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32000000004

第4章 依据事实而非臆测做判断

事实是确定的、最终的实情,臆测则是易变的、不能久存的猜想。人类发展到当今这个阶段,既没有意识到事实的美丽、朴素,又没有意识到蕴含于人类自身的、满意的力量。

当人们可以自由地思想,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激烈的辩论和混乱的观念。然而,就在这种充满争辩的混乱中,人生的简单事实也清清楚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们永恒的和谐一致吸引着我们,而它们无形的简朴与真理则让我们无限憧憬。

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的时代,各种思想观念相互碰撞。宗教流派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多,哲学的、超自然科学的,以及其他类别的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每门学科的带头人都竭力想证明本学科的不朽,都渴求着人们能够信奉本学科对宇宙的解释,整个世界处于一种骚动不安的境况。多种多样的相互矛盾的论述,已经发展到令人困惑的地步。这样一来,真理的寻求者们在充满对立的体系中无法找到可遮风挡雨的庇护所,他因而需要重新依靠他自己,依靠他做人的、无可争议的事实。这些事实,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永远与他相伴的他的自我,就是他实实在在的人生。

事实与臆测

论战围绕着臆测而展开,并非围绕着事实而展开。事实是确定的、最终的实情,臆测则是易变的、不能久存的猜想。人类发展到当今这个阶段,既没有意识到事实的美丽、朴素,又没有意识到蕴含于人类自身的、满意的力量。他们没有觉察到真实所固有的可爱,而非要把它粉饰一番。因此,当事实被提及时,诸如“你如何解释这一事实?”之类的问题,几乎不可避免地被提出来,紧随其后的就是臆测,而这一臆测则会导致另外一个臆测,就这样不停地进行下去,直至事实完全湮灭于一堆相互矛盾的臆测中。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各种互相对立的教派与学派也就诞生了。

对一个事实的明察,可以引导人们去明察其他事实,而一个看似阐明事实的臆测,实际上却把事实掩盖起来。如果我们对臆测这种华而不实、引人注目的玩具爱不释手的话,那么我们就无法认识到真理的壮丽。真理不是一种意见,而且任何一种意见既不能夸大它,也不能粉饰它。事实与臆测永远是相脱离的,甚至连最精明的魔术戏法,即便能给人带来乐趣,或者能欺骗大众,也无法改变一丝一毫的事实,或影响事物的本质。正是由于这一点,真正的老师抛弃臆测的曲折之路,只和人生的简单事实打交道。真正的老师知道,这个世界的许多人已经在臆测的迷宫中惘然不知所措,因此他不会去把另外一个臆测强加给这些人,从而让他们更感困惑,同时给他们的论战再加把火。相反,真正的老师只会让世人的注意力固定在人生简单的事实上面。

人生的事实永远摆放在我们面前,如果我们能够摈弃妄自尊大,以及由妄自尊大所带来的、让人失去正确判断力的错觉,那么这些事实便可被我们透彻地了解。人没有必要为了寻求智慧,就去超越人性,做人的事实足以担当坚实的地基,在它上面可以建起一座光芒四射的知识殿堂。

你并没有与思想脱离

人无法与自己的思想脱离;人怎样去思想,就会成为怎样的人。意识到这两个事实中的任何一个,就会让人畅游在知识的海洋,收获最高层次的智慧与完美。有些人之所以不能成为智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自我灌输有关灵魂与自己--也就是他们自己的思想--分离的冗长猜测,因而他们无法认清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本质是什么。灵魂分离的猜测,遮挡了人们的双眼,让人看不到自身,不知道他的智力,不了解他的思想实质,也没能明白离开了思想,他的有意识的人生便不复存在。

人的生命是实实在在的,人的思想是实实在在的,人的一生也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只相信那些明了确凿的事情,则是明智之举。那些自以为超越思想或脱离思想的人,是不明智的。他们只相信那些推测的、并不实在的事情,这就常会导致他们做出愚蠢之举。

人是不能与他的思想相脱离的。他的一生都无法与他的思想脱离。头脑、思想与生命,如同光、光线和色彩一样,是不可相互分离的。此外,它们就像光、光线和色彩一样,不再需要另外一个因素来阐明自己。这些事实已经足够了,而且它们自身之内包含着由所有与之相关的知识建立的根基。

变革的法则

人如同其思想,时常需要变革。人并不是一件“已经制成”而且最终完工的东西,人自身具有进步的能力。靠着进化的宇宙法则,他成为现在的他,而且他正在成为他努力成为的那个他。他这个人被他内心的每一种思想改变着;每一次经历都影响着他的性格;他做出的每一次努力,都改变着他的心理。如果人在这方面做得不好,那么他就可能走向堕落;相反,如果他能够充分利用变革的法则,选择正确的思想,那么他的能量就会大增,他就能够得到拯救。

人活着就要思想,就要行动,而思想和行动将带来变革。如果人对思想的本质一无所知,那么他就会时而变得更好,时而变得更坏;但他一旦熟知思想的本质,他的智慧便与日俱增,他便能够正确引导变革的进程,而且他只会变得更好。

一个人的思想总量是什么,决定着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思想与人之间存在着一致性,自古至今没有任何例外。当思想有所增加或有所减少时,就会给这个人带来变化,数学法则在此永远是起作用的。

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人是有头脑的,头脑的运转靠的是思想,而思想时常是要变化的。有意地去改变人的思想,就等于有意地去改变这个人。

心灵的净化

所有的宗教都和人的内心世界、人的思想打交道,它们旨在引导人的心灵走向更加纯洁、更加高尚的层次。在引导方面取得的成功,无论是部分成功还是完全成功,都可被称为“拯救”,这就是说,从一种思想、一种心理状况中解脱出来,升华到另外一种思想、另一种心理状况。

然而,今天许许多多的宗教施予者们却并没有明白这一点,这是由于事实与他们的意识之间有一层臆测的遮蔽物。他们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开始向人们宣扬宗教。可那些创立各种宗教的大师们,却能够摈弃臆测,对事实情况明察秋毫。宗教大师们之所以一直强调并不断重审几件主要事情,比如心灵的净化及行善,是因为他们想鼓励人们努力选择那些高尚、纯洁的思想--这些思想可把他们升华到蕴含更大能量、更多幸福的境界,进而达到让人们培养一种高尚纯洁的思想模式的目的。

真心渴求、沉思默想、专心致志,这些都是各个年龄段的人们用以获得更高层次的思想模式、更宽广的平和空间、更辽阔的知识疆域的主要途径,因为“他内心是怎样想的,他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他通过在自身内创造新的思想习惯,通过成为一位新的思想者,一位新人,而与他自己的愚昧和苦难作别,让自己得到拯救。

一个人倘若能够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不是通过简单的模仿,突然意识到自身内蕴含的能量,并成功地像耶稣那样思想,那么他就能够成为耶稣那样的人。

伟大与渺小之间的差别

佛教的文献曾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并不具备伟大智慧的虔诚的人,向佛询问人如何才能够得到最高层次的智慧和启蒙。佛回答说:“靠清心寡欲。”据称,这个人听从佛的教诲,把所有的个人欲望都一一摈弃,随后他便意识到了最高层次的智慧和启蒙。

佛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智者在关系到自己的方面所创造的惟一奇迹,就是把一个罪人转变为一个圣人。”爱默生在谈及由思想变化而产生的这种转变能量时曾说:“做伟大的人,其实和做渺小的人一样容易。”它的寓意,与下面这句时常被人重复,但却很少为人透彻理解的话的寓意相近,“天堂的圣父是完美的。你若像圣父那样思想,你也可以成为像圣父那样完美的人。”

那么,一个伟大的人与一个渺小的人之间的根本差别是什么呢?是思想,是心态。的确,我们也可以说这种根本差别是知识,但别忘记,知识无法与思想脱离,当一个人用好的思想取代坏的思想时,他的这种取代恰如一个转变机构,它标志着这个人在获取知识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人类发展的整个进程中,人类从最低级、最原始的蒙昧阶段发展到最高级的智慧阶段,人的思想自始至终决定着人的品格、状况和知识水平。

圣人是思想的主人

芸芸众生在受到外部事物的刺激和召唤时,借着占支配地位的思想的盲目冲动,沿着进化之路缓慢前行。但真正的思想者、圣人,却能沿着他自己慎重选择的人生道路,快速而又明智地前行。芸芸众生没有获得人生的启蒙和顿悟,他们成了思想的奴隶,但圣人却是思想的主人。前者喜欢随波逐流,盲从于流行一时的思想,而后者在思想方面则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前者遵从的是当时的冲动,只考虑他们眼前的享乐与幸福,后者则能指挥并征服冲动,永远与正确为伍;前者被盲目的冲动支配,违背了正义法则,后者靠着驯服内心的冲动,遵守了正义法则。圣人敢于直面人生的事实,他知道思想的实质,他懂得并遵从做人的法则。

但那些人生充满悲伤的盲目冲动受害者们,可以睁开思想的眼睛,认清事物的实质,只要他希望自己这么做。圣人--充满智慧、精神焕发、内心平静,并非天生比那些愚者--不知所措、精神不振、心乱如麻者高明,他们之间的区别只在于他们的精神实质。倘若愚者能够摈弃他的那些愚蠢的思想,选择并接受明智、正确的思想,哇!他便可变成圣贤之人。

选择智慧的思想

苏格拉底看到了品德与知识的实质,而且每一位圣贤都看到了这一点。学习可能有助于让人与智慧为伍,但仅凭学习无法成为智慧之人。只有选择了智慧的思想,并且去采取智慧的行动,最终才能够收获智慧。有的人可能在学校里博学多才,但在人生这所学校里却愚不可及。一个人如果培养了更加纯洁、高尚的思想,那么他就能够获取真正的知识,达到宁静平和的境界。

愚蠢和智慧,无知和启蒙,并不只是思想的结果,它们本身就是思想。因与果--努力与结局--均包含在思想中。

我们如今是什么样,那都是我们曾经如何思想的结果。

我们建立在我们的思想之上;

我们是由我们的思想构筑的。

人并非只拥有灵魂。他自己就是灵魂,他自己就是思想者及实干家、行动者及认识者。他总的思想状况就是他自身。围绕着他的精神实质的,是他的思想领域。他怀有愿望与悲伤,欢乐与痛苦,关爱与憎恨。思维并不是超自然的、超人的灵魂。人是心灵;思维是本质;思维是人。

人可以发现他自身。他可以看到实实在在、不加掩饰的他。他以前在臆测的世界里迷失了前进方向,当他为摈弃虚假的、自我杜撰的臆测世界做好准备时,他就能够直面人生的事实,进而了解真实的他。此外,他还可以把自己勾画为他希望成为的那种人,而且他可以在他自身内创造出一个新的思想者,一个新人。这是因为每一时刻都是选择的时刻,而且每个钟点都涉及人的命运。

同类推荐
  • 一念一世界:为人生重拾悠然的心

    一念一世界:为人生重拾悠然的心

    旨在教读者如何在自己的情绪里寻求解脱,如何潇洒地把一切恩怨情仇化作岁月的云烟,于前行里轻松地追逐梦想和信念。只要能坦然面对人生的得失,又何必在乎深浅和长短;计较得太多就成了一种羁绊,迷失得太久便成了一种负担。不必太在意,拥有时珍惜,失去后不说遗憾;过多的在乎会把人生的乐趣减半,看淡了一切也就多了生命的释然——即便我们的人生不能纯美如月,也依然会有一个开阔的精神家园。
  • 马上解决

    马上解决

    本书共分四章论述了企业问题的处理方法。内容包括:“用‘马上解决’做座右铭”、“做问题解决者而非挑剔者”、“别等问题来找你”、“做用智慧解决问题的新员工”。
  • 你在为谁工作(全新升级版)

    你在为谁工作(全新升级版)

    揭秘世界500强企业择人标准,破译高效能人士素质基因。工作只是养家糊口的一种手段?还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什么行业,搞清楚“你为谁工作?”这个问题,至关重要。你是自己命运的播种者。你今天所做的一切,都会在将来深深地影响到你的命运。
  • 水煮红楼:品大观园职场那些事

    水煮红楼:品大观园职场那些事

    王熙凤翻云覆雨的秘诀是什么?孤傲任性的黛玉在激烈的职场上如何自存?宝钗又如何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水煮红楼(品大观园职场那些事)》《红楼梦》的人物和情节为框架,在虚拟的“大观园时装有限公司”里搬演了一幕幕生动的职场活剧,必将令读者在掩卷之余更深入地思考职场生存和企业经营的要义。《水煮红楼(品大观园职场那些事)》由吕叔春担任主编。
  • 心想事成的创意整理术

    心想事成的创意整理术

    超级电玩任天堂Wii的创意是怎么产生的?——企划人希望开发一款全家老少可以一起玩、开心得像在家里吃火锅那样的游戏产品!但是,仅有这样的愿景和情怀是远远不够成就伟大产品的!从美好愿景到完美产品,需要的不仅是创意,而是将无形创意整理成可供开发有形产品的完整解决方案!只需2小时,帮你把脑子里那滩泥一样的创意,整理成可以立即实施的行动方案!
热门推荐
  • 我的限穿生涯

    我的限穿生涯

    本书就是一个有时间限制的万恶穿越!各种地图可以有,但是侧重点为一些事件,覆盖一个时代的很少。
  • 嘉兴寒食

    嘉兴寒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适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选择。在创意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交融、相互推动,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时期文化的多重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全面认识,进而增强发展文化的自觉性,提高发展文化的真本领。因此,发展和繁荣文化建设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 兽妃:鬼王的魔后

    兽妃:鬼王的魔后

    她,是现代雇佣界的女王,淡漠无情,视死亡为游戏。一朝穿越,却成了最不受人待见的古家二小姐,连下人都可以随便欺负?醒来后,她呼禽唤兽,琴为器,音为攻,结实令人闻风丧胆的鬼王,携手抗敌,且看传奇兽女,凤倾天下!
  • 皇族大败类

    皇族大败类

    堂堂文艺复兴后最著名的仿造大师一代文艺大盗李浩,不知道怎么就来到了古代还附在了一个同名人的身上。从此李浩的幸福生活开始了。文章一篇篇写,小妞一个个泡,这武功嘛,有什么关系?就凭李浩皇孙的身份谁还敢动他。。。
  • 谋汉

    谋汉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次赛车事故,韦朗来到了西汉。他来的第一年,韩信被诛。他来的第二年,刘邦驾崩。他来的第四年,萧何去世。之后他巧遇张良,营救周勃。他见证了刘邦集团那些功过千秋的能臣良将,也见证了这些人兔死狗烹的命运。他或许会成为西汉时期一位仗剑行走,除暴安良的游侠。他或许会成为西汉时期一位权谋天下,游刃官场的官员。他或许会成为西汉时期一位金戈铁马,保家卫国的将军。然而这一切不是一个定数,这不是绝对的乱世,确是一个造就传奇的年代。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终极案件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终极案件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是侦探小说的顶级经典名著,是侦探小说中一座不可逾越的文学丰碑。神秘、刺激、曲折、惊恐的故事情节,神奇、智慧、缜密、正义的“神探”形象,使许多读者从喜欢福尔摩斯开始到喜欢侦探小说,使许多作者从喜欢福尔摩斯到走上了侦探小说的创作之路。以至于文学中的名侦探福尔摩斯,与动漫中的米老鼠和宗教故事中的圣诞老人一起,成了世界知名的“三大名人”。这就是文学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学经典的力量。
  • 欢喜冤家宜解不宜结

    欢喜冤家宜解不宜结

    高傲狐狸遇上呆萌青鸾双双交战,相互抺黑。因一场事故结交夫妻,相互嫌弃……到最后还是爱上对方。
  • 我的梦幻人生

    我的梦幻人生

    这是我的一生,也是一个“文明”的一生,这里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升华和无限放大;这里有一个文明的兴衰和意外;这里更有数不尽的爱恨情仇!
  • 杀手特种兵

    杀手特种兵

    他是一个千人斩的顶级杀手,他也是背负着国仇家恨的年轻天骄国秘密特工,从孤身一人开始,看他怎样一统黑道、称霸江湖,看他怎样被红颜眷恋、欲罢不能,看他怎样集结力量瓦解敌方特工组织、取而代之,看他怎样摧毁敌国政权、快意恩仇……一切尽在本书痛快淋漓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