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37700000016

第16章 隋与唐前期的莫高窟艺术(2)

《弥勒经变》的佛经依据是《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成佛经》,前者讲述弥勒上生兜率天宫为天人说法,后者则宣扬弥勒下生人间普度众生。隋代出现的《弥勒经变》多以《上生经》为依据,构图比较简单。唐代则多用《下生经》,或将两经结合画于一壁,上部表现天宫,下部展现弥勒净土的种种美好景象,如山喷香气,地涌甘泉,雨泽应时,树上生衣,一种七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罗刹扫地,龙王洒水,人寿八万四千岁,女子五百岁出嫁,老人安然入墓等等,与西方净土同样美好诱人。

《东方药师经变》以《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和《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为依据,描绘东方药师净土的圣景,也是殿宇灯树相间,歌舞管弦不休,宣扬只要一心奉佛,就能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苦难,远离恶浊尘世,亲赴净土享受无尽快乐。

这3种净土变和《观无量寿经变》中的净土画面都是极力宣扬佛国净土的美妙快乐,以眩诱招徕信徒。其他几种经变则多用说教来劝导众生。

《法华经变》以《妙法莲华经》为底本。隋时多以经中的《序品》《譬喻品》《普门品》为据。唐代又进行了扩充,形成了以佛和《序品》为中心,其余各品环绕四周的构图形式。其中《化城喻品》讲述一行人赴远方取宝,走到半路便因困乏劳累而想退缩。佛遂以神通力变化出一座城池,指点给众人看,众人一见立即狂奔而去,但见城内屋舍俨然,贮藏丰满,便想长住城中,不再前行。这时佛又用神力化去城池,让众人仍抛宿于荒漠,并教导他们化城仅仅是暂时修养的地方,不能留恋,而应继续精进寻求宝物。众人受此点化,顿时开悟。

《法华经变》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品是《普门品》,颂扬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慈悲仁厚的神通法力和菩萨心肠,画面生动曲折,贴近现实,备受观者喜爱。随着观音信仰的盛行,唐前期这一品渐渐独立成幅,发展成了《观音经变》,单独描绘观音救济八难的情景,和观音为适应众生不同机缘而变现的33种应身,这种渲染使观音深入到了社会的各界各层,更令人亲近敬爱。

《维摩洁经变》隋朝就已出现,一般画于正龛帐门两侧,文殊与维摩相对而坐,是补壁性质的装饰图案。唐代《维摩洁经变》画幅增大,至贞观年间就已变成了整壁的结构。画中维摩舒适地坐在方帐内,手执崖尾,神态自然舒展,似正在高谈阔论,充分显示了他机智善辩的性格。相对的文殊菩萨则端坐于狮子宝座上,神情庄重,不苟言笑,一派大士风范。身旁随从听法的众人神态各异,体貌迥别,烘托出问疾论难场面的宏大。

《涅盘变》以《大般涅盘经》等为依据,描绘释迦牟尼涅盘前后的种种情景,如释迦临终说法,舍利弗先佛人灭,释迦右胁而卧,佛母下天听法,众弟子举哀礼佛,八王兴兵争舍利,起塔供养等情节。与涅盘像相比,《涅盘变》表现了更加丰富的内容。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修建的第322窟和前面已经提到的大历年间开凿的第148窟中的《涅盘变》都是唐前期的杰作,尤其是第322窟中的《八王争舍利图》形象地再现了西域古战场的肃杀氛围。

以上所述,仅仅是隋与唐前期经变画中较有代表性的几种,其他还有《报恩经变》《劳度叉斗圣变》等。

盛唐时期开凿的第323窟中的壁画内容比较特殊,窟中南北两壁上集中了8幅佛教史迹画,每一画幅旁又都有榜题点明内容。其中既有释迦牟尼晒衣、阿育王拜塔等域外佛教故事,更有发生在中国,或据说是发生在中国的佛教史迹故事。如张骞出使西域问佛名号、康僧会浮海建康传教、西晋吴淞江石佛浮江、东晋杨都高惺得金像、佛图澄神异变幻、昙延法师隋时祈雨等。这些故事备述西汉至隋历代帝王的奉佛事迹,既有真人真事的影迹,也有好事者的杜撰。画家们描绘这些史迹画的意图在于抬高佛教地位,扩大佛教影响。另外,本窟东壁上的戒律画也很有特色,它将戒律的主要内容逐条图解,在石窟艺术中是不多见的。

隋与唐前期的供养人画像也有了很大发展,超越了早期单纯表示供养人虔诚敬佛的阶段,在表现其奉佛的同时还着力渲染了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家族势力,因而这一时期的供养人不仅画于壁面下部,还常绘于雨道两侧,而且越画形象越大,越画装饰越繁丽。第130窟中天宝年间画的晋昌郡太守乐庭壤全家供养像已高等身量,其北壁绘以乐庭壤为首的男供养人,穿着官服,挺身束带,呈上层官吏状貌,南壁则是以乐夫人太原王氏为主的女眷,体态丰满,服饰鲜丽,堪称一幅优美动人的仕女图,并不亚于其他传世佳作。

隋与唐前期的装饰图案花样繁多,美不胜收。其中最主要的装饰是对窟顶藻井的彩饰,一般都以覆莲为主,四周镶嵌层层花边,最外层缀饰彩铃和彩带,这样描绘出的华盖藻井庄重华丽,与窟中四围的壁画、塑像,及地上铺漫的莲花砖相配,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佛国圣境。

隋代第407窟的三兔莲花飞天华盖式藻井是一个绘饰非常成功的例证。这一彩绘藻井结构严谨,色彩浓丽,造型极具新意。其最外层是花纹细密的边框和流苏,边框内是向右飞旋的八身飞天和飞天们抛撤的天花,再向里是数瓣饱满的覆莲,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花心中是三只飞奔的兔子,三兔互相追逐,兔耳自然搭构成封闭的三角形,画面上仅绘出了三只兔耳,但人们单独观赏每只兔子时却都有一兔双耳的感觉,画家们巧妙地利用了人们视觉的变化,使这一构图既简洁明快,又完整优美。三耳形成的三角形与圆形的花朵和方形的边框相映衬,突破了以往同一几何图形层层套叠的形式,令整个图案富于变化,自由活泼。同时飞奔的兔子和浮游的飞天又造成了旋动之美,与丰厚的花瓣和细密稳定的边框花纹相对,动静结合,疏密得当。这一藻井,特别是其三兔三耳的造型设计构思奇巧,匠心独运,是莫高窟装饰图案中的非凡杰作。

除藻井外,举凡龛楣、莲座、背光、衣裙及壁画之间的连接部大都画有大量装饰图案。适应这种需要,这一时期的图案纹样种类繁多,并且在不断变化翻新。仅植物致和几何纹就有:莲荷纹、葡萄纹、石榴纹、茶花纹、卷草纹、团花纹、宝相花纹、方胜纹、回纹、菱纹、连珠纹、垂鳞纹、云头纹、垂角纹、游龙对风纹、化生飞天纹,以及绫锦花纹等近二十种。

在唐代敦煌壁画中还有一项突出的艺术成就很值得称道,这就是飞天的塑造。飞天形象本是与莫高窟艺术同时产生的,经过十六国北朝的发展,至隋代已非常流行,出现了清秀型和条丰型两种不同脸型,人体比例更加匀称,发髻衣饰更加美观。迨至唐代,飞天的形象既已臻完美,丰润浩丽,俊俏轻盈的飞天随处可见。敦煌的飞天造型独特,既不像西方天使那样背生双翼,也不同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羽人,其上下飞舞,婉转自如的动态主要靠拖曳身后,迎风飘动的衣带来表示。这两条彩带轻软柔滑,飘飘洒洒,能令飞天自由邀翱于蓝天白云之间,奉花献舞于神佛菩萨之侧,其灵动飘渺,雅逸怡人的风姿,和云气飞花所创造的美好意境让观者爱怜不止,更加欣羡佛国天界的妙乐欢愉。莫高窟壁画中共有飞天四千多身,形态最优美动人的多集中于唐前期,如初唐第321窟主室西壁龛顶南(左)侧的两身飞天,体态婀娜,素手纤凝,双臂双足丰柔圆润,飞天身着贴体长裙,身下彩云承胸,绕身的彩带随飞天的悠然下飞自然后曳,流动飘逸,已达飞天创造的最高境界。

隋与唐前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都居于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其艺术水平之高也同样令邻国赞羡。隋唐艺术家们在灵活运用中国传统艺术技法的同时,博采其他民族艺术之长,使敦煌石窟艺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统一全国之前隋朝只拥有半壁江山,因而隋初的莫高窟艺术较多地继承了北朝传统。至统一之后,南北方佛教和佛教艺术交互影响,南朝画风开始进入莫高窟。

唐朝建立后,大一统的政治局势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位居丝路要冲的敦煌接纳了东来西往的文化使者,自然广取各地精华,形成了既有本地特色,又与全国的审美时尚相一致的艺术风格,并使莫高窟艺术发展至峰巅。

处于高峰期的莫高窟艺术在内容表现及形象塑造上都与蓬勃向上的盛唐气象相适应。

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灾难重重,因而早期的莫高窟艺术多是宣扬忍辱牺牲,累世修行,几乎是利用现实的苦难威逼群众皈依佛法,以求死后能得到庇护。

隋唐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苦行清修已不再能感动观者,人们追求向往的是天国的欢乐和现世的幸福。适应前者的需要,莫高窟中出现了大量净士銮,开始改用佛国的空幻的美妙来吸引信徒;适应后者的则是宣扬只要一心向佛,甚至只要口称“阿弥陀佛”

便能达至彼岸的《药师变》和《阿弥陀佛经变》的反复描绘。成佛的难度越降越低,成佛的速度越变越快,善男信女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必忍受痛苦便可修证佛果,甚至像维摩洁那样家资巨富,妻妾成群,时常出人花楼酒肆,光顾妓院娟馆的享乐无度的居士也能位列仙班,教化众生。如此信佛确是“但受诸乐,无有众苦”,信徒们自然欣然接受。

除内容上的契合外,在形象塑造上这一时期的莫高窟艺术也深受大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影响,彻底摈弃了病态美而渲染健康之美,绘塑的人物皆是丰盈润泽,健硕强壮,就连装病的维摩洁都是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其敏哲睿智、雍容大度的仪态正是盛唐风范的体现。

隋与唐前期十分重视装饰美,用色多浓郁华丽,与早期的古朴沉稳恰成对比。这时的艺术家们偏爱富丽堂皇、典雅庄重而又潇洒活泼的艺术效果,刨作出的艺术品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是煌煌大唐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在艺术领域中的反映。

同类推荐
  • 九成宫雅集

    九成宫雅集

    麟游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在我国最早的《诗经》中,就有多处关于杜水、漆水流域民生的描写。从秦时设县制以来,各种文化现象普遍盛行,特别是隋唐两朝四帝十九次驾幸九成宫避暑消夏,历时83年时间,麟游一度成了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唐代王维、杜甫、李商隐等诗词泰斗,随帝王临幸九成宫,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到了宋元明清,麟游都有文人雅士莅临,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佳作。可以说,麟游县的历史,是一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是我国诗词文化的缩影。
  • 《弟子规》四十讲

    《弟子规》四十讲

    本书是蔡礼旭老师最经典的演讲集。蔡礼旭老师通过讲解四十集的《弟子规》,帮我们找到了人生不幸福的根源所在。我们只有在家庭生活中落实五伦大道,真诚地反省自己,才能扭转命运,过上和谐平安的生活。
  • 幽处满茶烟(上下册)

    幽处满茶烟(上下册)

    品茶,是一种生活方式,爱茶的人,内心都不会太浮躁,当你推开茶馆的门,你就开始了修炼。从古今茶人到名茶轶闻,从茶馆风貌到人生百态,本书是茶友了解茶文化的绝佳读本。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爱国爱民(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爱国爱民(中)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本套书选编了《易经》《老子》《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了凡四训》《唐诗三百首》《宋词j三百首》等十二本文化经典书籍。《易经》和《老子》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和《了凡四训》告诉读者做人的基本礼仪和智慧,《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让读者体会中国语言的优美和博大精深。全套书配有注释、译文和鉴赏,让读者更容易读懂,非常适合对我国经典文化了解不深的读者,能让读者对书的思想和文字有更深入的理解,帮助读者快速读懂我国的传统文化。
热门推荐
  • 宠妻无度,王爷你爸妈知不知道

    宠妻无度,王爷你爸妈知不知道

    穿越最倒霉的不是什么父不爱母不再贱女天天来捣乱,是他妈的灵魂受伤被困在一个可怜的孩子身上,尼玛他们好歹还能动,而她只能乖乖的在这孩子身体中做个植物人,尼玛好不容易能控制身体了,大半夜还碰到个变态的男人,我们有仇么!!盯着我看半天一句话不说,大爷,大晚上你盯着个女人看了足足半个时辰,这样真的好么,你这样你爸妈知道么。
  • 狼牙弓

    狼牙弓

    佛曰六道轮回,千百年前,修罗降生人间,一番历练后离去。到北宋,生于武将之家的成林成章两兄弟与远房表妹钟宁一起生活,而成章却逐渐发现自己异于常人的体质,经历种种苦难之后成章发现了修罗的秘密,并得到了修罗遗存于世的兵器。就在他自得于世之时,陡然发现自己完全陷入了另一个巨大的骗局之中,从而开始了更为离奇的经历......
  • 野性小村官风云往事

    野性小村官风云往事

    讲述了一段故事,一段往事,一段真实的故事
  • 那年我们二十一

    那年我们二十一

    在最初的起点,你那清秀的面容,如同温暖褶皱的花叶。那年,我们刚好......
  • 地师鬼藏

    地师鬼藏

    真正的地师,能一眼千年,重现地理变化。发丘印,摸金符,护身不护鬼吹灯,卸岭甲,搬山牌,分金镇海素衣命。竖葬坑,匣子坟,搬山卸岭绕道走,窨子棺,青铜椁,八字不硬勿近前。他叫李青山,低着头弯着腰,狠狠的撞进古墓里。从此他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诡秘惊奇,解开了一个个亘古久远的古藏谜题。这个故事,要从他还是一个十八岁小神棍的时候说起……
  • 秦时明月之地府重现

    秦时明月之地府重现

    人的一生也只是在生死中轮转,乱世中变得更加简单你死我生我生你死。不该存在的地府在现,那这个世界又该掀起这样的波澜!本书QQ群169264690,有兴趣的可以加一下,是我自己创的群!
  • 明月照天涯之逍遥女魔头

    明月照天涯之逍遥女魔头

    苏小月平时也就是喜欢喝个小酒,然后有一天喝醉了,然后就穿越了……“妖女!今日我要与你大战三百回合,定要将你X¥#*¥@**,替天行道!”一精赤着上半身,线条俊美的男子,情绪激动的握拳道。“你,你且慢,让我醒醒酒先~~”苏小月。“妖女!去史吧!”精壮男。……噼里啪啦,啪啪啪,嘎吱嘎吱,当当当,咚咚咚,等等一系列象声词……一盏茶后,苏小月呃出了一个酒嗝,一脚将那男人踢下了床,趴在床头口齿不清的迷糊道,“你呀~又输了~~”
  • 无字拼图2

    无字拼图2

    女主角欧阳桀生日当天许下无厘头的愿望后,次日醒来发现居然愿望一一实现。自己已经处于一个满是动漫人物的世界里。邻居是上杉达也,同学是藏马、F4……跳进食骨井就能跑去和犬夜叉杀妖怪,要不就是和安倍晴明一起看夕阳。与众多大名鼎鼎漫画人物一起经历各种千奇百怪的突发事件,也与各类美型帅哥发生梦幻暧昧的感情。
  • 挽清情

    挽清情

    挽清情,婉清情。想挽回的情,也是苏婉清的情。可是,萧睿瑾不知道,有些情,有些事,对于苏婉清来说,是抛出去的水,覆水难收。重归而来苏婉清,是为复仇而来,也只为复仇而来。这一辈子,苏婉清不欠萧睿瑾什么。而萧睿瑾欠苏婉清的,她会一点一滴全都要回来。可是,这一辈子,有一个人,苏婉清也只能永远欠着了。那个为她抛弃一切和付出一切的晏安。晏安的情,苏婉清怎会不知?只是这世间有一种执着,就像她于萧睿瑾;这世间还有另一种执着,就像晏安于她。爱恨是双生,可又有谁知道,执着亦然。挽清情,终究是谁,能坚守那一份执着,挽回苏婉清的情............
  • 忆羽思渊

    忆羽思渊

    此恨死生不复见此情来世长决绝...为情不惜入军营,一朝被人陷害满门抄斩。被救又深陷魔教,昔年侯府小姐沦为无情杀手。一步步调查当年真相,发现相思之人是灭门的原因...由爱生嗔,由爱生恨,由爱生痴,由爱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