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禅门打滚,说的也多是禅话,便经常有兴趣者问我有关禅的问题。这不,今天又有信士问我:什么是禅的境界?
这问题,说实在,好回答,却口难开,笔难写。
禅的境界,从佛陀开始,便不由声音与文字表达。佛教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思议;不立文字;言语道断。说的就是这意思。佛陀在灵山上拈花示众,众人莫名其妙,唯有首席弟子迦叶破颜微笑,佛陀因此传给他涅槃妙心、微妙法门。这涅槃妙心、微妙法门便是禅的境界。
可见,禅境不是靠语言笔墨可以叙描出来的,须凭感悟,有赖以心印心。
话虽如此,但为了薄弱根机者领悟方便,佛陀以及禅家们还是给了我们许多方便法门,包括语言文字。这方便法门就如以船过河,船是方便,过河才是目的;就如以手指月,手是方便,见月才是目的。我们切不可执著于船与手,也就是不可执著于方便的法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只是你的入门工具。
对禅的境界,青原行思禅师有三层次说:
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参禅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这是僧人参禅的境界。
苏东坡也好参禅,他的参禅三层次则是:
参禅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参禅时,“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参禅后,“溪声尽是长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历代僧俗有许多参禅的感悟,境界或高或低,皆千姿百态,异彩纷呈。若有兴趣可以看看,对我们了解禅境,进而实践体悟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