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80000000005

第5章 社会与儿童之争

人类的社会状态不过是个人对抗整体,整体对抗个人的斗争的继续,这种斗争是随着原始状态下腐败的开始而开始的。

——裴斯泰洛齐

在我们现代社会,已然没有自然人的存在。我们是以现代人的身份而存在的。现代人的重要特征就是生存在社会当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作为社会程序中的一员而存在的。按照西方启蒙主义的说法,我们生为自然人,但很快随之成为了社会人。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契约的生灵。那么,儿童同样是社会契约的生灵么?我们说,儿童同样是社会契约中的生灵,儿童的教育就是社会契约的一部分。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比成人更接近自然人的状态。

总之,儿童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诚如裴斯泰洛齐从教育的角度所认识的那样,人在社会的状态永远是个人与整体的斗争。那么,儿童在社会当中是否也具有个人对抗整体的特征呢?答案显然不能否定。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社会与儿童之间关系日益紧密。这不得不使人们开始关注社会与儿童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们说,现代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具有极大的社会性,儿童的生活是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儿童生活的社会性既包括儿童对自身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同时也包括社会与儿童之间的契约性关系。也就是说,社会为儿童的成长和教育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务。显然儿童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开放的公共关系。儿童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得儿童必须认知他所生活的社会,以及将来会成为怎样的社会人。此外,我们还要了解,处于社会当中的儿童是怎样看待社会事物的,儿童的社会视角与我们成人之间有哪些不同?这是儿童教育处于社会层面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我们认为,就现代社会来说,社会与儿童心理之间存在着很多必然性。这其中包括社会的发展、整体素质,以及社会对教育方向导引等因素。可以说,现在的儿童就是在社会种种条件下诞生的。譬如,我国孕妇趋往异地或异国生养儿童,就是社会条件下的非正常现象。总体来说,当儿童降生下来之日起,他就将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社会之中,并将在这样的社会当中展现日后的人生。在这种社会契约关系中,他们将扮演有限的社会角色,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固定特点的社会人。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社会生活与教育必然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发展。当然,我们还应该知道社会内部的差异也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譬如,社会的地域性、贫富差异、传统民俗等都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此外,在社会程序中的教育体系也是对儿童心理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因为,社会给予的教育是一种系统性的教育,这种系统性的教育是一种目的性极强的教育机制。我们说,这种社会体制下的教育机制当然会对儿童产生充分的教育和积极有效的影响。但同时我们还应该从这种教育机制中看到很多不足,这些不足正是促动我们重新认识儿童教育的契机。

儿童与社会最直接的交往活动就是与成人的交往活动。为此,我们说成人对儿童心理的建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当社会人面对儿童时,给予的往往是人文教育。所以,有人说,成人是儿童最初的老师。但其实,成人也可以从儿童的身上体会到自然的天性。这种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学习和体会才会使儿童得到有益的人文教育。因为,按照我们东方人的理解,人文教育的基础同样来自于自然。而在西方看来,儿童的教育离不开自然本性。

在社会的教育体系中,人的自然本性很容易被遮蔽。因此,儿童心理的变化还有自然本性向社会性上的转变。儿童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开始学习社会的行为方式,并在人文教育中形成他们的基本性格。这些行为方式和基本性格都是在具体的生活教育中养成的。而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氛围会使儿童的行为方式和性格产生差异。我们说,儿童的性格养成与他所处的生活条件有关,但这种性格的差异也与教育的差异有关。不同的环境与教育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在现代社会的教育机制中,对儿童心理产生影响的具体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幼儿园。可以说,家庭的结构组成、文化氛围、经济状况和教养方式等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环境。这些不同的情感环境将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幼儿园也是儿童生活于情感环境中的重要空间。当儿童在幼儿园里所接触同龄儿童以及成人所给予的启蒙教育时,对儿童心理而言,情感环境是接受这种启蒙教育的最初力量。幼儿园的这种情感环境主要针对的是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其次才是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因为对儿童来说,幼儿园里的儿童要比老师更有吸引人的地方。

此外,随着社会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所传播的种种信息也是影响儿童心理的重要环境之一。譬如,网络和电视等各种媒体已然成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部分。社会当中的种种时尚风潮,种种人生怪相都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事物。可以说,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应用,使儿童过早地接触社会的表象,在心理上更早地将自己虚拟成社会人。卢梭曾对社会与儿童的关系有过这样的论述,他说:“社会使人变得更柔弱了,其原因不光是因为它剥夺了一个人使用自己力量的权利,同时还尤其是因为它使人的力量不能够满足他自己的需要。”我们说,当儿童面对社会的种种表象时,尤其是受其蛊惑和吸引,这时的儿童已经丧失了自己柔弱的力量。也就是卢梭所说的“人的力量不能够满足他自己的需要”,因为人的力量已经粘连在社会的网络中而无法自拔。

但我们不能因为社会当中充斥着对儿童不利的影响而否定社会给予的教育。首先,我们应该肯定社会给予的人文教育。可以说,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社会的人文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就最基础的来说,社会的人文教育使儿童懂得人的生活方式,日渐明白了人类生活的理想,以及人与人重要的沟通工具——语言。假使儿童没有这样的人文教育,那么,我们的儿童都将会成为类人的狼孩。

社会的人文教育使儿童避免成为狼孩的可能。但同时,社会的生活体系又使儿童距离自然教育越来越隔膜。尤其是现代社会,大多数的儿童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而在心理上更早地进入社会当中。这种进入和了解社会方式的弊端是,儿童在不理解社会之前,已经进入了社会生活。由此,社会与儿童之间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悖论:儿童接受了社会的人文教育,但因为人文教育比社会利用信息产业所传播的社会乱象迟滞,导致儿童在没有接受完整的人文教育之前就进入了社会。

这不得不使我们想起裴斯泰洛齐的告诫:“我们将他们与大自然分开,让他们周围的一切自然事物从他们的眼前消失;蛮横地终止了他们无拘无束的令人愉快的发展进程,把他们像绵羊一样整群地圈在充满恶臭的屋子里,无情地将他们囚禁起来。”如何摆脱这种人文教育缓慢,社会乱象更早地充斥儿童心理的现象?我们说,人文教育需要自然教育为其底蕴。诚如裴斯泰洛齐所说的那样,让儿童更多地接触自然事物,这样就会减少儿童在心理上过早地进入社会,从而破坏了没有完成的人文教育。

的确,儿童需要自然的教育,但同样不能缺失社会的给养。我们知道,现代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当中,而在这样的社会空间中,儿童的心理发展变化应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说,社会生活环境的种种因素会使儿童心理发展发生转变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应该由稳定的教育来维护。也就是说,教育必须在变动不居的社会发展当中保持自身的传统,并将这种教育体系下所建立的人文教育长久地在变动的社会当中延续下去。这样儿童在生活的社会空间内就会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并在接受人文教育的过程中懂得和认识自己所生活其中的动态社会。

我们知道,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时代的特征,因此,每个接受社会体系教育中的儿童都具有时代的特性。这种教育体系的特性包含了儿童的世界观的形成,也同时塑造了儿童的个性和生活的方向。因此,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同样考验着现代社会变动发展的优劣。然而,这样变动的社会怎样才能要求教育的稳定性呢?我们说,这就需要以历史和文化作为教育的根基。虽然,儿童的成长是变动着的,社会的发展也是变动着的,但只要儿童能够更多地接受自然教育,并在社会的人文教育中不失历史与文化的根基,就会使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塑造出具有独立意识的成人。

从社会层面而言,教育不仅是人文教育,它还是有系统的社会生产机制。这种社会生产机制的目的就是生产对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实用价值的社会人。所以,我们说,就现代社会的教育机制而言,教育就是为社会提供发展动力的有效机制。但从儿童层面来说,儿童能够接受正常的教育——不论是自然教育、人的教育,还是事物教育,都是在社会生产的条件下提供的。

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的教育当中,社会提供教育机制中的主体仍然是儿童,不过,这种教育机制中的主体时常因为社会的乱象所改变。譬如,教育机制胜过教育本身,教育机构的名誉胜过教育本身,教育的内涵趋于职业性的教育,等等。当教育涉及社会领域时,教育的主体往往由儿童转变为社会自身。我们说,这种教育机制所产生的现象就是社会与儿童之争。当社会的教育机制倾向于为社会体制服务时,就是社会与教育主体——儿童之间的不对等。

但不论怎样,社会和社会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都将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在儿童的心理成熟过程中具有主导性。但社会对于儿童的教育也并不局限于教育机制。在社会的教育机制之外,我们也时常能够感受到儿童的教育。当然,我们所指涉的这种教育并不局限于家庭内部,也可能是教育机制和家庭之外。我们说,这种教育就是社会生活中的偶然性教育。这种偶然性的教育出没于儿童日常生活中间,它有可能对儿童教育产生积极的、甚至是实质性的影响。

这种偶然性的教育来自于社会群体。在儿童的日常成长过程中,教育影响并不能束缚在家庭与学校之间。儿童与社会群体的交往同样包涵了儿童所需的教育内容。譬如,儿童参加社会活动时所得到的认知和体验;在儿童有所需求时,社会群体或个人给予的帮助,等等。在儿童与社会群体的接触和交往过程中,这种偶然性的教育就在这中间产生。因此,儿童在社会教育机制之外,同样也能够接受一定的教育。尽管这种教育具有偶然因素,并且儿童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也可能受到不利的影响,但我们并不能否定社会群体所给予的偶然性教育。

正是由于社会为儿童教育提供了多样性和多种可能,所以,我们不能否定社会所给予儿童的教育。社会所给予儿童的教育就是卢梭所说的人的教育。这种人的教育包括教育机制内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社会群体所给予的教育。也就是说,社会空间展现了儿童教育的丰富性,这种丰富性弥补了社会给予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弊端。但同样我们也不能否定社会发展因时代所需而转变儿童教育的主旨。

因此,我们说,从社会层面而言,儿童教育不在于追随社会进步,而必须扎根于良好的文化与历史。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儿童心理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变动。儿童的心理发展尤其是对人事的认知过程,必须要有不变的文化理念来作为标尺,否则,儿童对人事的认知与儿童心理健康将会产生紊乱,亦即有人常说的“社会病”;而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对社会认知也将随着“社会病”而失去根基。

此外,从现代社会的教育理念来看,教育机制似乎意在将儿童塑造成没有个性的人,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又使每个儿童之间在成长中产生差异。这种儿童之间的差异除去儿童自然体征的差异之外,主要是对自己认知所形成的差异。也就是说,每个儿童在成长中都会随着独立意识的增强而对自己未来的角色产生认定。而从社会层面来说,儿童的这种差异来自于外在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当儿童开始接触社会群体时,产生了对社会的体认和对自身未来生活的向往等,儿童的价值观念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的。

对儿童这种社会的体认和价值观念的产生,起到主导性作用的是:儿童在心理上对其所接触的社会群体产生认同。正是儿童对接触的群体产生认同,才使得儿童有了向往和模仿的心理活动。或者说,成人的世界是儿童成长认知的参照体系,儿童通过社会群体展现出来的价值观念来选择和确立自己所要求的价值观念。但我们说,儿童面对社会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时,他们具有被动和主动的两种取向。主动的价值取向是通过对社会某些群体生活的体认来产生的。而被动的价值取向主要得自于教育过程中的灌输。

但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尤其是当儿童接触社会更近一步时,儿童时期的这种心理上的影响以及价值观念取向也会随之发生转变。这种转变有可能是对以往价值观念的再度认同,也有可能是对以往价值观念的否定。一般来说,这种否定的观念转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这种否定的观念转变,很可能在日后发展成为蒙特梭利所指出的:儿童对社会成人的发出控告!为此,我们说,社会是成人主导的世界,而在这个成人主导的世界中,不能忽略儿童在社会与教育的应有的地位,否则,成人将永远不能懂得儿童。

同类推荐
  •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的故事育人策略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的故事育人策略

    班主任理论是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针对庞大的班主任队伍和他们极为重要的工作,班主任理论应该是争奇斗艳,应该有它的深度,应该成为推动班主任工作的有力武器。多年来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在艰难进行中,也时时有着迷惘、困惑和浮躁。班主任工作的改革虽有很大的成绩,但也常常是步伐不大、步履不整,呈走向不坚实的状态。新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卸下班主任背负的“因袭”重担。这既要归因于理论的力度不强和影响不深,也要寻找其他原因。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从各方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了解数学名人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了解数学名人

    追溯数理化的演变历程,对话最新颖权威的方法,探索最成功的课程教学,感受最前沿的科技动态,理科教育的全程解码,数理化的直面写真。
  • 应用文写作教程(修订本)

    应用文写作教程(修订本)

    本书以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指导,以“实用、适用”为特点。全书以应用文的基础理论为指导,例文规范实用,训练循序渐进。而且《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精品规划教材·应用文写作教程(修订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学生可深入地了解各类应用文的特点和写作常识,逐步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 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归纳观察法训练

    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归纳观察法训练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新课程与教育智慧(教学篇)

    新课程与教育智慧(教学篇)

    本书集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优秀教师在教育与教学两方面的心得与成功经验为一体,为其他学校及教师在教学和教育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指导。
热门推荐
  • 逆世天医:腹黑魔帝轻狂妃

    逆世天医:腹黑魔帝轻狂妃

    她本是将军府的千金大小姐,惨遭灭门,还被奸人追杀,摔下悬崖一命呜呼。再次睁眼,她初来乍到,迷失雪原之中,又遇狗男女联合谋害,身中奇毒,命不久矣……害她这么惨的人,她已经一个个记住了,他日上古神器在手,奇珍异兽在侧,王者归来,看渣渣们被虐得体无完肤,弹指之间灰飞烟灭,打脸piapiapia的。不过,那大魔头,你总往她旁边蹭是什么意思?“当初夜夜缠绵的事情你忘记了?”
  • 纳凉记事

    纳凉记事

    自从住进706后,夏冰频频遇上各种古怪之事:1、与她同住一层楼的母女俩,究竟哪个是人哪个是鬼?2、一觉睡醒后,她居然身在画中,画里的人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那个第一次见面唤她为妻子的神秘男子究竟是谁?3、国庆长假自驾游途中遇上暴雨投宿于一户农家中,却遇上鬼婴索命于这家人,是留下救人还是离开?4、梦到一女跳楼,第二天真的发生了。每晚总会看到一红衣女子徘徊于楼梯之间,是跳楼女子的鬼魂还是人有相似?画中的神秘男子再次出现在跳楼的现场,他与跳楼女子又有何关系。……一句话版的简介:神经大条却有着惹阴体质的夏冰遇到各种不可思议之事。
  • 殊之途,斩妖道

    殊之途,斩妖道

    一个传承的古老家族,一位长生不死的猎妖师,才刚融入现代生活,又突然卷入一场巨大的政治旋窝之中……人妖殊途,一旦相爱,注定风雨飘摇。面对一系列超出使命框定的暗黑危机,已然看淡一切的他又将如何抉择,是继续安身立命,还是远赴殊途,还人间妖界一个新秩序?但,前路漫漫……
  • 一朝穿越成废材,吟天下

    一朝穿越成废材,吟天下

    “长醉吟,何罪无奇书,莫笑红尘间,躲不开宿命......”一朝穿越。她,用歌声在这个大陆站上王者巅峰。废材又怎样,庶出又怎样,天赋为零又怎样。五年之后,她强势回归。谁又会知道,五年前,这个弑父,杀姐,还将哥哥的武功全废的废材。五年时候是多么的耀眼。“我家宁宝贝不是你们一界凡夫俗子能喜欢的。”他霸袖一挥,留下一个皇者的背影。真是不给别人一丝丝靠近他家宝贝的机会!
  • 数码网络战争

    数码网络战争

    身为华夏人,却因为网络意外重生到数码宝贝世界,想要回去,就得找到存在于数码宝贝世界的创世基石。夺取基石就得选择对抗整个数码宝贝世界,作为一个存在正义之心的家伙,回家和原则之间,如何抉择。究极体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准帝级,帝级,终究极体,最初代种和最原始种的帝级究极体数码宝贝可抗衡终究极体。爆裂!超越!堕落!圣光!修罗!杀戮等数码模式。
  • 霸道总裁:老婆不好追

    霸道总裁:老婆不好追

    少时,他与她相遇,相知,相爱,最后却因一场误会而分开。事后他发觉不对劲,找出这场误会的真相,他知道他错了,之后他找了她三年,却连她的一丝痕迹都找不到。终于有一天她回来了,却疑似失忆,他爱了她七年,找了她三年,整整十年时光他都给了她,又怎会在意她这不确定的失忆,慕大总裁从此开启漫长的追妻之路,且看他如何追到她,走向人生巅峰……(作者新手,是个学生,语文不好,所以有时可能断更N久,请各位见谅)
  • 悲泣暗铭

    悲泣暗铭

    类似于寒蝉鸣泣之时,但剧情更加血腥,推理的比较少,尽量不抄袭原作,日更。
  • 海贼王之游戏兑换系统

    海贼王之游戏兑换系统

    高天,一个混吃等死的超级游戏宅男。因为一次在家连续通宵7天而猝死幸运穿越到了海贼王的世界并获得了游戏兑换系统,武器、功法、宠物应有尽有。看高天如何在这个充满变态世界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 淋湿的翅膀

    淋湿的翅膀

    艾叶的母亲名声不好,四处出售身体,她却始终保持着自尊与自爱,严密地守护着内心。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她面临生活变迁的重重考验,但她没有盲从,在挣扎……
  • 灰色艾尔

    灰色艾尔

    艾尔纪1841年,奥尔恩大陆西方古帝国凡尔利亚各地发起了抵抗女皇制的革命运动,前任女皇错误的政治军事引导,加上皇城内幕两派势力的对峙,最终导致革命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以攻破帝国首都斯诺的女皇城告终。临时上任的女皇成为了几年下来皇城贵族高官们的替罪羊,最初承诺为了帝国献上生命的骑士最终也失去了目标,披上臭皮破布,融入日渐混乱的凡尔利亚混吃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