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古典乐派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20年代,在维也纳形成了以海顿、莫札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分别出生于德国和奥地利的这三位作曲家都在维也纳生活与创作,而且在思想上、艺术上一脉相承,为开拓欧洲音乐文化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维也纳古典乐派在艺术上崇尚理性,强调道德力量,具有结构严谨、手法简洁、精炼的特点。这三位古典乐派音乐家都强调在创作中以理智支配感情,并体现出悲剧性和喜剧性交织,严肃性与诙谐性并存。他们的音乐作品深得人民的喜爱,并对世界各国近代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顿、莫札特、贝多芬实际上是老少三辈人,但他们都经受了欧洲启蒙运动以来的社会进步思潮的熏陶;也都具有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在艺术上遵循现实主义的原则,具有鲜明的人道主义倾向。
浪漫主义音乐浪漫主义的艺术流派和风格最先在欧洲文坛上出现,它的主旨在于反对古典传统的理性主义和形式主义,要求回复纯朴和自然。19世纪的欧洲乐坛是浪漫乐派大显身手的舞台。首先,在德国、奥地利的舒伯特、韦伯等人初步显示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其后,在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将浪漫主义音乐引向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几乎同时,法国的柏赫兹、波兰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将这种音乐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欧洲浪漫乐派的鼎盛时期。
浪漫乐派的音乐一般强调自我发现,自我表现,作曲家内心的激情得到强烈、深刻的表露。其次,浪漫乐派非常注重对大自然景物的表现。音乐家们常常把自己主观心灵同客观的大自然融为一体,去寻找那些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此外,浪漫乐派还注意追求民族、民间的内容和情趣。他们努力拓展了许多器乐独奏体裁,如即兴曲、夜曲、叙事曲、谐谑曲等等。
这些新的体裁为作曲家表现富于浪漫主义气质的感情内容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印象主义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音乐受到绘画中的印象主义、以及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从注重形式的纯音乐领域,走向了更为标题化和自由化的印象主义音乐时期。印象主义绘画主张猎取自然界的"瞬间印象",作为艺术创作的主要手法,它只强调整体效果的大致印象,只在色彩、光线、阴影方面下笔。象征主义诗歌也着意于用扑朔迷离的艺术语言暗示隐藏在现实世界背后的理想世界。印象主义音乐则兼及二者的主要艺术特征,在音乐中表现一种朦胧的气氛色彩和感觉印象;或者造成一种恍恍惚惚、松松散散的音乐氛围来达到暗示和象征的目的。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性人物是法国音乐家德彪西(1861-1918年)。他的代表性作品是管弦乐曲《牧神舞后》。这一作品着意渲染了一种梦幻的、色彩缤纷的诗的意境。
民族乐派从19世纪中叶起,继德国、奥地利兴起浪漫主义音乐之后,在东欧、北欧一些国家出现了一批致力于振兴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他们以反映本民族的历史和人民生活为题材,以表现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感情为目的,兴起了复兴民族音乐文化的运动。于是,他们致力于创建民族的歌剧院、音乐学院和音乐协会,收集、研究民族、民间音乐,创作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作品,以求改变西欧音乐在本国的统治地位。这就是在东北欧崛起的民族乐派。
民族乐派的重要音乐家有:俄国的格林卡以及号称"强力集团"的巴拉基列夫(1837-1910年)、居依(1835-1918年)、穆索尔斯基(1839-1881年)、里姆斯基·柯萨科夫(1844-1908年)、鲍罗丁(1833-1887年);在捷克有斯美塔纳(1824-1884年)、德沃夏克(1841-1904年);在匈牙利有巴托克(1881-1945年)、柯达伊(1882-1967年);在挪威有格里格(1843-1907年);在芬兰有西贝柳斯(1865-1957年)等等。
民族乐派在艺术风格和方法上,主要表现为大量运用民间音乐素材,除了直接引用民歌或民间舞曲加工外,更多地是提炼和吸收民间音乐的音调、节奏、调式、结构、演奏技法,创造出作曲家自己己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民族语言。
歌剧音乐歌剧是由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构成的一种综合艺术。其中音乐是歌剧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歌剧中的音乐布局,因时代、民族、体裁样式、创作方法不同而各有不同。欧洲19世纪以来的歌剧一般由序曲、咏叹调、宣叙调或叙咏调、合唱及重唱等体裁构成。
序曲是由管弦乐队于歌剧开幕前演奏的器乐段落。它的音乐概括全部歌剧的内容,呈现歌剧的中心主题,使听众从音乐中感受歌剧内容的梗概。
咏叹调是歌剧主要角色以声乐方式展示的独白。也是歌剧音乐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主要用来表现歌剧主要人物的内心活动、性格特征,具有完整的结构形式和层次感。
宣叙调是用来代替戏剧对白的歌唱形式,也称朗诵调,节奏自由,曲调接近于朗诵。
叙咏调是介乎于咏叹调和宣叙调之间的一种歌唱形式。经常出现于咏叹调之后。
合唱,常用于歌剧中的群众场面,表现群众的思想感情,起到烘托气氛、渲染环境的作用。
重唱是适于表现叙事或强烈矛盾冲突的声乐形式。例如可以表现各个角色在同一场合中的不同性格、情绪以及互相之间的对白等。
民间音乐民间音乐指形成并流行于民间的歌曲和器乐曲,还包括民间舞蹈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过去主要通过口头的方式流传。民间音乐的作者基本上是有创作才能的不出名的人,他们往往既是作者又是表演者。
民间音乐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它最能表现人民的性格思想和感情,也最能反映民族的风俗习惯、劳动情况和社会生活。许多国家都建立了专门的民间音乐演出团体。作曲家常常吸收、利用并改编民间音乐旋律,用于自己创作的各种声乐、器乐作品之中。因此,民间音乐是作曲家音乐语言的重要源泉。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有两种概念。广义的古典音乐,泛指17至19世纪的专业音乐创作。
还包括这时期以前的巴罗克音乐和以后的浪漫乐派、民族乐派等的音乐。广义的古典音乐,主要是针对爵士音乐等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而言的,实际上就是指不同于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等的专业音乐创作。
狭义的古典音乐,指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形成于维也纳的一种乐派,以海顿、莫札特、贝多芬为代表。
古典乐派音乐的风格特点是:强调音乐的逻辑性,艺术形式严谨,音乐语言清晰简明。
现代音乐现代音乐,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和艺术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发展着,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流派和表现形式。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表现主义与十二音音乐、序列音乐、新即物主义音乐、具体音乐、电子音乐、机遇音乐、镶贴音乐等,统称为现代音乐。
表现主义以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为代表,强调直接表现人的心灵世界,渲染紧张与恐惧。勋伯格首创十二音音乐,打破了调性观念,将十二个半音同等看待,不分主次地应用。
序列音乐以法国的梅西安为代表,将音高、时值、音色、和声等,全都列入计算程序,用数学记号,用方程式和图表进行创作。
新即物主义音乐,以德国作曲家兴德米特(后入英国籍)为代表。他力图创造一种能表现出古典精神的明快旋律,使人在纯粹的音流中得到感染。
具体音乐由法国巴黎广播电台工程师舍弗尔首创,他把铃声、钟声、火车轰鸣声、动物嚎叫声、人们的窃窃私语声等音响收集起来,用电子技术改变其强度、力度,或加速、减速,加工制成音乐,代表作有《炒菜锅练习曲》等。
电子音乐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联邦德国科隆广播电台进行实验。影响最大的作曲家是斯托克豪森。它用电子技术获得各种声源,通过滤波器和反响装置,使之变形、变质、变量,再经过其他电子仪器和录音技术加以剪接处理,使之再生、复合,组成音乐作品。
机遇音乐,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个音乐素材,然后由一位或数位演奏者不受任何法则限制地进行即兴演奏。演奏中可随意加进诗歌朗诵或舞台动作,观众也可参加进来。
镶贴音乐以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奥为代表,将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音乐相互镶嵌在一起,组成音乐作品。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一般指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唱奏并广为流传的音乐。它往往具有歌唱性的曲调、鲜明的节奏、简单的织体与浅显的和声。流行音乐的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包括通俗性的歌曲、舞曲、歌剧或舞剧选曲、通俗管弦乐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