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
上一年写了两篇怀念文章,因为有两位温厚的老友去世,实在令人感怀;这一年又写了一篇,但这是SCM出版社和牛津大学的R.Morgan为祝贺Macquarrie神学着述五十周年出纪念文集而约写的,我既视他为恩师,当然义不容辞,但没有想到,他第二年就去世了!主编的《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
出版,书中第一次公开讨论了五大宗教面对的一些一直被屏蔽的现实问题,诸如“家庭教会”、“地下教会”之类。3月赴海德堡大学出席学术会议,会后与妻友同游意大利,感受颇多,在Siena路遇一美国移民盛情邀请至家,尤令人感叹古风犹存。9月起在香港中文大学任客座教授,讲“汉语神学”。
《力阻狂轮》中译本序
距今不过七十三年前,在我们居住的欧亚大陆的西部,在这几天正吸引着无数球迷的德国,出现了一个无比巨大的“车轮”。这个巨轮疯狂地运转,压碎了那个诞生过埃克哈特和路德、丢勒和荷尔拜因、康德和黑格尔、施莱尔马赫和利奇尔、歌德和海涅、巴赫和贝多芬、舒曼和勃拉姆斯、开普勒和爱因斯坦、马克思和韦伯、荷尔德林和里尔克……的民族的自由,又疯狂地碾向国内国外、左邻右舍的犹太人、奥地利人、捷克人、波兰人、法国人、比利时人、丹麦人、挪威人、希腊人、塞尔维亚人、英国人、俄国人……各民族人民的自由。这个巨轮所到之处,都有千百万人的躯体被它碾碎,还有千百万人的心灵被它扭曲……众所周知,这个“狂轮”,就是一个由所谓“领袖”即希特勒及其一伙所构建,由所谓“纳粹”即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所领导的国家的政治制度,就是一个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而又有严密政治组织的国家的军事工业集团,就是一个其实力、机制和心态使邻国不安、害怕,使一些外国要人不得不“绥靖”、讨好,已经从软弱地位复兴而强大起来的国家的宣传和暴力机器。
距今整整一百年前,在当时一片和平景象的德国名城布列斯劳,一个大学教授的家里诞生了第六个孩子,也是家里最小的男孩。这个家庭来自两支显赫的家族——这个男孩的先辈中有着名的教授、律师、医生、艺术家、史学家和神学家,他的外祖父甚至做过皇帝的御前牧师。这个家庭生活富足、富有教养;孩子们有自己的房间,有丰富的书籍和玩具,有巨大的花园和乡间别墅;许多有地位、有见识而观点各异的亲友访客时常出入门庭,高谈阔论;更主要的是,孩子们享有父母良好互补的教育和宽严有度的关爱,个个都聪明有成。这个小弟弟不但早慧,而且德智体美兼优,七岁半就进入人文中学,十七岁就进入着名的图宾根大学攻读神学,十八岁转入柏林大学,得到该校名师,也是世界级神学大师哈纳克高度评价;在别人尚未开始博士阶段学习的年纪,即二十一岁时,他已完成了博士论文;在别人尚未完成学业的年纪,即二十四岁时,他已经登上了柏林大学的讲坛,教授系统神学;他还在美国留过学,在西班牙和英国当过牧师;他深受学生的喜爱,发表了不少的着作,其中一些(例如三十岁发表的《作门徒的代价》)使他成了相关学术界的新星……距今恰好六十七年前,1939年7月7日,这个三十三岁的青年学者,这个才华横溢、前途无量的神学家,经过长时间的内心挣扎,终于启程,自愿离开那与战云密布的欧洲大陆相隔万里、安全而自由的美国,离开繁华的纽约市内那座城堡庭园中幽雅的着名神学院,离开了为他在德国的安全担心而接他来美的朋友们安顿他的舒适小屋(后被称为“先知屋”),登上远航的轮船,返回黑暗的祖国,投身到那个巨大凶恶的“狂轮”之中——怀着一个坚定的目的:力阻狂轮!
这样的一介书生,尽管是一个纯粹的人,仍然是一个软弱的人(也许正因为纯粹才软弱),再加上那“极少数人”,尽管志同道合,却还是极少数,怎么能够阻挡那个狂暴的巨轮呢?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他和他的伙伴,全都被压死在那个巨轮之下!而那个巨轮最终被阻挡、被粉碎,是由运转方向相反,却仍然是钢铁铸成的同盟国的巨轮所完成的。
那么,这样的“力阻狂轮”,不是毫无意义,成了“无谓的牺牲”吗?
这会是无数人的想法,会被认为是“正常”的想法,尤其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会有的想法。我想,这种想法正是当今社会的心理病根之所在,正是妨碍我们的社会改良的一大“心魔”。为什么?
用这本书的主人翁,上面所说的这个“男孩”朋霍费尔的话来说:一个疯子在人群中驾驶汽车横冲直撞,我们应该做的,绝不仅仅是救助死伤者,还应该有人冲上去,制止那个疯子。后面这个行动当然有极高的风险,可能丧命,可能失败,即可能牺牲而无功,但却绝不是“无谓”的。试想,一个人数众多的人群中竟然没有一个人采取后一行动,其后果不仅会是所有的人最终都被压死,而且必然还向世人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这个人群已经丧失了同邪恶抗争的精神(这种精神是需要有人,即使只是“极少数人”来体现的),在这个人群中,正义是退缩无力,不义是畅通无阻的。极言之,这种局面所“意味”的东西,向天地昭告的东西就是:在这里已经“正不压邪”,因为正义已经死亡。于是,这样一个人群是否还是“人”的群体,就已成了疑问,在这里生活是否还有人的“意义”,就已成了疑问!
反言之,朋霍费尔和他的伙伴们为“力阻狂轮”而牺牲,是“有谓”的——它意味着:这个民族中还有那么一些人,在那个本民族至上的社会氛围中,还能够超越民族观念而生活,即首先作为“人”而生活,尽管这样做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内心痛苦的代价,甚至牺牲生命的代价!这个“意谓”是巨大的——它意味着:这个民族还有可能获救,就像《圣经·旧约》说到所多玛城得救的条件时所说:只要那城里还有十个义人,就可以不遭毁灭。对这个宗教象征,我们也许可以作这样的解释:当一个民族或国家还保留着正义的精神——其最低要求,是要制止对人(任何民族、阶层、种族、职业、年龄、性别、国籍、信仰的人)的非人对待——的时候,它也就还未丧失人性,还未变成“非人”的群体,还未走到万劫不复的地步。即使它已向着正义死亡、人性死亡的深渊方向走了很远,也还有一点走回来的可能。
这种精神,需要具有这种精神的“义人”来体现。因此,像朋霍费尔这样的人,才会有这么巨大的榜样力量——有人甚至认为,上帝因之而保佑德国在战后从废墟上迅速复兴(我们确实看到,世界上有一些民族或国家,是在从战乱走向战乱,从灾难走向灾难,尽管我不相信那里没有“义人”,但是谁也不知道那里的义人有多少)。至少,像朋霍费尔这样的人,会用他们的生命,给后人提供深刻的教益。
这是我第三次为与朋霍费尔有关的书写序(前两次是1991年为《狱中书简》中译本和2000年为《作门徒的代价》中译本写序),但却丝毫不觉得轻松。
我想,这是因为,面对这样一个生命,人都不免会激动。只要了解到这个生命是真正“为他人而活”的,是真正为了阻挡那压扁无数生灵的暴政“狂轮”而心甘情愿献出的,只要了解到这一点,任何一个良知未泯的人,怎么能不激动,怎么能不深深地、甚至痛苦地反躬自省呢?
读者手中这本小书,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朋霍费尔传记,曾在德国获得青少年图书奖。我曾经在《作门徒的代价》中译本序中,把朋霍费尔的人格比喻为人们“可以畅游其中又敬畏其深”的深海,把他的精神比喻为人们“可以漫步其上又仰慕其高”的高山。读毕此书,读者可以发现,这本传记所表现的他的生命,体现出这种人格和精神的生命,可以为我们证实这一点。
2006年7月7日-14日于北京此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于2006年11月出版
《从岁首到岁终:路易斯经典选粹》序
一
人生在世,都追求一个“好”字——吃、穿要好,住、用要好;学习要好,工作要好;爱人要好,家庭要好;身体要好,事业要好;国家要好,社会要好……然而,最要紧的是:“自我要好”!
因为,前面那些东西的好,首先要在“自我”看来好,目的是让“自我”变得好;那些东西的好,要靠好的“自我”去判断,要靠好的“自我”去争取,要靠好的“自我”去欣赏。
我不说最要紧的是要“人好”,因为这么说时,我们常常会想要“别人”变好,而不是想要“自己”变好。可是,每一个“自我”都不好,哪里又有“人好”呢?别人能变好,自己又为何不能呢?
也可以说最要紧的是“为人要好”——设想你有一位邻居腰缠万贯、身强力壮、上下亨通、事业兴旺……人间“好事”他都占尽,可是那人却坏,为人“不好”,你和众人会作何等想法?即便是想要他那些好东西,也不想变成那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