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78200000008

第8章 迷头认影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新就臭皮囊

《红楼梦》第八回有《嘲顽石偈》。在《红楼梦》艺术世界中,作者想象贾宝玉原为青埂(情根)峰下的一块女娲补天剩下的石头,因凡心炽动,才幻形入世,“在温柔乡里受享几年”(第一回)。“失去幽灵真境界”指石头离开清幽灵秀的真境界“。幽灵”即第五回中太虚仙境里的“幽微灵秀地”,那里有松风明月、虎啸猿啼的“真境界”;“幻来新就臭皮囊”指石头幻形为通灵宝玉。“幻”指幻化,“就”为依附。佛家厌恶人的身体,认为其中盛有痰粪等秽物,所以称为臭皮囊。这里指宝玉。

这两句诗富有禅意,它指出正是由于对诸尘外境的执着,世人才失去了“本来面目”,在情天欲海里漂泊沉沦,导致了生命本真的斫丧。逐物迷己,迷己逐物,生命便如陀螺般旋转,无有了歇之期。我们每个人都往往迷失了真实的自己,失去了“本来面目”而去追逐秽浊之物。若以禅的眼光来看,情天欲海,浩渺无涯。只有顿明本心,才能回头是岸。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是《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游太虚幻境时看到的一副对联。意思是:把假的当成真的,真的也就成了假的;把无当作有,则有也成了无。

这一联将真假有无的相对性揭示得尤其深刻。当我们把无当作有、把空当作色时,就会认假作真,生起种种贪心,舍己逐物,迷失自己,丧失了纯真的人性。

《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神会偈:“本有今无无何物?”迷人不知本觉真心,认假作真,执无为有,生起种种妄想,这就叫作“本无今有”,即“真亦假”“有还无”,此为对联语意。

但是,如果把“有”当作“无”、把色当成空,人们往往又会走到否定一切、抛弃一切的一边,这样一来,必将失去人生的生机。因此,明见真空妙有,才不至为“假”“空”绊住了脚。

“迷头认影”是禅宗对“本来面目”失落的典型象征。它源自《楞严经》卷四,说室罗城中有一狂人演若达多,早上起来照镜子,看不到自己的头,就以为自己的头丢了,到处寻找。“头”比喻真性,“影”比喻妄相,“迷头认影”比喻众生迷失本心,执着妄相,如同痴人早上照镜子,贪爱镜中头影,反以为自己的真头丢失,狂奔乱走急急找寻。因此禅宗感叹:“演若头非失,镜中认取乖。”本来的“头”(真性)并没有迷失,但如果把镜中头当作真头,就又大谬不然了。

禅宗将一切向外的寻求都看作是迷头认影,指出学人“四海参寻”,问禅访道,就是“演若迷头心自狂”。向外求觅,就与大道离得更远:从眼、耳等感官之“门”向外获得的知识,只是幻影而非真知。因为它们只是幻象,而非真实的自性。唯有内省式的顿悟,才能明心见性:“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认影迷头,岂非大错。”

与此同时,以禅的观点来看,迷悟无别,真妄不二,妄相也是真相的反映,求真性也就是求妄相:迷的时候有真头、影像的种种不同,忽然之间开悟,也并没有得到一个新的头,只不过是发现迷时不能发现的原本的头而已。因此,只要歇却迷狂的心念,就能够重新得到本来的“头”。

认贼为子

《楞严经》卷一说:“由于你长久以来,把贼人看作儿子,失去了原来的财富,而遭受生死轮回的痛苦。”《圆觉经》也说:“有人认贼为子,他家的财宝,怎么也保不住。”

禅宗指出,生起取舍之心,悖离本心,就是认贼为子:“舍妄心,取真理。取舍之心成巧伪。学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认贼将为子。”同样,夸夸其谈,缺乏真修实证,用智性思维计较、度量的,都是认贼为子,所以大慧宗杲禅师说:“寻常可以说得道理,分别得行处,尽是情识边事,往往多认贼为子。”禅宗还指出,向外寻求,执着于声色,为声尘色尘所迷惑,同样是认贼为子:“听不出声,见不超色,如斯过患,实可怜生。殊不觉知,认贼为子。”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明白这个道理,执着外境,把纷纭迁变、生灭不已的六尘外境当作自己的本心,将妄心错认为真正的悟见,就如同认贼为子的愚痴可笑。

谁缚汝、谁垢汝

《维摩经》:“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如果本来就没有束缚,自然也用不着解脱。那么,是谁束缚了我们的心呢?

这是一个值得参究的话头。

三祖僧璨继承慧可的禅法,广施法雨,普度众生。

一天,有位少年僧人前来拜见。少年僧人问:“什么心才算是佛心?”

三祖问他:“你现在的心是什么心?”

少年僧人想了一想,说:“我现在没有心。”

三祖说:“连你都没有心了,佛又怎能有心?”

少年僧人就向三祖祈求说:“但愿师父能指示我一条解脱的法门。”

三祖问他:“谁绑住了你?”

少年僧人想了想,说:“没有人绑住我。”

三祖告诉他:“既然谁也没有绑住你,那你就已经解脱,为什么还要寻求解脱法门?”

少年僧人一听,当即大悟。后来,他成为禅宗的四祖。

僧问石头希迁:“什么是解脱?”

希迁反问:“谁把你捆住了?”

僧人不解,又问:“什么是净土?”

希迁再度反问:“谁把你弄脏了?”

以上两则故事,反映了禅宗超越解缚、净垢等二分法的禅机。

束缚生烦恼,解脱即菩提。《楞严经》《维摩经》都宣传缚脱同源之旨。《楞严经》卷五:“根尘同源,缚脱无二。”缚脱同源于一心,束缚自己的只能是自己。

鬼由心生

有一座百年老屋,因为年久失修,断垣残壁,不堪风雨。屋内蛛网密布,尘埃蔽日。深夜里,老屋经常发出奇怪的声音,好似女人的伤心啜泣,又像来自幽冥世界的惨烈哀号。人们于是绘声绘色竞相传告:老屋里住满了鬼魅幽灵,谁要是走进了老屋,就别想活命。因此大家都非常害怕,只能远远地看着鬼影幢幢的老屋,谁也不敢靠近一步。

有一天,来了一个外乡人,扬言自己是天下第一大胆的人,世间没有什么东西吓得了他。有一个村民看到这个外乡人口出狂言,非常不服气,故意使用激将法说:

“你自称是天下最大胆的人,可你怎样才能证明自己胆量过人,让我们心悦诚服?”

“我不仅不害怕妖魔鬼怪,任何妖魔鬼怪看到我,都要退避三舍,敬畏三分。”外乡人自负地回答。

“我们街上有一间鬼屋,进去住过的人都被吓出一身病来。如果今晚你敢进去住宿,那就证明你的确是个有胆量的人。”

“区区鬼魅有什么好惧怕的,今天晚上我就要把它们降伏!”外乡人拍着胸脯,故作无畏的神情。

夜幕降临,一群人簇拥着外乡人,来到了鬼屋门前。外乡人硬着头皮跨进鬼屋,一阵阴冷的空气袭上心头。举目四望,昏黄的烛光下,梁柱颓倾,横七竖八,屋顶上破了一个大窟窿,月光斜斜地沉了一地,纸窗上跳跃着幢幢的影子,仿佛鬼魅就要破窗而入。外乡人一惊,赶紧躲在一张案桌下,闭目屏息,和衣睡倒。

稍后,又有一个自称胆大的人,听旁人说这所老屋里经常出现恶鬼,也想进去住宿。他来到门口,推门准备进去。

外乡人恍惚中听见两扇木门咿呀作响,仿佛有鬼魅正要推门而入。他霍地从地上弹起,一个箭步死命抵住木门,不让门外的鬼魅进来。但是他使的力气愈大,门外的推力也愈大。

门外的人也以为是鬼在作怪,所以拼力要推门进去看个究竟。于是,两个“鬼”互相争斗,一直相持到天亮。等到街市喧哗,二人都精疲力竭时,门才打开了,双方这才明白,屋里屋外都不是鬼。

鬼由心生,束缚自己的还是自己。

伏鬼妙方

有一对夫妇非常恩爱,不幸的是年轻的太太突然生了重病,临终前她拉着丈夫的手,依依不舍地说:“我太爱你了,实在不想离开你。我死后你可不能忘了我去找别的女人,否则我做鬼也要跟你算账!”

不久这位太太就去世了。刚开始,丈夫沉浸在丧妇的悲痛之中,但到了第四个月,他遇见了一个女人,两人一见钟情,定了终身。

自从订婚那天起,每天夜里都有女鬼来骚扰他,骂他不守诺言,并将他与新人之间所发生的事说得一清二楚。

每当他送给未婚妻一件礼品时,女鬼都能将那件礼品做一番详细的描述。她甚至可以复述他俩之间的对话。这使他颇为烦恼,以至难以入眠。

一个朋友听说后,劝他去请教禅师。他别无他法,只得向禅师求助。

“那女鬼是你的前妻变的,你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她。不论你做什么、说什么、送什么东西给你的意中人,她都知道,她一定是个精灵鬼。下次她来的时候,你不妨和她交谈,夸她聪明绝顶、无所不知,你对她自然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你可以提一个问题,让她回答。假如她能回答上来,你就答应解除婚约,决不再娶。”

“我要问她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禅师答道:“你抓一把黄豆,问她你手里究竟有多少粒。如果她答不出来的话,你就该明白,她只是你自己主观想象的,就再也不会来骚扰你了。”

当天夜里,女鬼再度出现时,丈夫就依计夸奖了她一番,说她真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女鬼自负地说:“一点不错,你今天见了一位禅师,我也知道。”

丈夫随手抓起一把黄豆,说:“你既然什么都知道,那么说说看,我手里究竟有多少粒黄豆?”

他等着等着,再也没有鬼来答腔了。

至此他终于明白,原来那个活灵活现的女鬼,只不过是自己心理的变现而已。

作茧自缚

《涅槃经》卷二十七:“如蚕作茧,自生自死;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见佛性,故自造业,流转生死。”《楞伽经》卷三:“凡愚妄想,如蚕作茧,以妄想丝,自缠缠他。”痴迷的众生以无穷无尽的妄想之丝,织就了欲望的茧子,在无始妄想状态中相续执着,将自己牢牢地束缚,漂堕在深不见底的生死大海,流浪在渺无际涯的旷野,犹如汲井辘轳,轮回不已。

在佛教看来,一切众生的寿夭、贫富、愚智以及所处环境的违顺、苦乐等,都是唯人自招。众生如蚕,不断吐出烦恼丝,使三界六道的茧子越来越厚实,自我束缚,而难以出离。

对这种痴迷,禅宗感叹道:“听不出声,见不超色,如蚕作茧,自萦自缚。十二时中,无片时快乐,至竟终成废人。”如果我们听到的只是些浮靡的声响,看到的不出乎俗艳的颜色,就会丧失见闻之性的清明,像蚕儿作茧那样,自我缠缚。一天十二个时辰,没有片刻的快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这两句诗,是千古圣于情者的共同体验;若从禅的角度看,则是芸芸众生逐物迷己、作茧自缚,使生命成了煎熬的形象写照。

缘此,禅宗提出了“自缚”的观念以警示学人:“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尘境,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人们完全可以从中得到觉悟。智慧的人不贪恋执着它们;愚痴的人执着于外境,自我缠缚,而不得自由。黄庭坚《杂言赠罗茂衡》也说:“去子之取舍与爱憎,唯人自缚非天黥。”可见,并不是上天要惩罚人,而是人自己把自己当作了囚徒。

渴鹿乘阳焰

《楞伽经》卷二:“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焰,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阳焰”是《华严经》等大乘经典常用的譬喻,犹《庄子·逍遥游》中的野马尘埃。春初原野上日光照映浮尘而四散,渴鹿见了误把它当作是水,狂奔而去,但无论如何也喝不上。佛教用这则寓言象征人的迷妄之心。“渴鹿乘阳焰”也是禅宗常用的象征。

大安禅师示众说:“如果想作佛,你们自身就是佛,却偏要流浪他乡,匆遽忙碌地像渴鹿追赶阳焰那样,什么时候才能开悟?”自己本身就是佛,如果向外追逐,就像渴鹿追逐阳焰一样,永无出离生死轮回的希望。

眼翳空花

“眼翳空花”“水中捞月”等,也是执幻成真而导致本心迷失的象征。《楞伽经》卷二:“愚夫妄想生,如为翳所翳。”如来藏兴起业识的作用,使本来明澈的心眼,被尘翳所障,无法看透世事的真相。

《楞严经》卷六:“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花。”《圆觉经》:“妄认四大为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空中花及第二月。”

“空花”是空中花。患有眼翳或用眼过度的人,会看到许多似花非花的幻影。实际上虚空本无花,它只是病眼者所产生的幻觉。禅宗借以喻虚妄之心所见的各种事物没有实体,所谓“一翳在目,千花竞飞。一妄动心,诸尘并起。”众生之心迷惑狂乱,不知诸相非相,无中生有,执幻为实,遂引起无穷的烦恼尘劳,导致了无尽的轮回之苦。

“空花”也是禅僧诗客最喜运用的喻象之一。《信心铭》:“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尘世的一切,都是梦幻空花,不必执着贪恋。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艳色即空花,浮生乃焦谷。”美艳的色相,只不过是空中花影;短暂的人生,好比烧焦的谷芽。两句将悟道者对人生的感受,写得相当真切。

水中捞月

过去,在一座叫波罗奈的城中,有五百只猕猴,在树林中游玩。它们来到一棵尼俱律树下,树下有一口井,井中有月亮的影子。

猴王看到井中的月影,对众猴说:“月亮今天死了,落到了井里。我们一起来想办法把它救出来,免得夜间没有月亮黑暗一片。”

众猴听了,都觉得有理,准备捞月,可又犯愁了:井那么深,怎么能把月亮从里面捞出来呢?

这时猴王说出了一个主意:“我抓住树干,你们抓住我的尾巴,这样一个抓住另一个的尾巴,我们就能够捞出月亮了。”

众猴依言照办,一个抓住另一个的尾巴,下到井里去。就在快捞到月亮的时候,突然一声巨响,原来是猴王抓住的那棵树干,承受不住众猴的分量,一下子折断了。这时,所有的猴子都落到了井里,活活被淹死了。

《摩诃僧祇律》卷七的这则故事,譬喻愚者认幻为实,更起贪心去追逐,徒劳无功,身陷灾苦。

水中之月似有而实无有,一如镜中之花影。《大智度论》卷六:“诸法因缘无自性,如镜中像。”各种事物都是因缘合成的,本身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性质,像镜中的影像那样虚幻不实。水中本来无月,天上之月和地上之水因缘和合,就产生了水中月的幻相。因此人们应当了解一切现象“如幻、如焰、如水中月”,虚幻不实。镜花水月遂成为禅僧诗客喜爱讽吟的意象。《证道歌》:“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王梵志诗云:

观影元非有,观身亦是空。

如采水中月,似捉树头风。

揽之不可见,寻之不可穷。

众生随业转,恰似寐梦中。

人的身体由四大五蕴组成,本来空无一物,如水中月影,树头风声。痴迷的众生不明白这个道理,执幻成真,以假为实,身处梦中而不知其为梦,执着贪求,随着业力而轮回生死。黄庭坚《沁园春》:“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红楼梦》第五回《枉凝眉》:“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都表达了执幻为实的枉然。《五灯会元》卷十八:“若是个惺惺底,终不向空里采花,水中捉月。漫劳心力,毕竟何为?”意思说如果明白了镜花水月本来空虚的道理,头脑清醒,就不会采空中花,捉水里月。因为这一切都是虚幻不实,追求的结果不过是白白地浪费心力,不会有任何成功的希望。《西游记》第二回:“悟空道:‘师父又来了,怎么叫作水中捞月?’祖师道:‘月在长空,水中有影。虽然看见,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

同类推荐
  • 叶曼拈花

    叶曼拈花

    本书为一本书信集,收录了《变相的打秋风》、《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母亲的发泄》、《老年人的财产》等多篇书信作品。
  • 烹禅煮佛

    烹禅煮佛

    《烹禅煮佛》的所有篇章,都是作者构思原创的,不是引经据典的那种。成书之前,其中的部分篇章,已经在《读者》原创版、《青年文摘》、《佛教文摘》、《报刊文摘》、《格言》、《知音》、《思维与智慧》、《语文报》、《语文周报》以及《2011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精选》(苏教版)等报刊教材上广泛传播。毋容置疑,禅是一剂灵丹妙药,救治迷惘失落的心灵。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热门推荐
  • 神州志之风云再起

    神州志之风云再起

    神与魔本非天成。俗话说,事在人为,心性使然。神州浩瀚,千秋万载。总有一些故事无法忘记,总有一些身影挥之不去。正魔交战留下的惨痛已经烟消云散,神州之乱的伤痕仿佛也已经不痛不痒。风起云涌,暗流并不是风平浪静。恩怨、情仇即将碰撞出一出激烈的篇章。兽王宗盘踞天坑,韬光养晦,有着何种预谋与惊天的发现?!无极门、天冷坛、梵音寺与星月宫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与牵连?!神州之大,何去何从?如浮萍之于流,如鲲鹏之于游。沧海桑田笑,我只忆今朝;浩瀚神州志,凭栏看逍遥。
  • 皇家独宠:小娇妻,要听话

    皇家独宠:小娇妻,要听话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把她拐进了民政局,走进了婚姻的坟墓。“今后,你就是我孩子的母亲了!”“what?母亲?”把人骗到手后还空降一个宝宝,不带这么玩的?!婚后生活,全年无休,各种床咚、地咚、浴室咚、甚至还玩车震…“这日子没法过了,我要离婚……”“夫人,别慌,咱们换个姿势继续加油……”
  • 斗龙战士之微光之熠

    斗龙战士之微光之熠

    G市最强大的家族,洛家,一夜之间被灭门,组织中神秘的boss,友谊的考验。
  • 倾一世迷离

    倾一世迷离

    一个是心怀天下的公主,一个是放浪形骸的文人,本来各自不同的人生却因为一次偶遇而交织在一起,一支清曲贯穿了他们的灵魂,只那一瞬,便注定那一世的迷离,可惜爱情不是神话,又有多少人能成为神仙眷侣?又有多少人可以摆脱命运无情的捉弄?如果注定没有结果,是选择忘记还是放手一搏?
  • 总裁追妻之明星老婆不要跑

    总裁追妻之明星老婆不要跑

    她本是华国天后巨星,童星唱歌出道,后踏上演艺之路。一路走至巅峰,哪知被姐妹花同情人勾结,下毒致死,她又如何能甘心?再次睁开眼是,却是一个大相径庭的她。一具年轻的躯体,一个练习生的身份,一个柔柔弱弱,不谙世事的性格。不一样的容颜,不一样的身体,可眼底的那份凛冽,冻入骨髓的寒芒,却昭示了娱乐圈女皇的真正归来。不可能?想不到而已,这一切,她都将带着重生。他是这娱乐圈内百年来的神话,真正的身份,却无人能知。当冰冷撞上炙热,当冷血撞上淡漠,当她遇上他。是相互吸引亦或是热血厮杀?一路腥风血雨,看她如何再次颠覆娱乐圈,成为这翻云覆雨的娱乐圈女皇
  • 罗锅富翁

    罗锅富翁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黄河滩区一个贫困的小乡村里,一个地主分子的遗孀在垃圾堆里捡到了一个婴儿,这个婴儿是一个残疾婴儿。老太太一边捡垃圾,一边抚养着这个捡来的孩子。她自己成为孩子的奶奶。她告诉这个孩子,他的父母到酆都去了。她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做罗国。罗国在老太太的照顾下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他被大家歧视,他没有资格上学,没有资格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耍。自己在一个偏僻的小庙里看芦苇,看小燕子飞舞。在一次回家的时候,奶奶离开了罗国,罗国马上成为一个没有人要的孤儿。那一年他刚刚六岁。罗国计划自己去四川酆都去找自己的父母。他不知道酆都在哪里,但是他觉得酆都就在西方。
  • 瀛洲战纪

    瀛洲战纪

    每个人,自身都是脆弱、追求安逸的,因为周边环境的原因,逼迫自己不得不一步一步攀爬,一个人攀爬的过程是艰辛、痛苦的,但一路上有知己好友陪伴,登顶一览众山小之时,有知己好友共同分享,人生道路,不孤单,高处,有温暖,因为,有你们。
  • 一品邪枭:鬼手医妃碗里来

    一品邪枭:鬼手医妃碗里来

    【睿智傲娇武力值爆棚男x狡黠花痴坑死人不偿命女】——————————她盛祁儿坑人亵裤里衣无数,打怪升级抢宝贝,炼丹炼妖御萌宠,一身修为…在某人看来虽是有几分蹩脚,却是怎么也没想到,竟是有一日会栽在那只小白眼狼的手上……啊喂,话说你再上前一步,咱俩的梁子就结大了……——————————“尊上,那只秃鸟竟敢大肆宣扬您……惧内。”黑煞单膝一曲,一张老脸上满是忿忿之色。墨衣男子似是好生不赞同,眸光一凛,凉凉地瞥了某煞一眼:“切莫让主母知晓,否则她若是再让本尊嫁一次证明谁才是‘内人’,本尊若是凑不齐嫁妆,太丢她的人。”黑煞:“……”
  • 时光机之唐朝大冒险

    时光机之唐朝大冒险

    一位少年对未来的幻想====时光机改变世界
  • 学院绝世修者

    学院绝世修者

    一个高中生他的一生不平凡,从他开始在学校被欺负到走上了修行之路,那是一段特别精彩的修行之路,改变了他的一生是命运,可他是最不信命运,可命运却选择了他,给他了绝世的女人,给他了不平凡的身体,武功,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