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尖子生”为何备感孤独
心理困惑
我们班里有一位“尖子生”,每次考试他都是总分第一。他原是我们班的班干部,但是,平时他和大家合不来,为人处世中总有那么一种鹤立鸡群、高人一等的气势。但是同学们都不支持他,弄得他单枪匹马,工作上很受挫。于是,老师只好在班里民主选举班长。结果,另一个人被选上了。看到他成了离群的“孤雁”,整天一个人上学、下学,有时还真有点同情他。我想知道,为何会造成这样的局面?我们该怎样对待他?
专家指点
上述情况可能是“优秀生效应”在起作用。有些“尖子生”、“优秀生”由于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形成了“自我中心”的心理,他们往往唯我独尊、自命不凡、冷漠孤僻,成为不能融入集体的独行侠。这就是“优生效应”导致的结果。
“优秀生效应”是消极效应。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优生产生这种心理效应呢?
1.家庭因素
现代家庭里的父母,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于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为了子女能够考上重点高中,考上名牌大学,可以说是费尽心血。然而,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很多学生把分数看得至高无上,甚至成为分数的奴隶,而且有很多家长把分数看成是孩子的出路,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口里说是关心孩子,其实是关心孩子的分数。对于家长来说,分数远比孩子更能吸引他们,其余的就没有想去过问。
这种分数至上的观念,也是“光环效应”的反应。在传统的理念中,很多人认为分数高,就证明孩子学习优秀,一定能考个好大学,拥有好的就业前景……因此,只要能把分数提高,孩子的任何要求,家长都可以无条件地满足,而不顾是否合理。时间久了,就会使那些优秀生产生占有欲极强、贪得无厌的心理,在家里也自然地被奉为“小皇帝”“小霸王”。
2.学校因素
长时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已经成为很多学校愈演愈烈的主旋律,而分数就成了评价学生的标准。分数高的是“优秀生”、“尖子生”、是英雄,会得到老师的宠爱,同学的关注,一路风光一路歌地走来。这样,就形成了以“分数”为核心的“优秀生效应”。于是,“优秀生”“尖子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孤高自傲、目空一切的习气,大家只能和他保持一段距离。
3.社会因素
由于“高学历”“高文凭”走热,让社会只对“尖子生”情有独钟。在大家心目中,“分高一段,人高一等”,“分数就是金钱”。不错,考高中、读大学,有时只一分之差,家长会为此多付出几万元。在这里,分数就是“身价”的象征。社会也在为高分得主一路开绿灯,考试高分录取,招聘择优录取,大有“学而优则仕”的气势。在这样的熏染中,“尖子生”更加趾高气扬,对身边的一切都视若无睹,却又能事事顺心如意。所以,很多情况下,他们与社会群体没有共同的情感体验,不易理解别人,更不懂得尊重别人。于是丧失了同情心,对人对事漠不关心;步入社会后,也很难与人沟通交往,从而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尊重。
这种以“分数论英雄”的做法,是在追捧和热炒高考尖子生,容易助长少数所谓优等生的虚荣心膨胀,也给其他考生造成某种心理伤害,其最大的负面效应则在于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试想,如果延续这种思想,只要榜上有名,终生都将利益无穷,这必将强烈地刺激民众的攀比心理,形成了对“高分者”的羡慕和向往。当这种思想成为无数学子的“不二信念”时,必会对现代素质教育产生异化作用,通过渲染“唯分数论”,来强化“应试教育”。
那么,如何才能够避免“优秀生效应”呢?
1.要正确认识“尖子生”
“尖子生”不是全才,也不是唯一的人才,不要把“尖子生”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以免促其产生高不可攀的优越感而孤芳自赏。
2.共同创建良好环境
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对“尖子生”的教育上要齐心合力,为“尖子生”创造能够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
3.面向全局
学校不要只关注“尖子生”,而要面向全局,力求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为“尖子生”,这样才会削弱“尖子生”的优越感。
作为同学,应该多与其沟通与交流,去除对其的成见与隔阂,以免产生不良心理。此外,还要配合以上的建议,相信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专家提示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现代“科举”唯分数是瞻的不合理,对“分数挂帅”和“高分低能”的批评也远非自今日始。但现实中分数仍然是学生的“生命线”,应试教育让学校、家长以及孩子的目光和情绪不得不随分数的升降而起伏。什么“金榜题名”“花开富贵”,无不透露出传统文化糟粕的腐气。所谓的“金榜题名”“状元及第”,无不充溢着对旧式科举的顶礼膜拜,这与现代社会的荣誉文化也极其相悖。
四、他为什么破罐子破摔
心理困惑
我们班里有一位同学,学习成绩总在班级最后几名间徘徊,还经常被老师批评。一次期末考试,他有好几门功课不及格,受了老师和家长的责备后,他依旧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还每天玩他喜欢玩的。我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这种情形该如何解释呢?
专家指点
每一位学生都有好胜心和羞耻心。一个正常人,考试不及格,总会引起不良情绪,有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同学还可能哭鼻子。可是,就在大多数的人追求分数的同时,却有一些另类的同学,向校园主流价值观发起了挑战:对分数漠不关心,甚至不做试卷,或者只写上姓名而已……总是在学习中表现出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姿态。
从心理学角度看,“破罐子破摔”心理就是作用于个体的事物超过了个体心理所能承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极端的思想情绪。这种心理会驱使后进生产生消极行为,走向“堕落”。显然,这种心理对他们的发展极为不利。那么,这些学生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心理呢?
1.对分数麻木不仁
这些学生基础较差,经常会受到教师的训斥,承受了太多的“风吹雨打”,尤其是某些教师极端的言论,更是给他们蒙上了一层阴影,让他们脆弱的心扉紧紧关闭。从上学开始,存在的价值好像就是为了当绿叶,只能看着别人优异的成绩,为别人鼓掌,从来不曾有成就感。掌声响起来的同时,他们心里又是什么滋味呢?久而久之,自暴自弃的心理油然而生,对分数也就彻底地无所谓了。
2.自身的“自卑、自责”心理在作怪
由于这些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成绩或操行方面落后于其他同学,产生自卑感,行为上常常表现为孤独、羞怯。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是因为基础差,或者是因为方法不当,或者是因为环境不佳,经过努力各方面得不到明显改善,于是就怨恨自己,责怪自己。由于给班级、学校抹了黑,心里产生负罪感,最后索性“破罐子破摔”,以求心理负荷的释放。
3.外部原因,即学校、家长、社会的鄙夷
这些学生或因成绩欠佳,或因行为出格,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社会的冷遇,甚至被无理挖苦、惩罚。他们由此感到苦恼、郁闷,抬不起头,而产生消极情绪。他们为了维护自尊,达到心理平衡,于是,采用“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平衡术。
4.学习兴趣缺乏
这些学生由于成绩差,在性情上非常冷漠,对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在学习中,充分的热情,适当的激情,是同学们有效学习的重要心理品质,而兴趣则是推进学习的强大动力,是一个人在学业上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可是,现实中总有一些同学对学习提不起一点兴趣,甘心落后于他人。
5.学习意志薄弱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从小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因此,他们怕吃苦,不肯在学习上花力气;做题专挑简单的做,遇到难题就等着老师讲解,或干脆放弃;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
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首先要从心理上消除掉各种消极因素,重树自信心,勇敢面对现实,最终才能变“破罐子破摔”为积极进取。专家提示
尽管造成“差生”人格不健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于长期或反复遭受挫折或失败、不被关注或关心、不被激励或启发、不被发现和教育造成的。当“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口号提出后,教育的魅力应该体现在给每一个学生有一方“拥有梦想、实现梦想”的自由天空——让多元智能凸现,让多彩个性张扬。
所以我们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要带着“为了一切孩子”的思想,以实际行动关爱差生。
五、他如何成为“后起之秀”
心理困惑
我们班里有一名学生,向来学习不好,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我们平时也很少把关注的目光投在他身上,因为他是我们大家公认的“差生”。可是这学期,班里新来的班主任一次都没有批评过他,还给他讲一些伟人成才的故事,说他是一个可造之材,以后定会成为“后起之秀”。十分令我们惊讶的是,期末考试时,他所有功课全都及格。我们大家都很不解,他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我们的班主任究竟对他使用了什么方法?
专家指点
同学们知道“罗森塔尔效应”吗?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准备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个个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作用。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上榜”学生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无论是罗森塔尔保密名单上的大器晚成的学生也好,还是在教育艺术下受到表扬或批评之后上进的学生也好,其成功的奥秘在哪里呢?
其一:成功来自于信任。心理学表明,信任、期待的情感,可以产生一种意向效应,能增加人的自信心,后进生尤其需要这种信任,教师的信任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促使其不断取得进步。
其二:成功来自于赞扬。最能鼓舞学生自信心的莫过于成功。如果教师对他们微小的进步,点滴的成绩都给予表扬,那么他们就会变得乐观向上,充分调动起内在的潜力,进一步去追求新的成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其三:成功来自于师爱。没有爱,教育者就不可能使自己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灵来温暖。对于后进生,当教育者用自己炽热的情感去温暖他们的心,在他们的心灵上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时,就会给他们带来力量。
一言以蔽之,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期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情况,使其朝好的方向发展。它的神奇是教师对学生的信任、赞扬和爱所创造的。
其实,罗森塔尔效应包含了“暗示效应”。
心理学中,把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相符合,这种现象称为“暗示效应”。
对此效应进行研究的一个着名的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做的。实验者要求一些大学生对两段文学作品做出评价,并在实验过程中告诉学生说,第一段作品是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写的,第二段作品是一个普通作家写的,其实这两段都是狄更斯写的。受到暗示的大学生对两段作品作了十分悬殊的评价:第一段作品获得了宽厚而又崇敬的赞扬,第二段作品却得到了苛刻而又严厉的挑剔。两段作品出自同一位作者,只不过因为学生们受到暗示不同,就得到了大为不同的评价。
“暗示效应”可能由他人引起,也可能由自己引起。不管是他人还是自己引起的暗示,都会产生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而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要努力发挥积极的暗示作用,避免消极暗示的不良影响。
只要留意就会发现,老师经常会在同学们身上使用暗示效应。如“你在学习上进步不太大,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还是学习方法有问题?”老师的几句话,就会使学生自我反省,找出问题所在。
因此,我们该知道为什么“差生”也可以变成好学生了吧。正是老师的期望和鼓励,激活了他们对学习的愿望和动力,从而一跃成为后起之秀。
专家提示
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醒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今天,不妨让我们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学生、期望学生,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其实,在学生中间,真的有爱迪生的影子;而且,每一位教师都能创造出奇迹!
5考试制度由来已久,从隋朝科举制度开始,到如今各级各类学校形形色色的期中、期末、毕业、升学考试等,可以说考试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始终,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成功始于方法,心态决定命运。考试的成功同样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