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11400000030

第30章 贾母斗钗

贾母内斗宝钗的第一回合:

宝钗的进攻:第十九回里,在黛玉午休和宝玉玩笑的时候去“拿”宝玉和黛玉;第二十回里,和宝玉一起来至贾母处引起黛玉不满;第二十一回,更是天放明时就来至宝玉房中。

贾母的还击:第二十二回写道“谁想贾母自见了宝钗来了,喜他稳重和平,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日,便自己蠲资二十两,唤了凤姐来,交与他备酒戏。凤姐凑趣,笑道:“一个老祖宗,给孩子们作生日,不拘怎么着,谁还敢争?又办什么酒戏?既高兴,要热闹,就说不得自己多花上几两。巴巴的找出这霉烂的二十两银子来做东道,这意思,还叫我赔上?果然拿不出来也罢了,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只是勒我们。举眼看看,谁不是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那些梯己只留与他,我们如今谁不配使?也别太苦了我们。这个够酒的?够戏的?”

真是有意思的文章,前十九回里,基本找不到宝钗主动去找宝玉的描写,几次都是宝玉去找她玩,可是,从第十九回开始,宝钗在宝玉和黛玉的房中行走逐渐频繁起来,而且时间也都很有意思,不是一清早就是午休,更有甚者夜半三更也要去坐一坐。她的这些举动显然引起了黛玉的不满,黛玉那时候还和贾母住在一起,就算不撒娇发牢骚,想来贾母也看得一清二楚。

贾母不仅没有表示出对宝钗的不满,反而给宝钗做起了生日。但这个生日,却过得有些意思。我们先从凤姐和贾琏的商量中看些端倪:“但昨日老太太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算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的年分儿了。老太太说要替他做生日,想来若果真替他做……”“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若玩味凤姐最后那句“想来若果真替他做”,我想,贾母替宝钗过生日的重点不是过生日,而是提醒她已经到了出嫁的年纪吧。

果不其然,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的,老太太居然只愿意拿出二十两银子来交与风姐备酒戏给宝钗过生日。如果说贾母的肚子里有一条虫,那这条虫非凤姐莫属。一早就对贾母为宝钗过生日持怀疑态度的凤姐一听到二十两这个数字,对贾母的意图心领神会,立刻附和起来和贾母唱了一出双簧。

贾母内斗宝钗的第二回合:

宝钗夜探宝玉:第二十六回里,宝玉因去参加薛蟠的宴会,很晚才回来,黛玉听见贾政叫了宝玉去,心中替他忧虑,至晚饭后,闻得宝玉回来了,要找他问问怎么样了,见宝钗进宝玉的园内去了,自己也随后走了来。到沁芳桥时因看水禽耽误了一会儿,再往怡红院来门已关了,黛玉叩门,谁知晴雯和碧痕二人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偷着在院内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也并不问是谁,便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

元春暗示赐婚:第二十八回里,元春开始行动了。“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宝玉和宝钗一样,是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黛玉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

贾母打擂台:第二十九回里,用庞大的篇幅描写了这次的平安醮以及由此引出来的提亲事件:

一时凤姐儿来了,因说起初一日在清虚观打醮的事来,遂约着宝钗、宝玉、黛玉等看戏去。宝钗笑道:“罢,罢,怪热的。什么没看过的戏,我不去。”凤姐儿道:“他们那里凉快,两边又有楼。咱们要去,我头几天打发人去,把那些道士都赶出去,把楼上都打扫了,挂起帘子来,一个闲人不许放进庙去,才是好呢!我已经回了太太了,你们不去我去。这些日子也闷的很了。家里唱动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

贾母听说,笑道:“既这么着,我同你去。”凤姐听说,笑道:“老祖宗也去,赶情好!就只是我又不得受用了。”贾母道:“到明儿我在正楼上,你在两边楼上,你也不用到我这边来立规矩,好不好?”凤姐儿笑道:“这就是老祖宗疼我了。”贾母因又向宝钗道:“你也去逛逛,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宝钗只得答应着。贾母又打发人去请了薛姨妈,顺路告诉王夫人,要带了他们姊妹去逛。

王夫人因一则身上不好,二则预备着元春有人出来,早已回了不去的,听贾母如如此说,遂笑道:“还是这么高兴。”因打发人去到园子里告诉:“有要逛去的,只管初一跟了老太太去。”这句话一传开了,别人都还可已,只是那些丫头们,天天不得出门槛子,听了这话,谁不要去?便是各人的主子懒怠去,他也百般撺掇了去。因此李宫裁等都说去。贾母越发心中喜欢,早已吩咐人去打扫安置,都不必细说。

单表到了初一这一日,荣国府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那底下凡执事人等,闻得是贵妃作好事,贾母亲去拈香,正是初一日乃月之首日,况是端阳节间,因此凡动用的什物,一色都是齐全的,不同往日……乌压压的占了一街的车。贾母等已经坐轿去了多远,这门前尚未坐完。

这里贾母带着总人,一层一层的观玩……张道士说毕呵呵又一大笑,又道:“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到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到也配的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请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张口。”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也罢了。

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贾母只因昨日张道士提起宝玉说亲的事来,谁知宝玉听见,一日心中不自在,回家来生气,嗔着张道士与他说了亲,口口声声说,从今以后再不见张老道,别人也并不知为什么原故。二则黛玉昨日回家又中了暑。因此二事,贾母便执意不去了。

这一回合真是轰轰烈烈的大场景描写,贾老太太乘着打平安醮,和元春大打擂台。

先看前奏。从晴雯的抱怨“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这几句话不难看出,宝钗是很喜欢亲近宝玉的,她频繁的拜访甚至已引起了丫鬟的抱怨。由此可见宝钗并非她自己后文所形容的“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日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和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相反,落选以后,她是很亲近宝玉的,她对宝玉绝对不是没有意思,而是“此卿大有意趣”。众所周知,袭人是大家公认的王夫人的耳报神,而晴雯应该就是贾母的耳报神,相信晴雯对宝钗的怨言已经传到了老太太的耳朵里。

且看贾母是怎么样策划了这个粉碎元春赐婚暗示和宝钗露意念头的活动。

首先是让凤姐出动,约着宝钗、宝玉、黛玉等看戏,谁料宝钗找理由说天气热不去,凤姐马上用一箩筐的话把她的这个理由给打了回去。见她还不表态,老太太出马了,这次可不是商量了而是命令,不单命令宝钗要去,连她母亲也要到场,并且还把荣国府的女眷全牵动了起来。

这里我们要注意两个词语,“平安醮”和“拈香”。打醮,即是道士设坛念经做法事,目的是为了祈求富贵。平安醮也叫“清醮”,是以“朝圣庆典,纪念道祖,驱瘟禳灾,祈雨求风”为内容主祭神灵的醮。而拈香指的是信神佛的人到庙里烧香。

元春的旨意很清晰,“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所以凤姐约宝钗的时候宝钗表态不去。宝钗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她可不想在这个时候违元春的意思,但又不能得罪凤姐,故而扯理由不去,但她似乎没有注意到,如果凤姐不是得了贾母的消息又怎么敢自作主张呢?直至贾母命令下来了,她也并不同以往的乖巧附和,而是“只得答应着”。

贾母这次的理解也很歪曲,她明知元春是想打一场以爷们为主的平安醮,她却几乎发动了荣国府的所有女眷来参加这次活动,所以,下人已把这次活动理解成“贵妃作好事,贾母亲去拈香”。一下子把个“平安醮”变成了“拈香”。文章往下流动,更有意思的是,贾母甚至连香也没“拈”,只是观玩外加看戏。

张道士嘴里的那个“聪明智慧,根基家当的十五岁小姐”我不知道是否就是说的宝钗,我不敢说张道士的这次提亲是和贾母事先商量过的,但我相信,贾母劳师动众的搞了这么大一个场面,等待的就是这样一个机会,她非常清楚地明确了几个事情:1.宝玉不早娶;2.宝玉的亲事要由她来定;3.对宝玉的另一半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模样性格儿要难得好的。

贾母当众宣布完这三条以后便功成身退。请看这个精心策划的大活动,有一个什么样的豹尾---贾母不去的原因是这样交代的:1.宝玉因提亲一事心中不自在;2.黛玉昨日回家又中了暑。贾母又一次明确地表态,在她的心里,只有宝玉和黛玉最重要。

同类推荐
  • 小说编余

    小说编余

    我生于1936年12月,生肖属鼠,今年算是我“本命年”。鼠跟了我近60年,我却一直不理解鼠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本人不算漂亮,但也非“獐头鼠目”之辈,气量虽不算大,也非“鼠肚鸡肠”的人,我的外形和性格有哪点像鼠呢?鼠怎样在冥冥中决定我的命运呢?
  • 序言集

    序言集

    本书为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礼群先生三十多年来为著作撰写的序言合集,共74篇。著作内容涉及广泛,既有论述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也有论述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既有专著论发展,也有专著论改革;既有探索学术理论的著作,也有建言献策的智库之声。因此序言是对这些著作来说,既是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阐释,也能起到导读的作用。结集出版这些序言,对作者而言是回首往事和重新学习的过程;对广大读者而言是迅速了解研究著作内容的权威解读,因此,该书的出版能够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也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
  •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雷达,曾先后在全国文联、新华社、《文艺报》社做编辑,担任过《中国作家杂志副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并兼任母校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这是其所著的一部关于中国当代小说文学评论的文集,由“世纪交响”、“长篇平台”、“绿野美卉”、“文坛撷英”。
  • 汶川奇迹

    汶川奇迹

    从三江、水磨、漩口,到映秀、银杏、威州……两位作者王敦贤和张学明艰辛踏访震后汶川村村镇镇,见证三年来汶川每一刻、每一天、每一处奇迹。他们以见人见事的大量细节和情感饱满的叙述风格,忠实记录、生动呈现了汶川灾后重建的伟大历程。《汶川奇迹》全书共十八章,作者曾前后六易其稿。书中材料翔实,细节生动,主题鲜明,思想高昂。全书生动具象地再现了汶川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和广东援建者的赤子之心。整部作品不仅讴歌了灾区干部群众擦干泪水自强不息努力建设美好新家园的奋斗精神,还抒写了广东援建工作者对汶川的深情大爱与无私奉献。
  • 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本书精选多篇关于爱情、婚姻、生活的情感美文结集,有磕磕绊绊的陪伴,有错过一生的遗憾,有幡然悔悟的悔恨,有初恋的美好情结,全书以不同的视角来呈现出各种爱情的模样。是一部用故事诠释关于爱情的心灵读物。
热门推荐
  • 娇妻撩人:总裁,请节制

    娇妻撩人:总裁,请节制

    总裁老公喂不饱是怎样一种体验?叶沐沐表示每天叫醒她的不是梦想,而是某个老公的清晨运动!“老公,明天是周末,我想多睡一会。”“好。”结果第二天一早……“说好的让我多睡一会呢!”“嗯,你睡你的,我动就好。”“……”他是所有男人眼中如神邸一般高高在上的存在,也是所有女人心中最想睡却不敢睡的禁欲男神。却偏偏只对那个误打误撞的一头扎进他心里的小女人宠溺入骨……
  • 人间瑶池:黄龙(文化之美)

    人间瑶池:黄龙(文化之美)

    黄龙自然保护区,因黄龙沟内有一条蜿蜒的形似黄龙的钙华体隆起而得名,历来被誉为“人间瑶池”与“人间天堂”。彩池、雪山、峡谷和森林谓之黄龙“四绝”。黄龙奇、绝、秀、幽的自然风光蜚声中外,藏族、羌族和回族的民族风情也令人心驰神往。看罢此书,赞叹的不止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 青涩在爱你

    青涩在爱你

    四个怀着自己梦想的女孩儿,在最迷茫无知的年纪相遇,也在最青涩的季节长大,一路坎坷,相互扶持,最后登上友情、梦想和爱情的舞台。
  • 剑洗霜河

    剑洗霜河

    一代枭魔阴天子,纵横武林十余年无人能敌,他的存在,就是江湖上空前绝有的传奇与巅峰。但就是这么一个被神化了的人,却在一场大屠杀后,离奇地杳无音讯,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而且那场屠杀的幸存者,也都神秘地自我了断。这一切事件的背后,究竟掩盖了什么血腥的事实?阴天子的失踪,江湖上传言四起,他的武笈,他的信物,他的权力,据说都被他藏在了某个地方,于是,整个天下的人都沸腾了,前出之侠,后起之秀,邪派魔头,正道高手,都各怀目的地踏上了寻找阴天子线索的旅程。眼看另一场江湖纷争就要开始,无论是谁成为了最后的赢家,都会关系到武林前所未有的变数。而那场大屠杀幕后的真相,也终究会被揭开。这个江湖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 圣斗士滕自强

    圣斗士滕自强

    圣斗士已经消失了数千年,繁荣不再,天地巨变,灵魂结构的偏差令人类已经无法操纵圣衣。曾经代表人类最大战力的圣衣已经成为博物馆里的摆设,而智力无穷的人类已经开发出了圣衣的替代品:炼金术与魔法法阵的经典结晶魔甲。滕自强作为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一个远古的圣斗士没落一族的分支最后一个后代身上,在屈辱中爆发,一步一步掀起大陆之上的风起云涌,展开了可歌可泣又可笑的人生路程。
  • 异世孤刀

    异世孤刀

    重生异世,是平淡一生,还是叱咤风云,只凭一颗坚强的心,无畏一切。“既然活着,那就活得精彩!”
  • 世巅

    世巅

    魔帝重生,持神魔之剑,负神魔血统,一步一步,重新踏上那主宰之位
  • 前妻惊艳

    前妻惊艳

    他是豪门大少爷,国际上市公司的大首席,她是名门大小姐,是他曾经的老婆。四年前他们的婚礼惊艳天下,四年后他们的相遇充满掠夺,他霸道的将她逼入绝境,看着她和她唯一的女儿不幸,冷眼旁观,可他没想到四年时间,她又岂会一如当初,任他蹂躏?
  • 一个人的好天气

    一个人的好天气

    本书描述了一个打零工的女孩如何与年长亲人相处,同时追寻自我、独立的故事,走向自立的一名女孩在工作、生活和恋爱中的种种际遇和心情令人揪心,小说写尽了做一名自由职业者(“飞特族”)的辛酸。内容折射出当前日本的一个社会问题,即许多年轻人不愿投入全职工作而四处打工,宁愿做自由职业者,他们不想长大,不愿担负责任,无法独立,害怕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但是又不知道这种恐惧从何而来。
  • 送李侍御贬鄱阳

    送李侍御贬鄱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