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2700000018

第18章 杨卓林谋刺两江总督端方

刘道一、蔡绍南等湖南革命志士的英勇牺牲,令同盟会同志更加坚定了反清决心。回到国内的湖南革命志士杨卓林、李发群等人,决定刺杀两江总督端方,为萍浏醴起义死难烈士复仇。

李发群(1873—1913),字芋掸,号剑飞,湖南醴陵人。李家为富里望族,其父李青蕃学贯经史,拔贡出身,曾任云南省易门知县。李发群天资聪慧,自幼由其父亲传授课文,诗文都能熟记诵读。年稍长,更是好学不倦,文思敏捷,且少有壮志,被族人誉为“神童”。一日,父亲同窗契友张云齐来访。张云齐命题面试,李发群从容应对,无一出错,张云齐颇惊异,令其女张汉英与李发群共砚攻读。由于张云齐执教既严且勤,二人学业皆大有长进。张云齐与李青蕃遂订儿女亲。李发群夫妇在双方父母的赞同下赴长沙就读新学,张汉英考入女子学堂。

l905年,湖南巡抚端方遴选女学生官费留日,张汉英获选。李发群本人拟申请自费留日,并送妻子前往上海东渡。临别拍照留念,同乡傅熊湘为李发群夫妇照片题诗曰:“大陆女权久沦殁,同志维欤妇与夫;自由神见双双影,不比寻常仕女图。国民责任尽人同,又见罗兰玛志侬;让我雌飞雄暂伏,钗裙究胜丈夫风。”次年,李发群也获准自费留日,同行者有杨卓林等人。1906年8月2日,李发群夫妇在日本东京加入了同盟会。

杨卓林的革命经历,更富有传奇色彩。

杨卓林(1876—1907),亦称卓霖,又名恢,字公仆,湖南醴陵人,自幼常随父经营商业以营生。稍长,卓林体格魁伟,勇武过人,喜读书,性好武,以任侠闻于乡里,乐与会党中人交游。他尝夜借邻烛读兵书及中外战争稗史,读至激动处,尝拍案狂呼:“大丈夫生不封万户侯,当赴锋镝死耳,安能与乡里小儿讨无谓生活哉!”表现出不同凡响的远大志趣。

1893年,杨卓林投入清军江南福字营当目兵。翌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随军北上,参与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战争结束以后,杨卓林至广东、香港等地活动,复投入张春发营为目兵。1900年,他升任武卫左军队官,并随张春发开赴京津一带,与八国联军接仗。他奋勇当先,勇敢杀敌,在张家湾战役中,刺死日本骑兵斥候等多人,其左脚亦被枪伤,因伤不能行走,“睡卧荆棘中,各国兵队在身旁行过,亦不觉得,天明复逃至运粮船上”,从而得以幸免。

两次参加反侵略战争的经历,使杨卓林目睹了西方列强的凶残,愤恨清廷乱政误国,从而由爱国产生了反清革命思想。于是,杨卓林遍游全国各地,广交江湖豪侠,如关外之红胡子,山东之响马,长江之盐枭,江西之洪江,浙江之青帮,闽粤之三点,皆欲结其魁杰。

通过一段时间与会党的联络,杨卓林认识到会党群众虽具有革命性的一面,但又具有落后散漫的一面,无法约束,“不足与有为,遂决心转学陆军”,以期将来学成,从清军内部夺取军权,实行反清革命。于是,他再投张春发营内,充随员,并在张春发所开办的随营武备学堂学习军事,整整两年。后闻江南开将弁学堂,他经标统杜云秋举荐,进入南京将弁学堂,于1905年7月卒业。

杨卓林在南京将弁学堂学习期间,德国向两江总督周馥提出将南京狮子山割让为租借地,周馥准备同意。对于这种无理要求,苏浙各界人士群起反对,但慑于官威,皆敢怒而不敢言。杨卓林对此事极为愤慨,他说:“国家土地,不可以尺寸与人,否则以卖国论罪,况狮子山乃长江险要耶!”并倡议刺杀周馥。他平时常以手枪自随,准备相机行事。但此事为周馥的爪牙侦知。

租借狮子山一事虽然由于各界的反对而作罢,但周馥对杨卓林的暗杀之谋怀恨在心,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湖南宁乡人陶森甲时任南京将弁学堂提调,素来器重杨卓林之才学和为人,遂将周馥欲加杀的阴谋密告了杨卓林,还以“徒死无益”、“留此身以有待”之类的话相规劝,资助他赴日本留学。这样,杨卓林被迫离开了南京。

1905年秋,杨卓林与李发群等人负笈东瀛,入日本神田区高等警监学校。他经常利用节假日,到横滨跟从广东革命党人李植生学习制造炸药、炸弹的技术,为武装反清做准备。1905年秋,杨卓林由黄兴主盟,加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的重要骨干。杨卓林在江湖上结识的革命志士很多,他遂将这些反清志士介绍到同盟会中,前后达数百人之多。

杨卓林与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等人多次会晤,极得信任。他常听孙中山演说三民主义,孙中山亦多次向他询问革命军起事的战术及有关军事方面的知识。杨卓林每问必答,将自己所学的军事知识毫无保留地告诉他,颇得孙中山的赞许。

他向孙中山等人痛陈民族危机的严峻形势,指出:“俄得我东三省,直达南下;法人得安南以踞云南;日本得台湾以踞福建;英夺我长江之权利,最为伤心。”

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豆剖,杨卓林甚感忧虑。他反复说明非推翻封建专制,无以挽救危亡。他说:

“今日世界各国皆是民主立宪、君主立宪,所以能强天下,欧洲俄国大彼得帝,为当世专制之首,国至今日,犹有虚无党之推翻政府,可见专制国之无用,不如立宪共和,国民可议庶政,可享平等之福。”

陈天华在日本投海殉国之后,杨卓林痛不欲生。他从东京迁居横滨,继续研制各种炸弹,以为暗杀之用。12月底,姚宏业被留日学生推举为归国设学代表,路过横滨时与杨卓林道别。两人相对泣下,各以死相勖。次年3月27日,姚宏业自沉黄浦江死难,杨卓林痛定思痛,悲愤交集,决定奔赴国内,准备在长江流域发难。

1906年12月4日,萍浏醴起义爆发,孙中山致函杨卓林:“使往广东起事响应,以牵制官军。”

由于萍浏醴起义很快失败,杨卓林赴广东联络会党响应起义的计划未能如愿。

然而,杨卓林并不因武装起义的失败而气馁,反而使他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并抱定了为革命牺牲的决心。他对好友说:“吾将觅死所矣!”

杨卓林百折不挠,蹈厉向前,继续为革命事业而奔走。他因与清驻吴淞标统周维藩为旧交,便亲自前往游说,劝周维藩反戈一击。周维藩答应可以赞助反清革命,却不愿承担发难之责。

早在萍浏醴起义即将失败之时,杨卓林便与李发群等人商议,准备首先谋刺两江总督端方。现在见游说周维藩不见成效,便决定将刺杀计划付诸实施。

端方(1861—1911),字午桥,号陶斋,姓托忒克氏,满洲正白旗人。21岁由荫生中举,捐员外郎迁郎中。1896年任张家口税关监督。1898年任直隶霸昌道,不久清廷在北京创办农工商局,将其召还主持局务。他因著《劝善歌》歌颂慈禧太后的“圣德”,被清政府提任陕西代理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护理山西巡抚等职。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难到西安,时为护理陕西巡抚的端方,看准时机,对难境中的慈禧太后百般逢迎,亲率军队日夜拱卫在她的身边,赢得了慈禧太后的欢心。端方因接驾有功,任河南布政使,擢升湖北巡抚,赏头品顶戴,兼兵部尚书衔。1902年10月,他代理湖广总督,积极推行新政,压制湖北留学生的革命宣传。1904年5月,他署理湖北巡抚,10月署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2月任湖南巡抚。他抵达湖南后,立即捕杀了与黄兴领导的华兴会合作反清的会党首领马福益。

1905年底,端方被清廷派赴日本、英国、德国、比利时、瑞士、奥地利等国考察政治,倡导君主立宪。次年9月,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他在任内,设学堂,办警察,造兵舰,练陆军,定长江巡缉章程,被誉为清廷“奋发有为”的栋梁之才。然而,面对日益活跃的反清革命运动,端方采取了安抚和镇压相互为用的反革命两手,严厉镇压革命党人的反清革命活动,捕杀反清革命志士,深为革命党人所痛恨。

正因如此,端方成为同盟会成立后南方革命党人暗杀的首要目标。

杨卓林等人将暗杀目标确定为端方之后,秘密与长江下游的会党首领联系,预计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举事响应,乘机刺杀端方。

杨卓林秘密托人购买了炸药,自制炸弹。

李发群欣然赞助。

江苏扬州是长江下游秘密会党丛集地,杨卓林随后便与李发群、廖子良等人携带购置的炸弹前往扬州,与扬州地区的会党联系,策划刺杀端方的事宜。

在从上海前往扬州的途中,杨卓林结识了湖南同乡刘炎、肖亮二人。这两人名义上是江苏会党中人,并且还是会党中的小头目,实际上是两江总督端方安插在会党中的秘密侦探。他们奉端方之命,专门在沪、宁一带探查革命党人的行踪,假装投入会党之中,冒充会党头目,在各地遍设陷阱,诱人入彀。

一心想刺杀端方的杨卓林,显然放松了必要的警惕。他不知其中有诈,竟被肖、刘两人“纵谈革命”的假象所迷惑。杨卓林以“革命军副司令”名义,委任肖亮为南洋、淮、扬等处革命军“总执法官”,刘炎为革命军的“都督”。他以孙中山的名义,各发给他们两人执照和关防,以便联络会党。

肖、刘两人得到杨卓林的委任状之后,不仅没有按照约定进行联络会党之事,反而立即跑到南京两江总督署,将探听到的杨卓林等人企图刺杀端方、联络会党谋反的情况,立即向两江总督端方报告。

端方闻听两人的报告之后,大惊失色。他决定立即采取围捕行动,一面派肖、刘两人即刻返回扬州,会同扬州地方官府缉拿杨卓林等人,一面密令扬州地方官府调集军队,就地缉捕杨卓林等人。

当杨卓林与李发群、廖子良等人携带炸弹到达扬州后,肖、刘两人也随后赶到扬州。肖、刘两人与扬州官府联系,秘密设计了多种逮捕杨卓林等人的方案。

此时,杨卓林等人对肖、刘两人的阴谋毫无察觉。肖、刘两人找到杨卓林等人后,以汇报自己联络的会党情况为名,把他们诱骗至扬州附近某镇茶楼之上。当杨卓林三人来到茶楼时,清军早已设下埋伏。肖、刘两人配合清兵,将完全没有防范的杨卓林等人加以逮捕,并立即派兵押解到南京加以审讯。

随后,肖、刘两人又领着清军找到杨卓林等人居住的客栈,在栈楼中搜出了炸弹八枚,制炸弹药料多件以及草拟的革命文件数件。

两江总督端方见破获了革命党人的谋反大案,并逮捕了刺杀自己的杨卓林等人,非常高兴。他立即委派审判官朱恩黻对杨卓林等三人加以审讯。

杨卓林在受审时,表现得十分坚强。他坦然承认自己是刺杀端方的主谋,这次暗杀活动,与李发群、廖子良等人无关,并且指认端方的密探刘炎、肖亮是自己暗杀的同伙。

杨卓林慷慨陈词道:“我是国民杨卓林,孙文之副将军。法国卢梭云:‘不自由,毋宁死。’佛家云:‘众生一日不出地狱,即余一日不出地狱。’白种迫我黄种,卓林心存保黄种之议,俟百年史家评论。廖子良、李发群两人乃我骗来教习的,受我之害,拖累无辜,恳各位审判官保全二人生命。制造棉花火药之硝酸、酒精各药水,是我同肖、刘一起买的。”

审判官朱恩黻取得口供后,为杨卓林的爱国精神所感动,有意要保护这位革命党人。

他回报端方说:“杨卓林罪涉疑似。必欲诬杀,宁免我职。”力保杨卓林等人无罪。

端方半信半疑。杨卓林刺杀案,并没有马上定案。

此时,警监何黻章意欲邀功,向端方力言杨卓林等人刺杀总督、图谋叛乱的罪证确凿,并坚持认为李发群、廖子良两人系杨卓林的同谋,应该给予严惩。

杨卓林将所有谋反的责任都扛在自己身上,并极力保护李发群、廖子良,尽力将密探刘、肖拉进来,作为谋刺同伙,令端方颇感为难。

端方认为,该案关系重大,不可草草结案,于是亲自加以提讯。

在再次审讯过程中,杨卓林仍然坚持自己是暗杀的主谋,刘、肖是暗杀的同伙,这次暗杀行动与李发群、廖子良没有关系。

为了保护李、廖两位革命同志,杨卓林大骂端方,愤然掀翻案桌,以求速死。

关于当时的审讯情况,据报载:“卓林知祸已迫,廖、李且不免,乃一以自任,且骂且起,前奋冲上前,一怒掀翻案桌,案折。谓事与彼二人无涉,我志不遂,死耳,天下岂有畏死杨卓林耶!速杀我,毋及无辜。”

面对大义凛然的杨卓林,端方坚信他是谋杀自己的主谋,也认定李发群、廖子良是被杨卓林挟裹进来的。他当然清楚,刘、肖二人是自己派出搜捕革命党的密探,根本不可能是杨卓林的同伙。于是,端方最后宣判称:

“杨恢系孙文党羽,授为伪副将军,今往各处运动,李发群、廖子良游学日本,喜谈政治革命,被杨煽惑入会,未受伪职。杨即就地正法,李、廖各予监禁五年。”

正是由于杨卓林独自承担暗杀端方的责任,李发群、廖子良二人得以免死。

1907年3月20日,杨卓林在南京东市英勇就义。孙中山闻听之后,非常伤感。他沉痛赋诗云: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孽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杨卓林牺牲后,湖南萍乡人叶钧与醴陵人潘晋收其尸葬于南京。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呈请以南京太平门外玄武湖原端方私宅,改建烈士祠,主祀先后被端方杀害的革命党人杨卓林和郑子瑜,并附祀曾谋炸端方等五大臣而殉难的吴樾、谋刺载洵而被害的熊成基以及蹈海而死的杨笃生、陈天华等革命烈士。

不久,陆军部长黄兴派遣部员护送杨卓林的灵榇回湘,安葬于长沙岳麓山。杨卓林墓位岳麓山五轮塔右下侧,茔地约十平方米,墓冢由花岗石砌成正方形,大小两层相叠,呈阶梯状。墓碑置于墓冢顶端,呈下大上小的四方塔形。整个墓茔小巧玲珑,与高大雄伟的五轮塔相映成趣。

再说说与杨卓林同时被捕的另一位革命党人李发群。

他在南京监狱关押期间,患有重病,得不到治疗,生命垂危。其妻张汉英在日本闻讯之后,急忙回国,匆匆来到南京,对李发群多方进行营救,但均没有成功。这位巾帼英雄并不灰心,决定毅然冒死独闯总督府,以门生之礼晋见两江总督端方。

端方不知张汉英的底细,欣然接见了她,并设午餐加以款待。张汉英起初只叙述自己留日求学的事宜,并不提及其他问题。等到与端方等人入席就餐时,突然痛哭失声,悲伤得无法进食。

端方惊问其故,张汉英便力诉其夫李发群蒙冤,将瘐死狱中,愿入狱替代丈夫出狱就医。端方叹服张汉英贤淑且深明大义,立即命令狱吏解除李发群的刑具,移狱治病。李发群在外治病,病愈后仍被端方判处十年监禁。

1909年,宣统皇帝登基后,虽然照例大赦天下,但是决不赦免反清排满的革命党人。张汉英从日本再次来到南京,请得力之人积极相助,据理申诉。l910年9月,在张汉英的多方营救之下,李发群终于获释。

李发群出狱后,与张汉英立即投入到反清革命运动中。辛亥革命胜利后,李发群先后随黄兴在陆军部和南京留守府任职。二次革命爆发后,李发群随黄兴再次来到南京,出任江苏省民政司长。张勋率辫子军攻陷南京时,李发群英勇牺牲。

同类推荐
  • 儒日中天:汉武帝的辉煌

    儒日中天:汉武帝的辉煌

    本书以作者在央视《法律讲堂》的系列节目《儒治天下说汉武》讲稿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通过对汉武帝兴办太学、独尊儒术、打击豪强、北伐匈奴等大政方针的解析,揭秘汉武帝崇儒之谜,用儒之道。
  • 大唐极品逍遥王

    大唐极品逍遥王

    鱼家小女才比天高,宋氏姐妹命比纸薄。杜秋娘金缕无衣,白居易长恨当歌。女冠胡愔医道双绝,无题商隐文武两全。丑胖温,放荡杜,牛李相争梦一场。四夷六教蛇吞象,五姓七望螳捕蝉。传奇、幻术、游侠儿,才子、佳人、屠狗辈。仰天大笑出门去,归来看取明镜前……
  • 小明闯三国

    小明闯三国

    被称为老师克星的小明毕业了,可他又穿越了,穿越到了那战火纷生的时代,由于聪明机智的小明到来,历史事件会不会发生转变呢?要想知道,请观看此书。(注:作者是个思维天马行空之人,如有不适请立即停止阅读,10岁以下儿童请在父母指导下观看,避免发生性格扭曲,人格分裂情况等等……)
  • 大国贼

    大国贼

    一朝穿越成为古代豪门少爷,不但有貌美的贴身丫环,还有一位刚进门不久仍是处子身,国色天香的绝美娇妻,江龙觉得自己以后的日子定然是爽歪歪了!不过还没能与佳人联络感情,就发现危机重重!下毒,阴谋,暗杀,接踵而至!一座豪门府邸,披着诡异神秘的面纱,就像洋葱皮一。
  • 宋海唐风

    宋海唐风

    【起点第一编辑组签约作品】一个现代大学生穿越到了北宋崇宁元年,为了预防二十年后的覆国之灾,他不得不殚精竭虑,为自己打造一个安全、太平的未来。——————————轻松慢热型,建议收藏,养肥了再杀。建了一个群,74073081,欢迎朋友们加入啊,多提宝贵意见。
热门推荐
  • 冰印王者

    冰印王者

    总有一天,我龙天,定要将那冰,刻印上王者之姿!
  • 花开花落一世情

    花开花落一世情

    时空之间,谁是谁的点缀,谁又是谁的过客。我踮起脚尖,指缝间依旧流出的,是回忆与爱恋。你看那俗世的烟火,可能换来你的迷离。时间无法挽留,你的浅笑,悲空了时间,忘却了岁月,神已无能为力,那便由我渡你。沐沐,我留住了时间,可是我抓不住的,就只是一个你而已。沐沐,你可在…
  • 风铃市诡异杂谈

    风铃市诡异杂谈

    风铃市诡异又平凡,在霓虹灯掩盖下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它们也许就在你身边
  • 丹道斗神

    丹道斗神

    曾经很多人都说战斗只是为了杀戮,但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里,他们只是为了生存。当躁动的热血搅动荷尔蒙,那便意味着,生死的战斗也将打响。
  • 冷酷校草恋上甜心校花

    冷酷校草恋上甜心校花

    林潇潇在开学前夕被一个大眼冷酷男连累,从一个高七米左右的石桥上掉了下去,原本貌美清秀的她,惨变石膏人。除了身上四处骨折外,脸上还不幸被裹了N层纱布。因意外结识冷酷校草冷一凡,一次次倒霉经历让她觉得这个家伙就是自己的灾星……拆掉石膏和纱布,她成了全校公认的校花,却意外得知了一桩藏在校园中,有关于她和冷一凡的阴谋,在应对校园中潜在威胁的同时,她还要查清楚这桩阴谋的真相。而这个时候,最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竟然被人告白了!!!这个人竟然是冷酷校草冷一凡!!由于要查真相,她竟然鬼使神差地同意了冷一凡的追求……
  • 追忆者之暗影谜踪

    追忆者之暗影谜踪

    我在时光的生命中,捡拾记忆的碎片,却怎样也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自己……一个没有记忆的人就仿佛遗失了灵魂,永恒地活在未知的茫然与无形的黑暗中。……杨一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在某一次意外中失去了记忆。梦中零碎的片段、现实中似有重叠的记忆无不在指引他追寻的方向……可他的心中总会环绕着一种莫名的恐惧,如同影子一般挥之不去、驱之不散,在时刻腐蚀着残缺的灵魂。如今,再启程,他将踏上追忆之旅,去寻找时光中那丢失的生命……
  • 恶魔少爷别胡来

    恶魔少爷别胡来

    古家豪宅里的古怪大少爷,不仅脾气古怪,兴趣也古怪,最大的爱好就是恶整自己的贴身女佣。可这回偏偏来了个软硬不吃的家伙,就此一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好戏即将拉开序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腹黑千金值万金

    重生—腹黑千金值万金

    赌王?她顾绾绾就是赌的祖宗,就是赌王也要给我乖乖趴下!黑道?她顾绾绾建立世界最大的黑暗势力,玩的就是黑吃黑!权利?她顾绾绾乃是顾家小姐,再嚣张的衙内也要恭恭敬敬!既然上天让她重来一次,那她将不再让人生有一点遗憾!恣意妄为,潇洒一世,她将站在那世界的巅峰,让所有人都知道她的名字!
  • 盛夏的天堂

    盛夏的天堂

    “黎萧,是不是在你的故事当中我永远都不可能是主角。”致那些年曾经颠沛流离过青春——最初相识的时候,我误以为你是童话世界里守护公主的熊骑士,但我忘记了,我不是公主,而你也不是属于我的骑士。再次相遇的时候,我以为你是从天而降的白马王子,却没想过你是我命运的转折点。十九岁那年的雨季,使我明白了一切,在光荣,权利当中,我们终究还是会迷失的自己。通往中心的道路有很多,但最正确的只有那一条。盛初夏致上“其实到最后我才发现,我最奢望的不过是和你白头到老。”黎萧
  • 极品管家

    极品管家

    犯我大宋天威者,杀!惹我娘子不快者,杀!上阵杀敌、宫廷内斗、暧昧情事应有尽有咱不说啥轰动九天之事,只谈这天圣原的小小杨总管王宫贵人间的风流韵事,自然还有阵前热血杀敌的爽快皇城纷扰,王府事多,故宋之扰,宫廷内乱,伴娘子上阵,麻烦麻烦!梦中美人,刁蛮郡主,皇后多情,贵妃有意,管家也风流,何妨何妨?管家Q群【35307292】【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