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的领导很欣赏这种思路:“西丰城建钱从哪里来?他们把一切能经营的都拿到市场上去经营,钱从市场当中来,钱从经营城市中来,钱从机制、体制创新中来。总之,西丰在城市建设上的基本经验是县小志气大,钱少办法多。”
据西丰工业园区办主任胡义英介绍,西丰工业园是按照铁岭市委、市政府建设沈铁工业走廊的要求建起来的,该园区西起郜家店镇的松树村,东至安民镇,以辽开公路为轴线,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22500亩),由郜家店工业园、公合特色产业工业小区、更刻工业园、安民工业园组成,形成带状的工业长廊。在走廊内重点打造一个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一个冶金、铸造、机械加工产业基地,形成医药保健品产业集群、新型建材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四个产业集群,
建22500亩的工业园区,都是用的什么土地,这些土地都审批了吗?
阳春三月,已快进入农忙季节,土特产中心不远处的破房子前,63岁的陈老汉却常蹲在门前眯着眼晒太阳,更多的时候,他会像祥林嫂一样给过往的行人讲:这一大片的1000多亩土地都是基本农田呢,全部让狗东西们强占去修园区了!也不管别人愿意不愿意,陈老汉都会把别人拉到公路边原来立“基本农田保护区”界碑的地方,“界牌就埋在这里,被他们砸了。但这土地是基本农田的事实砸不了!”
据陈老汉的邻居讲:“工业园区的地大多是茂林、公合等村的,都是肥得流油的基本农田,但县里动辄就几百亩、上千亩地圈占。我们得到的只是最低的补偿费用,他们还理直气壮地说:搞工业园区的土地可以边建边批,随便使用,爱上哪告向那个告。
有记者为了证实西丰的工业园区是否真是一个“无土地批文、无规划、无环评”的“三无园区”,去西丰国土局了解。该局的人说:领导不在家,无法给你看。
当地农民多次要求出示工业园区的用地批文。该局的人说,要看批文,到开发商那里去要。
2万多亩工业园区的土地审批情况至今仍是一个谜。
圈地时,有村民因阻止施工而遭警方拘留。陈老汉也被拘留过,出来后就成那样了。
全国也有很多强占农民土地的情况,但占地后,那些地方很快就会完全没有了作为中国农村一级基层政权的任何形式或概念,你甚至在原来的地界里再也找不到一星半点农村的痕迹,有的只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以及城市的繁华与喧嚣——那里的村会马上改成居委会,原来的村民们则会在一夜之间成为城市市民。他们会以另一种方式和身份生活在“改革的前沿阵地”。
西丰工业园区却是另一番景象。土地2006年就被占了,失地后无所事事的村民们有门路有手艺的外出打工去了,更多的人只能像陈老汉那样蹲在家门前眯着眼睛晒太阳。他们的土地被围墙、铁丝网圈成了画饼充饥的工厂,荒芜的良田里荒草萋萋,一片连着一片,唯有那些野狗在田间的荒草中嬉戏奔跑,搅起一股股灰尘。
从当地政府的资料看,占地3120亩的医药保健品产业园已入驻企业20户。偌大园区显得非常空旷,招商项目也像当年卖土特产中心的房子一样,都是分到各单位的。园区真正建成的企业寥寥无几。
纪委招商的润多生物科技20多亩,投资3500万,目前,主体工程已竣工,但厂区空无一人,门前堆满建筑垃圾。司法局招商的高档淡水生产项目厂房占地10亩,只停留在一张诱人的平面图上。此外,园区里更多的是既无建筑,也无如司法局那种有宣传画的空地,饥饿的老鼠、麻雀在空地上从容地觅食……
注册2.5亿元,占地2万多亩的赫恒(西丰)生物技术公司2010年就已成立,如今,那里除有一幅漂亮的宣传画外,园内比人还高的茅草蒿杆在寒风中狂飞乱舞,一群在园里割草的农民说,自2007年来,他们年年都来割草,煮饭可烧大半年。
与工业园区相连的土特产中心也难免寂寞的命运。有记者到该中心采访后曾记录了这样的情景:土特产中心B区绝大多数的门面都还未能售出。已经营近六年的A去也很不景气,已是中午时分,“偌大的市场,几乎看不到几个顾客。偶尔穿行的,都是市场商户或保洁人员。但多位商户向记者确认,此时属当地土特产品消费旺季。”
土特产中心主要经营的是鹿角、鹿茸等,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鹿角都不产自西丰,而是来自遥远的新西兰等国。这些产自外国的“西丰土特产”加上运费、海关税等费用,贵得常常使偶尔前去问价的顾客“落荒而逃”。
那些成天趴在桌上睡眼惺忪的老板们很苦恼:“三四天开不了张是常事。偶尔能有三五十元的营业额就念阿弥托福了……”
一位在土特产中心调查过的官员深有感触地写道:一个市场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除了场地,物流、人流、交通、资金……缺一不可,而这些,往往不会听从几个市级领导的规划或服从一个县级政府红头文件的号令。
有人不免把眼前工业园区、土特产中心的萧条与几年前的“诗案”、抓记者案联系起来:在场地,物流、人流、交通、资金等因素并不成熟的情况下,西丰的张书记和铁岭的领导们为什么会拍板硬上这些项目?为什么宁愿让县里损失1.2亿也要不经招拍挂就把工程包给某一个特定的建筑商?为什么发文件强行要求各单位给这位开发商当马仔卖房子?这些问题出现了老百姓一个短信怎么就成了诽谤?还非要把别人的企业从西丰的地图上抹去,还找借口6年都不准其加油站开张……
西丰和铁岭,应该好好思考这些问题了。
作者简介:
谢朝平,从教师到监察官、检察官到记者,三十多年几乎一直在不停地写写画画,着有《罪恶家族》、《大迁徙》、《蛛网》等400多万字的纪实作品和小说,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外。
科技人员的成长与“人的全面发展”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刘家骅的探索与实践
思珂如
在一个全面发展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身上,体现出力量、能力、热情和需要的完满与和谐。在这种和谐里,应看到这样一些方面,诸如道德的、思想的、公民的、智力的、创造的、劳动的、审美的、情感的、身体等的完善。
——题记
这篇文章将给读者展现一位亦科亦艺、亦工亦文的人才的成长道路。他是理工科班出身,但从小喜爱文艺、人文;上世纪60年初他敢于独立思考有关《矛盾论》的哲学问题;“文革”后不久他就想到将心理学运用于工程管理的“学科交叉”方法;他凭天马行空的丰富想象与严谨的科研方法相结合出色地完成了国家科委重大科技成果而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近年,针对当前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大环境不很有利、困难较多的实际情况,他摆脱习惯思维模式,另辟蹊径率先提出了“强势监理”的工作理念,在业内引起反响;通过长时间对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的学习、思考,他用自己的语言作了独特的表述“螺旋状多维的思考”;他一生勤于思索,始终充满创造的激情及活力,并善于不断地提升、调整自身;在将近古稀之年他又去创办网站,担任《同济文工团员网》的总编辑;在他身上能清晰地看到“兴趣-志趣-志向”的心路和成长历程,他是“40后”,却勇敢地走在践行人类祟高理念“人的全面发展”的前列。他一生工作所走过的路径,使人看到“技术——管理——文化”的“跨界”转变轨迹。他就是1993年“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刘家骅。他的事迹对于青少年的成长、科技人员的成长,乃至理工与人文综合、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新型人才的培养都能有所启示。凡是接触过他的记者、编辑都感到在提倡、强调“创新”思路的今天,这样的人才在当前实属难能可贵、非常难得,值得推荐,值得大家关注、探讨、学习。
本文主人公刘家骅如是说:我是一位科技人员,但我感到一个人应该全面地发展自我,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争取做一个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精神世界、精神利益与精神需求都要相当丰富,要善于利用和珍惜精神财富,要看到和发现它,并使之成为我们人生的财富。
胡适先生对相近、相关的问题曾作过精到的表述: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览博。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推他独尊,无人能及。他用他的专门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各种学问,以次及于毫不相关的各种泛览。
刘家骅,男,生于1943年12月,196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93年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1年被上海市“髙级专家库”登录为“国家级髙级专家”。曾担任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咨询公司副总工程师,后担任上海恒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副总经理(现担任髙级顾问),目前还担任《同济文工团员网》的总编辑。
刘家骅先生从事建筑工程行业技术和管理工作四十多年,在专业方面具有深厚的功底、造诣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业绩、成果丰厚。其中涉及了施工技术和管理、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及工程监理等多个领域。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他主持或参加了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确定为重大科研成果的居住建筑抗震性能、轻质建筑材料工程结构等课题的研究工作,担任了多项上海市重大工程、标志性建筑工程的总监理工程师或总工程师(上海青年文化中心;上海科技馆;上海克虏伯不锈钢公司厂房及生产设备线;上海外滩海关大楼历史保护性修缮;上海北竿山国际艺术中心等工程)。并公开发表了研究课题论文及其他论文近20篇。由于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为我国工程技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1993年他荣获了“国务院特殊津贴”,2001年被上海市“髙级专家库”登录为“国家级髙级专家”。近年,他在建设工程监理工作中针对当前开展现场监理工作的大环境不很有利,工作中存在较多困难的实际情况,坚持立足于提高监理自身素质及工作质量的工作思路,并在他所领导的团队中进行了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成绩。2010年,为进一步提高现场监理工作的质量,加强对施工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他又率先提出了“强势监理”的工作理念,在业内引起了反响。为此《建筑时报》作了专访和报道,《人民日报》社及《求是》杂志社将报道作了网刊转载,西苑出版社也将此篇报道及对刘家骅的介绍分别刊登在由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主编的《管理艺术文库》2011年版、2012年版中。今年以来,刘家骅相继被编入由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与世界人物出版社出版的《优秀专家人才名典》、《华人文化名人》,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组编的教育系列丛书《榜样人物卷》和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编辑委员会网站也对刘家骅作了报道。
刘家骅先生是上世纪60年代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他与那个年代的其他同龄大学生一样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根底,对待学校、组织上的工作分配毫无条件地服从,到最艰苦的地方、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在那里生根、发芽、结果,为国家的建设无私无怨地贡献了青春、贡献了一生。同时刘家骅先生在事业上刻苦专研、努力攀登,成绩卓着,获得了国家级殊荣。
刘家骅先生是一位学工科出身的科技人员,可喜的是他自小接触文艺,并喜爱上她,在大学期间除了努力学习自身专业之外还发展了对文艺、人文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这种兴趣和爱好从中学、大学起时续时断但一直绵延至今,其中包括了文学、美术、音乐、戏剧、哲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在中学和大学时期,他一直是学校文艺团队诗歌朗诵的骨干。在这些非专业领域里他投身其中,快乐习研,自由荡漾!科学与艺术不知不觉、不经意地在他年青的心灵里发生碰撞、交融,加之聪颖的天资,这些无疑为这个年轻人日后如何看待、对待人生及世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造就开阔的胸怀,宽广的视野,流畅的思路及独到的见解的可能性。正因为如此,所以大学毕业之后直到今天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尽管他多次调换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有的调动跨度是相当大的),他无论是在职工作还是下放劳动,无论是担任技术岗位还是管理岗位,无论是搞科研教学还是工程项目,无论是身处祖国西北还是江南故里,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只要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他总能做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当时在建筑科学研究所工作的他给“文革”之后重建不久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写了一封信,请教是否可以把心理学成果应用于建筑工程的管理。心理所领导很快给这位年轻人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在表示惊讶与赞扬之余对所提问题做了指导和答复。这种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现今已被普遍了解和提倡。
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当时在建筑科研所从事工程结构研究工作的他自选了一项与民用房屋抗震性能有关的课题。因为该课题需要从房屋的整体、空间角度进行试验研究,加上当时科研的软硬件条件的限制,不少有资历的科技人员都望而却步,刘家骅却主动要求承担这个项目。一方面可能是刚进建研所有点“初生牛犊不畏虎”,更主要的是他对自己有信心,相信丰富的想象力会有用武之地。果然,天马行空的思路和空间整体概念十分有助他出色地完成这个难度很大的课题,研究成果得到评审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通过,并列入国家科委的重大科研成果,这个科研成果是日后组织上为他报批“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主要工作业绩之一。
由于日积月累对人文科学的关注和习研,对刘家骅来说自然而然地会在头脑中生成一套思想,平日他喜欢用自己的语言做出诠释和描述,他将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称之为“螺旋状多维的思考”。同时,十年科学研究工作的经历使他得到了思维方式、方法的正规训练及良好熏陶。这些都有助于他在工作方面,也包括社会、生活等方面能以比较客观、正确的态度与方法去看待和解决问题,并善于分析、归纳和总结,进而努力保持与时俱进,始终追求、向往生命的活力和创造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