若不识“礼”,其他一切便是空谈。没有人喜欢跟一个目中无人、骄傲蛮横的人共事,更不要说为其提供指导和帮助了。而一个人的成功恰恰是在多方助力的作用下取得的,《三字经》上说:“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为人子弟者,从小时候起就要亲近良师、结交益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待人、处世、应对、进退的礼仪和知识。”《礼记》篇首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俨若思”。人随时随地都要庄重诚敬,内心保持着这种庄重,待人接物不离诚敬,专注于自己内心的修养,才能达到“礼”的境界;待人以诚、进退有度才能不失君子风范,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和青睐,也才能为自己的成功增添砝码。

本篇讲的大都是礼仪方面的问题。颜氏在开篇就道出了写作的目的,就是对子孙进行风范、礼仪的教育。古代的《礼经》就是一部关于礼仪的专著。它讲的都是圣人的教诲,诸如在长辈面前如何使用扫帚,如何使用碗筷,如何应对,不许随意咳嗽、吐痰,如何持烛照明,端盆送水侍奉长辈洗手等礼节,都有条文规定。

同类推荐
  •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本书生动地刻画了19世纪上半期聚居在巴黎贫穷的拉丁区的一群青年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他们是孤立又执着地坚守在生活边级的一群人,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更谈不上任何社会地位,终日过着白日混迹酒馆、夜晚宿于阁楼、以裁缝为妻、以面包屑果腹的穷苦生活。书中描写的那些落拓不羁的艺术家形象对日后西方的文学潮流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波德莱尔、本雅明到金斯堡、凯鲁亚克,波希米亚人的精神血脉一代又一代地传续下来。如今,波希米亚已成为随意率性、开放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成为主流生活的新装点。
  • 兰州历史文化:士子名流

    兰州历史文化:士子名流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学洒脱斋夜话

    学洒脱斋夜话

    最近要出个新册子《学洒脱斋夜话》,依例总得有个序,他序也好,自序也罢,别一开卷就秃头把脑的歇着个大顶,好像咱内分泌多旺盛似的。忽一日,在网上闲溜达,见一网友趣解“洒脱”一词,说何为洒脱?就是非常潇洒地脱光衣服。不禁莞尔。随即一想,坏了,居然让这小子一语道破“洒脱”真谛,拔了个头筹。你想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人活一世,明白到这个份上,还不叫洒脱吗?有首歌扯起嗓子叫唤“潇洒走一回”,可到头来你不会、不敢、不能“非常潇洒地脱光衣服”走人,潇洒就算潇洒,那离洒脱还远得很。
  • 黄河八百里行

    黄河八百里行

    《黄河八百里行》是宁夏日报为庆祝自治区成立30周年组织的一次大型系列报道,是宁夏新闻史上的首创。报道真实地反映了自治区成立30年,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境内黄河两岸经济社会巨大发展变化,描写了人文自然景观、民风民俗、轶闻趣事。为了解、研究、宣传宁夏提供了特色材料。读者反响强烈,也引起全国新闻界的关注。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热门推荐
  • 花前乐下

    花前乐下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一句话简介:且看下堂女如何利用各色乐器成为宫廷乐师,编写一曲只属她于的凤求凰。
  • 公主的贴身随行官

    公主的贴身随行官

    恶魔公主从异界来到天朗王朝,征用秦萧陈做贴身随行官……
  • 神无情道

    神无情道

    青天大陆,神的起点被所有人认为呆子的楚枫,却因此而获得奇遇,从此一步步踏上他的传奇修炼路他的历程,是神的终结,还是......
  • 天上掉下个皇帝夫

    天上掉下个皇帝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一代天骄的汉武帝废后,杀子。直至缠绵病榻,悔不当初,最想寻回初恋陈阿娇。却是在弥留之际莫名其妙的穿越遇见了二十一世纪的摩登女郎陈娇娇,并在闺蜜青岚帮助下对陈娇娇展开疯狂追求。在陈娇娇的帮助下,俩人穿越于历史与现代,解密汉宫里不为人知的秘密。冷眼笑看那些在阿娇和刘彻生命中留下轨迹的那些人。谁是陈阿娇悲惨命运的始作俑者?而谁又是导演刘彻穿越阴谋的真正凶手?前世废后,今生离异。爱与不爱之间,前生悲剧似在重演。在惊天阴谋面前,是去是留?两千年的金屋诺言还在风中飘荡。有一个女子轻声吟唱,“如果不能守护我,就不要爱上我。”
  • 拜金少女年代记

    拜金少女年代记

    多情美少女遇到自闭多金男,拉开了黑与白的攻防战。所谓三千浮云,浪漫黄土。转瞬之间,四季的明媚童话已然上演。关于十二星座之间的浪漫关系,一触即发。一场关于成长恋爱的青春圣经,诵响久违的阳光活力。如果可以相信爱情,那么生命该多么痴情。
  • 幻灵千国记之星之灵空树

    幻灵千国记之星之灵空树

    幻灵大陆,一个安宁的地方。在这个大陆上,有一些叫做星的人,他们被称为星世家。从古至今,一直守护着幻灵大陆,直到有一天,星世家的人们聚到一起。是为了什么?
  • 女帝传说之凤临九州

    女帝传说之凤临九州

    今生,她是一国公主。逆父,弑兄,叛夫,离家。背国.宁可我负天下人,也决不让天下人负我!面对属下背叛,她冷笑:能背叛的果然都是自己人,敌人是永远没有机会背叛的。面对爱人的离弃,她悠然:君既无心我便休。面对天下大乱苍生遭劫,她漠然:天下与我何干?一个杀手的灵魂,无心无情无爱,怎能期望她心怀天下……
  • 魔妃逆天:绝世异灵师

    魔妃逆天:绝世异灵师

    【暹罗猫。club】“璃儿,你不觉得你需要负责吗?”“是你自己脱的”…………“你确定你不脱吗?凤染尘……”“呵呵~璃儿,你太过心急了吧?”她不懂情,却凭着直觉在这浮华乱世走走停停。却独对他露出独有的脆弱。他所有温柔仅是她而已,外人,欺她,伤她,死?太便宜了一点吧!灵魂因执念而变成怨灵?物品因情而形成物灵?大地孕育修炼自然之灵?其中七情六欲,纠葛剪不断,理不清,终是你负了我,可是我却不恨的,我用一世成魔堕落,让你守你永世所求
  • 末日之前拥抱你

    末日之前拥抱你

    21岁无疾而终的初恋,成为陈辰心口的朱砂。那时候他为什么突然沉默,那时候她为什么要放弃,都默契的没有问出口,转头各自往远方走。如果回到过去,她会选择再次相遇相知,不论结果如何?还是选择陌路模式,不再在彼此的生活留下任何彩墨?男主到底是哪一个?是初恋大过天,还是轮胎轱逆袭?
  • 诡案宓闻

    诡案宓闻

    一个生活在村庄里的放羊小青年,竟然跟失踪多年的国家至宝有关。国宝追查组的诗,诗穷追不舍,却因此牵扯出二十年前的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