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96400000001

第1章 总论篇(1)

作文的基本态度(夏丏尊)

我曾看了不少关于文章作法的书籍,觉得普通的文章,其好坏大部分是态度问题;只要能了解文章的态度,文章就自然会好,至少可以不至十分不好的。古今能文的人,他们对于文章法诀,一个说这样,一个说那样,但是千言万语,都不外乎以读者为对象,务使读者不觉苦痛厌倦而得趣味快乐。所谓要有秩序,要明畅,要有力等等,无非都是想适应读者的心情。因为离了读者,就可不必有文章的。

要使文章能适合读者的心情,技巧的研究,原是必要,态度的注意,却比技巧更加要紧。技巧属于积极的修辞,大部分有赖于天分和学力;态度是修辞的消极的方面,全是情理范围中的事,人人可以学得的。要学文章,我以为初步先须认定作文的态度。作文的态度就是文章的ABC。

初中的学生,有的文字已过得去,有的还是不大好。现在作文用语体,只要学过了语法的,语句上的毛病,当然不大会有;而平日文题又很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何以还有许多的毛病呢?我以为毛病都是由态度不对来的。态度不对,无论加了什么修饰或技巧,文字也不能像样,反觉讨厌。好像五官不正的人擦上了许多脂粉似的。

文章的态度,可以分六种来说。我们执笔为文的时候,可以发生六个问题:

1.为什么要作这文?

2.在这文中所要述的是什么?

3.谁在作这文?

4.在什么地方作这文?

5.在什么时候作这文?

6.怎样作这文?

用英语来说,就是Why?What?Who?Where?When?How?六字可以称为“六W”。现在试逐条说述。

1.为什么要作这文?…这就是所以要作这文的目的。例如:这文是作了给人看的呢,还是自己记着备忘的?是作了劝化人的呢,还是但想使人了解自己的意见,或是和人辩论的?是但求实用的呢,还是想使人见了快乐感得趣味的?是试验的答案呢,还是普通的论文?诸如此类,目的可各式各样,因了目的如何,作法当然不能一律。普通论文中很细密的文字,当作试验答案就冗琐讨厌了。见了使人感得趣味快乐的美文,用之于实用,就觉得不便了。周子的《爱莲说》,拿到植物学中去当关于说明“莲”的一节,学生就要莫名其妙了。所取的题目虽同,文字依目的而异,认定了目的,依了目的下笔,才能大体不误。

2.在这文中所要述的是什么?…这是普通所谓题义,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作文能把持中心思想,自然不会有题外之文。例如在主张男女同学的文字中,断用不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等类的废话。在记述风灾的文字,断不许有飓风生起的原因的科学的解释。我在某中学时,有一次入学试验,我出了一个作文题“元旦”,有一个受试者开端说“元旦就是正月一日,人民于此日大家休息游玩……”等类的话,中间略述社会欢乐情形,结末又说“……不知国已将亡……凡我血气青年快从今日元旦觉悟……”等,这是全然忘了题义的例。

3.谁在作这文?…这是作者的地位问题,也就是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问题。再换句话说,就是要问以何种资格向人说话。例如:现在大家同在一个学校里,假定这学校还没有高级中学,而大家都希望添办起来,将此希望的意思,大家作一篇文字,教师的文字与学生的文字,是应该不同的。校长如果也作一篇文字,与教师学生的亦不相同。一般社会上的人,如果也提出文字来,更加各各不同。要点原是一致,而说话的态度、方法等等,却都不能不异的。同样,子对于父,和父对于子不同,对一般人和对朋友不同,同是朋友之中,对新交又和对旧交不同。记得有一个笑话,有一学生写给他父亲的信中说:“我钱已用完,你快给我寄十元来,勿误。”父亲见信大怒,这就是误认了地位的毛病了。

4.什么地方作这文?…作这文的所在地也有认清的必要,或在乡村,或在都会,或在集会(如演说),或在外国,因了地方不同,态度也自须有异。例如:在集会中,应采眼前人人皆知的材料,在乡村应采乡村现成的事项。在国外,用外国语,在国内应用本国语(除必不得已须用外国原语者外)。“我们的father”“你的wife”之类,是怪难看难听的。

5.在什么时候作这文?…这是自己的时代观念,须得认清的。作这文在前清,还是在民国成立以后?这虽大家都知道的事,但实际上还有人没了解。现在叹气早已用“唉”音了。有许多人还一定要用“呜呼”、“嗟乎”,明明是总统,偏叫做“元首”,明明是督军,却自称“疆吏”,往年黎元洪的电报,甚至于使人不懂,这不是时代错误是什么?

6.怎样作这文?…上面的五种态度都认清了,然后再想作文的方法。用普通文体呢,还是用诗歌体?简单好呢,还是详细好?直说呢,还是婉说?开端怎样说?结末怎样说?先说大旨,后说理由呢?还是先说事实,后加断定?怎样才能使我的本旨显明?怎样才能免掉别人的反驳?关于此种等等,都须自己打算研究。

以上六种,我以为是作文时所必须认清的态度,虽然很平凡,但却必须知道,把它连接起来,就只是下面的一句话:

谁对了谁,为了什么,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说什么话。

如果所作的文字,依照这里面的各项检查起来,都没有毛病可指,那就是好文字,至少不会成坏文字了。不特文字如此,语言也是这样。作文说话时只要能够留心这“六W”,在语言文字上就可无大过了。

(选自《文章作法》附录,中华书局,2013年3月)

作文的意义与功用(章衣萍)

我们为什么要作文呢?作文有什么意义和功用呢?

人类有思想和情感,要表示出来,用嘴说的叫做言语,用笔写的叫做文字。把许多文字组织成一篇文章,叫做作文。木匠用一块块的木头造成一只木箱,砖匠用一块块的砖头造成一堵墙壁。木匠的工具是木头,砖匠的工具是砖头。我们作文的工具是文字。文字同言语一样,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符号。

人类同禽兽不同的地方,是人类有文字而禽兽没有。人类能思想,思想是由“概念”构成的。禽兽只有“表象”,没有“概念”。

禽兽看见一棵树一朵花,至多只有树和花在眼中和脑中的明了的印象而已,而人类却能用一种记号,作为树和花的象征。这象征的概念的联合,在心里是思想,说出口来是言语,写在纸上是文字。思想是心里的言语,文字是纸上的言语。

但文字和言语不同的地方,是表示的方法不同。言语是“占有时间性的声”,文字是“占有空间性的形”。因为言语不能传远,不能永久,所以才发明了文字。

人类是先有言语,然后有文字的。

人类的言语是从何产生呢?

据近代科学家说,人类的言语,是从人类劳动的呼声产生的。人类工作紧张的时候,他的呼吸器和发声器不知不觉发生一种呼声,例如:街上挑担子的人,口里常哼着“杭唷”“杭唷”,这种“杭唷”的呼声,我们听见,即可知道有人在吃力地挑担子,即使我们没有看见挑担子的人。这种劳动呼声是一种无意识的言语,是一种原始的语根。樵夫砍柴时口里哼着“哈—哈”的呼声,船夫背纤时口里哼着“呵—呵”的呼声,肩夫背着东西时口里哼着“哦嗬—哦嗬”的呼声,这种同一劳动中发生的同一呼声,同一的符号,是有社会性的,都是无意识的语根。

无意识的语根不能算作言语,却算是原始的言语。人类的原始语根不过二三十个,有这二三十个原始的语根,后来人类劳动方面逐渐复杂,社会的组织日益确立,经济日益发展,言语随着时代的要求而日益增加变化,才有今日千变万化的言语。(参看波格达诺夫《社会意识学大纲》第二篇)

中国的言语是最不统一的,一省有一省的言语,甚至于一省内各县的言语也不同。这原因是由于领土太大和交通不便的缘故。近数十年铁路和汽车路逐渐建立,交通发达,国语流行,中国言语统一的日子也不远了。

但使中国学生最麻烦的,是中国文字和言语的分歧。原始的文字起源于绘画,中国所谓“依类象形”即绘画的变态。其后“形声相益”,变化益多,乃成中国今日之文字。但中国的文字同欧洲的文字不同。“中国的文字是非拼音制(Non-spelling…System),欧洲的文字是拼音制(Spelling…System);中国文字是单音制(Monosyllabic…System),欧洲文字是多音制(Polysyllabic…System)。”中国的文字因为这两种原因,固定了不能同欧洲文字一样随着语言变化。“数千年来语言自语言,文字自文字。”(参看刘半农《中国文法通论》第一讲)学者尽毕生之力尚不能把文字弄通。有人以为中国科学的不发达,源于文字的困难,其言实有至理。近十年来才有胡适之、陈独秀一班人出来提倡白话文,才有钱玄同、黎锦熙一班人出来制定注音字母及罗马字母拼音,白话的势力渐要统一中国文坛了,罗马字母拼音的计划也快要实观了,中国文字的困难也不久可以免除了罢。

但在这“青黄不接”的时期中,教授国文仍为今日中学教育中的难题。从前刘半农先生在《应用文之教授》一文中曾“慨乎言之”地说:

第一,现在学校中的生徒,往往有读书数年,能做“今夫”“且夫”,或“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滥调文章,而不能写通畅之家信,看普通之报纸、杂志、文章者,这是谁害他的?是谁造的孽?

第二,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似通非通、一知半解的学校毕业生:学实业的,往往不能译书;学法政的,往往不能草公事,批案件;学商的,往往不能订合同,写书信;却能做些非驴非马的小说、诗词,在报纸上、杂志上出丑。此等“谬种而非桐城,妖孽而非选学”的怪物,是谁造就出来的?是谁该入地狱?

现在,我们离刘半农先生说这话已经十几年了,我不知道我们的亲爱的中学生们的国文程度究竟进步了多少。明眼的人自然会心里明白的罢。

中学国文标准应该怎样?目的是什么?从前胡适之先生在他的《中学国文的教授》中曾拟了一个“中学国文的理想标准”:

(1)人人能用国语(白话)自由发表思想——作文,演说,谈话——都能明白通畅,没有文法上的错误。

(2)人人能看平易的古文书籍,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之类。

(3)人人能作文法通顺的古文。

(4)人人有懂得一点古文文学的机会。

(《中学国文的教授》,《胡适文存》第一集,一册)

胡先生很客气地说:“这些要求不算苛求吗?”胡先生那篇文章是民国九年三月间做的。现在离胡先生做那篇文章的时间又已经十年了。我们在最近一两年做过中学教员的人,当知道现在中学生的国文程度究竟怎样,同胡先生的“理想的标准”相去有多远。

平心而论,中学生的国文在初中三年中至少是应该弄“通”的。学生进高中后,学商科、学农科、学理科的人是不应该多花时间来弄国文了。正因为中国自古把文学看得太重了,正因为现在学科学的人也不肯在数理方面用功夫,所以中国到现在还只能产出一班空谈的“八股科学家”。学科学的人不会作诗,不会填词,甚至于不会看古书,读古文,都不算是耻辱!正因为中国人把文学看得太重了,所以丁燮林在北大讲了几次相对论,谁也不肯注意,待到他的《一只马蜂》短剧发表以后,即刻名满天下了。中国的社会不睬科学家,科学家也不肯在研究室里用功夫,全走到街上来跟着文豪吟诗作曲了。

这样混下去,中国的科学永久不会发达的。(上面所说科学,系指自然科学,中国今日最需要的是自然科学,因为我们的物质文明实在太不发达了。社会科学当然也很重要的,因为自然科学的目的在利用天然能力,社会科学的目的在改造社会环境。两三年来,社会科学的运气渐渐亨通了,虽然有名的著作出版还不多。总之,这种现象是可喜的。)

我常想:中国今日之是否真能得救,在于科学家能否发明物品,制造机器;文学家能否创造真正有价值的小说、戏剧、诗歌;社会改革家能否真正投身群众中间,艰苦卓绝,努力革命。学术上的分工,精力上的专注,是很重要的。鲁迅先生曾说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比喻,好像说,就是一只牛,也是杀了卖肉就不会耕田,耕了田就不能卖肉,卖了肉就不能再成只拿来祭孔。一个人能够革命,又能够造机器、写文章,原是很好的事。但实际上这样的天才是很少的。

好多历史上有名的革命家,大都抱定理想,百折不回,但也有读书很少的。革命家少读书不算是一件羞耻的事,正同科学家不会作诗也不算是一件羞耻的事。书本读得多的人,头脑太复杂了,顾此顾彼,思前想后,也许竟不能革命。中学生是在读书时代。教中学生丢去了书本全去革命是不对的。但中学生也不是小孩子了。社会的多故,时局的危急,世界的艰难,青年的中学生也不能不睁开眼睛来看看,自己将来究竟要做怎样的人。希腊的哲人达勒思(Thales)说:“汝当自知。”这是中学生应该悬诸座右的教训。

同类推荐
  • 网上创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系列教材)

    网上创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系列教材)

    本书系统、完整地讲述了当前网上创业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践。主要内容包括:概述、网络与电子商务、网络盈利模式、网上创业者素质、团队意识及其重要性、网上创业项目、网上创业项目融资、网上商店及网络营销、物流与电子支付、网上创业中的财务管理、网上创业的风险管理等。每章后均附有思考题。本书可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经济与管理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作为有意于网上创业的开拓者的参考手册。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地理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地理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 参透凡尘的经典禅意美文

    参透凡尘的经典禅意美文

    《经典美文系列丛书:参透凡尘的经典禅意美文》出于读者对禅意美文的喜爱,精挑细选了一部分名家的作品。聆听仁者、智者呓语,感受禅诗意般的清欢美好。柔软的心需要这些诗意来暖化,好的品行需要清凉的禅思来引导。在阅读中,以初心观照世间万物,触目随缘都是心光,幽幽而任远,得大自在,解脱尘世的种种烦恼,感受随时随地都是清欢的人间好时节。
  •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新窗口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新窗口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套丛书集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及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套实用工具书。
热门推荐
  •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内容简介:做人与做事都离不开方圆之道,所谓“方”,即表现于外在的性格和方法:所谓“内”,即深积于心中的气度和态度,古人常说“内方外圆”,正是说出了此中道理。显然,这种内外结合之道,是做人与做理的大智慧、大学问,非一般小打小闹之人生游戏。
  • 斯德哥尔摩恋人

    斯德哥尔摩恋人

    十一岁那年,没有只言片语的安抚和解释,那个从未自称过母亲的女人将她送到几千公里外的国度,她没有哭。她遇见过海岛的黄昏,森林的大雪,却从未遇见过最美的风景。她遇见过雪山的日出,沙漠的绿洲,却从未遇见一个深情爱人。直到那年,一次绑架,却让她交付一颗真心。从此陷入斯德哥尔摩的爱情漩涡,殊不知,这孽缘,是她颠沛流离的开始。七年后再度相遇,她是踏着弗拉明戈而来的少女,视他如命。他是外人口中薄情寡性的孟家大少爷,待她如草。情根深种,在劫难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苗域秘境

    苗域秘境

    一个在殡仪馆工作的员工,火化了一具诡异的尸体后身中奇蛊,在解除蛊术的路上遭遇了很多超现实的诡异事件,这个世界上是否真的有鬼?是否真的有僵尸?超现实的东西是否真的存在?神秘的地底世界,人类不知的神秘种族,巍峨壮阔的地下皇城,身负剧毒的烛龙......“怎么是你,你不是已经死了吗?”
  • 一万年的游戏

    一万年的游戏

    新鲜出炉《星石灾荒》!!!求支持!!!《星石灾荒》!!!万年苏醒,天神游戏。末世来临,丧尸横行。变异兽、魔族血腥屠杀,人类幸存者在夹缝中挣扎求生。天降卡牌,血统传承。人类,在黑暗的边缘,看到一缕曙光。牧千帆,继承了一份极为普通的血统,但其隐藏深处的,居然是......
  • Love Songs

    Love Song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撒娇BOSS追妻36计

    撒娇BOSS追妻36计

    傅双双此生最亏的一件事,就是一场酒醉,自己在太平间与一具死尸滚了,看着那张颠倒众生的死尸脸,傅双双狠狠的甩了几巴掌,在一群黑衣人全副武装,拿着机关枪对着小小的太平间时,她远远逃离了作案现场。奉颜歌此生最孬的一件事情就是难得装下死就被睡了,是男是女是人是狗是猪都不知道;最开心的一件事情是亲自将傅双双缉拿归案,接着夜夜与她一同研究人体生理学。
  • 封魂罐

    封魂罐

    古玩浪子卷入考古谜案,一个战国封魂罐。牵扯各路人物,共赴千年古迹闵王台。手足兄弟离奇失踪,却留下当年父亲的一本日记和一串神秘数字87201,触摸封魂罐之人相继人间蒸发。散发异光的鱼鳞,诡异邪毒的小虫。辟邪血沁的玉器……事件愈演愈烈,而线索扑朔迷离,仿佛有幽魂暗中操控一切。所有人深陷重重悬案。不能自拔,阴魂频频托梦,是真是假?是中邪还是阴谋?
  • 绝色宫女是王妃

    绝色宫女是王妃

    半路相识,被弃洞房之夜的王妃;目的不寻常,貌美如花的宫女;江湖新人,神秘宫主,原本不可能有交集的三个人,竟是同一个人。看她游走不同男人之间的本事,看她的真实目的,看她如何让皇叔侄对立,看她最终情落谁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途重修

    仙途重修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一世,他提剑杀上九重云阙,将前生未修的道,未竟的恩仇一一斩灭!
  • 不复存在

    不复存在

    嬴政,你说过,待你功成名就便许我十里红妆,生世守候。可我等了千年,只等到一个乱世。老子去你妈的天道!世间一切皆顺天道,我偏要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