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92300000063

第63章 书生做军阀——逼良为娼(3)

袁绍肯定知道,真正的英雄、自己真正的对手,就是身边的这个老朋友曹操。

也就是说,袁绍不奉迎天子的根本原因,是他自己有做皇帝的野心,沮授、郭图等辈正反两方面的劝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至公元199,袁绍终于扫清河北群雄,终于要面对曹操了。

胜败有凭

有关官渡之战的记载、分析、讨论、争论,可谓是汗牛充栋。后世的大多数学者,都同意沮授当时的意见,袁绍不该打官渡之战,至少是不应该主动发起官渡战役。

沮授说,袁绍经过与公孙瓒、黑山农民军的消耗,已经筋疲力尽。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与中央政府联络,表示归顺,与民生息,整军备战,同时骚扰曹操的后方。如果曹操从中作梗,再以清君侧的名义讨伐曹操,可很快底定天下。

从字面上看起来,沮授的建议大义凛然,方法的确是好。依我看,实际的情形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自公元196年曹操掌握皇帝起,形势就已经注定,最后与袁绍较量的是曹操。袁绍要么归顺政府(实际上就是归顺曹操),要么打败曹操,将皇帝和政府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自己做不做皇帝,下一步再说。

即使袁绍归顺中央,曹操的政府能容下袁绍么?不可能。袁绍的影响实在太大,势力实在太强,所谓的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即是指此。即使袁绍老老实实地在曹操手下做一名闲官也不可能,曹操必除之。

何况,袁绍另立皇帝、另立政府的图谋,献帝心如明镜,献帝也容不下他。公元199年夏,袁术山穷水尽之时,把自己的帝位让与袁绍,袁绍“阴然其计”,也就是暗地里同意接受袁术的帝位。尽管袁术北上青州不成(被刘备拦截),袁绍没有实际接受帝位,袁绍谋逆的罪名已成。

曹操容不下他,献帝容不下他,中央政府容不下他,除了与曹操决战,袁绍还有什么出路?同时,袁绍本人绝不肯屈居曹操之下。对袁绍来说,回归曹操控制下的中央政府,是奇耻大辱,比死还难受,不被曹操杀死,也会气死。

这不是想不想、愿不愿的问题,这是一种必然——形势发展的必然。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已无妥协可言,已无回头路可走。

也就是说,统一河北后的袁绍,必须进行一场决战,既与曹操决战,也与皇帝和中央政府决战。只不过,使用的是清君侧的名义,名义上仅仅针对曹操。

既然袁绍必须与曹操决战,又已经错失良机,让曹操掌握了看似鸡肋、实为王牌的皇帝,则决战越早越好。否则,凭曹操的能耐,曹操的地盘会越来越大,军队会越来越强,归附的人会越来越多,形势必然很快逆转,强弱必然很快易位。

既然四年前已错失良机,今天,且不说良机,就是“死”机也不能错过。否则,会用上一句套话:“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的兵力对比,毫无疑问,袁绍占明显的优势。这就是主战派郭图、审配说的:“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今不时取,后难图也。”

公元199年的时候,东有徐州的刘备,南有汝南死灰复燃的黄巾余部刘辟,荆州的刘表是个未定之数,关中的韩遂、马超徘徊观望。曹操的处境还是很险恶的。从地缘情况看,这仗还有得一打。

沮授的想法,是积蓄力量,待时而动,相机而动。如果当时袁弱曹强,这是对的。现实的情况正好相反,还待什么时、相什么机?面对曹操这个强人,待时是等死,相机是失机。

在我看来,对袁绍而言,这一仗应该打,可以打,而且应该早打。分析事物,不能用结果来反证原因。袁绍的官渡之败,不能说明发动这次战役是错误的。

至于此后的相持阶段、决战过程和战役结局,说起来实在是没有一点意思。

不过,有件事还是值得一提。公元200年正月,官渡之战尚未正式开打,还在调兵遣将阶段。刘备于前一年被曹操派去拦截袁术北上。刘备杀徐州刺史车胄,反叛曹操,成为曹操东方的后顾之忧,并且已经与袁绍联手对付曹操。公元200年春节刚过,袁绍大军压境,黄河两岸战云密布,曹操力排众议,东征徐州。

袁绍的谋士田丰建议袁绍,趁曹操东征,偷袭、奇袭曹操的大本营许都。田丰说:“与公争天下者,曹操也。操今东击刘备,兵连未可卒解,今举军而袭其后,可一往而定。兵以几(通机)动,斯其时也。”

袁绍以小儿子生病、无心作战为由,未采纳田丰的建议。田丰气得呕血、翻白眼,心痛、可惜、气恼得不行。田丰所说的“兵以几动”,就是捕捉战机,乘机而动,所谓的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就是战争之道、战争之智、战争之巧。

袁绍不上道,不用智,不使巧,别人有什么办法呢?曹操和他的谋士们正是看透了袁绍的这个致命缺陷,才敢在北边袁绍大军压境、战役一触即发之时,对东边的刘备发动一场闪电战。曹操的这一招,不仅是“兵以几动”,还是“几由心生”了。与曹操相比,袁绍不败何为?

官渡之战,不是曹操赢了,而是袁绍败了。或者说,是袁绍的败导致了曹操的赢。

关于袁绍失败的原因,历史学者有很多分析,什么袁绍败在政治上、道义上、战略上,败在用人上、谋略上、技巧上,败在不纳忠言上,败在用人不专上,败在……

后世之人不用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做那么多的分析和总结。曹操在官渡之战前,就已经为我们做了超前的总结,早已看出袁绍必败——不仅是官渡之战之败,而且是事业之败、人生之败。

曹操说:“吾知(袁)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为吾奉’的意思是‘都是为我准备的礼物’)。”

在更早一些的建安初年,就已经有人铁定曹操必胜,袁绍必败,而且说得斩钉截铁、气干云霄。

公元197年,曹操征张绣惨败,回到许都以后,忧心如焚,曾经一度神情恍惚,举止失常。钟繇看在眼里,很是不解,便去问荀彧,说,主公是不是在宛城受到的刺激太大,精神状态出了什么问题呀?荀彧说,主公心胸宽广,不可能如此。荀彧便去问曹操,到底出了什么事。

原来最近袁绍写了一封信给曹操,态度傲慢,语带威胁,曹操心怀恐惧,有些手足无措。曹操对荀彧说,我们迎来了皇帝,拣了一块烫手的山芋。可我们四面强敌环伺,北有袁绍、公孙瓒,南有刘表、张绣,西有韩遂、马腾,东有袁术、吕布,形势实在是不妙啊。尤其是北方的袁绍,力量越来越强大,野心越来越露骨,态度越来越傲慢,我们该怎么办呢?

荀彧说:“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其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耳。(袁)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公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荀彧所说的度胜、谋胜、武胜、德胜一番“四胜”宏论,已经不是什么义正词严的问题,简直是视袁绍如粪土,规成败于心间。

荀彧原来是韩馥(荀彧的同乡,颍川郡人)的幕僚。袁绍夺取韩馥的冀州牧之位(公元191年)后,荀彧随了袁绍,袁绍待荀彧如上宾。没几个月,荀彧就弃袁绍而去,跟了曹操。可见荀彧是如何的瞧不起袁绍。

关于曹、袁之间的胜败因缘,郭嘉就说得更玄乎,一口气说了曹操十个必胜理由: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与之对照,袁绍则有“十败”。

当然,袁绍之败的理由,还可以加上一点,那就是,凡事谋士们所说的对袁绍有益的话,袁绍一概不听。凡是诤言直谏或者忤逆袁绍的谋士,不是坐冷板凳就是坐牢甚至杀头。

公元202年,官渡之战后两年,袁绍便呕血而死。翘辫子之前,袁绍还不甘心,还嫌自己犯的错不够多、不够大、不够深、不够远,还要再犯一次错——废长立幼。袁绍长成的儿子有三个,长子袁谭、中子袁熙、幼子袁尚。袁尚一表人才,深得袁绍喜爱,加上袁绍后妻刘氏偏爱袁尚,从中调唆,便将袁谭过继给死去的哥哥续宗。沮授曾进行劝阻,老袁就是不听。

实际上,袁绍临死前,并未明示哪个儿子继位。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袁绍已将袁谭过继给早已死去的哥哥,又将袁谭外放青州刺史,让袁尚留在自己身边,实际上就是让袁尚继位。袁绍死后,大多数人是赞成立袁谭的,尤其是阿附袁谭的辛评、郭图,而审配、逢纪与辛评、郭图争权,恐袁谭继位后于己不利,便捷足先登,立了袁尚。

结果可想而知,袁绍尸骨未寒,袁谭、袁尚兄弟便后院起火,手足相残,曹操则分化瓦解,各个击破。袁绍死后三年,公元205年,袁家班便彻底玩完。令人痛惜之余,实在不好说老袁家的不是。

曹操还是大度的,讲义气的。公元204年,曹操平定魏郡后,亲自到袁绍在邺城的墓前凭吊,回肠荡气地哭了一番。

有人说曹操流的是鳄鱼眼泪,但看起来不像。曹操不仅亲自接见、抚慰袁绍的老婆,放还被俘的袁绍家人,退还被掠去的金银财宝,还赠送布匹等物,按月发放抚恤财物。

曹操“还其家人宝物”,有一点例外。那就是曹丕留住袁熙的老婆不放。这一点,曹操父子受到后世之人的颇多非议。

公元197年,曹操南征张绣,奸淫张绣婶母,张绣降而复反,留下笑柄。曹丕强纳败将之妻,曹操又不加以阻止,曹操父子不仅好色,而且不仁不义。一句话,曹操父子不是东西。

其实,这些非议曹氏父子的人,可能是在吃醋。古话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甄氏一个国色天香的弱女子,国破家亡之时,肯定是要被人抢的甚至遭轮奸,或被贱卖为奴婢。与其被丘八们抢去,还不如被曹丕抢去。至少,曹丕是个文化人,文明一点,过夫妻生活多少有些情调。还有一点可以肯定,曹丕有力量保证她不会第二次被人抢。

从曹操与袁绍的交谊上看,曹氏父子的确是有些不义。曹、袁是有交谊的,这一点被很多读史的人所忽视。公元189年,灵帝去世前设立西园八校尉(把近卫军分成八部),太监骞硕为上军校尉(统帅),袁绍为中军校尉(副统帅),曹操为典军校尉(估计是教导团长之类的职务),这个时候他们就已经是同事了。

据野史记载,曹操与袁绍年轻时候就在一起飞鹰走狗,放浪形骸。袁术母亲去世,袁绍兄弟扶柩回汝南时,曹操还跟着去了。袁绍兄弟回到汝南,公卿士人趋之若鹜,车辆填街接巷。袁绍袁术兄弟看到这种盛况,窃喜。

当时曹操就对一个叫王俊的朋友说,这两个小子有野心,将来乱天下的,肯定就是这两兄弟。

董卓掌权后,袁绍、曹操皆向东逃亡,董卓还给袁绍渤海郡太守的职务,曹操则什么职务也没有。

公元190年关东联军讨董卓时,“太祖(指曹操)行奋武将军”。曹操代理的这个“奋武将军”是袁绍这个盟主任命的。关东联军解散后,兖州刺史刘岱杀东郡太守桥瑁(东郡属兖州),王肱任东郡太守,旋即被黑山农民军杀死,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

公元191年,袁绍、袁术兄弟反目成仇,袁术联络袁绍北面的公孙瓒夹击袁绍,这次曹操报答了老朋友,与袁绍联手打败了公孙瓒派出围攻袁绍的刘备、单经、陶谦。

袁绍的亲兄弟、死对头袁术的军事力量,主要是曹操消灭的,包括袁术称帝后曹操对袁术的致命一击——蕲阳(今安徽省宿州市南)之战,斩袁术大将桥蕤,使袁术从此一蹶不振,迅速灭亡。

在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前,袁、曹一直是合作的,而且曹操在一定程度上依附袁绍。袁、曹之间的官渡决战,并不是出于他们之间的个人恩怨,而是基于形势,是时势对两个不可调和的利益集团的最后选择,是两个利益集团之间的最后博弈。

所以,曹操占领邺城后,到老朋友的墓前凭吊一番,哭上一场,优恤袁绍的家人,应该不是什么扭捏作态。

你可以说曹操无义,也可以说曹操有情,看你站在哪个立场。

如果说袁绍败在能力上,败在不能临机决断上,那么,袁绍的难兄难弟袁术又败在哪里?

脓包弟弟

袁术的父亲袁逢官位做到司徒,袁术在京城是有名的高干子弟。据《后汉书》记载,袁术年轻时属于花花太岁一族,飞鹰走狗,吃喝嫖赌,什么都干,身边又汇聚了一帮小啰喽。后来懂事了,改过自新,颇有一点正儿八经的样子。

灵帝的时候,袁术官做到河南尹、虎贲中郎将。

董卓控制中央政府后,为笼络袁术,任命袁术为后将军。与袁绍、曹操一样,袁术拒不合作,惧祸出逃,到了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部南阳地区)。公元190年,关东联军讨董卓前夕,长沙郡太守孙坚北上途中杀了南阳太守张咨,荆州牧刘表做个顺水人情,“表”袁术为南阳太守。袁术又“表”孙坚为豫州刺史。从此,孙坚依附袁术。

关东联军刚解散,袁绍、袁术兄弟就玩起了狗咬狗的游戏。

先是,孙坚与董卓在洛阳附近作战,袁绍便派他的部将周昕袭击孙坚的根据地鲁阳(今河南省鲁山县),袁术把周昕赶走。

公元191年,袁绍倡议立刘虞为帝,袁术害怕立一个年长、贤明的皇帝对自己不利,以公义为由,坚决反对。

从此,亲兄弟反目成仇。袁术便联合袁绍北边的公孙瓒,而袁绍则联合袁术南面的刘表,兄弟各有各的派系,各有各的帮手,但跟从袁绍的人要多得多。袁术气得破口大骂你们这帮贱骨头(指袁氏的门生故吏们),究竟是怎么回事,不跟从我竟跟从我家奴才!

公元192年,袁术派孙坚攻击袁绍的盟友刘表(时在襄阳),孙坚战死。袁术在荆州站不住脚,便侵入陈留郡(属兖州,今河南省开封地区),虽得到黑山农民军和匈奴於扶罗的帮助,还是被曹操击败,逃窜到九江郡(属扬州,今安徽省淮南地区),杀朝廷命官扬州刺史陈温,自领扬州刺史,又兼称徐州伯。

公元192,李傕、郭汜控制中央政府后,授袁术左将军,以示笼络。

公元195年冬,献帝东归洛阳受阻于曹阳的时候,曹操积极准备迎接。袁绍视皇帝如弊履,拒之门外。袁术呢,则为自己做皇帝大造舆论。

公元197年,袁术终于按捺不住,一意孤行地做起了皇帝,任命了百官,娶了几百个小老婆。吃香的,喝辣的,“大”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袁术自己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称心适意,热闹非凡,却丝毫不顾老百姓和兵士们的死活。袁术刚到南阳的时候,户口上百万,袁术当了南阳的土皇帝后,“不修法度,以抄掠为资,奢恣无厌,百姓患之”。

到了九江郡称帝以后,袁术骄奢淫逸,日甚一日,而兵士们却饥寒交迫,袁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适逢江淮之间旱灾、蝗灾一齐而至,“士民冻馁,江淮间(民)相食殆尽”。天灾兵祸,人吃人的惨剧再度上演,江淮大平原上十室九空。

这就有点奇怪。按理来说,袁术这个人智商不会太低,又读过书,怎么连一个简单不过的道理都不懂:既然你要当皇帝,就必须有基本的土地和人口以供剥削。袁术所占的地方,本来就巴掌那么大,又没有足够的力量占领别人的地盘,还要把本来不多的民众往死里整,这个皇帝怎么当下去?

同类推荐
  • 彼岸花开:中国历史的另类独白

    彼岸花开:中国历史的另类独白

    本书用了一种非常另类的历史叙述方式。历史再加上一个“另类”来修饰的话,很可能成为一场与历史无关的“历史”。事实也是。历史只是一个背景,人物只是一个依托,情节只是戏剧性的连缀……说穿了,是创造而不是复述,创造了一个动听而又扣人心弦的故事。那是一个在历史的躯壳下,包裹着现代人进入过去,经历一场场盛衰兴亡、爱恨情仇、铁马秋风、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等历史场景的心路历程。
  • 三国之超大昏君

    三国之超大昏君

    在现代作威作福,杀人如杀鸡的黑道领袖刘泽成在一次剧烈运动中,混穿到了魏文帝曹丕身上,而且还穿越到了他的床上,床下是数十名脱俗绝色。曹植,曹彰,建安七子,这些家伙是来抢我位置顺便抢我老婆的。曹植有才,曹彰有兵,建安七子的嘴会bb,但我不怕他们。孙权,诸葛亮,他们一个个非要和我死磕,团结一致撩我,在民间微服私访的我随便派了一个历史上有点名气的人:“给我上,然后继续游行。”我是刘泽成,我不会发明,只会杀人,你可以拿我和商纣比暴,秦二世比昏,我是大昏君,刘泽成。
  •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物理:物理研究状况

    物理:物理研究状况

    本书分为古代声学、古代光学、古代电磁、古代力学和古代热学等五个部分,介绍了对共振与声波的认识、对共鸣与隔音的利用、奇妙的古代声学建筑、对光源的认识与利用、绝无仅有的成像实验等。
  • 大唐帝国的黄昏

    大唐帝国的黄昏

    在安史之乱后,一批唐人登上了历史舞台。这里面有皇帝,有文臣,有宦官,有军阀。皇帝有复兴帝国之志,文臣有重振王朝之心,宦官有甘心为奴之情,军阀有爱国忠君之意。可惜的是,皇帝的志向没有实现,文臣的诚心没有兑现,宦官的情感没有释放,军阀的意愿没有实践。所以,一切都顺理成章地走向了反面。
热门推荐
  • 遗落的古墓

    遗落的古墓

    99年4月……她和养父一起去山里采集泥土样品,随着一声惊叫,她看见了一个怪物……多年以后她再次遇见这怪物:是生是死,听凭吾愿,但与爱者,追探永生。
  • 深宫满庭芳

    深宫满庭芳

    其实这是一个不是宫斗的故事。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摸鱼儿-雁邱词(元好问)“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嫁全天下最有权势最有地位的男人?就像你说的,那样至少可以扬眉吐气。”煌煌深宫,极尽华丽的背后,难掩那一段段的心酸与悲凉。在这里生存的每一天都要如履薄冰。主动或被动的尔虞我诈,是否能逃得过?女人如花,开了又谢,谢了再开。所以,你争赢了又怎样?我失败了又如何?那就让风雨过后,再来开启那个尘封已久的惊世之秘吧!
  • 婚宠娇妻

    婚宠娇妻

    他是富二代,一把手,帅气多金。一场荒唐相亲,她摇身一变成为豪门阔太。没想到高富帅老公宠她黏她让她抓狂。“老公,咱们能暂停一下吗?”“那怎么行,老婆,我来了……”她无奈望天,究竟是捡到宝了,还是掉进魔窟了?
  • 玉幻成霜

    玉幻成霜

    她本来是天界的上神,因为唯一的好友抵债,竟要轮回?!但是为什么我已经这样做了,你们还是不放过她。“放心,我会把她的命运改掉的,不过她的命运希望你可以。。”“当然,这是必须的,我答应你的我一定可以做到。”“好,我知道怎么做了."“对不起,为了她只能这样做了”“你在干什么,快一点"。。。。疼,全身要命的疼。等一下,她竟然没有失去记忆!!!!应该说是他的赔偿吧。可是为什么你来了?!为什么这样对我,为什么!“放心,我只是保护你。只要你的实力变强,就可以慢慢的恢复了”尽管你后来可能讨厌我,尽管后来你喜欢上了别人,但是我只是为了保护你的一时之安,作者坑品,所以不喜不要进来!>ω<
  • 泪总往下流

    泪总往下流

    《泪总往下流》里每一个故事虽短小却丰满,情节曲折,结尾发人深省。茶余饭后的古今闲话,酸甜苦辣的世间真理。
  • 卿绝风华

    卿绝风华

    她是上古妖凰,一生下便有着浩大情劫,需经五生五世才可得到妖凰的力量。她小心翼翼,却一次次倾心于他。她轮回五世,沉沦五次,终可与他执手天下。他是上古妖龙,克父克母拥有无边妖力,却屡屡失心于她以致差点妖界灭亡。他为妖界雷罚五百年,本可以一步登上巅峰,却又因她荒废五百年。这样的付出终让他执她之手,看遍天下风华世间。愿为执一人手,倾尽天下风华。
  • 为何当初那样的想法,现在却在做这样的事

    为何当初那样的想法,现在却在做这样的事

    你是否还在迷茫:整日奔波忙碌却入不敷出;想努力奋斗却找不到方向;想做出改变却又顾虑重重;准备行动却总是懒惰拖延。看着身边的人步步高升,自己却止步不前,因此你焦虑,你迷茫。
  • 极品女仙养成记

    极品女仙养成记

    她本以为自己是个累赘,只会连累在乎自己的人。可原来并不是。当丹田修复,她光芒闪现。哥哥,这次换我来守护你。
  • 医毒神妃

    医毒神妃

    不过是一天无聊在家里看个电视玩手机,结果却被人抓起来要枪毙,老天你是在捉弄我吗,我明明隐藏的那么好,是哪个混蛋看出来的?哎呦呵,死就死了,还来玩穿越,来到这个什么架空世界,穿越也就算了,竟然穿越到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大小姐身上,更倒霉的是没过几天就要嫁给一个残废的王爷!老天爷!不带你这么玩的!
  • 门主来了

    门主来了

    伪小白的王爷世子宁程予和京城第一大才子安毓然奔波于江湖育璧门和朝廷之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