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26300000055

第55章 二零零六(1)

纪事

上一年写了两篇怀念文章,因为有两位温厚的老友去世,实在令人感怀;这一年又写了一篇,但这是SCM出版社和牛津大学的R.Morgan为祝贺Macquarrie神学着述五十周年出纪念文集而约写的,我既视他为恩师,当然义不容辞,但没有想到,他第二年就去世了!主编的《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

出版,书中第一次公开讨论了五大宗教面对的一些一直被屏蔽的现实问题,诸如“家庭教会”、“地下教会”之类。3月赴海德堡大学出席学术会议,会后与妻友同游意大利,感受颇多,在Siena路遇一美国移民盛情邀请至家,尤令人感叹古风犹存。9月起在香港中文大学任客座教授,讲“汉语神学”。

《力阻狂轮》中译本序

距今不过七十三年前,在我们居住的欧亚大陆的西部,在这几天正吸引着无数球迷的德国,出现了一个无比巨大的“车轮”。这个巨轮疯狂地运转,压碎了那个诞生过埃克哈特和路德、丢勒和荷尔拜因、康德和黑格尔、施莱尔马赫和利奇尔、歌德和海涅、巴赫和贝多芬、舒曼和勃拉姆斯、开普勒和爱因斯坦、马克思和韦伯、荷尔德林和里尔克……的民族的自由,又疯狂地碾向国内国外、左邻右舍的犹太人、奥地利人、捷克人、波兰人、法国人、比利时人、丹麦人、挪威人、希腊人、塞尔维亚人、英国人、俄国人……各民族人民的自由。这个巨轮所到之处,都有千百万人的躯体被它碾碎,还有千百万人的心灵被它扭曲……众所周知,这个“狂轮”,就是一个由所谓“领袖”即希特勒及其一伙所构建,由所谓“纳粹”即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所领导的国家的政治制度,就是一个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而又有严密政治组织的国家的军事工业集团,就是一个其实力、机制和心态使邻国不安、害怕,使一些外国要人不得不“绥靖”、讨好,已经从软弱地位复兴而强大起来的国家的宣传和暴力机器。

距今整整一百年前,在当时一片和平景象的德国名城布列斯劳,一个大学教授的家里诞生了第六个孩子,也是家里最小的男孩。这个家庭来自两支显赫的家族——这个男孩的先辈中有着名的教授、律师、医生、艺术家、史学家和神学家,他的外祖父甚至做过皇帝的御前牧师。这个家庭生活富足、富有教养;孩子们有自己的房间,有丰富的书籍和玩具,有巨大的花园和乡间别墅;许多有地位、有见识而观点各异的亲友访客时常出入门庭,高谈阔论;更主要的是,孩子们享有父母良好互补的教育和宽严有度的关爱,个个都聪明有成。这个小弟弟不但早慧,而且德智体美兼优,七岁半就进入人文中学,十七岁就进入着名的图宾根大学攻读神学,十八岁转入柏林大学,得到该校名师,也是世界级神学大师哈纳克高度评价;在别人尚未开始博士阶段学习的年纪,即二十一岁时,他已完成了博士论文;在别人尚未完成学业的年纪,即二十四岁时,他已经登上了柏林大学的讲坛,教授系统神学;他还在美国留过学,在西班牙和英国当过牧师;他深受学生的喜爱,发表了不少的着作,其中一些(例如三十岁发表的《作门徒的代价》)使他成了相关学术界的新星……距今恰好六十七年前,1939年7月7日,这个三十三岁的青年学者,这个才华横溢、前途无量的神学家,经过长时间的内心挣扎,终于启程,自愿离开那与战云密布的欧洲大陆相隔万里、安全而自由的美国,离开繁华的纽约市内那座城堡庭园中幽雅的着名神学院,离开了为他在德国的安全担心而接他来美的朋友们安顿他的舒适小屋(后被称为“先知屋”),登上远航的轮船,返回黑暗的祖国,投身到那个巨大凶恶的“狂轮”之中——怀着一个坚定的目的:力阻狂轮!

这样的一介书生,尽管是一个纯粹的人,仍然是一个软弱的人(也许正因为纯粹才软弱),再加上那“极少数人”,尽管志同道合,却还是极少数,怎么能够阻挡那个狂暴的巨轮呢?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他和他的伙伴,全都被压死在那个巨轮之下!而那个巨轮最终被阻挡、被粉碎,是由运转方向相反,却仍然是钢铁铸成的同盟国的巨轮所完成的。

那么,这样的“力阻狂轮”,不是毫无意义,成了“无谓的牺牲”吗?

这会是无数人的想法,会被认为是“正常”的想法,尤其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会有的想法。我想,这种想法正是当今社会的心理病根之所在,正是妨碍我们的社会改良的一大“心魔”。为什么?

用这本书的主人翁,上面所说的这个“男孩”朋霍费尔的话来说:一个疯子在人群中驾驶汽车横冲直撞,我们应该做的,绝不仅仅是救助死伤者,还应该有人冲上去,制止那个疯子。后面这个行动当然有极高的风险,可能丧命,可能失败,即可能牺牲而无功,但却绝不是“无谓”的。试想,一个人数众多的人群中竟然没有一个人采取后一行动,其后果不仅会是所有的人最终都被压死,而且必然还向世人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这个人群已经丧失了同邪恶抗争的精神(这种精神是需要有人,即使只是“极少数人”来体现的),在这个人群中,正义是退缩无力,不义是畅通无阻的。极言之,这种局面所“意味”的东西,向天地昭告的东西就是:在这里已经“正不压邪”,因为正义已经死亡。于是,这样一个人群是否还是“人”的群体,就已成了疑问,在这里生活是否还有人的“意义”,就已成了疑问!

反言之,朋霍费尔和他的伙伴们为“力阻狂轮”而牺牲,是“有谓”的——它意味着:这个民族中还有那么一些人,在那个本民族至上的社会氛围中,还能够超越民族观念而生活,即首先作为“人”而生活,尽管这样做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内心痛苦的代价,甚至牺牲生命的代价!这个“意谓”是巨大的——它意味着:这个民族还有可能获救,就像《圣经·旧约》说到所多玛城得救的条件时所说:只要那城里还有十个义人,就可以不遭毁灭。对这个宗教象征,我们也许可以作这样的解释:当一个民族或国家还保留着正义的精神——其最低要求,是要制止对人(任何民族、阶层、种族、职业、年龄、性别、国籍、信仰的人)的非人对待——的时候,它也就还未丧失人性,还未变成“非人”的群体,还未走到万劫不复的地步。即使它已向着正义死亡、人性死亡的深渊方向走了很远,也还有一点走回来的可能。

这种精神,需要具有这种精神的“义人”来体现。因此,像朋霍费尔这样的人,才会有这么巨大的榜样力量——有人甚至认为,上帝因之而保佑德国在战后从废墟上迅速复兴(我们确实看到,世界上有一些民族或国家,是在从战乱走向战乱,从灾难走向灾难,尽管我不相信那里没有“义人”,但是谁也不知道那里的义人有多少)。至少,像朋霍费尔这样的人,会用他们的生命,给后人提供深刻的教益。

这是我第三次为与朋霍费尔有关的书写序(前两次是1991年为《狱中书简》中译本和2000年为《作门徒的代价》中译本写序),但却丝毫不觉得轻松。

我想,这是因为,面对这样一个生命,人都不免会激动。只要了解到这个生命是真正“为他人而活”的,是真正为了阻挡那压扁无数生灵的暴政“狂轮”而心甘情愿献出的,只要了解到这一点,任何一个良知未泯的人,怎么能不激动,怎么能不深深地、甚至痛苦地反躬自省呢?

读者手中这本小书,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朋霍费尔传记,曾在德国获得青少年图书奖。我曾经在《作门徒的代价》中译本序中,把朋霍费尔的人格比喻为人们“可以畅游其中又敬畏其深”的深海,把他的精神比喻为人们“可以漫步其上又仰慕其高”的高山。读毕此书,读者可以发现,这本传记所表现的他的生命,体现出这种人格和精神的生命,可以为我们证实这一点。

2006年7月7日-14日于北京此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于2006年11月出版

《从岁首到岁终:路易斯经典选粹》序

人生在世,都追求一个“好”字——吃、穿要好,住、用要好;学习要好,工作要好;爱人要好,家庭要好;身体要好,事业要好;国家要好,社会要好……然而,最要紧的是:“自我要好”!

因为,前面那些东西的好,首先要在“自我”看来好,目的是让“自我”变得好;那些东西的好,要靠好的“自我”去判断,要靠好的“自我”去争取,要靠好的“自我”去欣赏。

我不说最要紧的是要“人好”,因为这么说时,我们常常会想要“别人”变好,而不是想要“自己”变好。可是,每一个“自我”都不好,哪里又有“人好”呢?别人能变好,自己又为何不能呢?

也可以说最要紧的是“为人要好”——设想你有一位邻居腰缠万贯、身强力壮、上下亨通、事业兴旺……人间“好事”他都占尽,可是那人却坏,为人“不好”,你和众人会作何等想法?即便是想要他那些好东西,也不想变成那个人吧?

同类推荐
  • 岁月记忆

    岁月记忆

    杨中其先生的《岁月记忆》收录的短文大多是他的经历和观察,立足于故事、故土、故人、亲情和友情。虽然所叙之事、所记之人,皆是我们身边的“小人小事”,却透出一种令人感动的人文关怀,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朴素中含哲理,淡泊中有警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世界最好的杂文

    世界最好的杂文

    本书从世界各国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70余篇经典之作,代表着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同时,在体例编排上,通过“作者简介”、“佳作赏析”等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让读者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理性思考,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 红楼的草根儿们

    红楼的草根儿们

    从不同视角对红楼梦中的人物进行了解读,看十二个小人物是怎样串起红楼史话的。
  • 李龙炳的诗

    李龙炳的诗

    作为一个农民,一个和文字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农民,命运之诗会永远呼啸在我的血液之中。我只能说,诗歌确立了我和世界更美妙的关系。我只能站在我的这片土地上,用语言的手打开一扇又一扇崭新的窝口,见证着时光流转,云飞雪落。我所有的诗歌,都与这片土地的宿命有关,都是对真理、正义、崇高、光明和美好无尽的向往。对文本的探索。无论明朗或晦涩,始终贯穿着坚定的精神立场,在爱与忧愤之间也有对落难的承担,隐逸着一份刀锋的光芒,这些诗歌是一个现代农民和土地和时代牢牢拥抱在一起的见证。我的创造和想象,探索和追求,就是为了在纷乱的汉语诗歌中获得独特而独立的音调,让自己拥有心灵的自足。
  • 野狼的嚎叫

    野狼的嚎叫

    玛兰沁夫说得没错,我这“点点”的确是只狼。1990年,我从同学那儿换来一条苏格兰牧羊犬,这“小姑娘”才半岁就有小牛犊子那么大。它尖尖的头和宽宽的肩,披着一身褐色长毛,肚皮和腿却有一袭雪白短毛。我打算给它物色个如意郎君,就找养父给出个主意。他说起早年村里有条雌藏獒,发情的时候,一到夜里就往草原深处跑。
热门推荐
  • 我家娇妻爱吃醋

    我家娇妻爱吃醋

    如果,你遇到的命定之人,是传说中有着双妻运的那个人,你当如何?真的要跟另一个女子分享一个丈夫吗?痴痴的爱他,默默的等他,即便是有着九世情劫,你二人的未来,却不知是否还能羁绊下去……南陵国女祭司古陌,一日于神庙祈福,忽敌国青龙破瓦而入,古陌眼前一黑便昏死过去。脑中突然闪过“良人”二字,在她昏厥的那一刻,胸前的紫玉闪现出赤金色的光华。璟封向来贪玩,不务正事,常会东奔西跑游历三界,惹得众鬼神纷纷头痛不已。他调戏女鬼仙娥是家常便饭,因此他从未想过,当他脱口而出对一个四岁大的小女娃说“喜欢”的时候,她居然会认真。便一等就是十二年。那一时玩笑而赠予她的紫玉翡翠,却被当成是定情信物般贴身藏匿……难道,她便是他千年道行一朝沦丧的祸水??
  • 我的领导是酒“痴”

    我的领导是酒“痴”

    他外冷内热,是高智商的全能总监,但却沾酒就倒;她状似呆傻,是刚出校门的小文案,偏偏千杯不醉。他看重感情,讨厌被骗,喜欢收敛锋芒做低调的豺狼猛虎;她知足常乐,认真有原则,不出风头做积极向上的职场女。第一次见面,她踩了他一脚;第二次见面,他扶了她一把;第一次加班到深夜,他亲自开车送她回家;第一次在饭局拼酒,她端起酒杯替他挡酒;她刚想进一步发展,却意外看到他的白富美前女友归来;他终于肯向她表白,却撞上了她的“男朋友”送礼示爱;有多少缘分巧合,就有多少阴错阳差,这是一个高能领导和小白下属的温馨有爱故事。或许,你可以对号入座哟……
  • 霸道总裁,爱情是如何

    霸道总裁,爱情是如何

    他们,一见钟情,男主人公文泽宇对女主人公余温一见钟情,却不说,还表示一副冷冰冰的脸来看女主人公,他不用甜美的告白,他只用冰冷的方式。余温,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一见钟情,只不过她不敢表白,因为她感觉,表白之后了连朋友都做不成了。他们到底可不可以在一起呢?看看吧!
  • 僵尸复仇者

    僵尸复仇者

    死有很多种方式,自杀的,被杀的等等;但重生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灵魂重生,一种是肉体重生。复仇的行为是永远都不会停止的!大仇得报的快感,并不会出现;但新的仇恨却会随时产生。
  • 最新礼仪必备全书

    最新礼仪必备全书

    本书是针对礼仪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而专门编写的,它具有实用、有效、精练、便捷等特点,通俗易懂但不落俗套,对不懂礼仪的人来说是雪中送碳,对尚懂礼仪的人来说是锦上添花。本书共分7章,分别是:职场礼仪;公关礼佼;日常生活礼仪;商务礼仪;为人处世礼仪;恋爱场上的礼仪;婚姻家庭礼仪。可以说含括了生活、工作、恋爱、婚姻等方方面面。若能认真阅读,必会受益匪浅!
  •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本书收录了英年早逝的作家贾大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取经》《花市》、《梦庄纪事》《莲池老人》等一批短篇佳作。他的作品多次获奖,其中《取经》荣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他创作于70年代的《取经》等作品,主要以政治视角写基层干部;80年代“梦庄纪事”系列则不再直接写政治,而是写生活于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普通农民的人性及人情;90年代之后的作品意在发掘人性的共通之处。
  • 傻丫头:多变校草霸道爱

    傻丫头:多变校草霸道爱

    婚约什么的还是不怎么适合人家的,唉!想我堂堂洛大小姐居然第一天去学校报到就那么衰,居然碰上了跟我有婚约的恶魔,而且还跟人家吵了一架,唉!希望他没有记仇和虐待人的毛病,不然人家的后半生可就惨了。啊!老天,我又没惹你,老妈,拜托你下一世再嫁人的时候挑一个普通人家嫁好吧!呜呜呜~~~
  •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的班集体建设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的班集体建设

    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本组成单位,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教育信息交流的平台,然而,班级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学校教育中的一种组织形式。
  • 我就是要跟你作对

    我就是要跟你作对

    我是大人物们的宠儿,真宗的千金大小姐,拥有外星人般高科技的头脑,而我,就是个典型的冷血动物,从小到大放荡不羁,从来没人敢管我,从来没有人能走进我的心里,简直是灭绝人性!而这样百毒不侵的我,在这个学期却遇见了能让我难得服软的人!
  • 一舞倾城之盛世绝妃

    一舞倾城之盛世绝妃

    梦里难偿,十年相思,素未蒙面的红线一畔。睁眼,一切随缘,闭眼,刻骨痴恋。一舞倾天下,缘随风起,她的人如她的名,清月。清冷如月。掌中霓裳翻飞舞,一朝甘尽缘自来,一切有缘,清月的一生是宿命的寄托。为人舞,牵人缘,千丝缭绕终躲不过似水流年。高傲清冷的心已然孤独,日日舞也经不起岁月的折磨。一壶酒只有一人独酎,伊人红妆不论情仇。三生轮回,宿命破碎,转身交易镜鬼。用一身的宿命换一场轮回。乱世繁华一片歌舞升平。谁又在为谁自醉。一曲牵丝戏,换来今生辉煌一笔。酒不自醉人独醉,碧落黄泉有有谁生死相依不容她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