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40200000021

第21章 2008年浙江卷(2)

站在塞纳河畔,可以触摸巴黎时尚而又典雅的脉搏;身处第五大道,可以感受纽约华丽而又绚烂的气息;漫步银座街头,可以领略东京古老而又现代的文化;停留黄浦江边,可以体味上海兼容而又独特的精神……

风情各异的城市,是人类历史进程的结晶,彰显古今中外超凡而不朽的智慧,见证与记录着文明社会的兴衰起落——一个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朝在各自都市中留下永恒的印记。雄伟的罗马城至今依然屹立在亚平宁半岛的中部,用它那精妙绝伦的建筑与令人惊叹的壁画,诉说着古罗马帝国曾经称霸地中海的辉煌。还有壮丽的长安城、幽雅的京都城、神秘的开罗城……哪一件不是鬼斧神工的杰作,又有哪一样不会令我们感叹古今、追忆昔日的古文明的灿烂?

个性迥异的城市,是平凡人生活态度与情趣的反映,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历史与文化。北京人忧国忧民的大气,成都人自给自足的闲适,广州人兼收并蓄的开放,西安人安土重迁的保守,他们都有着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这些都市人精彩而多元化的生活构成华夏大地上绝美的交响,交汇成华夏文明和而不同、千姿百态的美丽画卷,既沉淀着五千年来厚厚的文明历史,也蕴藏着面向二十一世纪走进新时代的开拓进取的精神。

都市无疑是美丽的,然而它并不完美,透过灯红酒绿和华灯彩照的外表,我们也时常可以见到都市人浮躁而空虚的内心。快节奏的生活压弯城市人的脊梁骨,扭曲了城市人的心灵,人们习惯于将自己束缚在钢筋水泥的狭小空间里,抑或是沉湎于纸醉金迷与醉生梦死的夜生活中。无尽的物质享受冲击着几千年来稳定的文明秩序,欧美的“强势文化”正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席卷全球。激进的现代意识正随之膨胀,恬静的古典气息已无处寻觅。都市人的耳中早已不再是大唐的幽远歌声与两宋的浅斟低唱,取而代之的是节奏明快的迪斯科和摇滚;都市人的口中早已不再是口味清雅、益于修身养性的绿茶,穿着金属外壳的可乐、雪碧正大行其道。

或许人类文明本就应是不断改变的,都市的生活也应如此。但每当我透过城市那火热的外表去触及冰冷的内心时,不由总会生出一丝悲凉。

一个在物质上日渐富足,精神上却失去方向的城市,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望着几千年来都市一路走来的方向,摸着它们不断演化的轨迹,我追忆着那些遗失的美好,同时又担忧着:作为人类文化核心的都市文化,究竟应何去何从?是在无尽的物欲中毁灭,还是在精神的涅槃中重获新生?

我在无限的思考中面对都市,触摸它的外壳,也渴望触摸它的灵魂。但愿有朝一日它的内质可以像外表一样美丽动人,但愿有朝一日那些虚假与轻浮都会变得真实与坚固,但愿是“云霄雨霁,彩彻区明”,但愿我们可以重新触摸都市那由内而外的如花般绽放的美丽。

点评

文章在简单地描述了几个现代大都市各具特色的风情之后提出自己对于城市的思考:城市是人类历史进程的结晶,城市的个性是生活其中的人们的生活态度与情趣的反映。继而指出,我们的都市虽然在物质上日渐富足,然而,在精神上却失去了方向。文章思想成熟,条理清晰,表达准确。一篇考场作文能够如此完美,实属不易。

满分作文5

触摸都市

浙江考生

“忽必烈汗已经留意到,马可·波罗的城市差不多都是一个模样,仿佛只要改变一下组合元素就可以从一个城转移到另一个城,不必动身旅行。”

当伊卡诺·卡尔维诺写下这句话,这一句戎马倥偬者对城市的厌倦,就如永恒的谶言,紧紧地罩住了我们,百年后生活在高度城市化的时代且血液中流淌着现代属性的我们。我们从这座城市迁徙到那一座,再从那一座城市迁徙到更远。这样无休止地候鸟式循环,总能以千篇一律的结局告终——生锈的思想和青春一次次被现实抛弃并扼杀在某座钢筋混凝土丛林的某个房间里。城市,依旧是单调的积木,以冷酷的形式矗立。

我们是否太忙了?惊惶地在倒三角形现代文明上攀爬逃窜的,是城市的恐惧;邪恶地在觥筹交错金碧辉煌里明争暗斗的,是城市的欲望;沉默地在波德莱尔笔下排队吊丧的,是城市的残忍。没有人,这里已经没有人,去触摸,任何一座城市所看不见的角落。

看不见的城市,是城市的脉搏。马可曾经触摸到,佐贝德如白色毛线般纠缠的街道,也支撑起居民憧憬未来的真切梦境;我自己曾经触摸到,丽江古城小桥流水的潺潺罄音,也在诉说这方水土的千年安宁。面对这些鲜活的例外,我们是不知道自己正在失去什么,还是我们已经知道?

看不见的城市,是城市的梦境。梦境的无限可能,让一切人口、GDP都失去意义,城市的触感通过独立的个体出现了不统一。我的梦境里,伦敦只是特拉法加的那一面红旗,纽约只是曼哈顿的那一轮悬日,杭州只是六月一个暴雨前万人奋笔的场景。

看不见的城市,是城市的真情。这真情被错综的关系银行冻结了太久。一经释放,便不可抵挡地伸向城市的每个角落——这触角是对爱情的渴求,对真知的渴望,对人类苦难的不可抑制的同情。就如面对支离破碎的城市,我们落泪了,这一刻,北川便有了超越地理坐标的意义,化身为一座挺立的丰碑。

看不见的城市,随时都可以触摸。为了回到我们的过去或寻找我们的未来,触摸。

点评

文章紧扣我们与城市的关系:一方面,城市禁锢了我们的思想,消磨了我们的青春;另一方面,忙于追名逐利的我们,已经触摸不到城市的脉搏了。为我们所不见的是城市的真情。结尾处提到北川,既是联系活生生的现实,又非常的自然,一点也不生硬。

满分作文6

触摸都市

浙江考生

有人爱山,有人爱水,我却爱城。

同爱城的人中,有人爱都市,有人爱小镇——这于我都是无所谓的。我爱的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城市亦是可以被人格化的。科技可以赋予一座城市以它所愿意的任何外表,正如人可以选择任何他喜爱的衣装。但这样的城市是不真实的。我想到了帕斯卡尔。在空间和时间的轴上城市和人都被湮没为一个质点,但如笛卡儿所言“我思故我在”,若有了思想和灵魂,一座城市亦可以包含整个宇宙。而城市的灵魂,便是城市中的人。

忘了在哪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爱一个城市的程度,与这个城市的书店和历史成正比。”我是极赞同的。高尔基之语曰“不阅读的人没有灵魂”,依然如雷一般敲打着我。排斥阅读和思考,便如阿伦特所指出的,是将人置于自然属性的压力下,满足于物质消费,成为生存必然性的奴隶。马克思把劳动看作人之所以为人的必要条件,而我以为阅读和思考是人成为公民的必经之路。

没有公民,城如何称为城?

而历史则是公民气质的源泉。不是建筑的历史,而是习惯的历史。一个城市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便因为它的居民们而有了生命。居民的话语、故事,他们订立的法,他们的为人处事构成了城市的血液;到了现在,成了代代相传之后的道德律例和价值判断,体现出来的便是人的性格。如中国北方人的豪爽,南方人的细腻;又如巴黎的浪漫和激情,柏林的严谨,这是城的历史性,一座城无法磨灭的印记。

写到这儿,我突然意识到触摸城市的提法是不够恰当的。触摸是物质上的。在横店或者好莱坞,你能够触摸到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座城市。但那城是死的。城市的血液、生命和灵魂,是被摩天大楼、汽车和飞机忽略为质点的人。我爱我的家乡,因此我感受到它:它的呼吸和脉搏,与我的是一样的。

四川的地震如此强烈,几乎毁了汶川城。但汶川的人还在,他们只是暂时地离开。只要他们还选择成为公民,选择继续书写汶川的历史,这座城市的生命就还在。一个人放弃了阅读思考才会死去,一座城忘记了历史才会是灭亡,汶川还没有死。

点评

本文作者写下了他对于城市的独特的理解:城市的灵魂是人,城市的历史是由人所形成的习惯的历史。很有见地。结尾能够联系汶川的未来作出自己的思考,抽象的思考与现实相联系,也很难得。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爱的教育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爱的教育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绝妙的发明

    绝妙的发明

    本书从电子科技、交通能源、航天军事、传媒通讯、生活用品以及生物医疗六大方面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发明与发现成果,详尽地讲述了每项发明与发现辗转曲折的由来、艰辛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些成果给我们今天生活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天下为公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天下为公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

    本书是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思想道德修养课组的教师教学经验的结晶。以帮助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为出发点,以专题的方式集中讲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官难免应该掌握和理解的主要问题。它避免了同类教材中存在的内容重复、互相裹挟的弊病,比较精练而全面地体现了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是出现于21世纪初的带有新鲜气息的一本适合大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教材。
热门推荐
  • 绝色彼岸之彼岸情缘

    绝色彼岸之彼岸情缘

    今生你为我而离去,来生等我来报恩。心的牵引,我们能否再续前缘……我爱他,一生不变,可他为何不愿牵起我的手……
  • 畅游天堂

    畅游天堂

    先吐个槽:这本书名字本应该叫《第二天堂》,可惜被占用了。个人感觉这个制度可以放宽些,毕竟全国有四十多万个张伟,撞脸的几率一样很小。而为此不得不把名字改来改去,实在有悖写手初衷。作品介绍:这是一个发生在天朝电竞逐渐走向疲软,WCG上成绩一年差于一年,最终连入围都成了一种奢望的时期发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全能的天才,借助全球首款全息游戏《第二天堂》拼搏奋斗,带领一众玩家在时隔十三载后再次杀回WCG,剑锋直至冠军的故事。当然,这也是一个轻松,转折,数据化很明显的网游故事。
  • 主宰蛮荒1

    主宰蛮荒1

    闯大千世界,看天地再开,群魔乱舞:踏血而行,战四界血歌。..新作《主宰蛮荒》谱写狂野玄幻之旅。2015年1月1日作者:‘天湖大棒子’强势回归。
  • 魔法之星

    魔法之星

    比特在一个奇怪的地方醒来,他在那里感受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各类体验。而四周形态各异的智能外星生物,让他在那里度过了一段非同寻常的日子。所有的生物从它们首次聚集的地方往不同的方向解散而去,它们不知道它们将走去哪里,将会经历什么,当然更不会知道,前方会有什么终点,它们的命运会如何。在经历了那里的一些事情之后,比特和同行的生物们慢慢地适应了这一切,同时也在一点点地了解这个世界。在踏过神秘的地段之后,它们也发现了这里的秘密——这是个与众不同的魔法世界,是个没有人知晓的宇宙一角。并且,它们正肩负着一个重大的使命。它们能熟练地操纵这里唯一的魔法能源,并走到最后解开所有的谜团吗?
  • 战王龙妃

    战王龙妃

    他是龙御国的战王爷,十岁起征战沙场,冷酷无情。不过难道他之前看错了。他的王妃啥时开始,十八般武艺样样精,琴棋书画样样通了?不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然是他的小王妃,就得陪他上天入地,共赴传奇。
  • 深夜鬼敲门

    深夜鬼敲门

    一部悬疑的小说,讲述主人公宿醉后挚友的死亡引起的一系列悬疑的故事。
  • 求索攻坚(中华美德)

    求索攻坚(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是从数不胜数的美德故事中摘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从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正直无私、热爱祖国、立志发奋、友善互助等方面述说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希望故事中的精华能够滋养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 混沌女神之嗜血妖后

    混沌女神之嗜血妖后

    女强之路情之一字,甚为玄妙,她虽不懂,却也不得不世俗,信任之人的背叛,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斗转星移,时空转换,她附身于走火入魔的少女身上,筋脉尽堵。混沌入体,破而后立,灵体双修,踏上强者之路。初见他,犹如神邸,温润却也不敢触碰,她笑着饮血,还劝他来一杯。再见他,她妖娆笑着说,“我们还真有缘,要不你从了我吧。”重生异世,她恣意妄为,随心所欲,不想束缚本性。强者之路坎坷重重,她说大道无情,一人足矣,却不知已处处留情。(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马可·波罗(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马可·波罗(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在古代和中世纪早期的西方史籍中,虽然也有偶尔提到中国和东方其他国家文字,但都是一鳞半爪、语焉不详。在阿拉伯的历史学家和旅行家所留下的许多记载中,倒是有不少谈到中国的内容,这些记载先后传到了欧洲,成为欧洲人了解中国的主要途径。尽管如此,当时欧洲人对中国和东方仍是非常陌生的。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城市的兴起、大学的建立、十字军东征的展开、新兴市民阶层的出现、民族国家的产生,给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市民群众开始进入史学领域,世俗编年史、城市编年史、世俗人物的传记和游记等随之出现。其中有些著作就是写东方国家的,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亦译《马可·波罗游记》)就是它们的典型代表。
  • 阎,刹

    阎,刹

    她是“十殿阎王”之一,几乎站在了人界的顶点,可她,还是解不开自己的身世,就连导致母亲去世的真凶也无从寻找,直到“她”遇到“她”,故事才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