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61200000003

第3章 艺术感觉世界是感觉和知觉的世界

时至如今,我们似乎不能忽略这么一个事实:尽管人们可以毫厘不爽地阐述外界刺激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从而形成感觉,但是,究竟什么是感觉?艺术感觉是如何发生的?艺术感觉的结构和功能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些问题却久久地困扰在我们已有的文学创作理论中,由此导致了我们不无困惑地把创作过程看成是在一只密封的暗箱中冥冥地发生着的,从而陷入了艺术感觉乃是某种非实证性的认识圈套,或者干脆将艺术感觉视为一个“语到义断”的疑题。因此,我们常常在为一些作家对自己创作经验的那种富于“内省”自觉的亲切生动的描述所折服的同时,不免感到他们对于艺术感觉也有“说不清”之虞。作为作家,他们的天性和职责时时在逼迫他们必须描述自己的感觉,而当要他们对于自己的艺术感觉进行准确的说明时,他们往往感到为难。当然,这并不能意味着作家们对于艺术感觉的漠视或置若罔闻,相反,正由于他们对于艺术感觉的神经质的崇拜,唯恐在自己的作品中过多地逸失从生活中所感觉到的东西,他们才那样迷狂地在创作过程中时时追踪着自己的感觉,而对于艺术感觉本身却无暇顾及。这不是作家的过失,而应该归咎于我们的文学创作理论素来对艺术感觉注意得不够。

作家的创作活动意味着人和世界缔结着一种特殊关系,但是作家创作中的复杂的大脑活动,本来就是一只“黑箱”,只有感觉,才是打开这口密闭的“黑箱”的第一扇窗户。换言之,作为发生在人和世界交换过程的最原始的接触点上的感觉,是连接人和世界的第一条纽带,接下去的,才是人的思考和行动。从哲学意义上说,感觉是人对存在的自我意识的第一证明。

人的感觉世界是人类心灵的“第二自然”。列宁早在一九〇八年就指出:“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在感觉世界里,人类对于世界的接触和碰撞方式是形形色色的,因而,外在的世界的一系列现象也都被赋予形形色色的意义矗立于人的感觉范围之内。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把认识分为真理性的认识和暧昧的认识两种形式,属于后者的是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感觉系列。尽管德氏多多少少区别了感觉与其他形式的认识(如理性认识)的不同,并且对感觉的局限性有所了解,然而,从人和世界的特殊关系来看,一个真正的感觉世界,并不是纯粹的对于世界的本能的“直观”(或直觉),而丝毫没有对于世界的整体意识(知觉)。如果仅仅把感觉定义为将感觉到的信息(即世界中变化着的信息)传达到脑的手段,那么我们的感觉能力就只能降低到低等动物的水平。因此,我们所讨论的人的感觉世界,尤其是作为作家的感觉世界,实际上是感觉(sensation)和知觉(perception)的世界。

那么,感觉和知觉这两个词表明了什么呢?心理学家对它们所下的定义往往是互掩的,并且,由于各种不同的心理学派本身的特点,它们对感觉和知觉的区分也是各不同的。我以为在这些不同的解释中,有四种意见比较有代表性:

(1)知觉是比感觉更高一级的感性认识形式,它更多地包含了理性因素。这就是巴甫洛夫所作出的解释,他说:“感觉是由某种外来动因(刺激物)给予感官的最简单的体验;而知觉乃是当这种刺激与其他刺激物以及从前的刺激的痕迹相联系时而在我脑内所得到的一种东西。我就是在这种基础上了解了外在对象,这就是知觉。”这个意见表明,知觉的形成总是要受到过去经验的制约,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总得借助已有知识作为中介和补充。我们对于一个比较熟悉的对象的感知,无需感觉到它的全部属性,而只要感觉到它的个别属性或特征,就可以参照已往的经验(从前的刺激痕迹)把握它的其他属性,从而形成关于它的整体映象。

(2)知觉最先是对事物(对象)的整体形象的感知。这种意见与上述意见恰恰相反,它出自于完形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理论。这个学派的奠基者马克斯·威尔泰墨从一种利用静态图片迅速连续出现而造成一种动态错觉的简单机械(玩具动影器)中,得出结论说:造成知觉的因素一定不止于五官的感觉。这种说法几乎动摇了自洛克以来所流行的根本观念。后来他和他的同行又经过种种实验,试图证明知觉并不只是将各种感觉放在一起的现象,而认为所谓的知觉,并不是先感知到物体的个别成分然后再注意到整体,而是相反,先感知到整体的形象,然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各种成分。这种理论成为后来人们对于感觉和知觉的一种常见性的区分:“感觉是对事物个别特征的反映,而知觉却是对于事物的各个不同的特征——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张力等要素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甚至还包含着对这一完整形象所具有的种种含义和情感表现性的把握。”(3)知觉是对于刺激信息的一种解释。这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派的意见,这个学派强调人的主动性,反对信息论心理学把人视为被动的信息通道,反对行为主义把人视为被动的刺激—反应器。他们认为,“知觉是一个解释刺激信息,从而产生组织和意义的过程”(W.N.Dember 1979年);或者“知觉是确定作用于我们的刺激物的意义的过程”(D.R.Moates和G.M.Sehumacher 1980年)。在这些人看来,知觉不是感觉经验的简单复合,也不只是一种有组织的个体经验,而是知觉者对刺激信息作出解释以及加工处理的复杂过程,它不仅仅取决于感觉输入的性质,而且取决于知觉者本身的特点,知觉者能够将大量的刺激信息带入当前的某种知觉情境,并决定着它对外部世界刺激信息的拾取。由于知觉的这一根本特点,决定了知觉的两种加工形式,即由“数据驱动”(细小的知觉片断)产生的自下而上的加工,以及由“概念驱动”(主体内在图式)产生的自上而下的加工。这两种加工形式是互相补偿的。当知觉更多地依赖于感觉输入的直接作用时,自上而下的加工能力就减弱;反之,如果知觉更多地依赖于自上而下的加工,那么对物体直接作用的依赖程度就下降了。(4)知觉是一种适应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和L·贝纳特把感觉世界看作感觉和知觉的世界,并对感觉和知觉作了这样的定义:“感觉是指将环境刺激的信息传入脑的手段。知觉则是从刺激汇集的世界中抽绎出有关信息的过程。”因此,知觉可以看成是一种适应的过程。他们把知觉作为对于刺激信息的一种抽绎,从表面上看来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而实际上,这种抽绎主要是对动物的本能适应而言的。因为他们所描述的这个适应过程主要是从印记和深度坠落知觉方面着眼的,因而带有很明显的动物的本能性,也就是搜求、抽绎有关信息来指示动物必经的道路。但尽管如此,这个意见对我们还是有启发的,如果我们扬弃信息抽绎的动物本能性,而将它们作为一种主动的适应过程,那么这个知觉系统对于人的感觉世界来说,就更具有意义了。

以上四种意见都在一定的理论意义上区分了感觉和知觉的不同,总而言之,它们都表明了知觉是比感觉高一级的感性认识形式。但是,从一种更高的要求来看,感觉如何变换成知觉,这其中的重要的心理现象,他们并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甚至忽略了。朱狄在《当代西方美学》一书中,在谈到审美知觉与日常知觉时就指出,有的美学家企图从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中去寻找审美的心理根源。例如H·N·李认为知觉是比感觉高一层的,知觉可以“包括各种感觉的联合、构成以及从想象中得到的各种材料的补充和选择”。他认为感觉不是审美的,知觉才可能是审美的,至少是构成审美经验的材料。但是有的美学家则认为感觉与知觉的区分并不就能证明纯感觉材料就是非审美的,例如一个最单纯的音调和色彩,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有机整体,它仍然可以满足某种最简单的审美要求。因此他们认为,H·N·李实际上抹煞了一种更为重要的心理学现象,即感觉可以变换成知觉。这无疑表明了在对审美知觉特殊性的解释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虽然,当代不少美学家、心理学家都试图运用各种手段,从不同的侧面对于感觉和知觉的特殊性作出解释,他们也多少触及了感觉变换成知觉的心理内涵,但至今仍未取得满意的结果。不过,有的心理学家则试图运用一种“融合”的方式来对待“感觉”或“知觉”的表述意义。例如苏联知觉心理学研究者E·H·索科洛夫就说过:

我们在论述知觉时,指的是接受过程,建立感性映象的过程,这种过程基于人的分析器对复杂性程度不同的各种刺激的加工。这样,我们用“知觉”这个术语既统辖感觉,又统辖本身涵义上的知觉。对此,苏联美学家阿·布罗夫在《美学:问题和争论》一书中作了解释,他认为,事实上,我们知觉单个对象的实践说明,很难比较明晰地界定感觉阶段和知觉阶段,这两者通常融合在一起。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为这种融合做好准备,它们能够使人仿佛立即就认出对象,保证对对象的完整知觉。因此,布罗夫明确提出,我们将在这种涵义上论述审美知觉。

布罗夫的解释进一步表明:我们对于感觉和知觉的区分仅仅是一种理论意义上的区分,在人类的感知实践中,要想从中界定出感觉阶段和知觉阶段,的确是有困难的。心理学的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时候只有知觉,要得到感觉,需要特别的方法,如在实验室内用仪器来控制,并且需要相应的训练,才可能得到。然而,尽管如此,我们并不想覆蹈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和格式塔心理学派只讲知觉而摈弃感觉的做法,我们同样把人的感觉看成是历史的成果。虽然,由于资料的欠缺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在我们对于具体的感知实践之一——艺术感觉的考察中,不可能很明确或者比较精细地区分出感觉和知觉的不同阶段,但我们仍然力求从人与世界接触和碰撞的最初一瞬——感觉入手,并将它纳入知觉的“统辖”范围之内。这样,我们所讨论的“艺术感觉”就不仅仅是艺术感觉了,而是“艺术感知”或“艺术知觉”。因为从感觉方面来说,它无疑是包容在知觉里面的;而从知觉方面来说,它又“统辖”了感觉。

“感觉”和“知觉”的这种融合性,虽然更多地带有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意义,但是它仍然影响了哲学和美学意义上的“感觉”和“知觉”的区分,从而给我们的学术研究造成不少的困难。这种困难并不是靠一两本书就能够解决的,它必须依靠多学科的综合性论证和“协同”作战,并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进步,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从本质上说,我们所讨论的艺术感觉,是一种哲学和美学意义上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包括知觉,甚至表象,即整个感性认识阶段。这也就是列宁所说的“世界是感觉的客体,也是思维的客体”,“人类的一切交往都是建立在人们感觉相同性这一前提上”。在这里,列宁是从相对于“思维”的立点上使用“感觉”这一术语的。因此,所谓哲学和美学意义上的感觉(包括艺术感觉),主要是指感性反应,它表明了人的感觉是一个意义非常丰富的哲学范畴,从而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马克思语)。它不能也不可能离开生理心理学感觉的自然的历史生成,因而带有生理心理感觉对于知觉的融合性。这种融合性导致人们无形中扩大了“感觉”这个词的内涵。的确,长期以来,在艺术理论和批评理论中,“艺术感觉”一词成为人们将它看作囊括感觉和知觉的约定俗成的词语,并且,在不少作家、理论家的言论中,有许多地方对于“感觉”和“知觉”的使用并不是有区别的,而往往是混同在一起。“感觉”一词的超重内涵,不得不使我们选择了一条容易走通的道路,这就是我们上述提到的,作家的艺术感觉世界是感觉和知觉的世界。

同类推荐
  • 没有方向的河流

    没有方向的河流

    本书呈现的是个人情感世界的横切面。细腻而真实。海飞有着编剧、小说家、文学期刊主编等多重身份,他以忧伤和自语式的笔记,完成了一种对局部生命的零星追忆;波澜不惊的文字里,隐藏着无处不在的、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从文学角度而言,倾向于小说化的语言特点,不急不缓的叙述风格,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方式,是《没有方向的河流》的最大亮色。
  • 牡丹亭

    牡丹亭

    如果认为古代人的爱情迂腐,那么且来读读《牡丹亭》吧,这里有你不曾了解的古人生活。作家白先勇曾玩笑说道:古人的后花园是最危险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里演绎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古代名门闺秀,进了后花园看到宜人美景,就开始蠢蠢思春,然后就邂逅了一段生生死死的爱情……一曲《牡丹亭》,写尽了天下痴男怨女的缠绵心事,连《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读得“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 嗬!我最喜欢的民俗故事

    嗬!我最喜欢的民俗故事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一种精神、一种气派、一种特质的民族民俗文化风情。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因为生活方式的迥异,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民间风俗更是绚丽多姿,因此民俗也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因素。
  • 世间最浪漫的事都是免费的

    世间最浪漫的事都是免费的

    两个人在一起,相爱容易相处难,当激情褪去,怎样留住爱情与浪漫?长久的爱情,要的不是惊天动地、海誓山盟,而是柴米油盐点滴生活里的用心。用创意把两个人的平淡生活点石成金,让生活处处有惊喜:一起收集自然,收藏生活的点滴的美好;一起制作手工:首饰、瓷器、布偶、爱的礼物;一起养宠物,照顾它,给它爱;一起做个吃货,吃遍天下美食;一起去旅行,手牵手走遍各个角落;一起拍照,发现生活中不易被察觉的美丽......
  • 借诗还魂

    借诗还魂

    大自然,包括怀抱着我的天地世界及我怀抱着的心灵世界——两个无极世界极像一对相知相爱相敬的情侣,它显现与涵蕴着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美,明暗不一,冷暖不同,欢痛有别,五彩斑斓,多层次多角度,多面多维,深到了心底,远到了心边,高到了心面。然而心边在什么地方呢?
热门推荐
  • 最强嫡妃,王爷乖莫闹

    最强嫡妃,王爷乖莫闹

    前世做了半辈子特工,到头来被人一枪爆头。这辈子,唐芸只想金盆洗手,和自家好狼君,相敬如宾的过日子。奈何,不懂人情世故的夫君,老被人嘲笑,当枪使。奈何,一堆女人还眼巴巴的往她夫君面前凑,拼命败坏她的名声。她是那么好欺负的?唐芸拍了拍手:坏她名声,没关系,一巴掌拍死,来一个拍一个!还有乖乖夫君,咱别闹,吃醋啥的没必要,外面的男人再好,还能有你好?谁知,小日子正过得风生水起,皇帝居然让她夫君上战场?被迫在家待产,谁知,包子刚满月,就传来她家夫君投敌造反另娶美娇娘的消息。唐芸冷冷的笑,带着狼崽子,冲上战场,既然不让她好过,就休怪她重出江湖,将这天下,搅的天翻地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裴多菲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裴多菲

    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文明复兴

    文明复兴

    旧时期的全面战争使人类几乎灭绝。在这危机时刻,人类利用之前发明的初型智能机,避免了人类的最终灭亡。不过此时的人类文明已饱经沧桑,所以重建人类文明的重任便交给了残存的人类。他们最终决定,重现人类曾经的文明,用历史演进的方法重塑人类社会。但是。。。。。。
  • 七域修真证品图

    七域修真证品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末班青春与寻路之年

    末班青春与寻路之年

    徐泽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得知,自己所在的三班男女比例恰好是一比二。于是短暂的开学期间,喧嚣、骚动、手忙脚乱,男生们挖空心思,寻找接近女生的机会,并在暗地里相互较劲,以博取班里漂亮女孩的青睐。校内是弥漫爱情与友情的温床,却也时刻暗涌危机。校外是充满现实与诱惑的江湖,但也偶尔涌现温情。徐泽不停地在温床与江湖之间试探、游走、挣扎,并试图抓住青春的尾巴,寻得人生的平衡。青春到了终点站,徐泽和他的朋友们,谁也没有想过他们的结局,这样地难以预料……
  • 痞子总裁别惹我

    痞子总裁别惹我

    这是一场摄人魂魄的惊世之爱,他们的爱情,总在拐角处。第一次,她贴着一张死人脸皮出现在他面前,任由他羞辱,却一声不吭。背后的她,还要背负被一个心理扭曲男人折磨的凄楚。第二次,她带着一个陌生的男孩再次回来,而他已经为了她失去一切,焦悴不堪。在他极为落魄的时候,她恶语相向,恨意十足。
  • 腹黑哥哥赖上小小小妹妹

    腹黑哥哥赖上小小小妹妹

    一块古老的玉石害她被追杀、还把她带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可是那个妖孽哥哥是肿么回事?为何不让她看美男?特么的古代那么多美男作孽的’哥哥‘居然不让她看当老娘是吃素的啊’‘墨萧宇你特么脑子有病吧我看美男惹的你啦?’‘只见那被称为墨萧宇的妖孽男子优雅的说出了一句很欠扁的话’‘墨萧月你最好别打那些凡夫俗子的主意、他们能比的上本公子美么?’‘某女头上掉下几根黑线尼玛的有在么自恋的么虽然长得确实美可是话说回来她看美男关他屁事啊。。。且看咱墨萧宇大美男的追妹之路慢慢且长兮
  • 续仙缘

    续仙缘

    笑看主人公在嬉笑怒骂中成就传奇人生。
  • 再见,三年!

    再见,三年!

    许三年是一个长情的女生,那回眸一瞥竟让小小的暗恋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再见吧!郝敩!”虽然你是我十几岁的欢喜,但我终究错过了你。
  • 神道巅峰

    神道巅峰

    少年死而复生,逆天改命,一路超绝际遇,强势崛起,纵横九天十地,称霸万古,横扫世间一切敌!收最厉害的宠物,踩最妖孽的天才,睡最倾城的女人,这就是王渊的彪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