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61400000010

第10章 放下放不下

佛语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中的“放”意为“放弃”,而“屠刀”则泛指恶念。不论是“放弃”与“放下”,都是让人们对某些该放下的事情要敢于放下、勇于放下。

从古至今,芸芸众生,忙忙碌碌;为衣食、为名利、为子孙哪里有人肯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忙来忙去到底为了什么?有多少人直到生命的终点才明白,自己的生命在无用的地方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而如今却已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体会生命的真谛了。

正如寒山禅师的《人生不满百》: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自身病始可,又为子孙愁。

下视禾根土,上看桑树头。

秤锤落东海,到底始知休。

意思是说,尽管人生非常短暂,但是人们却都抱着长远规划,全然忘记生命的脆弱。不仅要应付自己的烦恼,还要为子孙后代的生活操劳。生命中劳劳碌碌都是为衣食生计奔波,哪里有时间停下来思考一下生命的意义。人生的轨迹就如同掉进水里的秤砣一样,直到碰到生命的尽头才会停止。

寒山禅师以此诗提醒世人:“即刻放下便放下,欲觅了时无了时”。能放下的事情不妨放下,若是等待完全清闲再来修行,恐怕是永远也找不到这样的机会了。

人生往往如此,拥有的越多,烦恼也就越多,因为万事万物本来就随着因缘变化而变化,而人们却试图牢牢地把握它,让它不变,于是烦恼无穷无尽。倒不如放下,烦恼自然会渐渐减少。话虽如此,可又有谁能放得下呢?

许多人都有贪得无厌的毛病,正因为贪多,反而不容易得到。结果患得患失,徒增压力、痛苦、沮丧、不安,一无所获。

有个孩子把手伸进瓶子里掏糖果。他想多拿一些,于是抓了一大把,结果手被瓶口卡住,怎么也拿不出来,他急得直哭。

佛陀对他说:“看,你既不愿放下糖果,又不能把手拿出来,还是知足一点吧!少拿一些,这样拳头就小了,手就可以轻易地拿出来了。”

在生活中,要学会“得到”,需要聪明的头脑;但要学会“放下”,却需要勇气与智慧。

佛家所讲的放下,并不是要人们什么事情都不做,是说做过之后不要执着于事情的得失成败:钱是要赚的,但是赚了之后要用合适的途径把它花掉,而不是试图永远积攒;感情是应该付出的,不过不必要强求付出的感情一定得到回报,更何况什么天长地久。如果我们学会了“放下”的智慧,那么不仅会有益于周围的人,更是从根本上解脱了我们自己。

当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位婆罗门的贵族来看望他。婆罗门双手各拿一个花瓶,准备献给佛陀作礼物。

佛陀对婆罗门说:“放下。”

婆罗门就放下左手的花瓶。

佛陀又说:“放下。”

于是婆罗门又放下右手的花瓶。

然而,佛陀仍旧对他说:“放下。”

婆罗门茫然不解:“尊敬的佛陀,我已经两手空空,你还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你虽然放下了花瓶,但是你内心并没有彻底地放下执着。只有当你放下对自我感观思虑的执着,放下对外在享受的执着,你才能够从生死的轮回之中解脱出来。”

在我们寻常人的眼里,世间的万法往往是被认为是实有的,加之我们以固有的观念去看待世间的万物,因而在我们的主观的视角中便产生了畸形的人生观,当做衡量世间一切事物的尺度,因而使我们深深地被是非、烦恼困扰住了。于是人生就平生了许多的痛苦,而我们自身又无法摆脱这种痛苦的缠绕。

显然,我们要摆脱世间各种烦恼的缠缚,单纯地依靠世间的智慧,无疑是不可能实现的。有时我们还需要一种勇气、一种敢于“放下”的勇气。

比如说,我们对某些事“求不得”时,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努力去争取实现其目的。而当这一目的被实现之后,新的欲求又将会接着产生,由是转而产生新的烦恼,如此则永无了期。此时此刻,如果我们心中能够产生一种“放下”的勇气,这个烦恼也就有了期限。

放下是一味开心果、一味解烦丹、一道欢喜禅。只要我们能够适时地放下,何愁没有快乐的春莺在啼鸣;何愁没有快乐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没有快乐的鲜花在绽放!放下就会有所失,而所失正是你的所得。

正如《优婆塞戒经》所讲的“若闻讥毁,心能堪忍;若闻赞叹,反生惭愧”,意思是说,如果听到别人讥讽毁谤自己,心中要能忍受侮辱;如果听到别人赞扬自己,反而要生惭愧之心。

世间事,凡有一得必有一失,凡有一失必有一得。当你终于成功了,失去的是青春;你终于事业有成了,失去的是健康;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有许多女伴的时候,失去的也许是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夫妻间的相濡以沫;儿孙满堂时,失去的却是一生。

人生道路上,花花世界里,你是否看清:不是一切失去都意味着缺憾,不是一切得到都意味着圆满。

不要为失去的追悔伤心,也许失去意味着更好的得到,只要你选择的是纯洁而又美好的理想;不要为得到的而沾沾自喜,也许得到代表着你失去的更多——如果你选择的是虚荣而又自私的目标。

天台国清寺的两个诗僧,在幽静的林子里,在月光下对话。

一问:世人谤我、欺我、辱我、恶我,如何?

一答:你只需由他、任他、忍他,多年后你且看他。

是啊,无论失去或得到,只需用一颗平常的心去面对,缺也是圆。

参透了得与失,就不会得意忘形,也不会悲观失望,就有一颗平常心,一颗从容心,就可以做事了。

所以,在佛法中讲究“三无”,即无念、无相、无住。并将这“三无”的思想同戒、定、慧三学加以配合,认为无念就是戒、无相就是定、无住就是慧。

为什么说无念是戒呢?因为持戒要做到持而不持、不持而持,一切都能够顺其自然,不是有意地要这样去做,而是已经成为自己的本分之事。

“无念”就是“念念不住,字字无碍”,并不是“不动一念,不说一字”。此“无念”是说的我们的“真如佛性”,它是一个无形无相的妙用真性。在这个无形无相的妙用真性上,“无行为思想的束缚,没有色香味的感觉”等等。既然一切皆无,又怎么会有什么真实不虚的“念头”呢?所以,佛法说的是“无念为宗”。

“无相”为体就是“定”,定在三学当中有保持稳定的作用。有时候把戒、定、慧比喻为人的两足、身体的眼目,故有戒足、定身慧目之说,定就是我们的身体。修定也要做到无相,有相的定是形式、是浅定,不是深定;只有无相定才是大定、才是首楞严三昧,无相定才能成为禅心之体。

“无住”就是慧,有智慧才能无住;没有智慧就会在一切的现象上、在六尘上、在五欲上、在一切善恶境界上产生执着。无相就是要破除一切的执着,只有破除一切执着,智慧才能显露。所以说,无念、无相、无住是戒、定、慧三学在禅宗修行上的具体运用。

唐宋时期的香严智闲禅师原是百丈的弟子,因为识性聪明,博学悟知,后来在沩山祖师门下修学。

一天,沩山祖师问他道:“听说你在百丈先师那里,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是你的聪明伶俐,意解识想,乃是生死根本。你能在父母没有出生时,讲出一定的道理吗?”

智闲禅师心里一片茫然,回到书房查阅所有的经文也找不到一句有关“父母未生时”的现成答案,于是内心深深地感叹说:“画饼不能充饥!”

为此,他多次请求沩山祖师对他讲解“父母未生时”的那一段光景,而沩山祖师乃大手眼宗师,这关键问题哪能轻易告诉他?所以为打破智闲禅师的迷惑,对他说:“我如果把这句话的背后面目对你说透了,你以后落在知解上不得开悟,就要骂我沩山不善巧指点你了。另外,我说的也只是我的悟处,与你自己一点也不相干呀!”

智闲听后,一气之下,便把平时的经典文学付之一炬,然后毫无顾惜地跑到山上去过粥饭僧的消闲无为的生活去了。

如此日复一日,无心无欲,妄念渐歇。一天因为做着除草的农事,忽然锄着一块瓦砾,随手不经意地一丢,恰好把瓦砾击在一根竹子上,这突发而来的“啪”的一声,卒断暴折地打开了久久封闭的业识玄关,能所顿尽,自性现前。在遥礼沩山祖师以不忘指示之恩后,颂出了只有如今方能颂出的开悟之谒:

一击亡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到者,咸言上上机。

在后来上堂开示时,又唱出了智慧绝伦的禅悟名言:

“道在悟达,不在语言。况是密密堂堂,曾无间隔,不劳心意,暂借回光。日用全功,迷徒自背!”

从这一则智闲开悟的公案里,我们可以领悟到禅悟是要把知解之心去掉,使观念落空,此时就能体现禅的离知真修,如果能一直深入下去,到了某一因缘时节,就能开示,真如佛性的本来面目就突现目前而亲切证知了。

我们的心心念念要不住于善法,也不住于恶法,在善恶境界上都不起著。有住就有执着,无住就没有执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眼中有色,心中无色,才能坦然面对世间的各种诱惑。七情六欲本人之常情,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同出家人一般清心寡欲,但如果一味沉溺,则大事不成。

如何才能真正地透出理念而直达无念之境?如果真有向上的决心,就应放下一切分别之心,把所有的观念作用去掉,使心无所系、念无所着,既要死尽世间的情想,也须扬弃出世间的愿求,随缘度日,心空无住,如此久久,自能泯绝情见,消亡诸障而得开悟见性了。

同类推荐
  •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为深入浅出、精简而全面的佛教通论,对佛教的义理、历史和各种传承有一个精确的综观。
  • 道德经释义

    道德经释义

    《道德经》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它不仅包含着宏奥的哲理,而且蕴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诸多方面的基本素材,犹如汪洋大海,内容包罗万象。它以罕见的深度、广度和精度而著称於世。不仅驱使着古代万千的学问家为之作注,探其玄秘,释其奥义,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西方科学家步入这一古老殿堂,探索其中的重大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 旅途的脚印

    旅途的脚印

    这是“放生堪布”索达吉上师的日记,记录了堪布一年中在俗世修行的心路历程。文中不乏印藏大德的殊胜窍诀,以及上师对世间生活诸多现象的体会和感言,是一部难得的人生开示之作。本文语言精练,耐人寻味,所涉及的内容多与生活相关,将佛法禅机深入浅出的讲解,能够在轻松阅读中得到内心的宁静。
  • 禅意人生

    禅意人生

    本书的内容性质,是以禅法的观念及禅修的方法,通过深入的体验及简明的介绍,推广到人间的现实生活中来,以期使得不论年龄性别、职业层次、教育程度的社会大众,都能分享得到挥法的利益。若能定时禅修者,本书中提供了基本的撵坐方法;若是忙碌异常的人士,也不妨试著用本书中介绍的禅修观念,调整自我,消融自我。
  • 体悟《心经》深意

    体悟《心经》深意

    《体悟心经深意》是台湾学者郭永进先生经过真修实证以后的解经之作,通过很多幻灯片的生动演示,图文并茂地来诠释《心经》这部深奥经典的真正内涵。让很多人都能轻松读懂这部“无字天书”,透过这些超越经典、超越文字的“心路”,直接指引大家去看到那活生生的生活,进而通过实证而渐入心灵自由的解脱之境。
热门推荐
  • 傲世为尊重生毒医女

    傲世为尊重生毒医女

    一朝穿越,看她如何叱咤风云。一曲倾城,让世人倾倒。“主子,夫人把您房里的婢女全部卖去了倚春楼!”“吩咐下去,把我书房里侍候的婢女一起卖去。”“主子,夫人把您以前画的美人图全部烧了!”“把我这些天画的一并送去让她烧。”
  • 不良少女的邂逅

    不良少女的邂逅

    谁说不良少女没有爱,在学校里数一数二的不良少女也在一次不平凡的邂逅中找到了自己的爱。
  • 妄言之爱

    妄言之爱

    一个是“温柔王子”,一个是“酷帅暴君”,周旋两个男生之间,爱恨情仇,牵扯不清的情愫,我的爱情到底该怎么选择……
  • 凯,我们好像似曾相识

    凯,我们好像似曾相识

    小时候,我们是青梅竹马,可是我(夏幽幽)却在一场车祸中失忆,高中时,我们再次相遇,你却已经成为了大明星,可你并没有忘记我,我们又重新在一起
  • 准老公就住隔壁

    准老公就住隔壁

    [花雨授权]新搬来的邻居真不错,处处帮忙她,还对她呵护备至,最重要的是他不是她最讨厌的有钱人,所以她很安心的接受他的付出,然后把他“占为己有”!怎可能?他竟是个高不可攀的大总裁,根本就不是什么平凡人……
  • 洪荒古传

    洪荒古传

    子会之时有混沌初劫,却是指盘古开天地。而此时丑会已终。丑会之时却是洪荒初劫之始,乃为飞禽走兽之争。现时却是寅会始,天地复归清明,万物皆有序。白蒙蒙之中露出一个幼小的身影。却是那血海之中的那个全身红色的幼童。他就是那道飞出的红光。只见他全身赤裸,身上毛发全无,一双乌黑的眼珠子转动了下。然后见他往地上一跪,拜了天地四方。起身看了下那四周,和无着片缕的周身,笑着摇了摇头。甩了甩了细小的胳膊,孩子露出遥远的思绪。沈平第一次见到妖怪倒是愣住了“你们是妖怪?”那老虎听了沈平的话也不反感,很自得的点了点头“我们是妖怪,小兄弟你刚化形不久吧?”洪荒永远神奇的天地,承载着我们永远的未知,让我一步步为大家揭开那迷一般的世界本书QQ群:116244155
  • 九天玄尘

    九天玄尘

    数千年前,蚩尤以开天神斧之力,引发苍穹裂,天外魔物肆虐人间。这时,人,神,魔,三界共御天魔,最终将天魔赶出九霄之外。为防天魔在侵,人间轩辕大帝立九霄神塔,女娲又以七彩石填补苍穹裂缝……也因如此,天外灵气无法供应,使得地球上灵力衰竭……
  • 情侣手记

    情侣手记

    本书是残雪作品系列之一。该系列一共五种,是残雪2003—2013年间的短篇小说全集。本书共10篇,16万字。有《树洞》《袁氏大娘》《庭院》《盗贼》《枣村》《情侣手记》《龟》《暗夜》《末世爱情》《小姑娘黄花》《月光之舞》等篇目。这些作品是首次整体结集出版。残雪是以短篇小说打开与读者的沟通渠道的,这些奇思异想的篇什,短则几千字,长则一万多字。它们大多描写底层人们对生活充满独特性的体验。细细品味,可以感悟到残雪文字中浓郁的先锋意味和独特的文学情怀。
  • 枪神之幻影双枪

    枪神之幻影双枪

    在这一片无边的大陆上,没人去过尽头。人性的贪婪使得这片大陆战火连天,异族同样对这里虎视眈眈。这里充满这传奇。
  • 主霸天下

    主霸天下

    那一世,她亲眼看见那一抹黑色的身影为她疯狂。她恍然大悟,脸上划过一道泪痕,清明的目光流转着最深刻的爱。这一世,她说‘’这一世,我亲手将自己的整颗心全部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