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92300000048

第48章 蜀汉帝国——难民营(2)

看来,这个说法仍然是不准确的。准确的说法是,从人事的角度,对刘备的蜀汉帝国的建立贡献最大的,是刘璋,而不是关羽。如果没有刘璋的短视、幼稚和易受蛊惑,没有刘璋的迎刘备入川,只要刘璋守住长江三峡,关羽的赤兔马爆发力再强,也飞不过去。益州这块土地,永远没有刘备的份。即使刘璋丢掉益州,也是丢给曹操。

曹操占领了益州,刘备只能龟缩在荆州一隅,不被孙权吃掉,也被曹操一口吞下。那就没有以后的蜀汉,当然就没有三国和三国历史。没有蜀汉,益州归曹操所有的话,地处东南一隅的孙权集团,也就成了曹操砧板上的肉。孙权集团根本就不可能立国,那就连两国也谈不上,遑论三国。

如此这般地一分析,可以得出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刘璋才是三国和三国历史真正的缔造者。看来,什么英雄创造历史、群众创造历史的说法,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似乎都有值得商榷之处。不信?你看,就像刘璋这样的一个窝囊废,一不小心,一时糊涂,竟然能“创造”一段动人心弦、欲说还休的历史!

不说不知道,历史真奇妙。

⒊丐帮有了一个家

不管怎么说,公元214年,刘焉父子经营了二十八年的益州难民营,终于换了总管。与上任总管不同的是,这任总管却不是政府派来的,原来是个难民,而且是个鸠占鹊巢的难民。这个难民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成为难民王。

如果当年的刘焉是政治难民的话,刘备则是地地道道、完完全全的综合难民——政治难民加军事难民再加经济难民。

本书前面的内容说过,刘备做人有一个特点,每投靠一个人,就背离一个人。刘备打仗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败,败后再战。

刘备生于公元161年,在黄巾之乱时出来混世界。他的军队,属于团练性质,并不是正规的国防军。

封建中国的历次农民起义,其军队有一个特点,就是坛坛罐罐,拖家带口,甚至带上耕牛、犁耙等农具,有的农民军领导人还带着一群小老婆以及一堆刚出生的娃娃。

农民军不是纯粹的作战集团,而是耕战集团。农民军带着自己的家庭、宗族,大规模地游动、迁徙。在这个游动、迁徙的过程中,是不可能自己生产粮食的,只能靠抢劫为生——抢劫政府的府库或官员、地主、百姓的存粮。无可奈何的时候,也要作战。

史书上说某地有十万、百万人起义,许多读书人便以为起义有十万、百万大军。其实,农民暴动群体中,真正的作战部队并不多。何况,刚从稻田、麦田走出来的农民,装备低劣,训练缺乏,纪律松散,组织松弛,并没有很强的战斗力。

刘、关、张这几把刷子,对付农民军,还是很见效的,刘备也就立了一些战功,弄了个安喜县尉(副县级公安局长)干干。干不多久,很不顺心,一发脾气,鞭打了郡里派来的督邮(监察官),离职逃亡。

刘备犯错误后,恰巧大将军何进派毌丘毅到丹杨募兵,刘备便跑到贯丘毅那里戴罪立功。走到下邳城,遇贼力战有功,除(被任命的意思)下密丞(副县长),又辞职。不久干起了高唐县尉,再升为高唐县令,可怜被乱民赶走。

刘备只好投奔他的师兄、幽州军阀公孙瓒,任别部司马。按今天的说法,大约是当个独立团团长。刘备随青州刺史田楷拒袁绍,因功升为平原相。

公元194年,时为兖州牧的曹操征徐州,刘备随田楷前往徐州救陶谦。到徐州后,刘备深得陶谦赏识、器重,陶谦给了他四千兵卒,刘备便脱离田楷追随陶谦。是年,陶谦死后,刘备在陈登等人的推拥下,扭扭捏捏地领了徐州牧(自称徐州刺史)。

公元196年,徐州牧刘备拒袁术于淮南。吕布乘虚袭下邳,刘备降于吕布。

公元198年,刘备再败于吕布,在曹操的帮助下最后灭了吕布,随曹操回许都。

公元199年,刘备受曹操派遣,到徐州拦截穷途末路、北上投靠袁绍的袁术,杀朝廷命官、徐州刺史车胄,叛离曹操,再占徐州。

公元200年春,官渡之战前夕,曹操东征徐州,刘备大败,投袁绍。

官渡之战时,刘备受袁绍派至汝南(今河南省平舆一带)联络黄巾刘辟部,开辟第二战场。刘备想在汝南占一块地盘,被曹仁击败,又回到袁绍身边。

刘备看出袁绍将败,主动提出自己去联络荆州牧刘表,借机投到刘表门下,驻扎南阳郡的新野县,一住就是七年。

公元208年八月,曹操南征荆州,刘表的次子、继位者刘琮降曹,驻扎在樊城的刘备仓皇南逃,当阳(今湖北省当阳县)长阪坡一战,溃不成军。

作为一个军事首脑,刘备征战争生涯中的惨败次数,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若在今天,就凭失败的次数,刘备就可以申请世界吉尼斯纪录,到世界各地巡回做几场苦大仇深的报告,眼泪汪汪地秀他一把,顺便赚点盘缠。

刘备打败仗如此之多,还能打下去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自己当自己的领导,自己给自己做主。如果他真心投靠任何一个强人,在别人手下干活,早被撤职、杀头。

兵败长阪坡的时候,刘备年已48岁,一直被人打得东逃西窜,活脱脱就是个难民,而且是完完全全、地地道道的难民。

首先,刘备是政治难民。公元200年的董承谋诛曹操一案,即使刘备没有参与其中,也受到曹操的高度怀疑。刘备再也不可能在曹操主宰的中央政府里混下去了,这也是他最后叛离曹操的根本原因。

其次,刘备是军事难民。上文已述,刘备是从徐州一路败过去,再一路败下来,才到荆州刘表处避难的。

再次,刘备是经济难民。因为寄人篱下的人,是不能收税的,经费上只能仰人鼻息,或者靠抢劫存活。刘备最困难的时候,曾经以人肉为军粮。这是很多读书人不知道,很多老百姓不相信的。

与别的难民不同的是,刘备这个难民,既是动乱的制造者、参与者,又是动乱的受害者。刘备被战争的巨浪夹裹着,坠入一个又一个漩涡,沉浮不定,孤苦无依。其中安定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在荆州依附刘表(公元201—208年)。

刘备的依附刘表,其实是寄人篱下,有所依靠,却无所事事,以至于髀肉复生。这种难民生活,舒心惬意,又悲苦惶恐。难怪刘备与刘表在襄阳聚会时,酒足饭饱之后,会躲在刘表的厕所里暗自流泪。

在荆州安定七年之后,刘备还是要逃,只不过,刘备逃进益州,还在三年之后;成为益州的难民王,更在六年之后。

就在公元208年,刘备当阳长阪大败,即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时,刘备平生的另一个大恩人——孙权——出手相救了。

刘备的运气实在是好,好得祖坟冒青烟。如丧家之犬、落网之鱼的刘备,一路败下来,一路逃过去,遇到的除了强敌悍将,竟然还有一个接一个的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只不过,刘备的观音菩萨,一个个都是男性,如关羽、刘璋、孙权,等等。

在刘备长阪坡大败的时候,孙权的使者鲁肃到了刘备的军营,试探刘备的去向。刘备告诉鲁肃,俺老刘实在没有办法的话,只好继续南逃,去投靠苍梧郡(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地区)太守吴钜。鲁肃则说,老刘啊,你是一世英雄,怎么能投靠吴钜这种东西。我主公孙权英名盖世,是个有作为的主,跟我们主公联合,与曹操干他一仗如何?诸葛亮在旁边急忙说,主公,我们何不赶紧向孙将军求救去?

在鲁肃的撮合下,在诸葛亮的游说下,孙刘联盟宣告成立。曹操正在书写的、即将定稿的历史被改写。

刘备不用再逃亡了。至少,暂时不用。

关于孙刘联盟的建立,《三国演义》把它说成完全是诸葛亮的功劳,什么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忽悠孙权,诸葛亮如此这般地一闹腾,孙刘联盟就建立起来了。

关于孙刘联盟的建立,关于舌战群儒,《三国演义》给它的读者在思维上设了一个套:孙刘联盟是诸葛亮设计、策划、主导的。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孙刘联盟,没有孙刘联盟当然也就没有以后的三国鼎立。然后让读者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诸葛亮才是三国的奠基者。

其实,此时的刘备,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如落网之鱼,灭顶之灾已向刘备露出了狰狞面目,覆没的命运已向刘备张开了血盆大口。鲁肃的到来,正是瞌睡碰到枕头。出使孙权大本营,是诸葛亮主动向刘备提出的。

在夏口,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诸葛亮自己已经说了,这是求救于人。历史却让孙刘联盟成了刘备、诸葛亮对孙权命运的恩赐。

刘备仓皇逃窜的时候,孙权的大本营早已搬到了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做好了抵抗曹操的准备,至少是做好了战与降的两手准备,而不是只降不战的一手准备。同时,战与否,孙权还是可以留有余地的。

鲁肃作为孙权的特使,以吊唁的名义,观测曹操、刘琮、刘备的动向,肯定怀揣几套应急方案,他才敢于未向大本营汇报,便建议刘备与孙权联合。刘备是曹操的死敌,与刘备联合,是要冒巨大风险的。没有上峰的明确指示,鲁肃肯定不敢擅作主张。

也就是说,在诸葛亮作为刘备的特使到达柴桑前,孙权就基本上下定了抵抗曹操的决心,只是还要观望一阵,还要做一些准备。

赤壁之战前的出使东吴,的确显示出诸葛亮的外交才能,也对孙刘联盟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不管诸葛亮所起的作用怎么重要,仅仅是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孙权及其左膀右臂周瑜和鲁肃。

公元208年十一月的赤壁一战,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孙刘联军哀兵必胜,大胜特胜。但孙刘联军的取胜,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首先,曹操占了荆州之后,似乎觉得,自己已经强大到战无不胜了。曹操自身的军队适合于野战、陆战,仅仅在本年度的上半年,在邺城凿池训练水上作战。相对于波涛汹涌的长江而言,在风平浪静的水库里训练水上作战,不是小孩子玩过家家么?无论如何,曹操应该对水上作战有一个充分的准备阶段,应该有一个足够的适应过程,至少应该对新降的荆州水军进行必要的教化、整顿、训练。

其次,战争中,新占一个地方,至少要有一年半载的时间,用于稳定当地的治安和民心。然后以此为基地,继续前进,这是政治、军事的一般常识。连我也没有想到的是,曹操八月占领荆州,十一月即与孙刘联军大干一场。

更要命的是,大战之前,杀了原荆州水军的最高统帅蔡瑁。北军不习水战,用刚刚投降的荆州水军与东吴水军作战,失去统帅的荆州水军,岂不是乌合之众?五十四岁的曹操是不是有些老糊涂了,有些急不可耐了,或者,表现出生命的回光返照?

的确,从赤壁之战后,曹操再也没有过去坚忍的意志、恢宏的气势和激越的豪情,打仗也似乎有些迟滞,有些虎头蛇尾。征韩遂、马超取胜,是因为韩、马的窝里斗。征汉中取胜,更不在话下,因为张鲁根本就没有正规的军队。

再次,曹操的军队遇上瘟疫,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传染病,这一场传染病严重地削弱了曹军的战斗力。

黄盖的火攻得益于东南风,今天的湖北,阴历十一月刮东南风,也是不可思议的。这就是所谓的运气吧。一个人有时运,其实,一个集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有运气一说的。

赤壁之战后,刘备得到了荆州的江南四郡,那是荆州最不发达的区域。公元210年,周瑜死后,刘备向大舅子孙权借的“荆州”,实际上是荆州的南郡(今湖北省荆州地区)。即便如此,刘备向东有孙权,向西有刘璋,向北有曹操。刘备要么被人吃掉,要么向南吃掉吴钜。那时的苍梧郡,是个鸡不拉屎鸟不生蛋的穷地方,占领了也没多大意义。

如此的话,刘备只能继续逃难。

刘备的运气实在是好,好得有点不正常。这个不正常,当然在刘璋的头脑里。刘璋的头脑有什么问题?上文说过,那就是刘璋的幼稚、短视和易受蛊惑。

也有历史学者说,是刘备的脑子有问题,那就是刘备的自私、狡猾和缺乏远见。其实,这都是表面现象。刘备进入益州,骨子里的根源,是刘璋的自私,不替别人着想,缺少换位思考。

这怎么说?道理很简单。赤壁之战后,刘备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地盘,终于在荆州自立。倔强的、顽强的刘备,更不会轻易地东依西靠,寄人篱下。但可怜的刘备夹在曹操、孙权、刘璋之间,虽然与孙权结成了统一战线,与刘璋同为皇室宗亲,与曹操却是真正的死对头。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仍然随时可能被人吃掉。

刘璋的如意算盘,是请刘备帮他防范甚至吃掉汉中的张鲁。在刘璋看来,刘备这个强人,打败懦弱的张鲁是毫无问题的。的确如此,张鲁根本就不是刘备的对手。问题是,刘备会心甘情愿地替你刘璋打张鲁吗?

刘备与关羽分兵,自己带主力进入益州北部,这样一来,本来弱小的刘备,就将他的军队分成两部分,中间隔着一个益州。一部分军队留在荆州,仍然处在危险的夹缝中;另一部分夹在益州的刘璋与汉中的张鲁之间。两处都是兵法上所说的危地,两股部队都是战术上的孤军。

如果刘备自己带兵长时间驻扎汉中前线,帮刘璋看守北大门,而不回头吃掉刘璋;同时把关羽、张飞、诸葛亮留在荆州,那么,刘备的两股部队,永远都在夹缝中挣扎,随时都可能被人吃掉(包括被刘璋吃掉)。

也就是说,刘璋应该看透,刘备是不可能长期帮你看守北大门而无所动作的,那等于是找死。退一万步讲,即是要请刘备帮忙,也应该请刘备的手下带兵前来,刘备本人在哪里,刘备集团的核心和重兵就在哪里,刘璋的危险就在哪里。

即使请刘备手下的某个将领带兵入蜀,也要牢牢地守住长江三峡,防止他们的联动。

说说看,刘璋竟然如此聪明,刘备竟会如此愚蠢么?连这一点都看不透的话,刘备还叫什么刘备。既然自私的刘璋不替刘备着想,更自私的刘备就只好体自己着想:回头干他一票,返身吃掉刘璋。

本来,益州这个地方,刘备就是朝思暮想的。到嘴的肉不吃,可不是刘备的一贯作风。刘璋在动刘备心思的时候,刘备肯定在动刘璋的心思。接下来的结局,刘璋就怪不得别人了,两个字:活该。

刘备占领成都以后,有些志得意满,财大气粗起来。为了奖赏将士们的浴血奋战,大称分金,小称分银,还要把益州旧官僚们的房产、地产分赐给荆州来的将领们,赵云等极力谏阻才罢。

起初,在包围成都的时候,刘备曾许诺将士们:成都打下来之后,州政府库存的金银财宝我老刘分文不取,弟兄们爱咋整就咋整。结果,荆州兵入城后大肆抢劫,以至于府库(这时候还不能叫国库)空虚,财政揭不开锅,搞得左将军(刘备此时的官位仍然是中央政府封的左将军)真的跟丐帮帮主一样捉襟见肘,连办公经费都没有。

还是刘巴给刘备出了个主意,铸一种新钱,一枚新钱换一百枚旧钱,同时限制物价上涨,勉强才渡过这个难关。

刘备占领益州后,重用一批益州名士,如许靖、刘巴、彭羕等,并积极平衡各个利益集团的关系。在诸葛亮的协助下,使益州的局势迅速平静下来。看来,刘备这个难民,还是从内心深处,把益州这个地方,视作拓殖之地、移民之家,加以爱惜、建设的。

同类推荐
  • 横扫天下之无垠帝国

    横扫天下之无垠帝国

    在广袤的欧亚大陆上,一个诞生与中亚地区的汉族贵族子弟秦启开始他充满权利和战争的一生!
  • 靖康志

    靖康志

    北宋之末,靖康之初;六贼乱政,金兵围城。世祖初立,李纲请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难道,我们只能在虚幻中演绎辉煌?难道,曾经的屈辱是上天注定的宿命?想知道,一个具备了现代思想的皇帝,对于历史到底意味着什么?想知道,当历史还原的刹那,现代文明是否会变成风中摇摆的枯叶?让我们的目光回到东京汴梁——那个曾经代表了中华文明颠峰的城市;让我们的思绪回到靖康元年——书中故事缘起的瞬间!
  • 将风

    将风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赵青寒说:“我是要成为大将军的男人!”
  • 捣蛋的将军

    捣蛋的将军

    本书大部分是真实的历史,讲的是突厥族小屁孩儿,一步步成长为大唐帝国的将军,最后被皇帝封为东平郡王,成了汉人的王爷,问鼎皇权,最后一切化为烟尘。
  • 征伐血途

    征伐血途

    。穿越了?公子哥?一片金粉繁华,却有盛世危机。狼烟起,烽火燃。一杆旌斾风起处,十万战甲卷狂澜,他征战沙场。强弓怒张,霹雳弦惊,他用带着血腥味的手指描绘出一幅血染江山的画。阴谋阳谋,奇术诡计,他智斗朝堂。青纱纸上,写不出的野望,他一步一步走向权力之王。浮世繁华,醉梦红尘,他品尝儿女情长,胭脂香。来日江山在手,他静看红袖添香。
热门推荐
  • 明天,我会忘掉你

    明天,我会忘掉你

    “苏哲!你为什么骗我!为什么,为什么……”于音蹲在地上嚎啕大哭。七岁相遇,二十二岁相认,二十四岁相恋,二十三岁成家,二十七岁家破人亡……“你恨我应该的,这世界上,你最该恨的就是我。“我们离婚吧。“我不爱你了“……”苏哲,我会忘掉,将你给予我的一切伤痛都淡忘掉。再见,苏哲………
  • 拽妃不吃窝边爷

    拽妃不吃窝边爷

    她穿越到古代开女人坊,指导瘦身兼传授驭夫之术,宣称不能成贵妃娘娘,混个豪门贵府也不成问题。不过对饭票型美男具有长期依赖性的她,还是经不起公子王爷的猛烈纠缠,对她倾心的美男太多,这是个问题!
  • Louisa of Prussia and Her Times

    Louisa of Prussia and Her Tim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价蜜宠:甜妻萌宝买一送一

    天价蜜宠:甜妻萌宝买一送一

    [纯属苏文,如若雷同请自动忽略]她只是平平凡凡的小女人,他却是整个Z市的掌权帝王,一场荒唐的情事,让两个永不相干的人纠缠在了一起。第二天,她只字未留离去,他却下令全球通缉这个女人:睡了我就想这么一走了之?没门儿!五年后,她以第一设计师Winnie及新晋影后的身份携帅气萌爆全场的宝贝儿子华丽回归!宴会上,两人再度相逢,她被堵在了墙角,男人笑言:“五年了,你终于出现了。”“先生,我们很熟吗?”“睡过,你说熟不熟?”哪料萌宝挡道:“怪蜀黍,你要拐我妈咪经过我同意了吗?”男人看着这个和自己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小人,怒道:女人你居然敢私藏我儿子?
  • 萌妃要逆天:邪王追妻太辛苦

    萌妃要逆天:邪王追妻太辛苦

    她,是鬼医和上古修炼世家的继承者,却被自己的闺蜜害死,原因居然是:她手指上的朝阴戒...;他,是一个残酷冷血,不近女色的一方王者。当王者遇上鬼医他俩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吗.....(宠文,1V1)
  • 亦晴一心间

    亦晴一心间

    简禾净在二十五岁前开了一次门,未婚夫告诉她眼前的冷漠少年是他的儿子。那未婚夫呢?据说拿着她的钱跑了……难道是要她当个现成后妈?不怕!她琢磨琢磨就能找出门道来。原来琢磨琢磨的过程需要自己持心静气,否则……他轻柔浅笑着说:“别动,偷心。”
  • 青史一梦之感时花溅泪

    青史一梦之感时花溅泪

    乱世,有众多的情非得已;君臣,有太多的言不由衷。昔日的容颜笑语,沉没在时间的沙中,酒醉梦回,犹记初衷:此身,承君一诺,与君驱驰,此情,与君踏歌,笑看云烟。
  • 吾乃狐仙非妖也

    吾乃狐仙非妖也

    她,沈默离明明只是21世纪的普通职场精英,却意外的穿越成了一只雪白可爱的小狐狸~在街上人人喊打,卧槽什么?!你丫是兄控?!喂!你弟弟喜欢你哦~身旁的男人只能一脸无奈,都怪我太帅了~哼~本宝宝辣么可爱!不缺你这傻x!喜欢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你看什么看!再强调一遍!本宝宝是仙不是妖!“你和本王的名一样?甚好甚好,这样你出门,本王连标签都不用打了”躺在床上的男人一脸慵懒。“呸,谁和你名一样!这是我妈取的!纯属意外!”沈默离对着床上的人翻了个白眼。某日“皇上!!不好了!那小狐把宫姑娘吓晕了!!”“恩?真的么,她受伤没有?”“回皇上,宫姑娘轻微脑震荡”掀桌,“我问的是那只狐狸!!”
  • 相对论之父和新思维首倡者:爱因斯坦

    相对论之父和新思维首倡者:爱因斯坦

    1953年,天才的物理学家、伟大的思想家爱因斯坦在总结中国为什么没有近代科学,而西方的近代科学却发展飞快时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西方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
  • 农村基层干部读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农村基层干部读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概要一、邓小平理论论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