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56600000004

第4章 作战篇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举:出动。

其用战也贵胜:胜,取胜,这里作贵以速胜解。意谓在战争耗费巨大的情况下用兵打仗,就要求做到速决速胜。

久则钝兵挫锐:言用兵旷日持久就会造成军队疲惫,锐气挫伤。钝,疲惫、困乏的意思。挫,挫伤。锐,锐气。

力屈:力量耗尽。屈,竭尽、穷尽。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长久陈师于外就会给国家经济造成困难。暴,同“曝”(pù),露在日光下,文中指在外作战。国用,国家的开支。

屈力殚货:殚,枯竭。货,财货,此处指经济。此言力量耗尽经济枯竭。

诸侯乘其弊而起:其他诸侯国便会利用这种危机前来进攻。弊,疲困,此处作危机解。

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意谓即便有智慧超群的人,也将无法挽回既成的败局。后,后事,此处指败局。

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拙,笨拙,不巧。速,迅速取胜。巧,工巧,巧妙。此句言用兵打仗宁肯指挥笨拙而求速胜,而没见过为求指挥巧妙而使战争长期拖延的。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长期用兵而有利国家的情况,从未曾有过。

不尽知:不完全了解。

害:危害,害处。

利:利益,好处。

役不再籍:役,兵役。籍,本义为名册,此处用作动词,即登记、征集。再,二次。意即不二次从国内征集兵员。

粮不三载:三,多次。载,运送。即不多次从本国运送军粮。

取用于国:指武器装备等从国内取用。

因粮于敌:因,依靠、凭藉。粮草给养依靠在敌国就地解决。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之,虚词,无实义。师,指军队。远输,远道运输。此句意为国家之所以因用兵而导致贫困,是由于军粮的远道运输。

近于师者贵卖:近,临近。贵卖,指物价飞涨。意为临近军队驻扎点地区的物价会飞涨。

急于丘役:急,在这里有加重之意。丘役,军赋,古代按丘为单位征集军赋,一丘为一百二十八家。

中原内虚于家:中原,此处指国中。此句意为国内百姓之家因远道运输而变得贫困、空虚。

去:耗去、损失。

公家之费:公家,国家。费,费用,开销。

破车罢马:罢,同“疲”。罢马,疲惫不堪的马匹。

甲胄矢弩:甲,护身铠甲。胄,头盔。矢,箭。弩,弩机,一种依靠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戟檐蔽橹:戟,古代戈、矛功能合一的兵器。楯,同“盾”,盾牌,用于作战时防身。蔽橹,用于攻城的大盾牌。甲胄矢弩、戟楯蔽橹,是对当时攻防兵器与装备的泛指。

丘牛大车:丘牛,从丘役中征集来的牛。大车,指载运辎重的牛车。

智将务食于敌:智将,明智的将领。务,务求,力图。意为明智的将帅总是务求就食于敌国。

钟:古代的容量单位,每钟六十四斗。

秆一石:秆,泛指马、牛等牲畜的饲料。石,古代的容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杀敌者,怒也:怒,激励士气。言军队英勇杀敌,关键在于激励部队的士气。

取敌之利者,货也:利,财物。货,财货,此处指用财货奖赏的意思。句意为若要使军队勇于夺取敌人的财物,就要先依靠财货奖赏。

已上:已,同“以”,“已上”,即“以上”。

更其旌旗:更,更换。此句意为在缴获的敌方车辆上更换上我军的旗帜。

车杂而乘之:杂,掺杂、混合。乘,驾、使用。意为将缴获的敌方战车和我方车辆混杂在一起,用于作战。

卒善而养之:卒,俘虏、降卒。言优待被俘的敌军士兵,使之为己所用。

是谓胜敌而益强:这就是说在战胜敌人的同时使自己更加强大。

贵:重在,贵在。

知兵之将:知,认识,了解。指深刻理解用兵之法的优秀将帅。

生民之司命:生民,泛指一般民众。司命,星名,传说主宰生死,此处引申为命运的主宰。

国家安危之主:国家安危存亡的主宰者。主,主宰之意。

“译文”

孙子说:凡兴师打仗的通常规律是,要动用轻型战车千辆,重型战车千辆,军队十万,同时还要越境千里运送军粮。前方后方的经费,款待列国使节的费用,维修器材的消耗,车辆兵甲的开销,每天都耗资巨大,然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用这样大规模的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受挫。攻打城池,会使得兵力耗竭;军队长期在外作战,会使国家财力不继。如果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实力耗尽、国家经济枯竭,那么诸侯列国就会乘此危机发兵进攻,那时候即使有足智多谋的人,也无法挽回危局了。所以,在军事上,只听说过指挥虽拙但求速胜的情况,而没有见过为讲究指挥巧妙而追求旷日持久的现象。战事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情形,从来不曾有过。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弊端的人,也就无法真正理解用兵的益处。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征集,粮草不多次运送。武器装备由国内提供,粮食给养在敌国补充,这样,军队的粮草供给就充足了。

国家之所以因用兵而导致贫困,就是由于远道运输。军队远征,远道运输,就会使百姓陷于贫困,临近驻军的地区物价必定飞涨,物价飞涨,就会使得百姓之家资财枯竭。财产枯竭就必然导致加重赋役。力量耗尽,财富枯竭,国内便家家空虚。百姓的财产将会耗去十分之七,国家的财产,也会由于车辆的损坏,马匹的疲敝,盔甲、箭弩、戟盾、大橹的制作和补充以及丘牛大车的征调,而消耗掉十分之六。

所以,明智的将帅总是务求在敌国解决粮草的供给问题。消耗敌国的一钟粮食,等于从本国运送二十钟。耗费敌国的一石草料,相当于从本国运送二十石。

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就应激发士兵同仇敌忾的士气;要想夺取敌人的军需物资,就必须借助于物质奖励。所以,在车战中,凡是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就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人,并且换上我军的旗帜,混合编入自己的战车行列。对于战俘,要优待和保证供给。这就是说愈是战胜敌人,自己也就愈是强大。

因此,用兵打仗贵在速战速决,而不宜旷日持久。

懂得用兵之道的将帅,是民众生死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存亡的主宰。

“战例”

北魏与大夏统万城之战

北魏与大夏统万城之战,发生于我国历史上东晋十六国时期。当时,我国南方为东晋政权统治,而北方则出现了众多的由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以及汉族建立的独立割据政权。北魏与大夏便是这些众多的割据政权中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在这些割据政权中,北魏由于能够学习汉族的先进技术与文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因而逐渐强大起来。北魏在将自己的势力向南发展、推进的同时,也开始着手统一北方。发生于公元427年的北魏与大夏国的统万城之战就是北魏为统一北方而发动的。在这次战争中,鲜卑族北魏主拓跋焘对于孙子“兵贵胜,不贵久”的作战思想有较深刻的理解,面对所要攻打的统万城,作战指挥果断灵活,避免了陷入旷日持久、进退两难的境地,较好地完成了这次攻坚战,推动了北方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进程。

大夏国建立于公元407年。当时,北方已有南燕、后燕、北燕、北凉、北魏、后秦等独立的割据政权。夏主赫连勃勃是匈奴族人,在建夏之前,曾经投奔后秦的高平公破多罗没弈于(鲜卑族),谋得后秦骁骑将军的官职,并被没弈于招为女婿。后来,赫连勃勃以在高平打猎为由,阴谋袭杀了岳父,将其领地及手下并为自己的势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夏国。赫连勃勃建国后,没有将高平作为自己的根据地,而是以流动袭击的办法蚕食后秦疆土,不断扩大了自己的统治范围。不久,东晋刘裕灭了后秦,赫连勃勃趁势占领了后秦岭北镇戍郡,夺取了长安,在较强的军事力量支持下,其统治得到了巩固与发展,成为北魏的劲敌,阻碍着北魏对西北地区的统一。

赫连勃勃在其统治得到巩固,疆土逐渐扩大的基础上,决定将其国都定在统万城(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公元413年,赫连勃勃征发岭北胡汉各族人民十万人筑都统万城。他驱使人们用蒸熟的土筑城,筑成后他用铁锥刺土,如果刺进一寸,就杀掉筑城的人。在他的暴力与高压下,统万城筑成后非常坚固,其“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广十步,宫墙五仞,其坚可以砺(磨)刀斧”。赫连勃勃妄图以此坚城抵御外族侵略,延续其残暴的统治。

北魏政权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于公元386年,那时,后燕是当时黄河流域最强大的国家,北魏则处于后燕势力的包围之中,北魏通过与后燕的多次艰苦作战,削弱了后燕的势力,使自己逐渐强大起来。北魏统治者注意军事与生产双管齐下,稳定其统治范围内的农业经济,吸取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知识,重用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因而发展成为一个较强大的政权。公元396年,北魏攻占了后燕重镇晋阳、常山、信都、中山,给后燕以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不久,后燕灭亡,北魏开始进一步实施其统一北方的计划。公元428年八月,夏主赫连勃勃病死,诸子争位,互相攻战。次年,赫连昌争取到王位继承权,但大夏内部矛盾更为尖锐,北魏便乘此机会发动了灭夏之战。

公元426年九月,北魏主拓跋焘命大将奚斤率兵五万,攻夏之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进袭关中、长安(今陕西西安);自己亲率骑兵两万出平城(魏都,今山西大同市),渡黄河袭击统万城。夏主赫连昌率军迎击,战败退回城内固守。魏军分兵四掠,驱牛马十余万,掳夏居民万余而归,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战略进攻。

这年十二月,魏军南路奚斤率军夺取了长安。次年正月,赫连昌派其弟赫连定领兵二万南下,企图夺回长安,恢复关中。两军相持在长安附近。魏主拓跋焘乘夏军兵力被牵制在关中的有利时机,决定动用近十万大军再次袭击统万城。五月,拓跋焘率军西进,以三万骑兵为前驱,三万步兵为后继,三万步兵运送攻城器具。北魏军从君子津渡过黄河,至拔邻山(今内蒙杭锦旗境内)筑城休整。原附属于夏的今内蒙南部与陕北地区各游牧民族首领纷纷降于北魏。这时,北魏主拓跋焘改变步、骑兵齐进的原进军计划,决定率轻骑三万以最快的速度直抵统万城,然后诱敌出战,将敌人消灭。对这一决定,拓跋焘部下有所不解,他们认为统万城坚固,敌军必定固守城内,三万骑兵先驱到达不足以攻破坚城,最好还是等步兵到达后,带上攻城战具,再行攻打。拓跋焘解释说:“用兵攻城,在军事上是下策,是不得已才用的。现在若等步兵、攻具齐备,再去攻城,敌军见我势众,必然据城固守,不敢出战,我军攻城不下,旷日持久,食尽兵疲,外无所掠,反而会形成进退两难之势。因此不如现在以轻骑直抵城下,敌人见我军步兵未到,意必松懈,我再以疲弱示之,诱其出战,必能一举歼敌。再则我军之所以适合采取轻骑决战,以争取速胜,还因为我军离家二千余里,又隔黄河,粮草运输困难。以现有的三万骑兵攻城虽不足,而决战则有余。”拓跋焘说服了部下,遂督军前进。

六月,魏军至统万城。拓跋焘将大部队隐蔽在城北山丘深谷中,以少数兵力至城下挑战。夏军坚守不与北魏军决战。这时,夏军一将领狄子玉前来投降魏军,并泄露夏军的作战意图:夏主赫连昌已派人调赫连定回援,赫连定认为统万城非常坚固,魏不可能一下攻克,因此他打算战败奚斤于长安后,再回援统万城,到时内外夹击北魏军,将魏军一举歼灭。因此,夏主赫连昌采取了固守待援的方针。

恰巧,此时魏军中有一犯罪的士兵出逃至夏军内,告诉夏军说:“魏军粮尽,辎重在后,步兵亦未到,宜速击之。”赫连昌听了此话,深信不疑。于是他亲率步骑三万出城迎战。拓跋焘见敌军出迎,喜不自禁。为诱夏军深入并助长其骄气,魏军向西北方向佯作退却。夏军出城追击北魏军。这时,天气突变,骤然刮起东南大风,飞沙满天,雨随风至,赫连昌之军利于顺风追击,便趁势猛攻魏军,形势对魏军很不利。但拓跋焘坚定地指挥作战。他除派兵正面迎击敌军外,又将骑兵分为左右两队,绕道截断夏军后路,从背后顺风向夏军反突击,将不利变为有利。激战中,拓跋焘身先士卒,虽身中飞箭,仍带伤奋勇杀敌。在魏军的前后夹击、拼死力战下,夏军被杀一万余人,赫连昌来不及回城,率残部逃往上邽(今甘肃天水市)。北魏军乘胜攻下统万城。赫连定却没能攻下长安,他听说统万城失守,也退逃至上邽。北魏军取得了统万城之战的最后胜利。

不久,北魏军进军上邽,夏国灭亡。

在北魏与大夏的统万城之战中,我们不难看到在古代不仅仅是汉族的军事统帅将孙子的军事思想作为指挥作战、克敌制胜的指导,而且,受到汉民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将领也对其十分推崇。我们从拓跋焘对于攻打坚城的弊端的认识中,从拓跋焘为尽量避免自己军队屯兵坚城之下而不克、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而作出的决策中,都能够清楚地看出这种情形。正是因为拓跋焘对于长途奔袭敌国的弊端有所认识,因此他采取了诱敌出城的策略,抓住了敌人援军未到的有利时机,以速战取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既避免了攻坚战,又避免了受到敌军的内外夹击,可以说是运用孙子《作战篇》指导思想克敌制胜的成功范例。

反观夏军之失败,其主要原因固然是因为其本身奴隶制政权及其恐怖统治的不得人心,军事、经济实力弱于北魏,但仅就其军事统帅而言,赫连昌指挥作战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在北魏军第一次越过黄河袭击统万城之后,夏军仍没有注意加强黄河天险一带的战略防御,反而分散兵力去攻打长安,使北魏有了发动袭击统万城的时机;在北魏军逼近统万城之时,赫连昌没有认真分析出城迎战之利弊,听信诳语,中了北魏诱敌之计,临时改变以逸待劳、固守待援的作战计划,出城轻率迎战,结果造成兵败城破、丧师灭国的遗恨。其教训值得后代兵家深思。

同类推荐
  • 独立营1945

    独立营1945

    我,有为,怀赴死之心投笔从戎参加抗战,可一直溃败,从此消沉堕落,一度被胁成为奸细。突围反正后,被困于深山老林,过着非人的生活,并进行着艰难的抗战生涯。我们战功卓著,先后被两个国军部队收编成为独立营。最后又成为他们权利斗争的牺牲品。
  • 我是一名狙击手

    我是一名狙击手

    只有当你倒下时才能意识到我的存在!这就是狙击手。
  • 虚幻大战国

    虚幻大战国

    12个班级组成12个国家,600多名高中生化身成谋臣与武士,在这片虚拟大陆率兵厮杀。每一个人都很普通,但每一颗心都并不平凡,到底哪一颗心才是王者之心,到底哪一位少年最终制霸整片大陆?一切尽在虚幻大战国,开启少年们的成王之路。
  • 血战到底

    血战到底

    他,一个国军军官,在淞沪战场的腥风血雨中走来,与日本鬼子血拼于南京城下,在尸山血海的南京城中逃出生天,面对国破家亡的惨痛,他毅然选择了一条同日本鬼子血战到底的道路,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 最强炊事系统

    最强炊事系统

    当同年兵纷纷混的风生水起时,王乐在炊事班削土豆!当新兵战友参加军区大比武时,王乐在炊事班削土豆!当老兵班长跟女票煲电话粥时,王乐在炊事班削土豆!当大年三十全连人观看晚会时,王乐在炊事班削土豆!直到某天,王乐终于忍无可忍,奋起反击,被炊事班全体人员猛削了一顿,意外获得了一款【最强炊事系统】的APP后,王乐发现——原来炊事兵也有春天!
热门推荐
  • 最强校园风

    最强校园风

    叶晨正打着cf,突然一个cf玩家吸引了他,从此那个人将叶晨带上了崛起之路,称霸校园,成为宇宙最强者!
  • 倾世邪王绝宠:魅火妖妃

    倾世邪王绝宠:魅火妖妃

    她是仙界至尊,羽化成神之时却遭同门背叛,落入凡间。还未出身先被抛弃,在次回府,她誓要翻身为主。无法聚气?无灵根?无修真慧根?本公主这是深藏不露。凤凰为她展翅,妖兽见她丧胆。表哥一“这哪来的蠢货,敢欺负我妹妹。”表哥二“揍他。”夫君道“启禀表兄,我是他夫君。”某女笑靥如花“照揍不误。”【女强男强+宠爽文+俊男美女让你心儿砰砰跳】
  • 大灰狼:小白兔

    大灰狼:小白兔

    她,楚羽沫是一个双面女生,他,林子熙冷漠无情,是一个典型的冰山男。沫来到凯特斯诺皇家贵族学院偶遇冰山校草林子熙,他一直想着办法捉弄她,让她开始讨厌这个"恶魔",后来变本加厉,抢走她的初吻。竟然还厚颜无耻搬到她家里跟她同居!渐渐地,楚羽沫喜欢上这个傲娇腹黑的冰山帅哥,林子熙也喜欢上这个萌萌哒的双面女生。她们俩就开始了一场浪漫有趣的校园爱情故事。
  • 九夜杀

    九夜杀

    辉煌的地下神殿的中心,悬浮着一个晶莹剔透的冰棺,九条冰晶锁链汇聚无尽神力死死钉在棺材上。一个看来二十来岁的黑发青年静静地躺在棺材之中,一身胜雪的白衣,却有一柄光辉内蕴的墨色神剑携无尽封印之力贯穿了他的心脏,只是没有一丝鲜血流出。英雄悲歌,红颜柔情,对那命运的不屈,对那天地的抗争,是顺应天道而永生,还是违逆天命而沉沦……也许,天道虚幻,唯我心永恒。
  • 设局

    设局

    认识岑昱之初,孟词以为他是男神、暖男,认识岑昱之后,孟词才知道,他就是一藏着尾巴的大灰狼。而他为她做的一切,只为引她入局。
  • 暗帝独宠:娘亲,爹爹追来了

    暗帝独宠:娘亲,爹爹追来了

    什么?什么?什么?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可是为什么她的身体只有五岁?不是应该穿越成公主什么的吗?为什么她穿成了五岁的孩童?既来之则安之,升级打怪、谈情说爱,样样耽误不得!落下国暗帝,冷酷无情?组织中的情报高手,木头人一个?落下国皇帝,温柔风流?看她怎么一个个收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江东瑜乔传

    江东瑜乔传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却有一份儿女情长。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本文说的,就是周瑜与小乔的故事。
  • 捡个盟主是肉团

    捡个盟主是肉团

    某男凝睇着眼前命人抓来的一个完美的肉团,不敢相信面前的就是号称武林第一美人;第一才女;第一侠女,天下所有男子女子心目中的女神……白语画。这是一个妖孽男被盟主大人捡了去最后机关算尽想要调教盟主,结果被反调教的故事。
  • 浮生市

    浮生市

    小小世界,大大的人生。
  • 邪王绝宠:特工小萌妃

    邪王绝宠:特工小萌妃

    一代优秀特工穿成人人唾弃的花痴废材小姐?完全hold住!看她涅槃重生,完美逆袭!庶妹算计?把你毁得爹妈都不认识!姨娘残害?姐连本带利一起还给你!丹药很稀有?姐信手拈来一抓一大把!啥,说姐太彪悍没人要?睁大眼瞧瞧别闪瞎了你的钛金狗眼:战神王爷倒追,第一公子倒贴,一国之君独宠,就连神级炼器师都是姐身边的跟班好么…等等,为什么这个整天黏在她身边的小灵宠张口闭口就喊她娘子?拜托,她可是未出阁的良家妇女,“滚,本姑娘不和“畜生”谈恋爱!”哪知某天,小狐狸摇身变成了一枚颜值爆表的绝世美男,“娘子,不知为夫这样可对你口味?”啊,妖孽,看本姑娘收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