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29500000039

第39章 中医中药保健知识(1)

中药的煎法

中药的煎法恰当与否,是直接影响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加以注意。

汤剂是临床上最常使用的剂型,药物的有效成分全靠煎煮得法而获得,所以要掌握正确地煎药方法。

1.用具:广泛使用有盖的砂锅。砂锅的性质稳定,不会与药物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受热均匀,散热又慢,是最经济实惠的煎药工具。也可用其他搪瓷制品。但铁、铜、锡等金属锅不能用。因为它们会与药物中的某些化学成分起反应,降低药效。甚或产生有毒物质。

2.用水:以洁净为原则,自来水、井水、蒸馏水都可以。但是含矿物质和盐类过高,或被农药、放射性物质污染过的水,均不宜煎煮中药。加水量一般以药物的一倍半至三倍为宜。煎取的药汁总量在200~400毫升之间。煎煮二煎时,因药材已吸足水分,所以用水要比头煎减少一半左右。

3.浸泡:一般中草药都有一定的体积和厚度,有的还比较致密,有的药物里面含有蛋白质和淀粉,直接煎煮会使蛋白质凝固在细胞里,淀粉也被糊化,使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影响疗效。经浸泡后,使药湿润变软,细胞膨胀甚至破裂,有效成分就容易被煎出来。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剂,浸泡30分钟左右,以根、种子,果实等为主的药剂,浸泡60分钟左右。浸泡中药一般用凉水或温水。

4.火候:应先武火急煎,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

5.时间:一般的中药以煎煮两次为宜。煎药的时间以煮沸后开始计算,解表剂、理气剂,一般头煎5~10分钟,将药汁摅出后,再放水进行二煎,煎沸后文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25分钟。

此外,在煎药过程中,不宜频频打开锅盖和反复搅拌,以免使挥发成分损耗过多,一般一煎搅拌一次。对一些矿物、甲壳类药物,在药剂中都另包成一个小包,药方上写着“先煎”或“先下”的应先煎40分钟到一个小时。后下药物在即将煎好时才下锅,文火煎5~10分钟就起锅。为防止煎后药液混浊,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有些药物用纱布将药先包好,再入锅与其他药物同浸泡、同煎煮,如旋复花、青黛、马勃、赤石脂等,处方上标明“包煎”或“包”字样。某些贵重药如人参、西洋参、三七、犀角、羚羊角等,在配入药剂使用时,为了尽量保存其有效成分,减少被其他同煎药物的吸收,而单独另煎或另燉,处方上标明“另煎”或“另燉”字样。胶质、粘性大且易溶的药物,与其他药物同煎会发生粘附,或粘锅煮焦而影响药效,故应在他药煎好后,放入去掉药渣的药液中微煮,趁热搅拌,使之溶解,如阿胶、鹿角胶、饴糖、蜂蜜等,处方上会标明“烊”或“烊化”字样。含有挥发油、容易出味,用量又少的药物,可用开水半杯,或用煮好的一部分药液趁热浸泡(须加盖,以减少挥发),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散剂、丹剂、丸药、自然汁及不宜煎服的其他药物,如朱砂、三七粉、犀角粉、黄连粉、沉香粉等,宜用水或药液冲服,处方上标明“冲”或“冲服”的字样。

中药汤剂的服法

汤剂的服药次数当以一剂量为准。一般一剂分煎两次,需将两次煎出的药液合并,混合均匀,再根据医嘱分2~3次内服。一般是晨起和晚上睡觉以前各服一次。另外还有顿服、频服、冷服、热服、饭前服、饭后服等特殊情况,要根据医嘱而服用。

服药禁忌——忌口

忌口,在中医学上称“服药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一般服药期间应禁食生冷、油腻、辛辣及不易消化和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比如寒性病不宜食生冷食物;热性病应忌食辛辣和油腻食物,疮疡及皮肤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味食品及刺激性食物,经常头目眩晕、烦躁易怒的患者忌食胡椒、辣椒、葱蒜及酒等。此外,古代文献还记载: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薄荷忌鳖肉,丹参、茯苓、茯神忌醋,鳖甲忌苋菜,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燕、蒜、剪卜,土茯苓、使君子忌茶。还有蜜反生葱,柿反蟹等。

中医针灸

针,是指针刺;灸,是指艾灸。针灸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针刺

①针刺的方法

目前一般选用不锈钢针作为针具。针具及医生的手要经过消毒,患者平卧并选择好穴位进行针刺。临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如持笔状,左手指甲尖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用指切进针,夹持进针、舒张进针或提捏进针等方法针刺。在针刺操作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这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和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一般分三种角度。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垂直刺入。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倾斜刺入。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血管、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部位。平刺;也叫沿皮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着皮肤刺入。适用于皮薄肉少的部位。

针刺的深度要根据体质、年龄、病情、部位而定。针刺的角度与深度关系极为密切,一般讲,直刺多用于深刺,斜刺或平刺多用于浅刺。对于“天突”、“哑门”、“风府”等穴,以及眼区、胸背和有重要脏器如心、肝、肺等部位的腧穴,尤当往意要浅刺,以免发生意外。

将针刺入腧穴后,要行针(也叫运针)以使之得气,“得气”又叫“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贝”。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患者也会同时有酸、麻、胀、重等感觉,这种感觉甚至会沿着一定的部位、向一定的方向扩散和传导。若无经气感应而不得气时,医者则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麻、胀、重等感觉。此时医者就要施用提插、捻转等各种手法使之得气,也可静以久留,以待气至。针刺得气,才有祛邪扶正的作用。

将针刺入腧穴后,一般留针10~20分钟。但对一些特殊病证,如寒证、顽固性疼痛等可延长留针时间,在留针期间可进行间歇性行针,以增强、巩固疗效。

在行针施术或留针之后即可出针。出针时一般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出血。出针后病人休息一会儿才能活动。起针后要检查一下针数,以防遗漏。

针刺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

①晕针:是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其表现为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心慌,多汗、四肢发凉,重者甚至血压下降、二便失禁及脉微细欲绝。晕针的原因,多为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病之后、因体位不正、医者手法过重等。一般处理方法是立即停止针刺并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并饮些温开水或糖水,注意保暖,即可恢复正常。严重不能复常者,要请医生诊治。

②滞针: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困难,病人觉得疼痛时,称为滞针。滞针的原因,多为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由于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转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所致。一般处理方法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缓解肌肉的紧张。

③弯针: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其表现为,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转及出针均困难,患者又感到疼痛。弯针的原因,多为医生进针手法不熟练,或用力过猛过快,使针尖碰到坚硬组织器官,或病人在针刺、留针时移动了体位,或因针柄受到某种压力等所造成。一般处理方法是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用手慢慢地顺着弯曲的方向将针取出。若因病人移动体位所造成,则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的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慢慢将针取出。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断于体内。

④断针:针体折断在人体内。断针的原因,多为针具的质量欠佳,或针身、针根有损伤剥蚀。一般的处理方法是患者切勿更动原来的体位,以防断针向肌肉深部陷入。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血管钳或镊子将针起出。若断针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当立即请医生手术。

⑤血肿:针刺部位出现皮下出血并引起的肿痛。表现为出针后,针刺部位肿胀疼痛,继则皮肤呈现青紫色。一般可自行消退。若严重时,可先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针刺的注意事项

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针刺时手法不宜过重,开尽量选用卧位。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的患者尤当注意。

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器官而产生严重的恶果。

灸法

灸法是靠灸火的热力给人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和防病的目的。施灸的原料主要以艾为主,用干燥的艾叶捣制后除去杂质,而成纯净细软的艾绒,然后制成艾柱、艾卷等。常用的灸法有艾柱灸和艾卷灸。

①艾柱灸。将纯净的艾绒放在乎板上,用手搓捏成圆锥形的艾柱。常用的艾柱,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或如半截橄榄等大小不一。施灸时每燃烧一个艾柱叫做“一壮”。灸的具体方法有。

②隔姜灸。将鲜姜切成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个小孔,然后将姜放在应灸腧穴的部位或患处,再将艾柱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柱燃尽,再取一柱施灸,直至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③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个小孔(捣成蒜泥亦可),然后放在应灸的腧穴或患处,将艾柱放在上面,点燃施灸。待燃尽,易柱再灸,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瘰疠(淋巴结核之类)、肺结核及疮疡初起等证。

④艾卷灸。使用艾条。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厘米的啊柱形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面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或到中药店购买现成的艾条)。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和雀啄灸。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多适于慢性病。雀啄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旋转施灸,多用于较急的病证。

灸法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的作用,适用于一些慢性病的治疗及保健。

⑤灸法的禁忌。对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证,一般不适宜灸法治疗。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推拿保健法

推拿又叫按摩,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物理疗法。它是运用手和手指的技巧,在自身或他人座肤、肌肉及软组织上连续动作,用来治病的一种方法。对老年保健及老年人的某些慢性疾患,或久病而不惯服药者,尤为适宜。推拿可调节经络、促进气血流动,使组织的营养改善,肌肉、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以达到扶正祛邪、消除疼痛、强筋壮骨、增强体质的目的,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得到调整,阴平阳秘,则可益寿延年。

推拿的方法,有主动推拿和被动推拿之分。自我操作,即自己对自身进行推拿的保健方法,称为主动推拿,亦叫自我按摩,主要用于保健方面。他人操作,即医师、按摩师对病人进行推拿的治疗方法,称为被动推拿,主要用于医治疾病。

推拿的手法是复杂多样的,大致有按、摩、推、拿、揉、捏、颤、打、运、搓、摇、捻、刮、拓、叠、点、压、換、弹、分、合等多种。

适用于老年人的几种常用方法

1.按法:用手指或手掌按肌肤。

①拇指按:用大拇指按。适用于手或足等狭小的部位。

②四指按:用拇指外的其余四个指头按。适用于颈或肋部等部位。

③二指按:用拇指与另一指夹肌肉。适用于指或细软肌肉处。

④手掌按:用整个手掌紧密按触胸、腹、大腿等大面积部位。

2.推法:即用手向外、向上或向前推挤肌肉的方法。

①平推:用一手或两手紧贴皮肤向前推。适用于胸、腹腰部和四肢。

②刨推:用掌根向下或向前一进一退的推。适用于胸部和腿部。

③侧推:用大拇指或其他四指向侧面推。适用于头、颈部。

3.拍法:即用二、三、四指并起平面地拍打肌肤的方法。可分为单手和双手同时拍两种方式。适用于肩、背、胸、腹和手臂弯、腿弯处。

4.点法:根据不同施治部位,用一指或两指向应点部位的上、下、左、右或周围点压的方法。适用于周身各部。

5.压法:即用手压患处的方法。

同类推荐
  • 与胃痛为伴

    与胃痛为伴

    本介绍了胃痛的原因、上班族如何保护好胃、胃病的自我诊疗、预防胃病的方法等关于胃病防治知识。
  • 养生保健操

    养生保健操

    生命在于运动,身体在于活动。联合国卫生组织提出的“人类健康四大基石”也明确阐明:“合理膳食、心理平衡、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内容。国家体育总局也制定出《全民健身纲要》,号召全国人民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怎样锻炼,锻炼什么?本书作者根据中华武术、太极拳、健美操、队列训练条令等内容编写成具有四肢锻炼方法,上体、脚部、手部、颈部锻炼方法等40余例,另外还有太极扇、柔力球的练习技法。此书为读者指出了一条科学锻炼、养生保健的正确之路。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进行锻炼。此保健操老少皆宜,科学通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练就见成效。
  • 现代人时尚生活丛书-经穴按摩与足疗保健(下)

    现代人时尚生活丛书-经穴按摩与足疗保健(下)

    时尚是人类社会活动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生活新的需要出现的必然结果。经济发展和思想开放,为时尚生活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以《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为基础,以二十四个节气为主线,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二十四节气对人体节律周期与健康的影响,破解了顺应节气养生的奥秘。
  • 爱乳房爱自己:乳房保健问答

    爱乳房爱自己:乳房保健问答

    乳房,成全了女人的曲线和美丽,成全了襁褓中宝宝嗷嗷待哺的期待,成全了大男人坚强背后对柔情的渴望,但对于女人胸前这一道风景,除了关心她的外型和SIZE,你是否想过她的健康?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从乳房基本知识入手,分15个方面解答了有关乳房发育、保健、配饰、整形及哺乳等方面的问题;介绍了乳房疾病的检查、发病原因和特点、预防措施和治疗原则,重点介绍了乳腺癌的有关知识。
热门推荐
  • 如果早一点遇见

    如果早一点遇见

    顾筱筱:邵允琛,这辈子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早一点遇见你。如果相遇是注定的,那我希望下辈子能早一点遇见你。那样,我就不会因为别人而错过你。邵允琛:顾筱筱,如果可以早一点遇见你,我绝对不会让你爱上其他人,也绝对不会放开你的手。凌亦泽: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不会对你的感情视而不见。
  • 花殇忆

    花殇忆

    他是肩负天下安宁的祭司,她是众门派争夺的集聚日月精华之花,为了她,他可以放弃前途与地位,他也可以为她挡去所有流言蜚语,护她周全。就算忤逆了世界那又何妨
  • 白衣璃陌染霜华

    白衣璃陌染霜华

    他无意中救下一名女子,她对他一见钟情,并昭告天下非他不嫁……他将她接入王府,要她进宫迷惑太子,助他登上皇位,她含笑答应……当她手刃太子之时,太子倒在血泊之中,轻抚着惊恐万状的她的脸颊,柔声说:“别怕~”,她泪落……当他登上皇位之时,立丞相之女为后来巩固帝位。她冒死寻他,问为何要负她,他冷语:“朕乃九五至尊,怎会娶妓?何况你还是前太子的宠妃”……
  • 原来我也会放不下

    原来我也会放不下

    在一节车厢里,靠窗面对而坐的两人,一个淡然如水,一个孤傲如冰。那么问题来了:当冰遇到水,究竟是冰融还是水凝?
  • 乾纲

    乾纲

    乾纲者,天道。如果世间善恶无报,那必定是乾坤有私。前生来世的善恶有轮回执掌,现世的善恶又有谁来裁决?一个卑微的生灵,一步一步,踏着累累白骨,走上至强的神座。如若我证得无上大道,成正觉已,则诸天万界,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无有奸淫,杀戮,偷盗之类,一切众生,居我神国,受我法化,不复更堕恶,皆成君子,人人如龙!得是愿,乃成道。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
  • 不安的梦

    不安的梦

    有人说,青春是一场梦,动荡的不受控制;有人说,古典是一部沧桑的画卷,看不到飞舞的蝴蝶;延续不断的却是那些割舍不断的情,和因为珍惜重视才演化成了【不安的梦】
  • 天道漫漫

    天道漫漫

    无法修真就不能立足?只修武道,少年易天成为修真界的异类!强悍的肉体、灵巧的身姿、诡异的招式!虽是凡人之躯,他却能用武道硬拼仙法!结交白虎圣兽,独闯人间四域。漫漫仙路,他能否逆天改命?以武入道的他,最终又能否登上强者巅峰?
  • 都市神风曲

    都市神风曲

    世界太平常,做人太辛苦,高中生常非厌倦了这一切,决定从高楼上一跃而下来解决这个问题。(危险动作,请勿模仿。)这一跃,让他进入了一个不平凡的世界,他居然成为了神,呼风唤雨,强大无比。可是他觉得,似乎这并非他想要的……
  • 别怕,生活就是这样

    别怕,生活就是这样

    其实我只想写一些随笔,可能没有题目的小故事供大家分享。
  • 极速天神

    极速天神

    一个简单弱小的速度天赋。在刘景手里,却是化作了超强的战斗力,无限分身,以及那永恒的虚拟国度。这是关于极速天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