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2700000012

第12章 以暗杀为主旨的秘密团体

尽管说革命党人最初的暗杀活动,是由广东籍的史坚如、安徽籍的万福华、吴樾和湖北籍的王汉等革命志士实施的,但这些暗杀活动的密谋策划,却离不开湖南、江苏和浙江革命志士的贡献。

其中,陶成章、蔡元培、龚宝铨、章太炎、刘师培、秋瑾、徐锡麟等江浙革命党人为主体组建的光复会所进行的秘密暗杀活动,格外引人瞩目。

陶成章(1878—1912),字焕卿,笔名思汉、巽言,化名有起东、志革、何志善等,自称会稽先生,浙江绍兴人。他自幼聪颖过人,读书过目成诵,酷爱历史,尤对历代先贤遗著诵读不倦。1893年,他在家乡社馆任塾师,曾挺身痛击村中一个欺压乡民的土豪,为乡民百姓所称道。清政府甲午惨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激发了陶成章忧国忧民之心,并逐渐阅读了一些新学书籍,对国家民族的前途苦苦思考。

百日维新的夭折,给热衷于改良美梦的陶成章当头一棒。他开始从美梦中惊醒了,意识到清廷的腐朽统治已是无可救药,改良之路是行不通的,应该采取一种新的革命方式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他左思右想,权衡利弊,最后选择用暗杀的手段来进行反清斗争。

庚子年间,京津之间义和团起,打着“保清灭洋”的大旗,陶成章却在家乡会稽宣称说:“妖后祸国,我欲趁乱、效骆宾王讨武则天,入京手刃慈禧!”

于是,这位满怀激愤的热血青年,潜行京师,欲寻隙刺杀慈禧,举行中央革命。他还趁机到奉天、内蒙古等地考察,为反清活动做准备。

1902年,陶成章再次赴京刺杀慈禧太后,但仍然没有找到合适机会。他谋求进入陆军学堂,以便行刺,但依然没有成功。

当刺杀意图被清廷官吏察觉后,陶成章出京疾走,忍饥忍渴步行七昼夜,横穿直隶、山东、安徽数省一千多里路程。等他由北京回到上海时,人已将成饿殍,几已不复人形。但他的反清排满之志却丝毫未减。

这年7月,陶成章在上海结识了绍兴同乡蔡元培,共商革命的进取之法。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又字民友、孑民,浙江绍兴山阴县人。他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1890年中进士,1894年授翰林院编修,留心新学,同情维新派。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杀害了他所崇拜的谭嗣同,令他深感清廷政治改革毫无希望,断然离开翰林院南下,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辛丑条约》签订后,蔡元培萌生反清思想,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立中国教育会,亲任会长,并创办爱国学社,提倡民权,宣传反清革命。

陶成章与蔡元培在上海结识后,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蔡元培敬佩陶成章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和艰苦卓绝的牺牲精神,毅然慷慨解囊,资助他赴日留学,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

陶成章先入东京清华学校,后转入成城学校学习陆军。他很快凭借着优异的学习成绩,赢得了当地留学生的敬重。在这期间,他结识了黄兴、杨笃生等湖南革命志士,并与浙籍留日学生龚宝铨交往密切,结为莫逆之交。

1903年,是中国留日学生从爱国走向革命的关键年份。在拒俄运动中,留日学生出于对俄国不讲信义,强占中国东北的义愤,欲组织拒俄义勇队开赴东北抗击俄国侵略军。但组建军队的行动被日本当局禁止,他们便改名军国民教育会。该会成立之初,继承了拒俄义勇队或学生军的宗旨、手段,即通过向清廷大员请愿,表示愿赴疆场抗击侵略。后来,由于派回国内请愿的特派员受到冷遇,爱国热情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激进的留学生便将郁积心中多时的排满情绪通过《发起军国民教育会意见书》表达出来,并将宗旨由原来的“养成尚武精神,实行爱国主义”,改为“养成尚武精神,实行民族主义”。

在不赞成激进的学生退出以后,留在军国民教育会的多为比较坚定的激进分子。他们主张以三种手段进行排满革命:鼓吹、起义、暗杀,活动逐渐由公开转入秘密,由海外转入内地,由言论转入实际行动。

对此,横滨暗杀团成员苏鹏后来回忆说:

“清癸卯、甲辰间,予游学于日本,适日、俄交战于我满洲之野,留学同人,组织义勇队,欲效命疆场,冀以敌俄人,而有以钳日人之口。主之者,为黄君瑾午(后更名克强)……无何,为清、日两政府协谋所解散,群情更愤,遂改为秘密结社,效俄虚无党之所为,实行暗杀。名曰‘军国民教育会’。本部设东京,由黄瑾午……与予等主之。设支部于上海,由蔡孑民……等主之,以爱国女校为机关。后吴樾之在天津狙击出洋五大臣(恐其假立宪之名,阻碍种族革命),徐锡麟之在安徽刺杀恩抚,皆军国民教育会实施之政策也。当此之时,孙总理中山先生,组合南部会党,谋革命,与留学界为桴鼓之应。”

黄兴、陈天华、龚宝铨等人组织横滨暗杀团,谋求对清朝君臣实行暗杀之政策。受龚宝铨等人的影响,陶成章赞同革命党人秘密组织暗杀团,欲先狙击二三重要满大臣,声援反满武装起义。

1903年秋,陶成章受命回国参与了柳州起义和王锡彤反教会起义,随后重返日本,参加了浙学会成员在日本召开的两次会议。会议决定要重组革命团体,发动武装起义,并让陶成章和魏兰做归国活动的实行员,潜入浙江、安徽等地,联络会党,积蓄实力。会后,肩负着反清排满的重任,陶成章与同乡革命党人魏兰悄悄地回到上海,与蔡元培共商大计,决定把重点放在联络各地会党上。

魏兰(1866—1928),字石生,浙江云和人。1884年,魏兰19岁,因父命难违,赴府考,他不作命考之题,却在卷上信笔画了一幅“云和县全图”交差,不料巧遇考官知音,破格录取为秀才。父亲却因此而大怒,责骂不已,魏兰因感而作:“挥毫尽痛快”,表明自己无意于仕途,志在寻找报国之门。1903年5月,他赴日留学,参加拒俄义勇军。他与陶成章不仅是同乡,而且交谊甚厚。当蔡元培、陶成章决定联络浙江各地会党时,他自告奋勇,愿与陶成章一起下乡。

1904年初,陶成章与魏兰到浙江后,首先在杭州拜会了关在监狱中的白布会首领濮振声,了解浙江各地秘密会党及其头目的情况。然后,陶成章从陆路经桐庐、分水,四处拜访白布会会员,再经建德、寿昌、汤溪、龙游、遂昌、松阳等地,最后抵达魏兰的家乡云和县,与魏兰相会。浙江各县,万山丛杂,会党众多,各据一隅,各行其是。陶成章脚穿草鞋,腰束麻绳,身背《革命军》、《猛回头》等反满革命宣传品,日行百里,上山入寨,与会党人物见面,宣传反满革命,组织当地革命志士发动起义。

在联络浙江各地会党过程中,陶成章曾经四过家门而不入。

魏兰劝其回家一探,他喟然叹道:“一入家门,难免为亲情牵累,就难以复出了。幸喜老父身体尚健,家中诸事无忧,我可以安心反满了。”

他又说:“既已身为国奔走,岂尚能以家系耶!”

由于陶成章的多方努力,浙江各地会党势力蓬勃发展,奠定了革命党人联络各府县主要秘密会党之基础。

1904年8月,陶成章联络会党略有头绪,就来到上海,与蔡元培和黄兴等秘密谋划,决定在十月初十万寿节时揭竿而起。首先由黄兴领导湖南、湖北两地先举起义旗,然后陶成章率领福建和浙江两省进行响应。魏兰在浙江处州认识了龙华会首领沈英、张恭等人后,赴沪找到陶成章,然后同赴金华布置龙华会响应起义。

然而,湖南长沙起义的事情败露,黄兴等人逃到上海,随后流亡日本。陶成章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连忙把原先招集好的起义人马,匆匆地解散了。但龙兴会从此成了与陶成章关系最密切的会党组织。

此时,横滨暗杀团成员龚宝铨从日本回到上海,拟在国内组织暗杀组织,与黄兴、陶成章等人筹划的武装起义相配合。龚宝铨从日本回到上海成立暗杀团后,人数极少,力量单薄,欲扩大组织,遂与陶成章、蔡元培等人商讨,决定扩大暗杀团,吸收更多的有志之士参加。

这样,一个最初以政治暗杀为主要宗旨的江浙革命团体——光复会,便在上海酝酿成立了。

1904年冬,陶成章、龚宝铨、蔡元培等人召集浙江、安徽、江苏等地革命志士,在上海成立秘密团体——光复会。光复会又名复古会,以“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为宗旨,以暗杀、暴动为主要革命手段。

参与此事的革命党人冯自由后来记述说:

“光复会的成立与军国民教育会有直接关联。龚宝铨是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成员,回国后即于1904年冬在上海建立暗杀部,‘所行规章,颇为严密’。这时,原中国教育会会长蔡元培已经从青岛回到上海,并且曾与黄兴、陶成章等有所策划。蔡元培知道有暗杀团的组织,便请求参加。暗杀团随即改名为光复会,又称复古会。”

光复会最初选择会友极严格,会内制度亦极严格。会员之间彼此都不相识,只有在共同参加多次会议和秘密工作之后,才互相知道是会友。新会员入会时,必须选一处极其秘密的地方举行入会仪式,并要刺血和对天发誓,表示反清革命的决心。

据蔡元培记述,参加光复会有着极为严密的入会形式,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秘密结社的色彩:开会时,设黄帝位,写誓言若干纸,如人数,各签名于每张纸上,宰一鸡,洒血于纸上,跪在地上对黄帝牌位进行宣誓,并将鸡血洒入酒中,一饮而尽。其入会签名的誓言,则每人各藏留一份,作为凭证。

当光复会成立之时,浙江革命志士章太炎因“《苏报》案”身陷上海西牢狱中,故陶成章、龚宝铨等人就推举声望较高的浙江志士蔡元培为光复会会长。

除了蔡元培、陶成章、龚宝铨三人外,章太炎、秋瑾、徐锡麟、王金发、尹氏姐妹等人,都是光复会的著名领导人物。

光复会的这些风云人物,对江浙地区的反清革命运动起了非常突出的推动作用。

龚宝铨(1886—1922),原名国元,字薇生,号味荪、味生、未生、未苏,别号独念和尚,出生于浙江秀水(今嘉兴)马厍汇。祖籍上海南汇,清乾隆时,其祖辈九牧迁居嘉兴,世居马厍汇。龚氏世以中医中药为业,传有秘方,所制药酒,名闻江浙。宝铨父龚寿人,继祖业为医;母吴氏出自文学绘画世家。龚宝铨自幼承母教,喜爱文史。1900年,他肄业于秀水学堂,1902年留学日本,先后在清华、振武两校读书。1903年,他在东京与黄兴、杨笃生等人成立拒俄义勇队,后改组为军国民教育会。1904年回国,热衷暗杀活动,在上海发起组织暗杀团,与蔡元培、陶成章等创立光复会,为光复会的重要领导人,也是章太炎的女婿。龚宝铨从事反清革命活动,艰苦卓绝,真可谓“见利不惑,临强不挠”。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初名学乘,别号太炎,浙江余杭人。他早年入杭州诂经精舍从朴学大师俞樾受业。1899年春,他把自己有关经学、史学、哲学、文学和音韵等方面的散论辑成《訄书》。1900年7月26日,上海名流聚集在豫园,召开中国国会成立大会,章太炎大声疾呼:“一面排满,一面勤王,既不承认清朝政府,又称拥护光绪皇帝,实属大相矛盾,决无成事之理。”他当众剪去辫子,脱去“戎狄之服”,换上“欧罗马衣笠”,然后扬长而去。在清朝“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政策贯彻了两百余年之后,“辫子”已经成了效忠清朝的象征,章太炎这一激烈举动,等于公开宣布宁可不要脑袋也要反清了。

1902年,他从上海逃亡日本,与孙中山正式结交,并在东京发起支那亡国242年纪念会。1903年6月,他在《苏报》上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直斥光绪皇帝为“未辨菽麦”的“小丑”。

章太炎的言论震惊了紫禁城,轰动了海内外,唤醒了革命者。清政府勾结租界工部局,逮捕章太炎、邹容等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苏报》案”。直到1906年刑满出狱,他到日本东京担任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主编,成为名满天下的革命家。

光复会成立后,首先致力于扩大组织,为武装革命做准备。

光复会的成立,最初是为了进行暗杀活动。不仅龚宝铨是横滨暗杀团的骨干,向来主张搞暗杀,而且当时光复会的主要领导人和重要骨干也多赞成政治暗杀,并花了较大精力从事暗杀谋划。

光复会会长蔡元培认为,革命只有两途,一是暴动,一是暗杀。故当他知道龚宝铨的横滨暗杀团要加以扩大,酝酿成立光复会,就积极参与进来,成为暗杀团的一分子。在他看来,暗杀需要自制方便、秘密、快速而且容易伪装隐蔽的武器,所以,必须花大力气进行暗杀武器的研制开发。根据这些想法,蔡元培在上海创办了爱国女校,自任总理。

蔡元培将这所爱国女校,办成了光复会在上海从事暗杀和暴动活动的秘密机关。他与从日本归国活动的暗杀团成员杨笃生、何海樵、苏凤初等人一起,在爱国女校内秘密试制炸药,制造高效炸弹。

蔡元培在爱国女校的教学上,以“不取贤母良妻主义,乃欲造成虚无党一派之子女”为目的。除了对年幼学生照例授以近代普通科学知识之外,年长一班的女生,则讲授法国革命史和俄国虚无党历史,培养其政治暗杀意识。蔡元培请钟宪鬯等人讲授近代物理学和化学,并将这两门课程作为学校中课时最长、学分最多的课程,为学生们将来制造炸弹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蔡元培认为,女子去实行暗杀比男子更加隐蔽,因而他在爱国女校除了特别注重化学课的讲授,以便培养暗杀的种子,还着力培养女生坚强勇敢的性格,鼓励她们担当起暗杀除奸的崇高革命使命。

不仅如此,蔡元培还决心自制暗杀所用的隐秘武器——化学毒药。要自制化学毒药,就需要有精通化学的专家。蔡元培将爱国女校的钟宪鬯、俞子夷两位化学教员,秘密吸收加入光复会,专门负责研制化学毒药。俞子夷说:“我配制氰酸,一试即成。”

当其配置成功化学毒药后,蔡元培叫工友们弄来一只猫,强令服了几滴毒药,猫立即中毒而死。

随后,蔡元培经过思考后发现,液体毒药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容易被人发觉,如能改成固体粉末,效果将会更好。于是,他就从书店里购买了一批药物学、生药学和法医学书籍,亲自主持研究制造。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制和比较,蔡元培觉得还是使用固体炸药更好一些,随转向主持研究炸药,制造炸弹。

为了早日研制出威力大、体积小的炸药,蔡元培带领他的研制小组秘密进行试验。经过多次的试验,他们终于制造出一种威力大、体积小的炸药,装配成炸弹后,成为革命党人暗杀的利器。此后,这种由蔡元培研制的炸药,不断由暗杀团团员在日本制造出来,秘密带回国内,运用于刺杀清廷权贵的革命行动中。

清廷上层官员频频遭到这种炸药的暗算,或受伤或死亡,威力巨大。

对当时蔡元培试制弹药的经过,曾参与其事的爱国女校教师俞子夷作过详细的回忆,并提到在试制弹药之前,还曾试制过烈性毒药。

他说:“蔡师知道我对化学有兴趣,嘱我研制毒药。……我课余读书,实验,试制氰酸,一试即成。蔡师嘱工友弄来一猫,强令其服,只几滴,猫即中毒死。蔡师认为液体毒药,使用不便,易被人发觉,必须改制固体粉末。于是向日本邮购了一批药物学、生药学、法医学等书,从事研究,但无大进展,而研究的对象,不久即转向炸药。试制炸药有个秘密组织,人数不多,地点在冷僻的弄里,邻近全是贴招租的空屋。……实验室陈设简单,桌凳外,全是药瓶及玻璃器皿。每天定时学习,先制雷银;第一次成功,第二次浓烟上喷而失败,第三次又成功。棉火药颇易制,硝基甘油则屡试不成。反复研究,原因是硝酸、硫酸不够浓。钟先生(即钟宪鬯)处只有普通试验用的。打听到外国药房有强酸出售,利用我短发西装,可以冒充日本人出入采购,不易惹人注目。外白大桥菟的‘大英药房’有上好强酸,‘科发药房’的甘油很纯,三种东西分三次买。用这等药品一试即成,连试连成。我们只有一部江南制造局译印的《化学大成》作参考,日文书关于炸药的远不如关于毒药的易得。学完暂告一段落,此后着重各自分别研究。”

作为光复会会长,蔡元培对这个反清革命团体的贡献,除了鼓励和密谋暗杀之外,就是凭借其声望设法将江浙一带互不相统属的革命势力联合在一起。

光复会成立后不久,蔡元培就动员浙江另一位会党首领徐锡麟加入光复会,并安排他与陶成章在上海爱国女校见面。当时,陶成章为金华、衢州、严州诸府会党的首领,徐锡麟为嵊县、天台一带会党的首领。陶、徐的结交,加强了浙江各地会党的联合。蔡元培动员江浙皖等省许多爱国人士加入了光复会,如赵声、秋瑾、陈去病、柳亚子、黄炎培、马宗汉、刘师培、李燮和、林獬、孙毓筠等等。

为了加强浙江会党工作,陶成章和魏兰还到江浙各地进行调查,加强与各处会党联络,完成了对金、衢、严、处、温、台龙府会党的联络,与会党首领张恭、竺绍康、沈荣卿、周华昌、王廉、王金发、赵舒、吕公望、沈英等人进行了会晤,使这些会党首领都加入了光复会。

一时间,光复会在江浙地区的实力大增。

陶成章及光复会在浙江联络会党加入光复会时,为了消除洪门中人的顾虑,约定洪门兄弟加入光复会后,“洪家”旧规如山堂、口号、家法、堂章仍可照旧。因此,洪门在浙江的组织,并未因洪门中人加入光复会而消失。

对于政治暗杀,陶成章一贯赞成并身体力行,用了很大精力加以筹划。他在起草《龙华会章程》时,就盛赞张良谋刺秦始皇的举动。他说:“秦始皇恐怕人家造反,便收聚着天下的兵器,都拿来一把火销毁掉了。这个心思,狠不狠呢?哪晓得他还没有死,韩国就有个张良,拿着一个千斤重的铁锤,在博浪沙中等他出来的时候,要打死他。虽然打他不着,到处搜了十日,连影儿也搜不着半个。后来百姓晓得皇帝的本领,不过如此。”

他以这样的故事,鼓动光复会员投入刺杀清廷权贵的风潮中。

光复会骨干成员秋瑾,自号“鉴湖女侠”,与暗杀团杨笃生、徐锡麟、吴樾等人关系密切,同样赞同以暗杀方式进行反清活动。她在《宝刀歌》中以诗咏志,称赞中外暗杀英杰:

主人赠我金错刀,我今得此心雄豪。

赤铁主义当今日,百万头颅等一毛。

沐日浴月百宝光,轻生七尺何昂藏。

誓将死里求生路,世界和平赖武装。

不观荆轲作秦客,图穷匕首见盈尺。

殿前一击虽不中,已夺专制魔王魄。

因此,采用暗杀手段进行“排满”革命,是光复会考虑到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而采取的较为可行的方法。

在他们看来,暗杀行动花费既少,万一失败,损失也不大。

作为一名清末翰林,蔡元培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但同时也较诸其他革命党人更具有书生色彩,并不善于做具体细致的组织工作。诚如陶成章所说:“元培德行有余,而方略颇短,性又好学,不耐人事烦扰。”因此,光复会的实际活动,主要由陶成章、徐锡麟、秋瑾等人主持。陶成章负责联络苏、浙、皖、闽、赣五省会党的重任。他和龚宝铨不辞辛劳,终身在野,数岁之间,提皮包,蹑草履,行浙东诸县,一日或八九十里,交其豪俊,数濒危难,相与维持,发展光复会的势力。他还来到日本东京,与革命党人王嘉祎秘密协商,在东京成立了光复会分部,由王嘉祎总揽分部事宜。

这样,上海、东京两地光复会遥相呼应,革命声势更加壮大。浙江籍革命志士蒋尊簋、孙翼中、许寿裳、鲁迅等人陆续入会,更使其如虎添翼。短短的几年间,光复会就发展成为长江下游最大的革命团体。

蔡元培、陶成章等人组织的光复会,除了暗中赞助吴樾等人在北方的暗杀活动外,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暗杀活动。他们在清末政治暗杀史上所谱写的最壮美篇章,就是光复会领袖徐锡麟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之事。

同类推荐
  • 天下第一无赖

    天下第一无赖

    “世界上没有我不敢做的!”白清城露出他的大白牙。只会吃别人的,用别人的,睡别人的,咳咳。别误会,这都是我老婆给我的。“你说我这是吃软饭?”白清城又咧了咧嘴,“放心,我和皇帝是过命交情,保证不打死你!”
  • 贞观风云

    贞观风云

    李世民即位之后,招贤纳士,从谏如流,励精图治,大力发展经济和军力,使大唐日益强大。唐军先后平定东突厥、吐谷浑、高昌和薛延陀等,开疆拓土,四方臣服,最终打造了一个大唐盛世。
  • 吃出个三国

    吃出个三国

    小日子极其滋润的五星级酒店的厨师长林乐,却是做了替死鬼,不过好在老天眷顾,他不仅没死,还穿越到了三国时代,成了汉献帝的厨师长!汉献帝夸他的菜好吃,委以杀董卓的重任。董卓夸他的菜好吃,死在了他的刀下。吕布夸他的菜好吃,成了他的酒肉朋友,陪他打天下。刘备夸他的菜好吃……!!!
  • 三国贱侠

    三国贱侠

    中国体育队新星击剑员刘文在南京到重庆的船上遇到强气流引发龙卷风,导致船翻了,被风浪冲昏过去的刘文醒来发现自己身在三国,看贱手刘文如何泡貂蝉,探二乔……看剑手刘文在三国平黄巾贼,反董卓……“一剑直挑天上星,一贱弯探身下洞。”看刘文如何闯三国。开心阅文,关注新书。
  • 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

    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

    59年前,在中国东北一个不大的港口城市葫芦岛,仁厚的中国人开始将105万敌国的国民,其中包括一些曾经直接伤害过中国同胞的日侨俘送回他们的故乡日本。发生在1946年的这次遣返日侨行动,至今还令许多日本人感动,不断有人越洋过海,前来寻访他们的“再生地”葫芦岛。
热门推荐
  • 孕产妇宜吃的食物

    孕产妇宜吃的食物

    本书介绍了孕产妇饮食营养与食物选择的基本知识,详细叙述了妊娠剧吐、妊娠水肿、妊娠缺钙、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等孕妇常见病,以及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产后缺乳、急性乳腺炎、产后自汗盗汗等产妇常见病的680多个食疗验方和菜肴食谱。
  • 宁朵儿少包三游记

    宁朵儿少包三游记

    不满《少包3》编剧的恶搞,讨厌小蛮的虚伪,所以才有此同人小说的衍生。因为相当讨厌小蛮,赵祯把你小蛮安排到包拯旁边,你也不至于非得跟我们可爱的的包包来一场生死恋吧!最后你老人家说放手就放手了,一把匕首往肚子里一插,一场假死的剧目就此诞生,你快乐的去当皇后了,那我们包包怎么办?故此在这文中包拯绝对不会和小蛮在一起,描写小蛮的篇幅也不会很多。赵祯说:“包拯如果有你大宋就不会太平。”庞统说:“包拯如果你是皇上,我一定不会造反!”受不了编剧这样的恶搞,最后竟然把包拯都神话了,逼的他非跳崖不可。在我看来包拯只不过是头脑比较好,分析能力比较强,怎么都是只能当个好警察,而且包拯为人耿直,做事不懂变通,怎么样都不可能是个好皇帝。
  • 闺墨萃珍

    闺墨萃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总裁老公别跑

    总裁老公别跑

    当小三高傲地挽着那个男人,以胜利者的姿势在她面前离去,她怒了。妈的,老娘不发威你们都当老娘是病猫啊!好,都来吧,看她如何从弃妇翻身,智斗小三,狂殴小四,暴打小五!当冰山碰到柔水,当腹黑遇上腹黑,拼的是技术,比的是耐性,可最后,到底谁落入谁的网呢?
  • 万古牧神

    万古牧神

    那一年,诸天神魔陨落,万界崩灭,血染苍穹!那一年,一代牧神脚踏神魔尸骸,背负苍生转世而来……
  • 此情怎待追忆

    此情怎待追忆

    紫城,傲世,九天,无影共同占据沧澜大陆,”四圣石”分别在四大势力手上。为抢夺”仁者之石“红月派蠢蠢欲动。乱世相争,几人赢,美人笑依稀,转身却已是幻影。
  • 浓情蜜婚:帝少的心尖宠儿

    浓情蜜婚:帝少的心尖宠儿

    五年前的一夜荒唐,让她就此怀上了那个恶魔总裁的孩子,可如今已经嫁作他人妇,再次回国却要再次有求于他,只因亲老公的祖传事业就要灭亡,可没想到,这一次的回眸,让他一眼便想起了当年的她,就此腹黑总裁开始了猎艳日记。
  •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 爷本残暴之宠妻入骨

    爷本残暴之宠妻入骨

    他,虎背熊腰、桀骜不驯的柳月庄庄主。她,娇小可人、蕙质兰心的丞相府大小姐。他,整个祥瑞王朝商界一手遮天,以心狠手辣而闻名。她,一双巧手,医遍一切疑难杂症的妙手神医。他,面目狰狞吓的无数的女子退避三舍。她,倾国倾城美貌,满心期待的嫁给心爱男子的痴心人。大婚当日,一袭红嫁衣的她在喜房里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夫君,可是没有想到却是发现了一个惊天的阴谋,不想让夫君的阴谋得逞,更是在还有理智的最后一刻,对第一次见面的他妖娆一笑,“让他在我的眼前消失,我就是你的!”且看一个残暴无情血铮铮的汉子为一个女人变成怎样的铁骨柔情的故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御龙战天

    御龙战天

    这里是武道的世界,弱肉强食,谁更强,谁就主宰着别人的生命,不想死,你就只有站在武道的巅峰。风尘,风家私生子,看他如何绝地逆袭,逆乱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