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92300000062

第62章 书生做军阀——逼良为娼(2)

在上述两个方面,皇甫嵩远远不如曾国藩。

但在三国那个时代,雄赳赳气昂昂,扛枪上战场的绝大多数读书人,则远远不如皇甫嵩,比如袁绍、袁术兄弟。

⒉难兄难弟

草包哥哥

在东汉末期,袁绍是名头最响的读书人,达到了名士的地步,而且是独步一时的名士。年轻的时候,曹操也与袁绍不可同日而语。

袁绍为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省汝南县)人,为当地世族大户。有学者说,二袁是亲兄弟,也有学者说他们是堂兄弟,为此打了不少的口水仗。

其实,上述两种说法都对。

袁家的发迹始于袁绍的高祖袁安,东汉章帝时做到司徒。袁绍的谱系是:袁安→袁京→袁汤→袁成→袁某(早夭,史未留名)、袁绍。袁术的谱系是:袁安→袁京→袁汤→袁逢→袁基、袁术。袁成、袁逢是亲兄弟,那么,袁绍、袁术就是堂兄弟。

只是有些读史的人忽略了一个细节:袁绍是袁逢的血亲长子,但为庶出。袁成儿子早夭,自己也短寿,袁逢便把他的庶长子袁绍过继给袁成续宗。

所以,从血缘上看,袁绍、袁术是亲兄弟(同父异母);从宗法上看,他们是堂兄弟。《三国志》和《后汉书》都说袁绍是袁术的“从兄(即堂兄)”,袁术是袁绍的“从弟(即堂弟)”,是取宗法说。由于袁成及其儿子均早死,袁汤的爵位便由次子袁逢继承。

在于袁逢,袁绍本来就是庶出;袁绍过继给死去的袁成之后,属于小宗,自然被袁术看不起。关东军阀混战时,很多书生和军阀影从袁绍,袁术大发雷霆:“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袁术甚至给公孙瓒写信,说袁绍非袁氏血脉。袁术对自己亲哥哥的辱骂、污蔑,即是出于宗法上的优势。

袁绍是由叔叔袁隗(袁成、袁逢的弟弟,官至太尉)抚养长大的,但袁绍肯定继承了他养父的大笔遗产,手头阔绰,才能“爱士养名……宾客莫不争赴其庭……辎軿柴毂,填接街陌。”颇有一点孟尝君养食客三千的样子。

结果,“内官(即太监)皆恶之”。中常侍赵忠恶狠狠地说,袁本初(袁绍字本初)这小子,沽名钓誉,豢养死士,不知到底想干什么。叔父袁隗看着也不是个事,便把袁绍叫过来训斥道,小子哎,你想让袁氏灭门呀!

袁隗的话,一语成谶。公元190年,袁绍当了关东联军的盟主,起兵讨董卓,袁隗、袁术哥哥袁基全家二十余口在洛阳被董卓屠戮。

因为袁绍的失败,后世的有些人,彻头彻尾地瞧不起袁绍。在我看来,终袁绍一生,总有那么一件事是值得称道的。

也有雄起的时候

公元189年四月,灵帝逝世,宦官、外戚火并,同归于尽。董卓进京,控制朝局,即行废立之事。尽管董卓进京,当初是袁绍给何进出的鬼点子,袁绍应负责任。但这个时候,袁绍不再糊涂了,也无所畏惧了。

废少帝刘辩之前,董卓假惺惺地召开了一个征求意见会。袁绍在朝堂上公然顶撞董卓,坚决反对。《后汉书·袁绍列传》记载:“卓按剑呲绍曰:‘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袁)绍勃然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横刀长揖径出。悬节于上东门,而奔冀州。”

一个“横刀长揖径出,悬节于上东门”,颇有剑出三尺、流血五步的昂然气概,很是为当时的读书人出了一口恶气。

袁绍的这个气量,当然是他的骨气,同时也是他的底气。他的底气就是他四世三公的身世、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的背景。刚刚掌权的董卓,是不太敢杀这样一个人的。

袁绍接下来所做的事,似乎可以一“字”以蔽之——秀。

比如袁绍领导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其实也并不是袁绍的首倡。发起者是东郡太守桥瑁、奋武将军(这个头衔是袁绍“表”——推荐任命的)曹操等人。只不过当时的发起者考虑到袁绍的身世和背景,便推袁绍为首。

袁绍统帅的关东联军“诸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思进取”。只有孙坚、曹操各自率领自己的直属部队,实实在在地打了几仗。整体来说,袁绍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其实就是在函谷关以东的洛阳周围地区,开了几个月的武装派对。

毫无疑问,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是正义的。董卓入京之后,擅自废立皇帝,残杀大臣,荼毒民众,举国上下皆曰可杀。

其实,丧心病狂的董卓还是有几分自知之明的。董卓掌权之后,深知自己一介武夫,根基又浅,便大力笼络知识分子,为党锢之祸中罹难的陈藩、窦武等平反,提拔了一大批读书人如蔡邕、周毖、伍琼、郑泰、何颙、荀爽等到朝廷做官,又任命一批读书人如韩馥、刘岱、孔伷、张咨等为州牧郡守。袁绍本来是通缉犯,董卓还是予以赦免,任其为渤海郡太守。

“幽滞之士多所显拔……(董)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意思是说,董卓一掌权,即提拔了一批沉沦下僚的读书人,而自己的心腹左右仅仅担任一些军职,并不进入政府掌权。不管董卓是真是假,事实上他还是重用知识分子的。

可就是董卓重用的这批知识分子,袁绍、韩馥等起兵于外,周毖、伍琼等阴图于内,最后死于他亲手提拔、信任有加的王允、士孙瑞之手。除了蔡邕以外,没有一个买他的账,个个要他的命。董卓死后,士女载歌载舞,全国一片欢腾。只有蔡邕为他叹了一口气,却惹来杀身之祸,为除暴安良的大英雄王允所杀。

在历史学者们看来,这很好解释。董卓擅行废立,残暴胜过夏桀、商纣,人人欲食其肉、个个欲寝其皮是理所当然的。

这里面的原因,我看并不那么简单,并不是政治或道义一词所能概括。这里面还有一个心理问题。

东汉后期,宦官、外戚相互倾轧,或兴或灭,轮番执政,士人则依附宦官或外戚,而且多数依附外戚,比如袁绍依附何进。

整体来说,宦官的品行操守、政治见解、施政纲领不如外戚。但宦官中也并非没有好人、能人,如曹操的养祖父曹嵩和灵帝时的吕强等等;外戚的贪婪残暴也并不亚于宦官,外戚中的流氓恶棍也比比皆是,比如安帝时的阎显、顺帝时的梁冀。

有些历史学者,在谈到宦官、外戚倾轧时,总是强调宦官的变态可恶,而对外戚的残暴荒淫却轻描淡写。宦官的所作所为,很多情况下是皇帝布的局,是皇帝意志的延伸。皇权是士大夫们对抗不了的,那就把愤怒倾泻到皇帝的走狗、替死鬼宦官身上。

既然后世没有受过宦官荼毒的人们,谈起宦官都有一种潜意识的排斥,当时自以为是、自命清高的士大夫对割掉了鸡巴、不伦不类的一类,不问青红皂白地厌恶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士人依附外戚的多,依附宦官的少,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士人们的潜意识。士人们的这种潜意识,同样折射到武人身上。

灵帝去世后何进、张让之间的外戚、宦官大火并,使外戚、宦官同归于尽。在天下的读书人看来,这回该他们露脸了。在天下读书人的眼里,董卓武夫一个、匹夫一个,斗大的字认不满十升,怎么能治理天下,居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呢?居庙堂之高,指点江山,那是我们这些读书种子的事。

依老古看,即使董卓不擅行废立、不那么残暴不仁,不那么咄咄逼人,袁绍们还是不与他合作,还是要讨伐他。董卓的擅行废立和残暴不仁,恰恰为袁绍、曹操这些读书人反攻倒算提供了政治上、道义上的理由。一句话,俺袁绍们跟你董卓这个大老粗没完,除非你滚回西凉边鄙之地去;即使在朝中,充其量给你个校尉这样的中级军官干干;统领百官,总理朝政,休想、没门。

这是一种心理,而且是群体心理。这种群体心理与血统论相关联。这也就可以解释,即使掌权的外戚是一个、一帮恶棍,士人们还是依附外戚的多。毕竟,那些外戚,是皇后、太后的老爹、老哥、老弟嘛。皇后、太后是什么人?是跟现任或已故皇帝上过床的女人。皇帝是上天之子,皇族的高贵血统早已通过皇帝或先帝的龙根延伸到皇后、皇太后的身体上以及外戚家族里去了。

在士人们看来,血统是可以衍生、可以延伸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打地洞。贫雇农的儿子,自然根正苗红,应该做接班人;黑五类的儿子应该没好人,只能下放到广阔天地去劳动。

群体心理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而这种心理力量通常以其最高级的形式——道义——表现出来,排斥力、破坏力排山倒海、摧枯拉朽,“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董卓这个大老粗,老古不教他,到死都明不了这个理。

董卓死于政治、道义上的反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我看来,董卓之死,是因为他踏进了群体心理的澎湃浪潮,招来灭顶之灾。

言归正传,还是说袁绍。

最大的军阀

上文说,袁绍的行为就是一个“秀”字。不过袁绍的“秀”,其中也有实的成分,不然他成不了曹操的对手。

袁绍逃离中央政府(公元189年)后,“奔冀州”,其实是逃到冀州的渤海郡(今河北省沧州地区)。董卓原是要通缉袁绍的,又考虑到处置袁绍会引起书生、军阀们的巨大反弹,便在下属们的规劝下,干脆任命袁绍为渤海郡太守。

关东联军讨董卓时(公元190年春),袁绍的大本营在河内郡(今河南省焦作、新乡、武陟一带)。联军解散后,袁绍胁迫冀州牧、胆小鬼、窝囊废韩馥,抢了韩馥的冀州牧一职。

袁绍胁迫韩馥时,是与幽州(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军阀公孙瓒打联手的,公孙瓒率兵到了冀州(今河北省中、南部)北部,对韩馥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没想到很多郡县都归附公孙瓒,袁绍颇有一点引狼入室的感觉,等冀州牧的位置到手后,对公孙瓒染指河北当然一万个不同意。

公元192年春,袁绍与公孙瓒在界桥(今河北省威县东)大战;其年冬,又在龙凑(今山东省平原县东)再战,将公孙瓒这条“来自北方的狼”逐回幽州。然后,回过头来收拾以张燕为首的黑山(太行山南端)农民军。

与别的农民军不同,张燕的农民军有自己的根据地,组织严密,训练有素,有较强的战斗力,名义上又归降了政府,几乎与袁绍打了个平手,而且打得相当的惨烈。袁绍统一河北四州(青、幽、冀、并)、官渡之战(公元200年)前,袁绍只是将黑山农民军压缩在山区打游击,并没有消灭他们。

直至公元205年,袁绍尸骨已寒(袁绍死于公元202年),曹操平定冀州,张燕才率领十余万人归降曹操。

汉魏之际,与农民军作战时间长、规模大的,袁绍算得上一个。奇怪的是,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在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的排行榜上,皇甫嵩、朱俊和曹操的名字赫然在目,袁绍却榜上无名。

这样说来,袁绍在早年的确有过出色的表演,但有两件事做得臭到了底:一是奉迎天子,二是官渡之战。

这两次错,归根到底还是一次错,没有前一次的错,也就不会有后一次的错。而且,袁绍一辈子的错都抵不过这一次错——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

公元195年,董卓余孽李傕、郭汜控制下的中央政府(时在长安)对日益壮大的袁绍进行统战,拜袁绍为右将军。其年七月,自相残杀、相互间打得糊里糊涂的李傕、郭汜同意献帝东归洛阳。这两个糊涂蛋旋即认识到自己愚不可及,急急带兵来追。

十一月,献帝在杨奉、董承的护卫下好不容易到了曹阳(今河南省灵宝市东北黄河南岸)。杨奉、董承的勤王军被追杀到这里,再也无力勤王,便伪装与李傕、郭汜讲和,秘密请河东郡(山西省南部运城地区)的农民军赶来帮忙。这个时候,袁绍驻扎在魏郡的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市)。

这时,袁绍的首席谋士沮授适时、及时地提出一条策略。沮授对袁绍说,现在朝廷破碎,皇帝落难,没人出手相救。我们已具备一定的条件,凭将军您的威望,倘若我们把天子迎到邺城,打着皇帝的旗号征讨四方,那是无往而不胜啊。

袁绍一听,有理。可是另两个谋士郭图和淳于琼却劝阻袁绍,说,将军呀,汉室已经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巴了,何必把一个破皇帝弄到自己身边来碍手碍脚呢。弄来以后,事事请示吧,我们没有权;不理他吧,又显得我们抗命不尊。

袁绍听了也觉得有理,再加上这个献帝刘协是董卓而不是自己所立,奉迎天子这件事也就作罢。

曹操则立马行动,趁董卓余孽与勤王军打得精疲力竭,勤王军之间打得晕头转向的时候,该出手就出手,而且一出手就得了手,把叫花子皇帝弄到自己身边,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大本营许县,把刘协这孩子好吃好喝地招待起来,客客气气地软禁起来,拿着皇帝这根鸡毛(在袁绍眼里,献帝不过是根吊毛),到处挥起了令箭。

公元196年,曹操刚刚把献帝迎到许都,皇帝(其实是曹操)就给袁绍下了一道诏书,“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而但擅相讨伐”。袁绍只好诚惶诚恐地上书剖白、道歉。

袁绍终于知道,这个亏是吃大了,郁闷。袁绍也终于知道,这就叫政治。

刚刚懂了一点政治的袁绍郁闷之余,便以许都地势低下、气候潮湿为由,要求把首都迁往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县),以便皇帝离自己近些,好让自己与曹操“共享”皇帝这张牌。当然,曹操不可能愚蠢到袁绍的水准,让煮熟的鸭子从嘴边飞走。

这个时候的袁绍是强大的,朝廷(也就是曹操)不得不加以笼络、羁縻,拜官太尉,封为邺侯(县侯)。曹操自己呢,弄个大将军干干,“(袁)绍耻为之下,伪表辞不受。操大惧,乃让位于绍。(建安)二年,使将作大匠孔融持节拜绍大将军,锡弓矢节钺,虎贲百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

可怜的袁绍,在强大的表象下,已危机四伏。

公元195年十一月,献帝东归受阻于曹阳的时候,即沮授提出奉迎皇帝的建议的时候,袁绍驻扎的邺城并不遥远。献帝于公元196年七月初一才抵达洛阳。可怜的皇帝从曹阳北渡黄河至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从西往东一路“幸”过来,整整花了半年多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杨定、杨奉、董承、李乐、韩暹等的勤王军与李傕、郭汜等的叛军几乎损耗殆尽,无力再战。杨定、杨奉、董承、李乐、韩暹这些勤王者们,王还没有勤完,彼此之间相互残杀起来。

此时,袁绍如果想奉迎献帝,献帝正好在黄河以北的半道上。袁绍的武力在献帝身边的各军阀头目中无疑是最强的,要把献帝抢到手,易如探囊取物。

可惜……可惜一失足成千古恨,猛回头已百年身。

史书都说,袁绍没有奉迎献帝,是听了谋士郭图、淳于琼的调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郭图、淳于琼的调唆只是表面现象,充其量是次要原因。

披露袁绍心迹的是《三国志·武帝纪》的记载:“(公元190年)袁绍与韩馥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太祖(指曹操)拒之。(袁)绍又尝得一玉印,于太祖坐中举向其肘,太祖由是笑而恶焉。”

袁绍的关东联军打不过董卓,控制不了献帝,便想另立皇帝,另起炉灶。老实巴交、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刘虞拒绝了袁绍、韩馥等的要求(不是请求),袁绍等便要求刘虞“领尚书事”,“承制(即以皇帝的名义)”任命各级官员。

既然另立政权不成,袁绍就要求刘虞领着他们另立政府,刘虞还是不同意。

董卓擅行废立,已是冒天下之大不韪。那么,袁绍在别人冒天下之大不韪之后,再冒天下之大不韪,其狼子野心就昭然若揭了。袁绍得到一块玉印,便悄悄地、喜滋滋地在曹操面前摇晃,想做皇帝的心思也就流露无遗。

也可能,袁绍的这个示印行为,是在暗示曹操:老弟,皇帝我是想做的,你就不要跟我争哦。也算是袁绍对未到手的皇位所有权的一种宣示。

同类推荐
  • 异界之无毒不丈夫

    异界之无毒不丈夫

    白发修罗恨天生,青锋三尺仗天量!人间红颜无知已,不尽红尘是苍桑。这是一个二世为人的沧桑青年,在一个拥有中华五千年历史上所有出名英雄豪杰,与绝世美女的异界界当中,慢慢成为一代铁血枭雄的豪情故事。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爱情,永远只能是成功路上的美好点缀。越是身处高位,就越是没有纯粹的爱情。世间总有太多不如意,或是出人意料的因果纠缠,真心喜爱的人,未必就能携手走在一起。爱过恨过恋过,不代表曾经拥有,不得全部,不如全失。男人,有时候就该对女人狠一点!异域之颠,独品人生百态,中流击戈,傲视中华群英!
  • 大隋天子

    大隋天子

    该书是从西魏“大统”七年六月生杨坚那天写起,到隋朝“皇泰”二年、东都丞相王世充把十五岁的恭帝杨侗害死为止。全书共分六大部分:一是杨坚的成长过程;二是杨坚的篡位过程;三是统一南北过程;四是废立太子过程;五是杨广执政过程;六是隋朝灭亡过程——上下八十多年,历经三个朝代。
  • 苏公承传

    苏公承传

    天启十年,一场大火烧毁了一切,苏公承成了孤儿。天启三十年,通天塔塌,有谣言起:“通天塔塌,大明国灭;东灵夸雀,浴火重生”。为了调查通天塔一事,苏公承走上了一条荆棘丛生却又鲜花盛开之路。
  • 皇权游戏

    皇权游戏

    二皇子想刺杀我,我成全他不想当帝的愿望,不过没有想到,元宵之夜被兄弟背叛,亡命府中,天不亡我幸得张神医的救助。我回来了,默默春风公子玉,当年的我成了公子玉,京城第一楼的幕后老板,江城赌场的后台。为扳倒你,化一届白衣考的状元郎娶了你的女儿,如同你一样一步一步的扳倒对方只是更狠。夺得的帝位,你女儿问我,爱过吗?我都觉得这个问题愚蠢,我儿子问我,生下他后悔吗?我回答:“有没有你都无所谓,因为你反这都会死,只是年数而已。”当年的苏煜熙已不复当年了,没有了单纯,和义气,多了冷酷,狠辣,善于玩能权计,笑看帝王江山变主。
  • 唐朝商业帝国

    唐朝商业帝国

    在悲剧的前世祁山以一个残疾人的身体什么都做不得,而如今却居然做了李唐的太子,要怎样使这个短命太子转危为安,要怎样让自己这个太子成为帝皇。祁山在一步步的艰难的行走。且看今日大唐,祁山的命运!
热门推荐
  • 王俊凯之对不起再见

    王俊凯之对不起再见

    这是她的心声,对不起,是我打扰了你们地的生活,我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应该的事,遇见你也是不应该的事,如果,当初没有喜欢上你该有多好,彼此不会打扰对方的生活,我想,这是我最后一次温柔地对你说话了吧?现在,我的了绝症,白血病。你是不是更不会喜欢我了?是的,没错。对,是我打扰了你和以前的我约定,为什么把我当成以前喜欢你的用尽手法的花影?那现在没有心机的涟衣却变成了以前的花影呢?告诉我,王俊凯!对,是我的错,是我,都是我的错!我本就不留在任何人的记忆中,为什么那么执迷不悟?呵现在,你又喜欢上了夏家大小姐夏紫衣,你的心里我只不过是一个小丑!恭喜你夏紫衣,你成功地取代了我的一切……包括,王俊凯!
  • 吉安民俗

    吉安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反映。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是人类各级社会集团的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 《斩妖师》

    《斩妖师》

    以修改,《我的妖魂不可能那么可爱》,以上。。。。。。。。
  • 云中笙箫

    云中笙箫

    缘分缱绻,情丝缠绵。于千万人之中,于时间的无涯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刚好遇上了,在我们最美好的时光......无需他言,唯轻轻一句Iloveyouforever.
  • “满映”电影研究

    “满映”电影研究

    《"满映"电影研究》是根据我在北京大学撰写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今天能够出版这《"满映"电影研究》,心里颇为高兴。有幸结识从前的李香兰——山口淑子女士是我长期从事伪满研究的最大的推动力。关于《万世流芳》等一些宝贵资料是她亲自提供给我的。
  • 滴血十方

    滴血十方

    滴血怒天,八荒枯骨修。违逆命数,逆天修行,铮铮铁骨汉怒甘枯竭。修行之路困阻重重,自古多少人杰含恨于瓶颈难以打破阳数,而化为一副枯骨。任你功德无量在寿元终结前,依然显的那么苍凉,任你修为通天在命数结束前依旧化为一滩怒血。修玄,武的传说,魔法的代言。它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问天下,谁没有一腔热血,驰慿杀场,纵横天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百万年来多少热血男儿,千古人杰追寻武的传说。然,诞出的传说又有多少,屈指可数。少典氏,伏羲氏,高阳氏,烈山氏,戊夃氏等传说中的人祖为人类子孙开辟出十方世界。十方世界传说存在于未知空间之内,传说那是用人祖之躯为基,神尊之鲜血为引,开辟出的一方独特世界在那里没有寿命的终结,尊者百出,是修炼者的天堂。那里充满热血,到处都是厮杀战场。那里宝物云集,高手如云,是一处修炼者的炼狱场.
  • 我和棺人有个约会

    我和棺人有个约会

    【2017最火爆灵异爽文,万人追读】我叫左佑,18岁那年暑假,我非要跟着盗墓贼去看他们摸棺盗宝,从此生活难归安定。不过幸亏有美少女道士相伴,一起降妖伏鬼斩僵尸,拌嘴调戏吃豆腐!高校鬼婴、人偶娃娃、古墓尸王、剥皮女鬼、渡劫蛇精、苗疆蛊术、南洋降头……
  • 山有木兮木有枝

    山有木兮木有枝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在四分天下的未央大陆上,蟠龙、浮屠、血狼、南灵之间暗潮汹涌。然在汹涌地大地之上悄悄覆盖一只遮天魔手,世界笼罩在暗黑之中。谁才是真正的众王之王,什么才是未央的未来。就让随巨浪翻腾的她与他相遇,倾覆天下生死相随,共奏一段白头韶华……
  • The Ethics

    The Eth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寻仙

    星寻仙

    简介:为师报仇却遭同门出卖,进而被众仇家围杀最终自曝星核的星界修士尧曳,灵魂却奇迹般的没有在自爆中泯灭而是混入自爆造成的空间洪流中,几经周转机缘巧合之下成了灵仙界一个小门派里灵根被废的的掌门之徒。原本因为这个新世界所修行的乃是天地灵气,而非自己原本世界的星力而差点绝望的尧曳,在经过仔细的研究之后却有了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