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65700000074

第74章 反变法的苏轼兄弟及其友生(23)

其驳论《破墨癖说》也很有特色。世人多吹嘘南唐李廷珪墨,李格非说:“余用薛安、潘谷墨三十余年,皆如吾意,不觉少有不足,不知所谓廷珪墨者,用之当何如也?”然后逐条反驳了吹嘘李廷珪墨的各种论据。一是“吾墨坚可以割”,作者反驳说:“余割当以刀不以墨也。”二是“吾墨可以置水中,再宿不腐”,作者反驳说:“然吾贮水当以盆罃,不用墨也。”三是“吾墨皆百余年不败”,作者反驳说:“此尤不足贵,余墨当用二三年者,何苦用百年墨哉!”四是“吾墨黑”,作者反驳说:“天下固未有白墨。”最后作者感慨道:“夫碔砆之所以不可以为玉,鱼目之所以不可以为珠者,以其用之才异也。今墨之用在书,苟有用于书与凡墨无异,则亦凡墨而已焉,乌在所宝者?嗟乎!非徒墨也,世之人不考其实用而眩于虚名者多矣。此天下寒弱祸败之所由兆也,吾安可以不辨于墨。”反对“不考其实用而眩于虚名”,这就是全文主旨。

李格非的记叙文也写得不错,《隐士廉复墓碑序》是一篇有序无铭的墓碑,为我们生动刻画了廉复这样一位隐士形象。廉复与李格非“同里”,卒于元丰七年(1084),时已八九十岁,生于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前后。少时曾“负书应举”,而“年未四十”就“尽束其生平所读书,置屋栋间,而独抱夫《易》以老焉”。

作者一连提了三个问题,是因为“憎世而丑俗欤”,还是“爱其身以有待欤”,或是“得丧轻重已判于胸中欤”?这种写法比直叙更易引人深思。接着写其三事:“筑室结庐,植竹数千、木数百,……他人毕力莫能及”;“种田百亩,活十余口,年岁无不给”;年“八九十,而见其犹有童颜”。以致人们疑他“筑室植木有术”,“必能化黄金”,“必能饵丹”,甚至向他“求其术”,引出他的一段议论:“是安得术?吾于筑室植木也,知不以彼之成坏易吾之诚;于家也,知不以彼之盈虚夺吾之常理;于身也,知不以思虑撄拂吾之胸中。如是耳,安得术?虽然,若有问治天下国家者,吾亦将以是语之。”末二句表明,这既是养生之道,也是治国之术,这位隐者绝非常人。

李格非文以《洛阳名园记》为最有名: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殽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余故尝曰:洛阳之盛衰也,天下治乱之候也。

方唐正(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蹴,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者,无余处矣。余故曰:园囿之兴废者,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之兴废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余岂徒然哉!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唐之末路是矣。

历代对此文都评价很高,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一四云:

“予得李格非文叔《洛阳名园记》,读之至流涕。文叔出东坡之门,其文亦可观,如论“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之兴废”,其知言哉!”张琰《洛阳名园记序》云:“文叔方洛阳盛时,脚迹目力心思所及,亦远见高览,知今日之祸。……呜呼!可谓知言哉!”楼钥云:“斯文之作,为洛阳,非为园囿;为天下,非为洛阳。文字不过二百字,而其中该括无限盛衰治乱之变,意有含蓄,事存鉴戒,读之令人感叹。”小题大作,“意有含蓄,事存鉴戒”,这就是此文备受推崇的原因。

刘克庄称李格非“文高雅条畅,有义味,在晁(补之)、秦(观)之上,诗稍不逮”。谓李格非的诗不逮文是对的,但谓其文在晁、秦之上则未必。《涧泉日记》卷下云:“尹少稷称李格非之文,自太史公之后,一人而已。”更是言过其实。

八、“以尺牍擅名,而其词亦工”的李之仪

苏轼门人远不止苏门四学士、后四学士、六君子几位,有一些未更入其中的,其文学成就甚至高过其中的某些人。如李之仪。

李之仪(1048-1128)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治平四年进士及第,曾任河中府万全县令、权知开封府开封县。元丰中辟入延幕府,为折可适所知。六年,杨景略奏辟出使高丽。元佑中为枢密院编修官,与苏轼、苏辙交游。元佑八年从苏轼辟,主管定州安抚司机宜文字。绍圣四年为原州通判。元符二年,监内香药库,坐苏轼荐辟,“为奸臣心腹之党”,放罢。崇宁元年,提举河东常平,又坐为范纯仁草《遗表》,并作行状,编管太平州,居于姑熟。久之,徙唐州。政和三年,又除名勒停。重和元年以后卒,年八十余。之仪工诗善文,文风深受苏轼影响,诗名虽不及黄庭坚、陈师道,然而轩豁磊落,平淡流畅。

着有《姑溪居士文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皆诗文词合集。事迹见《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三四四本传。

李之仪的文艺思想,很少有同时代的道学气、政教气。他像苏轼一样,着重探讨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其《欧阳文忠公别集后序》:“公尝语人曰:“笔研,我辈假以寓其趣,凡有所当寓,当随其所命意,绎展转而见于笔下。不独学书,因而可以增益其所未到处。久之,斯可乐也。”盖公之自乐者如此,故每见于翰墨者,皆抑扬顿挫,可以为学者师法。信所谓矢口而成言,肆笔而成书也。”写作是为了“寓趣”、“自乐”,而读他人作品更是为了“快意”。好的文章都不是“经意”之作,而是“乘兴”之作。如果有意经营,为文而文,作文就不是乐事,而是苦事了。他最欣赏的创作状态是苏轼知定州,作《戚氏》词的状态。他在《跋戚氏》(卷三八)中说:“一日歌者辄于老人(苏轼)之侧,作《戚氏》,意将索老人之才于仓卒,以验天下之所向慕者。老人笑而颔之。

邂逅方论穆天子事,颇摘其虚诞,遂资以应之,随声随写,歌竟篇就,才点定五六字耳。”这是毫无准备的即兴之作,完全是“矢口以成言,肆笔而成书”的随意之作。

他推崇一挥而就的即兴式创作,与他主张文贵自然是分不开的。他的《折渭州文集序》(卷三五),把文章分为“得之天”与“得之心”两类,而这两类都“非勉强而致者”。所谓“得之天”,含有个人天赋,如他所举的“师旷之聪、离娄之明”;但又不完全指个人天赋,这从他所举的诸葛亮、折可适就可看出。他说:“诸葛孔明崎岖戎马间,本以经纶为事。而《出师表》、《木栾曲》,读之者不得而优劣。岂任重迈远之气,开物成务之才,不期于言而言自至?”知渭州折可适“生将家,便马善射,制胜料敌,乃其所事。

而文辞议论,镕欲与古作者并驱争驰,岂非天得而心通之,忠义激于中,利害动于外,亦不自知其抑扬顿挫,交举相先,而见于笔下耶?”可见,他所说的“得之天”,是指并非以文为业,而文只不过是他们的事业、情感、气质的自然表露,“不期于言而言自至”。

所谓“得之心”,就是《又跋东坡兰皋园记》(卷八)所举的宜僚弄丸、弈秋善棋、轮扁斫轮、庖丁解牛,他们各有某种熟练的技能,熟能生巧,能以神会而不以力致。他说:“昔之能文之士,亦莫不然。司马相如之于辞赋,司马迁、刘向之于叙事,李陵、苏武之于诗,是以其所长自得,而因其所自得者发之于言耳。主于离娄之视,不能代师旷之聪,轮扁、庖丁不能互易其手,故能叙事者未必工于诗,而善辞赋者未必达于叙事,盖各有所专,而其他虽通,终不得而胜也。”也就是说,在他们所专的领域能够得心应手,心领神会,而在其他领域就没有这么顺手了。

一挥而就并非不作构思,只是因为这些人才思敏捷,构思迅速。其《村居阻雨,邻人以纸求书,因而信笔》(卷一七)他曾比较杨亿、苏轼两人的写作方式,两人均能一面饮酒下棋,一面为文。

杨亿运笔如飞,苏轼墨浓笔缓,“然未尝停顿,涣涣如流水,……谛思乃在其间也。”他在《跋文安国篆》(卷四一)中说:“文安国,予与之游三十年,善论难,剧谈切中,尤得于樽俎间为多。尝谓其宿构预计,不如是,必有脱略可指议处。然篆笔方严劲正,未尝妄立一笔,岂舌端笔次,自应相契,故如是?抑机警爽悟,不谋而然耶?”这里他提出了两种构思,一是“宿构预计”好的,而于樽俎间发出,故无脱略可以指议;二是机警爽悟,能一面运笔,一面“谛思”。苏轼作《戚氏》词,即属后一种情况。

文贵自然,并非不需锤炼语言。他在《跋山谷书摩诘诗》(卷三九)中说:“曾子固谓苏明允之文,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虽《春秋》立言,亦不过如是。概而论之,唯明允可以当此,非子固不能形容至此也。……凡落笔皆能如明允,斯可与论文矣。”文章不应以繁简丰约论高低,而应以繁简丰约当否论高低。

要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就需要反复打磨。

黄庭坚作诗讲究字字有来历,讲究点铁成金,颇受后人非议。欣赏立马可待、一挥而就的李之仪也主张“作诗字字要有来处”,读读他这方面的议论,也许有助于消除对黄庭坚的误解。

他在《杂题跋》(《后集》卷一五)中说:“作诗字字要有来处,但将老杜诗细考之,方见其工。若无来处,即谓乱道亦可也。王舒王(安石)解字云:“诗,从言从寺。寺者,法度之所在也。”可不信哉!近得蔡天启句法,颇得其趣。尝记其一云:“草长蝴蝶狂深见,兴尽黄蜂欲退飞。”乃“穿花蛱蝶深深见”与“六鹢退飞过宋部”也。然用之惟在不觉,若觉则不工矣。”为什么要提倡“作诗字字要有来处”呢?因为作诗要讲“法度”,提倡“字字要有来处”,就是为了不失“法度”,防止“乱道”。长袖善舞,多资善贾,作诗作文也是一样,没有雄厚的资本,临文就会捉襟见肘,其《答人求所为诗文书》(卷一六):“自非完养停蓄,发诸家之秘,而加琢削砻磨,以会于瑰奇,则岂复能到?”所谓“字字要有来处”,并不是要展览“诸家之秘”,而是要把“诸家之秘”加以“琢削砻磨”,有来历而又要打磨得使人“不觉”其有来历,要达到“无斧凿痕”的高度:“思道(吴可)近诗,度越唐人多矣,岂(吴)融、(韩)偓辈所能仿佛?其妙处略无斧凿痕,而字字皆有来历。”

“字字皆有来历”也不是他论诗的最高境界,只不过是他对初学者的要求。他在《跋荆公所书药方后》(卷四一)中说:“作字为文,初必谨严于时,造语须有所出,行笔须有所自,往往涉前人辙迹,则为可喜。久之,语以不蹈袭为工,字则纵横皆中法度。”

《跋吴思道诗》(卷四):“凡造语贵成就(独创),成就则方能自名一家。”他论文最推崇苏轼,而苏文之所以使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在于苏文的变幻莫测。他在《答人求所为诗文书》中说:“窃闻平居专以欧阳永叔、王介甫之文,备肘后之索。甚矣,二人之文乃一时宗也。长江秋霁,千里一道,滚滚滔滔,到海无尽。其如风雷雨雹之骤作,崩腾汹盠之掀击,暂形忽状,耸一时之壮气,极天地之变化,则吾东坡老人未可以轻议。虽时所禁,要亦不得而舍。”可见他最欣赏的并不是“涉前人辙迹”,而是“极天地之变化”。

李之仪还对诗歌各体的特征,特别是对词的特殊风格作了系统的论述。他在《谢人寄诗并问诗中格目小纸》中说:“凡所谓古与近体(指古体诗与近体诗),格与半格(格律诗与半格律诗)及曰叹、曰行、曰歌、曰曲、曰谣之类,皆出于作者一时之所寓,比方四《诗》而强名之耳。”四《诗》是指《诗经》的国风、大雅、小雅、颂。他认为各体诗歌都是寄寓作者感情,与《诗经》相比较而各有特点,故有不同称谓。接着他还简明扼要地概述了各体诗的特征。

李之仪诗体论的最大贡献是他明确提出并阐明了长短句“自有一种风格”。北宋论词之作甚少,夏承焘先生把南北宋之际的李清照的《词论》断为“宋人最早的一篇论词的文字”。其实比李清照长三十六岁的李之仪有不少论词之文,而《跋吴思道小词》(卷四○),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李清照的《词论》:

长短句于遣词中,最为难工。自有一种风格,稍不如格,便觉龃龉。唐人但以诗句,而用和声抑扬以就之,若今之歌《阳关词》是也。至唐末,遂因其声之长短,句,而以意填之。始一变以成音律。大抵以《花间集》所载为宗,然多小阕。至柳耆卿,始铺叙展衍,备足无余,形容盛明,千载如逢当日;较之《花间》所集,韵终不胜,由是知其为难能也。

张子野独矫拂而振起之,虽刻意追逐,要是才不足而情有余。良可佳者,晏元献、欧阳文忠、宋景文,则以其余力游戏,而风流闲雅,超出意表,又非其类也。谛味研究,字字皆有据,而其妙见于卒章,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岂平平可得仿佛哉!思道覃思精诣,专以《花间》所集为准,其自得处,未易咫尺可谈。苟辅之以晏、欧阳、宋,而取舍于张、柳,其进也,将不可得而御也。

同类推荐
  • 雄师渡天堑

    雄师渡天堑

    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政府企图凭借长江天险“划江而治”,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和平谈判宣告破裂。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60余万守军的长江防线。23日解放国民党首都南京,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6月2日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历时42天,共歼敌43万余人,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华东和向中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 小心轻放的光阴

    小心轻放的光阴

    这是一本慰藉广大年轻学子的疗愈系散文精选书籍。书中精选唯美、治愈、感人至深的散文和故事,有如花絮般纷繁的青春思绪,有灿若繁星的友情天地,也有朦胧羞涩的初恋情怀。每一篇都能触动年轻学子们的心弦,让他们懂得小心轻放锦缎般华美的青春时光,让青春在时光中飞扬。
  •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避邪”的邪门》《质疑十条“土”法律》《还有多少空置地在扯皮》《说“包二奶”》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不仅是一位诗人、散文家,而且是一名学者,一名民主战士。他的著作有27部,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字数近200万字,且字字珠玑,句句秀美,或清秀隽永,或激进深邃,为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文学遗产。
  • 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诗集

    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诗集

    当代中国工人在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创作了数量惊人的诗篇,其中的佳作和许多知名诗人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但这部分文学成就被严重忽视和低估。譬如19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重要的诗歌选本,工人诗歌基本是缺席的,在当代文学史的主流叙述中也难觅其踪影。这部诗集的作者是这样一批特殊的工人,如巷道爆破工陈年喜、酿酒工人绳子、失业不久的薄膜厂流水线工人乌鸟鸟、炼钢厂工人田力、建筑工人铁骨、农闲时的锅炉工白庆国、十四岁就开始打工的服装厂女工邬霞、羽绒服厂的填鸭毛工彝族小伙吉克阿优、在大地深处工作了近三十年的煤矿工人老井,以及不久前堕楼辞世的富士康工人许立志……
热门推荐
  • 十年遗忘血姻缘

    十年遗忘血姻缘

    他本为天之子,跨界而入人间,一世迷惘,她本为上古圣女,拥有人世间的最高贵血统,最尊贵的身份,她,两岁便知天下事,一个梦让他们心灵彼此交织,相识于梦境里的那个地方,时隔多年,却彼此不识,他们又该如何相处?能否找回那最初的一丝邂逅?敬请期待。
  • 美食帝国:老婆,求包饭

    美食帝国:老婆,求包饭

    他的胃她来喂,她的单他来买。“老婆,我饿了,想吃饭。”她莞尔,点点头,却被他打横抱走。她嚎叫,“你吃饭就吃饭,啃我算什么鬼?”他雅痞一笑,暧昧道,“饭前需要甜点。”陆浅尘不是一个没有原则的男人,只是他的所有原则,都抵不过那个名叫夏墨薇的女人。因为——她抓住了他的胃。*本文宠到流口水,吃货慎入坑!*
  • 前线镇守府

    前线镇守府

    “我觉得自己是个非洲人。”看着从建造设备里走出来的娇小身影,佟景明白自己这次战舰公式又上天了。“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同胞追着我丢矛?”他扭过头,入眼的是一排齐刷刷扶住额头的舰娘。“果然还是氪金才能改变命运啊。”佟景叹着气转身走向自己的办公楼。“对了,赤城和翔鹤,你俩的烈风改准备好没,这次1-1的那只小北方可没那么好糊弄了。””提督,不是所有的战列舰都是特仑苏啊......“看着那只刚刚走出建造设备的萝莉背后巨大的舰装,翔鹤抬头无神的看向天空。天黑要下雨?那不是铺天盖地的矛吗......
  • 系统之回归

    系统之回归

    为了一个莫名的呼唤,他从现实世界来到天灵大陆,陌生的世界里,他仅有一个充满神秘的系统,他将如何生存。爱情也曾经离他那么近,但是他却一心挂念回家之路,他和她的前路究竟在何方,还是就此终结?
  • 网游之你是我的唯一

    网游之你是我的唯一

    在游戏中和现实中都一向呼风唤雨的S市第三企业千金许蔚然本以为除了哥哥许锦翔外没有人治得了她,没想到游戏中突然出来个大神向她求婚,而且现实中,S市第一企业的总裁楚汪洋也对她倾心已久。刚开始她总是不肯承认他们之间的关系,可是在他们结果了种种事情后才知道,他们早已离不开对方...许蔚然:你能说你是初恋?楚汪洋:你是我的唯一......
  • 大乘庄严经论

    大乘庄严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楠帝

    楠帝

    独踞寒峰仙无座,醉卧御椅养精神。八万里路八万处,亿万人仇......亿万头!这是一个无上帝王,纵横宇内,横扫八方的传说!
  • 重生之采菱王妃

    重生之采菱王妃

    看似普通,样貌秀丽惊人的采菱女。她随便一挥手,奴才丫鬟甘心侍奉。她随便一张口,王爷贵人有求并应。她随便一动手,王府也能变田园家宅。男人败倒在她轻纱裙下,女人个个嫉妒要死。——————————————————————————————腹黑男遭遇腹黑女,无招胜有招,一笑化恩仇。~前来谈颂风花雪月~畅聊花前月下,保证坑品,放心跳坑。(*^__^*)亲们,另有新书《美食为媒》,轻松爆笑,欢迎跳坑
  • 中国艺术与意象美学

    中国艺术与意象美学

    意象美学不仅是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同时它亦在艺术研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古今中外有关意象问题的论述杂然纷呈。为意象美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积累了思想资源。然而,在当代中国艺术界,率先将意象美学引入艺术(尤其是美术)研究之中的现象,则是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据我所知,它是以孙宜生先生所提出的“意象素描”的种种观点和教学实践及其所承担的国家科研项目等一系列活动为启始的。
  • 契约龙娘

    契约龙娘

    银龙是龙族中最为高贵的种族,而梦瑶恰巧是世界上最后一只银龙。身为龙族的公主,永远都只能以萝莉、幼女姿态现世梦瑶拉着和自己签订了永生契约的少年表示:自己一定会让龙族成为最强的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