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68900000006

第6章 百世流芳

(一)昭君出塞的历史功绩

昭君出塞以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史书上记载:“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意思是说:“昭君出塞以后,边关安宁,牛羊遍野,普通人家的狗在半夜再没有叫过,黎民百姓再也没有受到骚扰,甚至把汉匈之间的战争都给忘了。”

汉匈和好,受益最大的莫过于两地的官兵和百姓。两地和好以后,边境地区重新开放关市,匈奴的人们赶着牛羊、携带毛皮前来关市换回汉朝的粮食和金属,大家各取所需,百姓安居乐业,边关的将士也省去军役的劳苦。以往始终箭在弦上的边关开始安宁繁华起来。

昭君换来的中原和匈奴的和平实在是太难得了。从西汉建国起,外来的骚扰就没有停止,其中,又以北方的匈奴闹得最凶、最难以控制。匈奴的强盛,始自西周。到秦始皇时,连年用兵,竭尽国力,才使匈奴退去,不敢南下。但这并没有使秦始皇高枕无忧,因为担心匈奴再度入侵,这才修建了长城,巩固边防,费天人之力,得一时之安宁。

到西汉高祖刘邦时,匈奴又重新入侵中原,高祖刘邦亲自率兵抵御,却被困平城。后来不得已才听从朝臣的建议采用和亲之计,以示友好。这种情况下的和亲,算是比较屈辱的。及至到了汉武帝时期,欲雪前朝的耻辱,派遣霍去病、卫青等将领对匈奴领兵征讨、大加挞伐,匈奴节节败退,被逼无奈,也沿用汉朝的计策,与汉朝和亲。这样以来,两地相安无事数十年。

从汉宣帝末年到汉元帝时期,匈奴和汉朝又时有战乱发生。为了两地百姓安宁,这才有了呼韩邪单于和亲、昭君出塞的故事。

汉朝有几百年的历史基业,又有浓厚的历史积淀,可谓根深蒂固,不可动摇,匈奴想逐鹿中原,一统天下,也算是异想天开了;然而,匈奴地处草原,人人骑马射箭,性情粗野彪悍,因此中原和匈奴的战争,才步履维艰,一心想将匈奴收为臣子的志向难以实现。在中原和匈奴不能充分融合的情况下,作为权宜之计的汉匈和亲也是大势所趋。

王昭君之所以被后人念念不忘,更多是因为她远嫁塞外以后,不但能够在匈奴安居乐业,还带去中原的织布机等工具教匈奴人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广泛传播中原文化,消除匈奴对中原的敌意,促进匈奴对中原的了解,并且多次劝说匈奴的单于与汉朝搞好关系,为两地谋得太平。

昭君因为皇帝选宫女而远离家乡,又因为不得皇帝召见而远离国土,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昭君还是能以大局为重,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和重担,不但不做任何损害汉匈关系的事情,还能为汉匈和睦做出自己的贡献,这非常难能可贵。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可以用我国历史学家翦伯赞的一首诗来概括:

汉武雄图载史篇,

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

鸣镝无声五十年。

意思是说,汉武帝有一统天下的雄图大略,和匈奴进行了多年的征战,却使长城内外战火不断,这还不如昭君出塞,使得汉匈和好,换来了半个世纪的和平。

正如“青冢”墓碑上所刻: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青冢碑文所刻算是对昭君出塞历史功绩的盖棺定论了。

(二)后人对昭君的评价和缅怀

王昭君去世以后,昭君出塞这段佳话代代相传,它就像吹过去的一阵风,所过之处莫不让人感慨万千。后代的文人墨客,纷纷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对昭君出塞的感念。据统计,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诗歌就有七百多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也有近四十种,写过昭君事迹的作者就有五百多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王安石、郭沫若、田汉、翦伯赞等都对昭君出塞的故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昭君在这些文人墨客的笔下,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千百年来,咏王昭君其人其事的诗歌虽然很多,但大多数诗歌的立意是抒写王昭君的离愁别恨、惋惜她的红颜薄命。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李白的诗,对王昭君充满着惋惜、同情,“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一句,把昭君的命运在一瞬间发生的变化表露无遗。“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一句,不禁使人想起王维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是杜甫吟咏昭君的诗: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中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了北方的荒漠,到现在的傍晚,只剩下了一座青冢。这个昏庸的汉元帝,仅仅凭借看画像又怎么能看到昭君的花容月貌呢?离开汉地的昭君,她的魂分明还在月夜归来。她所创的胡音琵琶曲,已经流传千载,曲子中倾诉的分明是昭君的满腔悲愤。

这是杜甫经过湖北秭归明妃村想起王昭君的故事时有感而发所作。从王昭君时代至杜甫时代,凡七百年,“尚有村”三个字,表现了人们到现在还对昭君永不忘怀。杜甫在此诗中,既描写了昭君的怨恨,也讽刺了汉元帝的昏庸。

宋代欧阳修有诗写道: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

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

莫怨春风当自嗟。

这首诗把昭君出塞的前因后果都写在其中,欧阳修更从批评皇帝的角度入手,“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说的是你杀了毛延寿,还不是于事无补?皇帝眼皮底下的人都管不好,又怎么能指挥千军万马去消灭边境的敌人呢?

李白、杜甫和欧阳修的诗歌,把昭君当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是一个因为皇帝的昏庸而远离家乡的女子,想象着昭君的无奈和孤单,对昭君充满了同情,在诗歌中充满了人道主义的色彩。

但是,中国的诗歌讲究立意,由于写王昭君的诗立意有别,取材的角度各异,写作的背景不同,也就出现了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现象。

金代王元节有一首写王昭君的诗歌,就非常与众不同:

环佩魂归青冢月,

琵琶声断黑山秋。

汉家多少征西将,

泉下相逢也合羞。

这首诗前两句写昭君命运的悲惨,和大部分诗歌的立意没有什么不同。但后两句笔锋一转,说堂堂汉朝,牺牲一个女子的未来来换取国家的安宁,真是耻辱,你们这些西征的将领,在黄泉路上相逢,也应该无颜面对才是。表达了作者的愤慨和鄙夷之情。

而明代一位诗人则从迥异的角度为昭君写了另外一首诗:

将军杖钺妾和番,

一样承恩出玉关。

死战生留俱为国,

敢将薄命怨红颜。

这首诗以王昭君的口吻来诉说:将士们出关,是拿了兵器打仗;而我王昭君出关,是遵奉国家的外交政策,通婚和番,以谋国家安宁。同样都是奉了国家的命令,远出塞外。多少将士在外战死了,而我身负和平使命,必须活着留下来。死者生者,都是为了国家。如今我这个弱女子,虽然远离故土,到那蛮荒的塞外终此一生,又哪敢怨叹呢?这首诗,把王昭君对国家的忠义之情,推崇得又上了一个层次。这种为国为民,不惜牺牲个人的奉献精神,真可用陆游的一句诗来概括:“位卑未敢忘忧国。”

同样以昭君口吻写诗的还有著名诗人白居易,但是就没有上面的“死战生留俱为国”那么乐观和伟大了。白居易在《王昭君》诗中写道:

汉使却回凭寄语,

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

莫道不如宫里时。

汉朝的使者就要回去了,昭君希望他帮自己带个消息给皇上,问问什么时候能让自己回去呢?皇上如果问起来我现在的容貌,请您千万不要说已经不如在汉宫的时候美丽动人了!

据说这首诗是白居易在17岁的时候所作,作者竭尽自己的想象力,试图刻画昭君的心情,诗句明白如话,刻画的昭君形象楚楚可怜,非常难能可贵。

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摅胸臆懑,

舞文弄墨总徒劳。

董必武的这首诗从民族平等、共同发展的角度上落笔,充分肯定了昭君的历史功绩,但在肯定的同时,也把作为普通女性的昭君悲剧性的一面给忽略掉了。

总的说来,历来咏王昭君的诗都很多,但是由于诗人所站的角度不同,诗人所关注的对象有所侧重,所以诗歌中所表达的含义也就千差万别了。这种千差万别的描写,也正好从各个方面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王昭君。不论是将昭君看做一个普通女子,写昭君命运的凄惨也好;或是将昭君写得胸怀大志、为国家鞠躬尽瘁也好,昭君为汉匈和平做出的牺牲是有目共睹的,昭君出塞的历史功绩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同类推荐
  • 一辈子的活法:王蒙的人生历练

    一辈子的活法:王蒙的人生历练

    我经历了伟大也咀嚼了渺小。我欣逢盛世的欢歌也体会了乱世的杂嚣。我见识了中国的翻天覆地,也惊愕于事情的跌跌撞撞。有时候形势的波谲云诡令人晕眩,有时候祸福的说变就变,叫人以为是进入了荒诞的梦境、是在开国际玩笑。见过上层的讨论斟酌,也见过底层的昏天黑地与自得其乐,还有世界的风云激荡,我毕竟访问过中国大陆境外的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感受了呵护的幸运与“贵人”的照拂。我也领教了嫉恨者明枪暗箭的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好累!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4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4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邓肯

    邓肯

    本书主要以伊莎朵拉·邓肯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内容包括走出旧金山、不懈地追求、艰难中行进、红色的邓肯等部分。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以春秋战国到清末历朝历代著名的帝王将相作为抒写对象。帝王的聪昏周期率、宫廷喋血、将相的作为与专权、腐败贪官的触目惊心……历史钩沉,广征博引,文笔老辣,入木三分。浓缩了帝王将相历史,读之大开眼界。
热门推荐
  • 朕的皇妃不准碰

    朕的皇妃不准碰

    “喂,请问你这一次又发明了什么新玩意?”俊美如天神的脸上含着戏虐,低沉的嗓音如春风般哺入耳中。“这位先生,你脑袋是不是高烧38°?看你长的人模人样,别学疯子乱认人,如果脑子不好就早点去精神病院挂号。”某女双手叉腰,跨坐在自行车上,脚不客气地踏在两团柔软的云朵上。“你是不是在炼丹房练糊涂拉?”修长的手指拂过某女的额头。“靠,别靠我!…咦,我脚下怎么躺了一个美女?咦,这里是哪?”环顾了下四周,狠狠的掐了一下自己,好疼。“妈呀……难道我穿了?我的自行车奖杯,我的冠军之路…苍天…”某女不顾形象的狼嚎起来,脚下踩的更用力,哀声一片一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魅邪王俏美人

    鬼魅邪王俏美人

    她,自小被卖入青楼,受尽折磨饱含屈辱。清高如她,孤傲如她。身在青楼却出淤泥而不染,十年的光景将她出落的更婀娜多姿~他,一心希望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命运却将他推上一国之君的位置,从此蛮横,暴躁的他被冠上了十恶不赦昏君之称。一次意外的相遇。她的一切一切都让他如此着迷。
  • 仙道剑祖

    仙道剑祖

    太古的创世远古的辉煌上古的盛世一切都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近古一个卑微的生灵再此开始了他的足迹,一幕幕金戈铁马,骄阳似血的时代来临。无数仙佛魔道在这里纠缠不清,红尘如梦,岁月如歌,踏遍千山万水,走过春夏秋冬,蓦然回首间,仙途的终点就在远方。仗剑走天涯
  • 夜光米环林

    夜光米环林

    为赴十年之约,她提前一年只身一人闯入谜团重重的米环林,阴差阳错的住在了他的隔壁,变成了百里世家唯一的借宿生,中毒、追捕、逼婚接踵而至,她到底是惹上了何方神圣……“愿意和我切磋一下吗?”少年嘴角的笑意更深了。“走不动是吗?要不要我帮你?”说完他一只手从下面绕过池言晨的膝盖,一只手绕到池言晨身后,迅速的把池言晨打横抱了起来。“很好,看来你是摆明立场与我们为敌了?”“池言晨,你知道吗,对我来说,现在,比起杀了他,不如毁了你。”他扼住她的脖子,将她整个人带起压在床上。身世成谜的她遥望一团团谜暗藏在米环林莹莹的夜光下,带着梦幻般的不真实,一场游戏即将开始,看她如何出手玩转米环林~
  • 祖皇诀

    祖皇诀

    《残宝仙缘》种花植草收灵兽,炼丹炼器塑灵身。死亡代表着重生,重生代表着蜕变,田源用生命保护的宝物,竟然是一片灰蒙蒙的画卷空间,没有颜色,没有生机,只有一片死寂。如何让它完整,如何让它重新焕发出生机,修补残缺之宝,是田源唯一的心愿,画卷空间,不能催发灵药种子,那就勒索他人的催生法术。资源不够,鸣镝鼎不能产生塑身灵液,那就炼化整条矿脉。田源奉行的宗旨;该忍的时候一定要忍,该腹黑的时候绝不心软,该强势的时候一定要装逼。等级对照;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炼虚,合体,大乘凝元,培元,丹元,化婴。化神,化元,合道,大乘希望新的故事能打动各位。有吐槽的加QQ新群.295777016欢迎各位好友来此讨论剧情,构想自己的修仙之旅。作者免加!
  • 重生娱乐圈

    重生娱乐圈

    安敏珠:你放心,我一定会助你登上乐坛巅峰的!黎清:不要,功名于我如浮云!安敏珠(火了):什么!你敢!不要也得要!就算绑也要把你绑到那去!------------周子浩:什么,安魂钗是你的?明明是我家的!黄婷:你说是你家的就是你家的呀,你叫叫试试,看它应不应?(腹诽:笑话,没安魂钗我怎么登上乐坛巅峰,怎么可能让你拿走!)-------------张悦:菩萨,原本你也恁惨忍!怎么可以让我在女人和死党之间做选择?你原来不是菩萨心肠,倒向催命的阎王!金美姬: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本书QQ讨论群:161588597
  • 星魂之约

    星魂之约

    无法回首千年之前的磨样,苏醒后失忆的你我,究竟是否在能回去那美好的过去。
  • 妻妾成群

    妻妾成群

    王辉,一个落魄的男人。可是,他身上竟然有一种特质,也就是这种特质,改变了他的一生……如鱼得水的在美女间游刃有余,前拥后抱,享尽齐人之福;清纯校花,妖艳女医生;萝莉脸美女,豪乳明星竟然全都主动投怀送抱?这一切的一切,难道都得益于他的这个特质么?
  • 断袖篇

    断袖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仙风云史

    修仙风云史

    修炼的道路,回首物是人非。故人皆老去,而李毅长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