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60300000014

第14章 工艺篇(2)

清水,多美妙的名字,多美妙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的确如其所名,有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曰牛头河;这样的地方,因为有清清的河水,自然就有上好的麻——如果说清水是深藏于天水大地东北角的一块绿松石,那遍及四野的麻就是这块绿松石上一簇簇鲜嫩的茸毛。其实,早在久远的《诗经》年代,麻作为一种传统种植作物,就已经成为人们衣着的原料了。这种远至诗经时代的植物,至今还在清水一带广泛种植,想想,这是一件多么诗意的事。

就像小麦呀玉米呀洋芋一样,麻乃生灵饮食之需。而麻鞋,显然是饮食之需的一次延伸了,但亦隐隐显现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的文化情趣。几乎每年夏天,天一热起来,就能看到天水人会穿一双精致的麻鞋出门。当然,那些所谓的爱美的女子,已经不穿了,宁愿去穿一双走起来咣当作响的高跟鞋。你穿你的高跟鞋,我穿我的清水麻鞋——盛载着时光痕迹的麻鞋,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年代里大抵属于老年人和中年人了。像我这种刚过而立之年却喜穿麻鞋的人,常常被别人误以为有些神经质。其实,燠热的夏天,穿一双麻鞋,有什么不好呢!从医学上讲,有按摩之功效,从实用上讲,防潮防滑,而且透气,从美学上讲,鞋帮上的精巧的小小图案煞是好看。

况且,一双麻鞋的诞生,来自于一双布满老茧的勤劳之手,有别于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那些乏味而死板的皮鞋、运动鞋,它沉浸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是一段固定下来的美好时光。

有一年夏天,我在清水县草川乡的一户贫寒人家,见到了一双麻鞋从麻到鞋的漫长过程。主人五十开外,憨厚,本份。他每年都种麻,不是为了食麻籽油,而是穿麻鞋。秋天的阳光照在这家的院落时,安静,美好。他在门外大树过滤后的点点阳光里,埋头,认真地做一双麻鞋。先把早就编成的麻辫置于一平案上,盘成底,复用麻绳左右穿紧。这时,他抬头,有点木讷地说:“这就叫千层底。这样,走的路长,脚也舒服。”然后,像栽秧苗一样,在鞋底的边上栽上稍粗一些的麻绳,做成鞋帮,一一串起来,再做成鼻梁。这时,就得用一种清水人名曰楦头的工具,把鞋鼓起来——一双麻鞋的雏形,大抵就出来了——但这还远远不够,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需要不断打磨一样,麻鞋亦然。老人找出一种专门用来编织的钩针,钩出麻花辫鞋面和鞋耳,做工前备染。鞋遂成。

老人老了,但眼睛不花,有着和女人一样精巧的手。他说,做惯了,手哪会生呢!那双有着刀刻般纹理的双手,一挑一钩地完成这些动作时,额角都流出点点汗水。他用袖口一擦,讪讪一笑:

“太紧张啦!”

平常,他一定是一个人在院落里做的。那一定会更加自如,得心应手。

他还拿出家里攒下来的几双麻鞋。有脚尖顶端是红色麻穗的,叫“慈母思亲”;有“单鞭救主”。每种样式,皆有寓意,有的甚至还藏着一个远古的故事或者传说呢。想想,古人真是含蓄,把所思所想都隐藏在一双鞋里了。这时候,再看它,就会发现,最伟大的文化常常深藏在遥远僻深的民间。我不知道,公元759年流落天水且留下“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之佳句的大诗人杜甫,到底是穿一双什么样的麻鞋踯躅在秦州大地。但在他诗句的背后,我看出了一个诗人的伤感和无奈。莫非,正是一双产自清水的麻鞋,陪着他从天水到陇南,复从陇南穿江过河南下成都。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1922 年越关山至清水时欣然写下的《麻鞋歌》,更像是对麻鞋的一场盛赞。他在诗里说:

清水县,县城下,

麻油油,被四野。

老农自矜产麻好,

并谓麻鞋制作巧。

据说,吉鸿昌当年镇守陇南时,曾在天水办过一次武术大赛,最后的奖品,就是一双清水麻鞋。不知道这是真是假,但我想,既然有“革皮之良,莫贵于麻”的说法,那就是对麻的至高尊重,是对一份手艺的尊重,更是对大地本身的感恩。我们这些善于忘本的现代人,真应该学会尊重手艺和大地。所幸的是,至今,在夏天的清水,尚能看到一双双行走在大街上的麻鞋,散发着自然的本质之美,如同一场大自然移动的展览。

但我更想穿上一双清水麻鞋,流浪在祖国西北的土地上。

鸳鸯玉

唐代边塞诗人王翰存诗不多,但其一首《凉州词》,足可谓千古一绝。可以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七言绝句,堪称大唐以来夜光杯最美的免费广告词。它的绝妙之处,在于不只道出了夜光怀与葡萄酒之间恰似绝配的神秘关系,还为这种饮酒设置了一个广大的背景。这背景,既是文化的,也是历史的,更是地域的。常常,人们一提到夜光杯,就会不禁想到遥远的大漠,想到没有尽头的征战,想到长满骆驼刺大风吹彻的河西走廊。

倘若,如此这般之夜光杯,出自鸳鸯玉呢——你一定不会相信,世上哪有鸳鸯玉呢?

还真有!

甘肃天水,有一县,曰武山县;武山县有一小镇,曰鸳鸯镇。缘何取此为名,我并不知道,查地方志,不得。但我知道,这些年,一直这么叫着。深藏于西秦岭深处的这座小镇,崇山峻岭,林草丰美,且以出产美玉而闻名远近。此玉者,为蛇纹岩之一种,多为墨绿色,以深色为主。玉无名,遂以镇名,便叫鸳鸯玉。这种玉,据说能明目清火,依我看,天下之美玉,大抵都有此等功效,所以不说也罢。乡人采得此玉,遂做成茶杯等器具,换小钱以维持生计。更有好事者将其做成玉枕,专在夏日用,可抵暑热。但在我所见到的鸳鸯玉里,还是夜光杯最好。

当然,这不是工艺上的美,而是感觉上的。

在武山县博物馆,那大大小小形质俱美的夜光杯,清一色的墨绿,齐刷刷地排成一排,在博物馆那昏暗的光线里,更加墨绿了,有点唐宋的味道,有点时间发旧的味道,似乎想把这座小镇运送到一个久远的王朝似的。在陕西的博物馆,我还真见过鸳鸯玉的夜光杯。据说,那是秦始皇用过的。虽为传说而不可考,但足已说明鸳鸯玉的漫漫历史了。

想想,在武山的鸳鸯小镇,约上两三知己,在清清月光下,温一壶小酒,复用小巧别致质地精良的鸳鸯玉夜光杯,慢慢地喝,该有多好呀!凉风习习,朗月无边,要是在你的身边,响着武山县久远的羊皮鼓,就更好了。

如果说酒泉嘉峪关一带的夜光杯,沾满了岁月的霜雪,适合一个将士临行前豪饮的话,那么,武山鸳鸯玉之夜光杯,就适合于一个载誉归来的战士。想想,一位长年累月奔命于沙场的征夫,终于回家了,放下仆仆风尘,和久别的妻子在月下,用鸳鸯玉的夜光杯,对饮一杯,是何等温情何等浪漫呀!

——不知道,我如此理解,符合鸳鸯玉的本意了没有?

庞公石记

提到石头,人们总会想当然地想起以瘦为美、面面玲珑的太湖石,想起古朴可爱的尧壁石,想起细白如玉的灵壁石,也会想起出自滇中一带白若玉黑若墨的大理石,但绝不会想到,在遥远的大西北亦会有名石行世。其实,就像“天涯何处无芳草”一样,天下哪个地方没有精美的石头呢?

比如甘肃清水;

比如甘肃清水的庞公石!

也许,这样的相提并论会让人匪夷所思,以为是我出于私心而自不量力,但是,曾经把天下奇石一网打尽的宋代顶尖级石头爱好者杜绾却没有私心杂念吧——他早在那册洋洋洒洒堪称石头“圣经”的《云林石谱》里,就已经提到了庞公石。他在书里如此写到庞公石,翻译成今天的语言,大致是:水中有虫类发出鱼鸣之声,或觅觅之声,本地人在棒子上绑利刃或用坚硬物体袭击之,于是化为石,颜色青黑,温润细腻,尺把长定价数千元。可以做磨刀石,磨兵器,发寒光而不钝。其实,明清时期,庞公石不仅作为征用贡品陈设于皇家园林,而且“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可惜,知道庞公石的人并不多,至今,庞公石仍像深藏于牛头河畔的一位女子。

从这个意义上讲,庞公石更像是石中隐士!

天下名石,都是河流开出的花儿,所以,河流也就是石头的家。庞公石亦然——它的家,就是那条名曰牛头河的河,渭河的一级支流。关于牛头河,《清水县志》说:“前后崇岗峻岭,左右溪回峙轩,森丛清洁,风气修聚。”正是这条发源于清水本地的河流,赋予了庞公石高洁的品格。如果说牛头河是庞公石的故乡的话,那么,庞公石的传说,就是它的灵魂所在。庞公石,自然和庞公有关。庞公者,庞蕴也。庞蕴字道元,衡阳人,元和年间北游襄阳,寓居于此。结庐隐居,广结善缘,得道升天之前,将其聚宝盆抛入牛头河中,满河金银珠宝顷刻间化为五彩缤纷的碧玉,沉入河底,后人称为“庞公石”或“庞公玉”。当地老百姓视其为神物,家家户户立石于门左,以镇邪驱魔。

美丽的传说,如同庞公石不绝的灵气之光,在西北大地的天空下闪耀。也可能是此传说的原因,庞公石有别于其它只是达官贵人的手中玩物之类的名石,在清水一带,庞公石几乎是平民的石头,几乎家家都会把它或置堂屋,或置门口,作为祈禳求福的一种特殊符号。

但是,一块上好的庞公石,不仅是要经历岁月的淘洗,也要有前世修来的机缘。首先,得让牛头河水冲刷得具有天然细腻的纹理,然后,经过手艺人一次次不厌其烦地造型和定型,再取上一个颇有诗意的名字,才算是一块真正的庞公石了。也许,所有的名石都离不开这些必然的工序,但庞公石与其稍稍不同的是,常常是那些百姓人家,依自己的情趣和爱好自己造型和定型,一刀一斧,一凿一刻,完全服从于自己心灵的旨意。

如此而来的庞公石,让人一看,就会心生欢喜。

据说,在广州南海,有一座奇石馆,馆内藏有一方庞公石,重达一吨有余,是该馆的特色和招牌。它的名字叫横天耸翠。其石主色翠绿,饱满灵润,庄重典雅,是庞公石里的佼佼者。身为甘肃人,且常去清水,见多了精巧的庞公石,倘若有一日真能去南海看看,去看看有一块家乡的石头在遥远的异乡力压群雄,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现在,在我的书桌上就有一方小小的庞公石,算是我的案头清供吧。常常,它混杂于一沓沓零乱的书稿、打开的典籍当中。每每于劳顿之际看上一眼,就会有丝丝清凉徐徐而来,仿佛驻足于一条碧波淡淡的河流面前,仿佛驻足于一座美丽的山水面前。

古城灯火

安远是一座古城。在甘谷。

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宋真宗天禧年间,大概有1000多年了。如此古老的小城,如今要想找一些古老的证据,却很难。比如,城墙只剩残垣,史书也没流传下来,这其实是中国不少老城的通例。好在安远的历史烟云虽然散了,但还没有散尽——在安远古老深远的天空下,至今,还亮着一盏灯火,一盏自宋代点亮就再没有熄灭过的灯火。

这就是安远宫灯。

宫灯,应当是古代游娱的一种。但能在如此偏远的老城兴盛开来,足见它当年的繁华。这或许和甘谷的历史大有关系,而宫灯的出现,则加深了这种繁华。至清代,安远宫灯的制作技术已十分成熟了。据说,当时有钱的人家,每逢春节,会请来专业画师制作新灯。灯的形状,多为四方形,一灯四面,灯架开合自如,灯面多取高级丝纱。《长物志图说》里文震享如此谈到:灯样以四方如屏,中穿花鸟,清雅如画者为佳。

安远宫灯,何尝不是如此呢!

想想,在安远遥远的春节里,爆竹声声,高耸的城墙里,一盏盏艳丽的宫灯挂满长街,似银河落入人间,繁星点点,气象万千,何等壮观呀。我,多想回到清末年间的甘肃安远,徘徊在这样的老街,在这样的灯火下,四处游荡。有趣的是,安远宫灯的灯面,不是简单的灯面,而是多以古代小说为蓝本而绘有画面。一盏灯四回,一面一回,一盏盏灯排起来,就是一本亮着的连环画。

我不知道——连环画——这种我小时候叫小人书的艺术形式起源于何时,但得承认,安远宫灯可能是自古以来最别有情趣的一种“连环画”吧。就像那纸质的连环画一样,安远宫灯所呈现的,也是一个个饶有趣味的历史故事。《三国演义》啦,《西厢记》啦,《精忠岳传》啦,这些在民间有口皆传的通俗故事,在安远,都能以一盏盏宫灯的样子,亮给你看,仿佛一本打开的书。灯火的下面,扶老携幼,男女相伴,人来人往,一派烟火气息。

同类推荐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饮食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饮食文化

    本书从饮食探源、饮食思想、饮食礼仪、饮食器具、饮食流派、饮食典故、饮食典籍等方面出发,从各个角度呈现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全貌。
  • 中国神话史

    中国神话史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神话史。中国古代神话,一向以零散不成体系著称,致使我们这个拥有神话资料最丰富的国度,国一度被外国人误解为缺乏神话、乃至没有神话,袁珂先生首次将散落在群籍中的吉光片羽遴选、缀集起来,用简练、通达、优美的文字将从上古迄于明清时代的神话材料,作了纵贯的系统的论述。对少数民族神话则联系汉族神话,作了横向的分类的鸟瞰式介绍,勾勒了中国神话的历史全貌。此外,本书还专章叙述了中国神话研究的历史状况,神话对历代文学的种种影响,等等,材料丰富,剖析透彻。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集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集

    国旗、国徽和国歌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民族精神的体现。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伴随着雄壮有力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本书是一本集中展示宁夏电力职工文化生活成果的图书。全书收辑了职工围绕“三集五大”活动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的演讲、发明、建议、征文以及格言警句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文章数十篇,从而也集中展示了宁夏电力职工的精神面貌和追求。建议出版。
  • 宁海故事精选

    宁海故事精选

    宁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劳作,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始建宁海县,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本书分为名胜景观、名人贤士、乡间风情三部分,展现了一幅蔚为壮观的历史画卷!
热门推荐
  • 十门辩惑论

    十门辩惑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叩道

    叩道

    神前叩道千万年,但求一剑证长生。一个来自于千万年后末法时代的人,回到至法时代的故事,一部心怀千卷无上典籍的少年,持剑奋力前行的战斗史。以万界之大,诸天之阔,何人可登巅峰?我独执手中长剑,以剑叩大道之门。
  • 天书传

    天书传

    修仙有三本,仙根、仙性、仙缘,也被修仙之人称为天根、地性、人缘。仙根乃是天赐,仙性则指决心,仙缘那就是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了。来自地球的平凡少年林笑天带着懵懂、带着无知如何在强者林立、危机四伏的玄天大陆一步步走上巅峰,成就不朽传说,尽在落月新作《天书传》。仙道本是渺渺,此路几人同行,诸君侠友共聚,遨游九天青云。
  • 培养孩子乐观自信的幽默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乐观自信的幽默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成长是每一个孩子必须经历的人生旅程。孩子的成长承载着生命的所有质量,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也许一件小事就能够改变命运,也许一个充满智慧的故事就能够改变人生。《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方面,入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就好未来,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 利刃出鞘

    利刃出鞘

    一位来自大城市、具有高智商、高情商的艺术院校高材生,为了爱情走入军营,开始了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种兵经历,并与他的战友们一起在绿色军营中经历着蜕变、感召和洗礼,逐渐感触到军人的坚韧灵魂,成为骁勇善战的优秀特种兵。《利刃出鞘》在军旅题材小说中可谓一枝独秀,小说笔触刚劲且细腻,行文有铁血也有柔情,围绕神秘兵种——特种兵,展开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
  • 妖域之匙九尾恋

    妖域之匙九尾恋

    十二把钥匙,锁起整个妖域的安危;一只九尾狐狸,承至那逆天的责任;一个守候的身影,忆起他与她的羁绊;黑洞的两端,一根红线寄去无尽的等待;黄道十二宫,十二人各自不同的使命;
  • 用暴力打造的王座:血腥神主

    用暴力打造的王座:血腥神主

    我若逆天,必将以血腥铺路,铸就无上王座,是为血腥神主!
  • 夜阑孤山寂

    夜阑孤山寂

    “我当然是你的好朋友啊!”叶阑珊,你知不知道对叶禾说的这句朋友代价有多大。“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依然是她的笑脸一张”叶阑珊,遇见顾莫尘后,你可会一直那么开心的笑下去?“对不起,我们的距离很远。”叶阑珊,只有他在世界遗弃你时,默默陪你。。。。。。。叶阑珊,你现在可还想唤回那遥远的记忆?
  • 句解人生:古典名句中的生命智慧

    句解人生:古典名句中的生命智慧

    本书精选的中国古代经史子集中的名言警句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涉及人们生活、学习、做人、处世的各个方面,大多数除了本身具有艺术价值外,还具有劝世的功能。这些名句有的饱含人生哲理,读之能启人心智;有的慷慨陈词,忧国忧民,读之令人振奋;有的循循善诱,借物言志,读之令人顿悟;有的抒发豪情,正气凛然,读之令人奋进;有的论述精辟,句句中的,读之使人智慧;有的文字优美,意境雅致,读之如沐春风。相信读者阅后,在对人生的感受、思考、探讨和领悟过程中,会有所启迪,有所提高。
  • 后悔药铺

    后悔药铺

    她是开后悔药铺的神秘妖女,他是负责追捕妖魔的人间守卫,她的过去艰难莫测,为了姐妹堕落人间,他的前生强大无双,却被罚进地狱受苦,到底是什么样的秘密引发的悲剧,穿透了时光千年都无法查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