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84400000088

第88章 立即行动不拖延

切莫等闲,虚度了光阴。一旦失去了人身,将万劫不复。这不是小事,不要只顾目前。为了以后的修成正果,你必须立即做你该做的事。

——圣严法师

一次,圣严法师在训诫他的弟子时说:“必须注意,切莫虚度时光。游览州县,横担拄杖,一千里两千里不停地游。这边过冬,那边度夏。好山好水随你心意,多斋供,又易得衣粮。苦恼委屈呀!苦恼委屈呀!受人一斗米,失却了半年粮,如此行脚有什么好处?诚心施主的一把菜一粒米,如何能消受呢?必须自己努力,没人可以替代。时光不会等待人,一朝死难临头,将用什么来抵挡?莫要像一个落入汤锅里的螃蟹手脚忙乱,没有说话的地方。切莫等闲,虚度了光阴。一旦失去了人身,将万劫不复。这不是小事,不要只顾目前。为了以后的修成正果,你必须立即做你该做的事。”

在这里,圣严法师强调的是:修行和做事一样,不要拖延,应该说做就做,这样才能有结果。

拖延,可以把自己拖垮,因为任何憧憬、理想和计划,都会在拖延中落空。把今天的事情拖到以后去做,所耗去的时间和精力要比今天就做大得多。立即行动,便会使人感到简单而快乐;拖延执行,便会最终使人感到艰辛而痛苦。避免拖延的唯一方法,就是随时主动地行动。我们在做某项重要决定时,可能是困难和痛苦的,但正确的决定一经做出,就要立即行动,决不拖延!

多年以来,一位老农的农田当中,一直横亘着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碰断了老农的好几把犁头以及其他农具。老农对此无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种田时挥之不去的心病。

一天,在又一把犁头打坏之后,想起巨石给他带来的无尽麻烦,老农终于下决心了结这块巨石。于是,他找来撬棍伸进巨石底下,这时却惊讶地发现,石头埋在地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深、那么厚,稍使劲就可以把石头撬起来,再用锤打碎,便可清出地里,老农脑海里此时闪过多年被巨石困扰的情景,再想到本可以更早些把这桩头疼事处理掉,禁不住一脸的苦笑。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或这或那地存在着一种不良习惯——拖延。我们常常因为拖延时间而懊恼不已,然而下一次又会惯性一般地拖延下去。这种现象,我们几乎可以不时遇见,以至于我们不以为然,以为它就是人的一种不可改变的本性了。

拖延时间,看似人的一种本性,实质上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的一种极其有害的恶习。几乎人人都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消除因拖延而产生的各种忧虑,但是,不少人却没有将自己的愿望付诸行动,不知道自己所推迟的许多事情其实都是自己可以尽早完成的。我们不能够把自己拖延时间的这一毛病归咎于外界因素,因为拖延时间的是我们自己,由此受害的也是我们自己。

命运常常是奇特的,好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犹如昙花一现,如果当时不善加利用,错过之后就后悔莫及。决断好了的事情拖延着不去做,往往还会对我们的品格产生不良影响。唯有按照既定计划去执行的人,才能增进自己的品格,才能使其人格受到他人敬仰。其实,人人都能下决心做大事,但只有少数人能够一以贯之地去执行他的决心,所以,也只有这些少数人才是最后的成功者。

当一个生动而强烈的意念突然闪耀在一个作家脑海里,他就会生出一种不可遏制的冲动,要把那意念描写在白纸上。但如果他那时有些不便,无暇执笔,一拖再拖,那么,那意念就会变得模糊,最后,完全从他思想里消逝。

一个神奇美妙的幻想突然跃入一个艺术家的思想里,迅速得如同闪电一般,如果在那一刹那间他把幻想画在纸上,必定有意外收获;如果拖延着,不愿在当时动笔,那么过了一段时间,即使再想画,那留在他思想里的好作品或许早已消失了。

所以佛家说:“今天的一天,比明天的两天还要好。愚痴的人、懒惰的人,碰到做工,都要拖延下去:中午可以做好的,要拖到晚上;今天可以做好的,要拖到明天,有的要拖延到后天。这样,他的工作,一定就会衰退,因为没有人喜欢这样的拖延。”

同类推荐
  • 开启的禅

    开启的禅

    世间纯朴而简单的真谛,人生清澈而明净的观察,乱世安顿身心的最好读物,献给都市忙碌一族的生活禅。你以为,自己是人生的主人。假如,你仅仅是个过客呢?你以为,自己看到的都是真相。假如,你仅仅是被眼睛和心欺骗了呢?你以为,自己的需要都是合理的。假如,你仅仅是用别人的价值观来衡量自己呢?放空自我,放下判断,只是静静地倾听和感悟——大山深处,老禅师给他的小香炉讲故事……
  •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世界上最好的道理,就是一个人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如果他刚好是法相庄严俊美,又有诗意的智慧、传奇跌宕的身世的圣域之王仓央嘉措,那这个道理,就是他用出世者的眼光望着俗世时显露出的智慧。如果向我们传达这一智慧的作者,又刚好是一位在伊拉克的巴格达经受过战火、在耶路撒冷见证过巴以最激烈的冲突,去过北极,重走过“丝绸之路”,内心有过深度挣扎和痛苦、最后又归于宁静的人,那我们读这本书,得到的就是双重智慧,摆脱浮躁心境、回归心灵安宁的双重通道。读仓央嘉措,我们读的不仅仅是诗歌,而是他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以及他用出世者的智慧解世情之种种。
  • 中国的佛教

    中国的佛教

    佛教创立者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大约诞生于公元前565年,逝世于公元前485年,活了80岁,与我国春秋时代的孔于是同时代人。在他“觉悟”之后,被尊称为佛陀,意为“觉悟者”。释迦牟尼也是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这是因为他出身于释迦族的缘故。
  •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 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 根本没烦恼

    根本没烦恼

    本书作者辜琮瑜透过唯识学,侦察出“烦恼”的真面目以后,有了这样的灵光乍现!如果能够明白各种烦恼的身世由来、性情特征,是不是可以化敌为友,转烦恼为菩提?本书希望能萃取佛教的千年智慧,就着唯识学的烦恼分类法,让这些烦恼贼一一现形。作者不但以“透视烦恼”短文,揭除了三十一种烦恼的面具,让我们认识它们的真面目;更以六十篇心灵随笔,分享她与这些烦恼互动的种种心情故事。不论是做为优美的散文品读,或是实用的炒药解烦,本书都能把烦恼融化为清凉甘露,那就根本没烦恼啦!
热门推荐
  • 混元天地之阿兰若寺

    混元天地之阿兰若寺

    混元之中不计年,开得天地显神力。诸劫演化无穷事,且看今世慢慢谈。
  • 方圆大陆

    方圆大陆

    李残云,作为圣山六派之一八卦门的首席弟子,就在他的修真之路本是一片光明的时候,遭人暗算肉身被毁,自己甚至连仇人是谁都不知。好在千钧一发之际元神能够及时出窍,历经了无数险阻,元神流落到了方圆大陆的西方,那个满是魔法跟斗气的西方世界。可悲的是自己的元神付到一具乞丐身上。东方的元神与西方的身体结合,发生了难以预料的结果。李残云能否克服困难活下去呢?他又是否有机会功成名就,返还东方报仇呢?
  • 潮宙记

    潮宙记

    玄幻+科幻,地球到灵主星到征战宇宙!!!
  •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

    本书分“生命意义篇”、“信仰之光篇”、“友谊权杖篇”等十部分。内容有:花粉为凶案作证、老鼠侦探破案记、第一次电话对话、农民和三个商人等。
  • 逆世界之羁绊

    逆世界之羁绊

    当重力分为上下层,上层与下层只能抬头相视,上层的你是否还记得下层的我,我会找到你,唤醒我们之间的羁绊。
  • 仍此去经年

    仍此去经年

    很多个小故事组成,每一段故事,都温暖一段旅程
  • 凡尘俗事罢了

    凡尘俗事罢了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无可代替,缺不曾明白大家都是凡夫俗子而已。在现实生活中,你不会知道谁又是谁的珍藏版,甚至永远的不会知道,那么索性就不要知道了好。如果你想看梦幻甜文,那么抱歉让你失望了,因为现实世界中没有那么多巧合,那么多的一帆风顺,人总是要经历些些,心境才能随遇而安,风平浪静。那么清随我了解这几个凡人的一段俗事吧,或许可以看到你自己......
  • 绝色女王的宠夫

    绝色女王的宠夫

    一朝穿越,再世为人,不想辜负好少光,她享尽美男夫,她本无心权势,奈何局势逼人,她答应他们宠尽世间繁华,从此浪迹天涯,奈何有人聪明有人傻,纵使心中不舍,也只得舍弃,然而,恩爱过后,是说离去就能离开的吗?
  • 太上洞真徊玄章

    太上洞真徊玄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班主任江湖

    班主任江湖

    武爷、司令、大兵、华仔是英才中学的四位班主任,他们忙于应付各种奇葩的学生、领导和家长,在滑稽、搞笑的氛围中,在勾心斗角的职场环境里,他们坚守了教师的底线与知识分子的良知,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