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格:挪威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剑桥大学名誉博士、牛律大学名誉音乐博士。
巴托克:匈牙利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柯达伊:匈牙利作曲家,保兹蒙尼大学哲学博士。
肖友梅:中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
王光祈:中国音乐学家,波恩大学博士。
赵元任:中国作曲家,哈佛大学哲学博士。
辟斯顿:美国作曲家,费城音乐学院音乐博士。
兴德米特:德国作曲家,法兰克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名誉博士。 汤姆生:美国作曲家,罗哲斯特大学博士。
歌曲之王舒伯特( FSchubert,1797-1828年),是奥地利作曲家,出生在维也纳近郊一位教师家庭。8岁开始随父兄学习提琴和钢琴,11岁考入训练宫廷歌队的神学院,接受宫廷乐长萨里埃里等人的音乐基础训练,后来跟随他们学习作曲。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之一。歌曲是他的浪漫主义音乐的特殊创作领域。艺术歌曲通过他,才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在艺术歌曲创作中,舒伯特追求音乐与诗的完美结合,不仅善于捕捉诗人的思想,并以艺术家的情感和想象予以补充、丰富与升华,因而这些艺术歌曲非但表达了诗意,也表达了诗情。与此同时,他还注意到通过钢琴伴奏刻划歌曲中的音乐形象,表现形象的内心情感。终其一生,总共创作了五百多首歌曲,其中最重要的有声乐套曲《美丽的磨房女》和《冬之旅》以及《魔王》、《鳟鱼》等。除此之外,舒伯特还写了十四部歌剧、九部交响乐、一百多首合唱。其中《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较为著名。因此是名副其实的歌王。
欧洲音乐之父巴赫( JSBach1685-1750年)是德国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之一。生于爱森那赫市一个音乐世家。巴赫家族六代人主司色林吉亚王国的音乐,达二百余年。他的一生大多在宫廷和教堂供职,担任过魏玛公爵的风琴师与乐队首席和柯坦王子宫廷的教堂乐师、乐长,以及托玛斯教堂的风琴师、唱诗班首席、乐长。这是他一生中所担任的三个重要职务。
巴赫创作的许多作品,透过悲剧性的宗教题材,反映出作者对德国三十年战争后黑暗、贫困、苦难的社会现实感受以及倔强、傲岸的精神。而有关世俗风格的作品,又充满着欢快的情趣。诸如大型声乐套曲《马太受难乐》、《b小调弥撒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农民康塔塔》等,成为他的不巧代表作。
巴赫正式学习音乐的经验对其训练而言,意义不大。终其一生,他一直是自己的老师。他的创作活动是把德国的复调音乐传统、新的和声手法以及朴实深厚的民间音乐与发达的法国意大利音乐有机地揉合成新的德国音乐。他在复调音乐与和声的发展上,在管风琴和钢琴的演奏技巧、以及对十二平均律的提倡和示范性运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说,这些成就标志着德国民族音乐的开端,对于促进德意志统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巴赫的音乐在世界各国的现实音乐生活和音乐教育、音乐创作中的巨大影响也日趋明显。
他的音乐思维的高度逻辑性和哲理性,技术手法的严密和精巧,始终是学习作曲者的楷模。因此,他被尊称为欧洲音乐之父。
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1782-1840年)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也是音乐史上最负盛名的演奏家之一。被誉为小提琴之王。他自幼喜爱音乐,5岁时学习曼多林的演奏,后来又学习小提琴。12岁首次登台演出,即显示出卓越的技巧。这使他受到启发,走上精心探索演奏技巧的艺术道路。他的演奏风格热情奔放,充满幻想,气势非凡。他采用的新演奏法包括:扩大利用小提琴的音区、广泛运用伸指奏法、左手拨弦、人工泛音、抛弓、多样化的双音和弦等等。他创作的《二十四首随想曲》,显示出深湛的演奏技巧。帕格尼尼还为小提琴创作过一系列奏鸣曲、变奏曲、舞曲以及室内乐作品。
钢琴诗人波兰作曲家肖邦(1810-1849)。
生于教师家庭。6岁开始正规学习钢琴,8岁时在华沙公演钢琴协奏曲,被誉为第二莫札特。10岁时,开始学习作曲。18岁起,先后在柏林、维也纳、慕尼黑、巴黎等地举行音乐会。10岁时离开波兰,流亡国外,直至病逝于巴黎。
肖邦的创作主要是包括练习曲、前奏曲、玛祖卡舞曲、波罗乃兹舞曲、夜曲、谐谑曲、奏鸣曲、叙事曲等多种体裁在内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都具有独创性、民族性,既新颖,又鲜明,极大地丰富了欧洲浪漫乐派的音乐宝库。
肖邦的创作充满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当他客居国外,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当即写成了《革命练习曲》,用来寄托他对祖国的情感。此外,他的音乐常与祖国自然景物和民间风俗的描绘结合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肖邦的钢琴音乐旋律线悠长细致,节奏极有伸缩性,和声的音响清澈晶莹,体现出抒情性的诗意。因而他不愧为具有强烈的波兰民族气质的最纯真的浪漫主义器乐抒情诗人。他的艺术实践使钢琴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钢琴之王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李斯特(1811-1886年)生于业余音乐家庭。
他的童年是在大自然的美丽环境里,在匈牙利吉卜赛人热情奔放的歌舞艺术的熏陶中度过的。他6岁开始学习钢琴,12岁赴维也纳学习。之后,又访英、法、意、德、俄等国,进行演出活动。1875年,他创立了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并任第一代院长。
李斯特是奠定现代钢琴表演艺术风格的重要钢琴家。他把自己全部思想感情都寄托在钢琴上,使钢琴成为表现力极为丰富的"万能乐器"。他非常勤奋刻苦,在成名后,每天仍用4-5小时练琴。因此形成了一套个人独具的演奏技巧,如"李斯特八度"(八度半音交错快速上行下行)等等,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演奏方法上,他以手指运动为基础,进一步把腕、臂、肩以及整个上身的力量,按音乐表现的需要有机地协调起来,使钢琴演奏从音量小、音色单一的室内风格,发展为现代大舞台的演奏风格。总之,李斯特以其绚丽的技巧,开拓了钢琴的表现力,由此赢得了"钢琴之王"的赞誉。李斯特坚持交响乐音乐思维中的标题性原则,首创了"交响诗"的音乐体裁。这种结构自由、富于文学性的单乐章音乐体裁,体现了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中各种艺术相结合的艺术理想。
李斯特的重要作品有《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塔索》(交响诗)、《前奏曲》(交响诗),两首钢琴协奏曲和二十首匈牙利狂想曲。
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J.Strauss,1825-1899)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演奏家。出生于维也纳一个音乐家家庭。
其父约翰·施特劳斯曾被皇室委派,专门负责宫廷舞会的音乐事宜。他谱写出各种舞曲二百五十余首,其中圆舞曲占一百五十首,因而享有"圆舞曲之父"的美称。
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从小就爱好音乐,7岁那年创作了第一首圆舞曲,19岁时正式登台指挥由他自己组建的十五人的乐队,表演他自己创作的几首圆舞曲,获得巨大成功,从此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成为以创作轻音乐而享誉乐坛的音乐家。他总共创作了四百多首轻音乐作品,其中圆舞曲达一百六十八首。
最著名的圆舞曲有《蓝色的多瑙河》、《艺术家的生活》、《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等等。这些圆舞曲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了他的父亲,于是人们尊称他为 "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以圆舞曲为代表的轻音乐作品,反映了市民阶层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极富生活气息,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1872年他被邀至美国波士顿城,演出他写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乐队曾达到1087人,合唱队达二万人,观众达十万人。如此规模盛大的演出,在历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音乐神童-莫札特莫札特 (WAMozart,1756-1791年),是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于萨尔茨堡一个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崭露出音乐才华。
7岁就在巴黎举行了轰动一时的音乐会,获得 "神童"的美誉,14岁时,又获得了只有极少数作曲家才能获得的波隆那学院院士称号。l5岁以前,他已经出版四部歌剧,十六部交响曲,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六首小提琴奏鸣曲和六首钢琴奏鸣曲。这些成就显示了他超人的音乐才华。
莫札特以他才华横溢的乐思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如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以及第三十五交响曲,第二十九交响曲,第四十交响曲,第四十一交响曲,大量的钢琴奏鸣曲、室内乐、独唱、合唱作品等。
莫札特的音乐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时代精神:坚定、乐观、勇于奋斗,并蕴含着深刻的人道主义情感。他写出的旋律质朴、甜美,充满青春的朝气,人称"像一座火山斜坡上的葡萄园"。他的器乐作品也注意突出美妙的旋律,并注意乐章之间音乐性质的对比,为交响乐的戏剧性发展做出了贡献。
交响乐之父海顿(FJHaydn,1732-1809年)是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于一个贫苦的车轮匠家庭,受到父母亲爱好音乐的影响,从小就接触了奥地利民间音乐。曾在教堂的唱诗班中充任童声男高音歌手,接受了传统的音乐教育。34岁起,海顿担任匈牙利埃斯特哈齐公爵宫廷乐长达三十八年之久。
海顿一生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使奏鸣曲和交响曲的体裁得以最终确立;使四重奏的体裁得以确立和成熟;也使古典乐派严整、匀称、完美的形式特点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因此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他一生写了一百零四部交响乐,八十四首弦乐四重奏,一百多首各类三重奏,五十首各种独奏乐器的协奏曲,五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二十三部歌剧,四部清唱剧。丰厚的创作成果,使他无愧于交响乐之父的称号。海顿的代表性作品有《告别交响乐》、《惊愕交响乐》、《时钟交响乐》以及清唱剧《四季》、《创世纪》等。
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M·I·Glinka,1804-1857年)是俄罗斯第一位成熟的古典音乐大师。被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他的一生,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开拓了一条光辉的道路,他的创作,为扩大俄罗斯音乐的世界影响奠定了基础。
格林卡诞生于一个庄园主家庭。他的童年是在静谧、美好的俄罗斯森林和原野的大自然环境中度过的。他11岁开始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进步飞快。后来他曾到意大利深造,精心研究了西欧传统音乐技术,同时在不懈地探索俄罗斯音乐的民族风格。30岁时回国,不久便写出了俄罗斯音乐史上的第一部古典民族歌剧《伊凡·苏萨宁》。44岁时又完成了最著名的管弦乐作品《卡玛林斯卡雅幻想曲》。柴科夫斯基曾说:"所有的俄罗斯交响音乐,都是从《卡玛林斯卡雅幻想曲》中孕育出来的"。可见,这部作品是俄罗斯交响音乐的基石。格林卡的创作遵循着现实主义原则和人民性,大力从俄罗斯民间音乐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他深镌着"创作音乐的是人民"这一座右铭,严格地要求民族风格的纯洁性,为俄罗斯民族乐派进入世界音乐之林铺平了道路。
俄罗斯之魂柴可夫斯基(1840-1893年)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他出生在俄国维亚特斯基省的一个贵族家庭,10岁在彼得堡法律学校读书时,便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23岁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后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1877年,他辞去音乐学院的教授职务,在梅克夫人的资助下,从事专业音乐创作,很多优秀作品便是这时期所作的。1893年10月28日,柴可夫斯基在彼得堡亲自指挥演出他的代表作品《第六交响曲》,9天后便离开了人世。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繁多,体裁广泛,仅大型作品就有:10部歌剧,以《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最为著名;6部交响曲,以《第五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最为著名;4部协奏曲,以《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3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以及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八一二序曲》、《意大利随想曲》和钢琴套曲《四季》等等。他的作品被称为 "俄罗斯之魂"。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真挚、热忱,注重对人的心理的细致刻画,充满感人的抒情性,同时又带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戏剧性。他的旋律具有俄罗斯民族那种特有的风格,他的和声浓重、丰满,显露着作曲家本人的个性气质,富有难以言传的魅力。一百多年来,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性,广为世界人民喜爱,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