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90900000022

第22章 对孩子的真正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3)

着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小动作如果开了头,每重复一次,绳子就会粗上一些,要改掉就更加困难了。而反过来,我们要像拆散绳子一样,巧妙而耐心地帮助孩子克服小动作。

在训练之时,要允许孩子有适度的小动作,并鼓励他慢慢减少。这就和开车一个道理,想要把车停下,最好的办法先把档从高速档减到低速档,然后才能慢慢停下。

据研究,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时间。

所以,人的行为暗示,经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而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第一阶段:1~7天,必须不时提醒孩子注意改变,并刻意要求改正小动作。因为稍一不留意,毛病就会浮出水面,让他又回到从前。也许他会感到很不自然和不舒服,然而这种感觉是正常的。

第二阶段:7~21天,孩子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不可大意,一不留神坏毛病还会再来破坏,让他回到从前。所以,要继续刻意提醒和要求他。

第三阶段:21~90天,这一阶段是习惯的稳定期,它会使新习惯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个阶段,他已经不必刻意要求自己改变坏毛病。

对孩子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

只有通过训练,调动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控力,他才能发自内心地愿意接受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喜欢拿去问父母,问完之后再接着写作业,再写的时候就需要反应半天,自己刚才写到哪儿了。刚坐下没多久又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了,又拿去问。这样来来回回折腾,其实不仅打断孩子做题和写作业的思维,而且影响孩子专心程度,小动作自然就多!

最好能教孩子如何调换顺序做题,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先做其它的题目,最后再做不会的题目,这样就可以节省时间,也不会打断孩子的思路。

另外,要多给孩子贴“正向标签”,及时指出孩子做的好的一面,比如:“今天注意力比昨天集中多了,玩东西的次数少了。”“今天又有进步,在做数学作业时,我看到足足有20分钟一直在认真做题,一点小动作也没有。”

正面挖掘,这样会激发孩子做得更好的动力。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孩子一定会变成一个沉着稳健和注意力集中的宝贝。这不仅能帮他完成写作业的任务,而且能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受益无穷。

57

自我中心:孩子不爱分享就是自私吗?

三四岁的孩子是不懂得分享,而不是不愿意分享,这不是个道德问题,而是个认识问题。

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很注重人格的培养。但是同时他们也发现,孩子似乎反其道而行,不懂得分享,别的小孩来家里玩,就明确告诉人家:“这些是我的玩具,你不许玩!”有的家长就批评孩子“自私”。

可是,“自私”这样一顶关乎道德的大帽子抛出来,只恐怕小小的孩子是顶不起。

首先来说,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自私”是正常现象,甚至是通向“分享”的必经之路,他们必须经由心智成长的历程,才能逐渐领悟、学会“分享”。

在孩子道德发展的研究方面,法国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是一位有突出贡献的先驱。通过类似的大量实证研究,皮亚杰发现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是互相对应和平衡发展的关系,这种认识能力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得到发展的。

他还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皮亚杰曾经和一个幼儿有过如下的一段交谈,非常有趣——皮亚杰:太阳会动吗?

幼儿:会动,你走它也走,你转它也转。太阳是不是也跟过你?

皮亚杰:它为什么会动呢?

幼儿:因为人走动的时候它也走。

皮亚杰:它为什么要走呢?

幼儿:在听我们说话。

皮亚杰:太阳活着吗?

幼儿:当然了,要不然它不会跟着我们,也不会发光。

孩子的自我中心,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局限性造成的,他根本意识不到别人会和自己有什么不同,因而不能替他人着想,不能关心别人、理解别人。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不是有意为之的。

看到这里,您可能已经明白了,三四岁的孩子是不懂得分享,而不是不愿意分享,这不是个道德问题,而是个认识问题。在这个年龄段,孩子正在建构自我意识和“所有权”

的概念:我、我的、我的东西。在他们心目中,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并没有意识到别人也有“我的”,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跟别人分享。

同时,他们尚未掌握“借”与“还”这种概念,不知道“借”出去的物品还能完璧归赵,而是片面地认为一旦离开手,就意味着永远消失。孩子只有认识到什么是“我的”,什么属于自己之后,才能逐渐意识到什么是他人的,把自己跟其它人的物品分开。

孩子要先弄清楚什么是“我的”,什么不是“我的”,而后才能在反复的社交活动中建立分享意识,逐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玩具、一块饼干就给孩子贴上“自私”这样的标签,并且充满焦虑和猜疑地想:“他怎么变成这样?”或者“这么自私长大之后怎么和人相处?”

有一个谈话节目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架飞机满载乘客,飞行途中没油了,可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他问一个参与做节目的孩子,你看这伞给谁用?孩子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给我自己用”。这时,台下一片骚动,很多观众窃窃私语:多么自私的孩子啊?

可是主持人没有着急,蹲下来耐心地问:“为什么呢?”

孩子满脸泪水,清晰地说道:“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后,回来救飞机上所有的人。”

这位主持人是一个善于倾听者,由于他的细腻,让大家看到了与自己最初想法截然不同的真相。所以,我们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倾听、理解、接纳他的想法,而不要先入为主地下结论。

着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相互给予彼此所需要的。有的人把这种交换叫作人际交往的互惠原则。

孩子对分享私人物品觉得为难是正常,不要强迫,也不能要求小孩什么都分享,把所有的玩具拿出来让小朋友无限玩。即使是大人,一旦对某样东西产生拥有感,也会非常不愿意放弃它。

其次,尽管孩子的分享意识等道德观念受到认识能力的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可以听其自然,而是要加以主动培养或引导。

小孩自己的东西他有权决定,分享是他的优点,不分享不是不对,抢别人东西才是不对。所以我们教他分享的好处,让他知道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以及自私的人很难交到朋友。

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他这方面的意识。

比如在他吃什么爱吃的东西时,大人可以和他开玩笑:“这么好吃的东西,能分给妈妈一点吗?”孩子还听到这样的要求,幼小的心里会斗争一下,等他终于下定决心时,“行,给你吧!”

这时,大人会说:“宝宝,真乖!妈妈不吃,宝宝自己留着吃吧。”但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大人应该愉快接受并表示感谢,而千万不可说:“最好吃的给宝宝吃”或者“这么好吃的东西,妈妈舍不得吃,专留给宝宝的”一类的话。

这种做法,是和对孩子的分享教育效果相抵消的。

妈妈问儿子:“今天早上我在食品橱里放了两块蛋糕,准备午餐时吃的,现在只剩下一块了。你说是怎么回事?”

儿子十分惊讶地回答说:“噢,里面太黑,我没有看见那一块。”

对于孩子的正确选择,全家人都鼓掌表示宝宝做得对,受到表扬,孩子也非常高兴,慢慢地就养成了分享的好习惯,在和小朋友玩的时候,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此外,还要有意地创造“分享”的情境。

在这方面,清代大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就十分清醒。他一向主张应把自己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平等对待:

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头肉乎!

在假日里,可以带孩子到亲友家去串门,请有小孩的同事、朋友带孩子到家里来做客,让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图书拿出来与小伙伴分享。当孩子要外出与其它小朋友一起玩时,鼓励他多带一些美食外出,分给别的小朋友一起吃,慢慢地他就会从这样的活动中体验到分享的乐趣。

此外,还可以定期举行“快乐收礼物”的家庭活动,比如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天。在这一天,每个人都要精心准备一份礼物,以抽签的形式,抽到谁,大家就都把礼物送给他,并且告诉对方礼物的含义,让大家体会到,送礼物和收礼物都是一件快乐的事。

58

防御反射:孩子爆粗口时该怎样批评?

爆粗口是一种人体内在机制,像汽车喇叭一样,实际上有多种功用。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你突然发现孩子学会了讲粗口,而且还很熟练。制止几次,却依然如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讲粗口,主要原因是他觉得能宣泄自己不满和愤怒的情绪。

美国马萨诸塞文科学院(MassachusettsCollegeofLiberalArts)的心理学家提摩西(TimothyJay)指出,“爆粗口是一种人体内在机制,像汽车喇叭一样,实际上有多种功用。借由粗口我们能宣泄愤怒、讶异,甚至表达包括幸福快乐在内的许多情感。”

有一位父亲领着几岁大的儿子去商店买零食,可是儿子迟迟地拿不定主意想要什么,父亲有些着急,对儿子说:“男子汉做事要干脆,想想平时爸爸是怎样做的?”

儿子眼前一亮,高声地叫了起来:“他X的,来一瓶二锅头!”

国外的一项研究也证明,当人受到外界强刺激的时候,粗口具有镇痛的功效。实验对象是一群大学生,研究人员把他们的手浸没在冰凉的水中,并计时看他们能忍耐多久。

在这个过程中,允许被试自由重复一句粗话,或是使用较中性文雅的用语。67名被试表示,在骂粗话的那一次中自己痛感较小,而且平均下来多坚持了40秒。

英格兰基尔大学(KeeleUniversity)心理学家理查德·史蒂文(RichardStephens)是这个研究小组的负责人,他认为:

“当感到疼痛时,人们大多有咒骂和爆粗口的反应。这里面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事实上我甚至鼓励这种行为。”

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史提芬·平克(StevenPinker)的支持。他在其着作《TheStuffofThought》中,对爆粗口的行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指出:

“我猜想这大概是防御反射的作用。当生物意外受伤或受限时,会爆发出某种突来的愤怒。这种愤怒多伴随生物发出的一种愤怒声音,以威吓攻击者。而脏话则正是这种防御反射的反应。”

史蒂文教授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比如挥锤砸到手指时,审慎地咒骂几句对镇痛还是有帮助的。但告诫说,这种好处并非一劳永逸。

有一个缺陷是,我们咒骂得越多,其功效也变得越弱。

到最后剩下的就只是这句咒骂本身了,而这几个词没有了人类附加的情感则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相应也无法再减轻任何疼痛。

由此可见,偶尔的粗口不过是缓解身心所受强烈刺激的一种反应。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美国有专家指出“讲粗口”

是“灵魂的止痛药”。

我们要理解,人始终是人,不可能时刻表现出超凡入圣的修为,遇着令人感到情绪激动的事情时,在积累了一定的情绪后,人都是需要藉着言语及行为将它宣泄出来的。

当孩子在生气、受挫折、失望时,也会偶尔讲粗口并表现得粗野无礼,不过通常这种极端的情绪不会持续得太久。

同类推荐
  • 最精彩的胎教胎教故事:准爸爸讲故事,准妈妈读童谣

    最精彩的胎教胎教故事:准爸爸讲故事,准妈妈读童谣

    本书包含了适合用爸爸慈祥、值得信赖的声音讲给宝宝听的,充满了诚实、勇敢、协作、趣味相关的胎教故事。打破了一直以来主要由妈妈为孩子读胎教读物的这一固有观念。准爸爸讲故事,准妈妈读童谣,同妈妈一起亲身经历胎教的这一过程,会对与孩子出生后的情感交流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 孩子健康成长的100个细节

    孩子健康成长的100个细节

    本书总结了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注意的100个细节,具体为:做人的16个细节、做事的15个细节、学习的26个细节、交往的16个细节、生活的27个细节等。每个细节的开头是点睛之笔,接着用经典故事做导引,并对故事进行深度解析,让孩子能更进一步认识细节的重要性。同时,每个细节后面都有一个“身体力行”板块,为广大的孩子提供了落实细节的具体指导建议,这些建议非常直观、切实可行、极具操作性。在很多细节的最后,还有“智慧背囊”和“小贴士”,不仅能让孩子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更能让孩子感受到每一个细节中所蕴含的不朽的智慧。
  • 巧妙地辅导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巧妙地辅导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的优劣,是衡量孩子基本素质的主要标准,也是通向未来成长之路的关键。优秀的父母,会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巧妙的辅导方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为孩子们未来人生奠定坚定的基础。本书告诉家长: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辅导孩子听课、作业为、复习与考试。它以生动的案例启迪家长,巧妙地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以实用独到的技巧方法,为广大家长教子成才献计支招。
  • 小学六年一定要陪孩子做的45件事

    小学六年一定要陪孩子做的45件事

    终日忙于工作的你,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与孩子已经渐渐疏离:你不再是孩子第一顺位的倾诉对象,你们之间有了看不见的隔阂,那个天真无邪的小毛头已经长成和你差不多高的“大人”了,隐隐的失落感会浮上你的心头……在韩国,有一位爸爸也在为同样的问题苦恼,但他决定通过努力重塑亲密的亲子关系。于是,他以“想跟孩子一起做的事情”为主题,对多位富有经验的教育专家及与自己有类似烦恼的朋友进行了采访,精粹出小学阶段一定要陪孩子做的45件事。有些事再不陪孩子做就来不及了!长大以前,孩子需要跟你共享欢乐时光,需要更多的时间跟你单独相处……请你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再忙也要做个好妈妈,陪伴才是给孩子的最好的教育!
  • 和女儿说的知心话

    和女儿说的知心话

    细心的妈妈或许早已发现女儿的变化,然而面对女儿的疏远,不少父母也慌了手脚;面对女儿的叛逆,不少父母也会觉得无所适从。妈妈有许多悄悄话儿想和女儿说一说,却难以启齿。因为女儿的疏离,慌张的父母更想紧紧地抓住女儿,却往往适得其反。
热门推荐
  • 下辈子只许和我在一起

    下辈子只许和我在一起

    “梦蝶,你是我最在乎的人,我岂会背叛你?”“舒离,从小到大你一直都是我最勇敢的骑士,只是这爱,今生,我没有办法给你回应。”“夜洛,你知道吗?我一直都喜欢你,不只是妹妹对哥哥的喜欢。可是,我只能选择离开,原谅我的自私,原谅我的冲动,原谅我的任性。如果可以,请不要等我回来,好吗?”“叶竹,再见。”
  • 寤寐悠思

    寤寐悠思

    他与她相遇在一个他不应在的地方,一曲终了,她纷旋落地,他一眼便认定她是他梦中的那个姑娘。或许,他们就这样生活在一起,但,事实远非如此……
  • 少女前线狂想曲

    少女前线狂想曲

    尘土之下,埋藏无数无名英雄的枯骨;遗迹之上,生者上演明争暗斗的角逐。穷尽漫长人生最传奇的一段,书写下战争默示录与人形启示录。
  • 马海春短篇小说选

    马海春短篇小说选

    本书收录了马海春发表的作品不过二十多篇,题材不算广,篇幅不长,情节也不复杂,但表现的却是一个关于人类生存境遇的大主题,有一种不怕交代不清结果不明的洒脱,一种让人思考、让人远望的大气。
  • 末世降临之死亡游戏

    末世降临之死亡游戏

    当末日来临,夏安然发现自己竟然重生了,回到了14岁时和同学被困在学校的时候,看她怎样改变过去吧。
  • 呆萌爸比精明娃

    呆萌爸比精明娃

    我是爸比捡回来的,他说那是个下雪的天气,所以叫我雪瑞。爸比也是个胆小鬼,每个打雷的夜晚他都要抱着我睡,还说是怕我害怕,我才不会怕那。尽管遇到自己喜欢的人,爸比也是胆小到不敢表白。爸比是个很可爱的人,也是个护短的人,他最护我了,他说:“我是他的宝贝,谁都不能比,哪怕是今后和他共度一生的人也不能和我比。”所以我最爱爸比了。我知道我不是爸比的孩子,可是我没有想到爸比会是我的舅舅,所以爸比也是个好会撒谎的男人。他骗过了好多好多人。爸比还有好多缺点,比如不爱洗脚,吃饭总不在桌子上,总熬夜游戏,哪怕他的工作没有做完。还有好多好多。可是他做的这些他一点也不让我做,所以爸比还是个自私的人,嘿嘿,对吧。
  • 念空

    念空

    一个本不爱交集,内向,懦弱的年轻人,却因为突如其来的力量,使他的生活轨迹变的不再寻常。他会怎样一步一步完成人生的转变,怎么有足够的力量保护他心爱的女孩,怎样的站在金字塔的顶端,看尽红尘。让我们拭目以待!!!
  • 重生后的小日子

    重生后的小日子

    方小菲,一个小学美术老师,重生后努力过上自己的幸福生活。不要渣男,认真工作,争做白富美的上进女青年。
  • 谁言独拒霜

    谁言独拒霜

    后来我时常在想,如果我那一天没有偷偷跑下山,那么一切会不会变的都不一样。我还是那山野之中不懂世事的小妖,他依旧是九重天外不问世事的上神。我从来不后悔我爱过,只是后悔让他爱上。
  • 懒懒勾人魂:祸世神魔妃

    懒懒勾人魂:祸世神魔妃

    她是杀手界的神话,一朝穿越,竟成了人人喊打喊骂的灾星。本想低调做事,奈何炮灰太多,在送走了第N批找茬的后,某女终于拍案而起,“特么的,老虎不发威当我是hellokitty呀!”师徒篇——雪峰之上,谪仙般的身影立于山尖,男子身后站着一个狡黠如狐的倾颜少女,男子对少女说道,“跳下去,今天的训练就到此为止。”闻言,少女抽了抽嘴角,你特么的是在逗她!这么高,不死都是我运气好到报表了,还让我自己跳下去!师父你在玩我呢!?皇族篇——某男懒懒的卧在软榻上,嘴角勾起一抹邪肆的笑容,望向房梁的位置,道,“原来小瑾儿还喜欢当梁上君子啊!”某女无语望天,说好的谪仙呢,你还我高冷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