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教下不屈的怒吼
作者:鲁迅
类别:小说
入选理由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
背景搜索
鲁迅(1881—1936年),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小名樟寿,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农历八月初三,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的一个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狂人日记》是鲁迅1918年5月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当时正值“五四”运动的前夜。由于辛亥革命的关途而废,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社会各种矛盾更加复杂尖锐。鲁迅以他锐敏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表现了彻底的反抗。这篇《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鲁迅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鲁迅语)而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这篇小说受到俄国小说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的影响。
《狂人日记》同时也是鲁迅先生最出名的小说之一,被誉为新文化运动向旧礼教挑战的檄文,对封建的仁义道德的虚伪性进行了最有力的揭露。并且第一次从自觉的“人”与非自觉的“奴隶”的深刻矛盾中提出思想革命的任务。
《狂人日记》彻底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精神支柱,为以后白话文的新文学小说奠定了“忧愤深广”的主调,还提出了“改造国民性”这一沉重的历史课题,使这篇小说成为《呐喊》》《彷徨》的总纲。”
《狂人日记》以狂人对外部世界的眼光和感受作为视点,用象征的笔法,借一个患有迫害狂病症的“狂人”之口,振聋发聩地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吃人”本质:“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是鲁迅先生历史观的一个惊世骇俗的发现。他认为,中国远古以来的历史始终停滞在蒙昧野蛮时期,中国文化仍是蒙昧的野蛮文化。他借狂人之口对人类迄今为止的进化史作了如下总结:“……大约当初野蛮的人,都吃过一点人。后来因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变了人,……有的不要好,至今还是虫子。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惭愧。怕比虫子的吃亏猴子,还差得很远很远。”
鲁迅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思考,伴随着先觉者与庸众之间紧张对立的感受:在狂人眼里,从古久先生到赵贵翁,从狼子村的佃户到街上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从大哥到医生,从陈老五到年纪不过二十左右的人,无不想“吃人”,在“吃人”。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如此描状了吃人者的狞厉面目:“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着;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抿着嘴笑。我认识他们是一伙,都是吃人的人。”“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这些描写的内容是现实存在的,这种恐惧在封建中国的人民身上由来已久。鲁迅把这本质的社会现实搬到台面上来,在各方面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激发了许多先行者革命的决心和激情,《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作品快读
首先,《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患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所以,《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带着显著的“多疑”特征,或反过来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着重表现的是狂人的“多疑”。
其次,《狂人日记》是以人物的内心及精神世界的某一因素的活动为主,展示其某一精神意识倾向的一部书。《狂人日记》来看,小说开头的第一部分就采用这样文字:“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
小说一开场,登场的是人物的意识,鲁迅不用很亮很清之类的单一视觉的文字,而用“很好”这样综合意识来把握月光。接下来,“我”出场了,但对于读者来说,“我”无形无状,更不用说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年轻是年老,实质上,“我”即“我”的意识在继续牵着读者走:“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是对“很好的月光”这种感觉的意识重认;“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这一句,是意识再次把握;“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这是意识重认后新意识的出现;“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新出现的意识开始把新的客观对象纳入意识范围———注意,此处不是对赵家的狗那两眼的客观描述,而是意识对于这一事实的一种把握。“我怕得有理。”这一句,意识走向判断。依此分析的路子,使之贯串整部小说,都不难得出意识流动的轨迹。因此,从这一视角看,《狂人日记》是一部展示意识过程的一部小说,简单说,《狂人日记》是一部意识性小说。再次,在小说的结尾,有这样的一句话:“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鲁迅此处冠以“我”有“四千年履历”,并把“真的人”与“我”相对,暗示着“我”并非具体存在的人而是一种艺术设置,当然,“我”只能是人,只有人才能承载某种人的意识,但在《狂人日记》中,这个人又不会是真实的具体的“迫害狂”病人,鲁迅作为艺术家不会像医生和心理研究者那样,去记录描述一个病患者的征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