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12900000016

第16章 卷十四(十七则)(1)

尹文子

【原文】

《汉·艺文志》名家内有《尹文子》一篇,云:“说齐宣王。先公孙龙。”刘歆云,“其学本于黄、老,居稷下,与宋钘、彭蒙、田骈等同学于公孙龙。”今其书分为上下两卷,盖汉末仲长统所铨次也。其文仅五千言,议论亦非纯本黄、老者。《大道篇》曰:“道不足以治则用法;法不足以治则用术,术不足以治则用权;权不足以治则用势;势不足则反权。权用则反术;术用则反法;法用则反道;道用则无为而自治。”又曰:“为善使人不能得从,此独善也。为巧使人不能得为,此独巧也。未尽善巧之理。为善与众行之,为巧与众能之,此善之善者,巧之巧者也。故所贵圣人之治,不贵其独治,贵其能与众共治;贵工倕之巧,不贵其独巧,贵其能与众共巧也。今世之人,行欲独贤,事欲独能,辩欲出群,勇欲绝众。独行之贤,不足以成化;独能之事,不足以周务;出群之辩,不可为户说;绝众之勇,不可与正陈。凡此四者,乱之所由生。圣人任道、立法,使贤愚不相弃,能鄙不相遗,此至治之术也。”详味其言,颇流而入于兼爱。《庄子》末章,叙天下之治方术者,曰:“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钘、尹文闻其风而悦之,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其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盖亦尽其学云。荀卿《非十二子》有宋钘,而文不预。又别一书曰《尹子》,五卷,共十九篇,其言论肤浅,多及释氏,盖晋、宋时衲人所作,非此之谓也。

【译文】

《汉书·艺文志》名家类有《尹文子》一篇,说他曾“游说齐宣王,早于公孙龙”。刘歆说:“尹文子的学术渊源黄、老之道,为稷下学士之一,与宋钘、彭蒙、田骈等同学于公孙龙。”今所存《尹文子》一书,分为上下卷,为东汉末年仲长统所编排。其书仅有五千字,其中的议论并不是纯本于黄、老之道。《大道篇》说:“道不足则用法治;法不足则用术治;术不足则用权治;权不足则用势治;势不足则反过来用权。权治不行反过来用术;术治不行反过来用法;法治不行反过来用道;道治不行则无为而自治。”又说:“所为善,而别人无以仿效,此为独善。所为巧,而别人无从仿作,此为独巧。但这都是不懂善巧之理。为善,就是要使众人仿效,为巧就是要使众人都能仿作,这才是善中最善的,巧中最巧的。因此推崇圣人的治国之道,不是推崇他本身的治理,而是推崇他与众人的共治;推崇工匠的技巧,不是推崇他个人的技巧,而是推崇他与众人共巧。今世之人,品行希望独贤,做事希望独能,辩论希望超群,勇猛希望绝众。独行之贤,不足以教化天下;独能之事,不足以益及众务;超群之辩,不可以挨户进行告谕;绝众之勇,不可在阵势上发挥作用。凡此四者,乃是变乱产生的根源。圣人任道、立法,使贤愚不相弃,能鄙不相遗,这才是至治之术。”详细品味其言,觉得与墨子的兼爱思想颇相吻合。《庄子》末章叙述天下之研究学术与治国之道的人,说:“不为习俗所累,不受外物的矫饰,不苟合于人,不违逆于众。愿天下安宁,让百姓平安生活下去。别人和自己都具备养生的条件,便知足而止了。以此剖白心迹,古代的道术有在于这方面的。宋钘、尹文闻其要旨后很高兴,作了一顶华山一样的帽子以表明自己的心迹。即使天下不赞同,他们仍然要坚持而不舍弃。他们为别人考虑太多,为自己考虑太少。”庄子所说的大概是尹文子的全部学说。荀卿有《非十二子》,其中说到宋钘,而未涉及尹文子。他又有另一本书《尹子》,五卷,共十九篇,其言论很肤浅,很多涉及佛教,大概是晋、宋时期的僧人所作,不是先秦的尹文子。

帝王训俭

【原文】

帝王创业垂统,规以节俭,贻训子孙,必其继世象贤,而后可以循其教,不然,正足取侮笑耳。宋孝武大治宫室,坏高祖所居阴室,于其处起玉烛殿,与群臣观之。床头有土障,上挂葛灯笼、麻蝇拂。侍中袁岂页因盛称高祖俭素之德,上不答,独曰:“田舍翁得此,已为过矣!”唐高力士于太宗陵寝宫,见梳箱一、柞木梳一、黑角篦一、草根刷子一,叹曰:“先帝亲正皇极,以致升平,随身服用,唯留此物。将欲传示子孙,永存节俭。”具以奏闻。明皇诣陵,至寝宫,问所留示者何在?力士捧跪上,上跪奉,肃敬如不可胜,曰:“夜光之珍,垂棘之壁,将何以愈此?”即命史官书之典册。是时,明皇履位未久,厉精为治,故见太宗故物而惕然有感。及侈心一动,穷天下之力不足以副其求,尚何有于此哉?宋孝武不足责也,若齐高帝、周武帝、陈高祖、隋文帝,皆有俭德,而东昏、天元、叔宝、炀帝之淫侈,浮于桀、纣,又不可以语此云。

【译文】

帝王创业后,欲世代相传,规劝子孙节俭,然而,只有当他们的子孙比较贤明时,才可以遵从前辈的教诲,否则正是自取侮辱与嘲笑而已。南朝宋孝武帝大治宫室,将高祖刘裕所住的卧室拆毁,将在其卧室处起造玉烛殿。孝武帝与群臣去即将拆除的高祖卧室观看,发现床头有一道土障,上面挂着葛条编制的灯笼,以及用麻做的驱蝇的掸子。侍中袁岂页因此盛赞高祖的俭朴之德,孝武帝不回答,独自说:“田舍翁用这些东西,已经过份了!”(刘裕出身农民,故其孙孝武帝称他为田舍翁。)

唐朝高力士在太宗陵的寝宫中,见到梳箱一只,柞木梳一把,黑色篦子一把,草根刷子一把,感叹说:“太宗皇帝亲自匡正了为帝王的准则,致使天下一片升平景象,而他的随身服用,只留下了这些物品。打算传示子孙,永远保存节俭的本色。”将这些物品报告给唐玄宗。唐明皇来到寝陵,至寝宫,问太宗遗留的物品何在?高力士捧来跪着献给明皇,明皇亦跪着接受,肃然起敬,无以复加,说:“珍贵的夜光宝珠,垂棘的稀世宝玉,怎能与此相比?”随即命令史官写进典册之中。当是时,唐明皇即位未久,励精图治,因此看见太宗故物而触及心灵。到后来奢侈之心一动,穷天下的财力也不能满足他的需求,哪里还会想起太宗的遗物呢?

宋孝武帝这种人不足指责,像齐高帝、周武帝、陈高祖、隋文帝等都有节朴之德,而东昏侯、天元、陈叔宝、炀帝的奢侈,比桀纣尤甚,更不可以提什么节朴之德了。

用计臣为相

【原文】

唐自贞观定制,以省台寺监理天下之务,官修其方,未之或改。明皇因时极盛,好大喜功,于财利之事尤切,故字文融、韦坚、杨慎矜、王钅共,皆以聚敛刻剥进,然其职不出户部也。杨国忠得志,乃以御史大夫判度支,权知大府卿及两京司农太府出纳,是时,犹未立判使之名也。肃宗以后,兵兴费广,第五琦、刘晏始以户部侍郎判诸使,因之拜相,于是盐铁有使,度支有判。元琇、班宏、裴延龄、李巽之徒踵相蹑,遂浸浸以他官主之,权任益重。宪宗季年,皇甫镈由判度支,程异由卫尉卿盐铁使,并命为相,公论沸腾,不恤也。逮于宣宗,率由此涂大用,马植、裴休、夏侯孜以盐铁,卢商、崔元式、周墀、崔龟从、萧邺、刘瑑以度支,魏扶、魏谟、崔慎由、蒋伸以户部,自是计相不可胜书矣。惟裴度判度支,上言调兵食非宰相事,请以归有司,其识量宏正,不可同日语也。

【译文】

唐朝自太宗贞观定官制,以省、台、寺、监等机构处理天下各项事务,政府制订了具体方案,以后没有修改过。唐明皇时国家极盛,他本人又好大喜功,对钱财之事尤为关切,故此宇文融、韦坚、杨慎矜、王钅共,都以聚敛刻剥而得以进用,但他们的职务不出户部。杨国忠得志,以御史大夫的身份兼任判度支,暂代太府卿及两京司农太府出纳,当时还没有立判使之名。肃宗以后,兵兴费用增多,第五琦、刘晏开始以户部侍郎判诸使,接着又被拜为宰相。于是盐铁有使,度支有判。元琇、班宏、裴延龄、李巽之辈又步其后尘,于是逐渐用其他官员主管财赋,权任日益为重。宪宗末年,皇甫镈由判度支,程异由卫尉卿盐铁使,并同时被任命为相。公众舆论大哗,但皇

帝不予理会。及至宣宗,宰相多由此途而得。马植、裴休、夏侯孜以盐铁使,卢商、崔元式、周墀、崔龟从、萧邺、刘王彖以度支使,魏扶、魏谟、崔慎由、蒋伸以户部长官为宰相,自是以后,计相不可胜数。惟裴度判度支,上书说调兵食非宰相的事,请将此职权归于有关部门。裴度的识量正直久远,与其他人相比,不可同日语啊!

州县牌额

【原文】

州县牌额,率系于吉凶,以故不敢轻为改易。严州分水县故额,草书“分”字,县令有作聪明者,谓字体非宜,自真书三字,刻而立之。是年,邑境恶民持刃杀人者众,盖“分”字为“八刀”也。徽州之山水清远,素无火灾,绍熙元年,添差通判卢瑢,悉以所作隶字,换郡下扁榜,自谯楼、仪门,凡亭榭、台观之类,一切趋新,郡人以为字多燥笔,而于州牌尤为不严重,私切忧之。次年四月,火起于郡库,经一日两夕乃止,官舍民庐一空。

【译文】

州县的牌额,系之于吉凶,因此不敢随便更改。严州分水县(今浙江西部,并入桐庐县)的旧牌额是个草体的“分”字,县令中有个自作聪明的人,以为字体不合适,自己写了三个楷体字,镌刻后挂起来。不料当年县里持刀杀人的案子显著增加,这时人们才明白过来,原来正楷体“分”字由“八刀”组成的。将分字写成正楷,凶杀案就增多了。徽州(今安徽歙县)的山水清悠远秀,向无火灾。宋光宗绍熙元年,添差通判卢瑢,将自己所书写的隶书字,更换本郡所有的牌扁,如城门上的谯楼、仪门,以及亭榭、台观之类,一切换成他的新隶书字。郡人认为卢瑢的字多燥笔,所书写的州牌

尤其不庄重,私下里都很担忧。第二年四月,郡中仓库起火,烧了一天两晚才熄灭,官舍、民居焚烧一空。

卢知猷

【原文】

唐之末世,王网绝纽,学士大夫逃难解散,畏死之不暇。非有扶颠持危之计,能支大厦干将倾者,出力以佐时,则当委身山栖,往而不反,为门户性命虑可也。白马之祸,岂李振、柳粲数凶子所能害哉?亦裴、崔、独孤诸公有以自取耳。偶读《司空表圣集·太子太师卢知猷神道碑》,见其什于僖、昭,更历荣级,至尚书右仆射,以一品致仕,可以归矣。然由间关跋履,从昭宗播迁,自华幸洛,天祐二年九月乃终,享年八十有六,其得没于牖下,亦云幸也。《新唐书》有传,附于父后,甚略,云:“昭宗为刘季述所幽,感愤而卒。按昭宗以光化三年遭季述之祸,天复元年反正,至知猷亡时,相去五年。《传》云:“子文度,亦贵显。”而碑载嗣子刑部侍郎膺,亦不同。表圣乃卢幕客,当时作志,必不误矣。《昭宗实录》:“光化四年三月,华州奏,太子太师卢知猷卒。以刘季述之变,感愤成疾,卒年七十五。”正与《新唐·传》同。盖唐武、宣以后诸录,乃宋敏求补撰,简牍当有散脱者,皆当以司空之碑为正。又按是年四月改元天复,《旧唐·纪》:“十一月,车驾幸凤翔。朱全忠趋长安,文武百僚太子太师卢知猷已下出迎。”又为可证。《宰相世系表》:“知猷生文度,而同族曰渥,渥之子膺,刑部侍郎。”二者矛盾如此。

【译文】

唐朝末年,王纲坠坏,学者士大夫四散逃难,惟恐遭遇不幸。那些缺乏扶危定倾之计,没有能力支撑起即将倾倒的大厦的人,不能挽救时艰的人,只能逃往山林,隐居不出。为自己和家人的性命考虑,这也是无可指责的。白马之祸(朱温在今河南滑县的白马驿杀害三十余名朝官,投尸于黄河的事件),难道只是李振、柳璨等凶徒唆使的结果吗?其实是宰相独狐损、裴枢、崔远等人自取其祸。偶然读了《司空表圣集太子太师卢知猷神道碑》,见他仕官于僖宗、昭宗时期,逐级荣升,最后担任尚书右仆射,以一品官退休,完全可以回家颐养天年。然而他却长途跋涉,跟随昭宗逃亡避难,先奔华州,又赴洛阳,至昭宗天祐二年九月才辞世,享年八十六岁。得以死于室中,也算是很幸运的了。《新唐书》有卢知猷传,附在他父亲的传后,甚为简略,说:“昭宗被刘季述所囚,卢知猷十分气愤,以致发病身亡。”据查昭宗以光化三年遭遇刘季述之祸,天复元年复位,至卢知猷死时,相去已五年。而本传说:“猷子云度,亦贵显。”而神道碑载知猷嗣子为刑部侍郎卢膺,与本传不同。作神道碑的表圣,是卢子猷的幕僚,当时人写碑文,必定不会有错。《昭宗实录》记载;“光华四年三月,华州上奏,太子太师卢知猷卒。以刘季述之变乱,感愤成疾,死年七十五岁。”正好与《新唐书》记载相同。大约唐武宗、唐宣宗以后的实录,是北宋人宋敏求补写的,档案材料难免有脱散遗漏的地方,故应当以司空表圣写的碑文为准。又按光华四年四月,改元天复,《旧唐·纪》载:“十一月,皇帝到了凤翔,朱全忠直奔长安保驾,文武百官暨太子太师卢知猷以下出来迎接。”又可以作证。《宰相世系表》载:“知猷有儿子叫文度,被同族人叫作渥,渥之子膺,刑部侍郎。”二者矛盾如此。

忌讳讳恶

【原文】

《周礼·春官》:“小史诏王之忌讳。”郑氏曰:“先王死日为忌,名为讳。”《礼记·王制》:“太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注云:“讳者先王名,恶者忌日,若子卯。恶,乌路反。”《左传》:“叔弓如滕,子服椒为介。及郊,遇懿伯之忌,叔弓不入。”懿伯,椒之叔父,忌,怨也。“椒曰:公事有公利无私忌,椒请先入。”观此乃知忌讳之明文。汉人表疏,如东方朔有“不知忌讳”之类,皆戾本旨。今世俗语言多云“无忌讳”及“不识忌讳”,盖非也。

【译文】

《周礼·春官》:“小史宣告先王的名讳禁忌。”郑玄注释说:“先王死日为忌,名字为讳。”《礼记·王制》:“太史主管一切礼仪,执掌文书简策。把忌讳的日子、名称等内容记载下来。”注解说:“先王的名字为讳,先王的死日为恶。”《左传》载:“叔弓去使滕国(今山东滕县),儿子服椒为副使。到了滕城郊区,恰逢懿伯的忌日,叔弓不入城。懿伯,为服椒的叔父,‘忌’是埋怨的意思。”服椒说:“公家之事只考虑公家的利益不考虑私忌,我服椒请求先入城。”观此乃可以知道春秋对忌讳已有明确规定。汉代人的上表奏疏,如东方朔有“不懂忌讳”之类的话,都是与原文本意相违的。当今世俗语言中多说“无忌讳”以及“不识忌讳”,也都是不正确的。

陈涉不可轻

【原文】

扬子《法言》:“或问陈胜吴广,曰:‘乱。’曰:‘不若是则秦不亡。’曰:‘亡秦乎?恐秦未亡而先亡矣。’”李轨以为:“轻用其身,而要乎非命之运,不足为福先,适足以为祸始。”予谓不然。秦以无道毒天下,六王皆万乘之国,相踵灭亡,岂无孝子慈孙、故家遗俗?皆奉头鼠伏。自张良狙击之外,更无一人敢西向窥其锋者。陈胜出于戍卒,一旦奋发不顾,海内豪杰之上,乃始云合响应,并起而诛之。数月之间,一战失利,不幸陨命于御者之手,身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项氏之起江东,亦矫称陈王之令而度江。秦之社稷为墟,谁之力也?且其称王之初,万事草创,能从陈余之言,迎孔子之孙鲋为博士,至尊为太师,所与谋议,皆非庸人崛起者可及,此某志岂小小者哉!汉高帝为之置守家于砀,血食二百年乃绝。子云指以为乱,何邪?若乃杀吴广,诛故人,寡恩忘旧,无帝王之度,此其所以败也。

【译文】

同类推荐
  • 占鳌

    占鳌

    九月的天空灰蒙蒙的,打远处吹来的风带着潮湿,吹起幽幽的海河水,拍打着岸边哗哗的响着,眼见这天似乎就要下起雨来。昏黄的路灯下,华庭夜总会,闪着暧昧灯光的硕大招牌分外醒目。作为天津卫最大的娱会场所,门口自然少不了卖鲜花的,卖香烟的和拉着黄包车赶活的,还有一些衣着褴褛的乞丐。此时的角落处,便有几个拉黄包车的伙计蹲坐在那里。从夜总会内传出欢快的音乐声和男男女女彼起此伏的欢笑声。
  • 中国皇帝全传

    中国皇帝全传

    本书汇集历代约400余位皇帝的小传,上起始创“皇帝”名号的秦始皇,下迄末代皇帝溥仪,以史实为主,以政事为主,兼涉轶闻、生活,后附历代皇帝一览表。
  • 光影大帝之名将传奇

    光影大帝之名将传奇

    他,身世扑朔,天赋异禀,在挚友的帮助下平步青云,却因一场席卷整个大陆的战争而陷入了人生最痛苦的抉择中。他,将门虎子,地位尊崇,无意中陷入了阴谋漩涡而被皇帝迫害,无奈只得转投他国,历经千辛万苦,只为一朝大仇得报。两个命运迥异的男人在历史车轮的推动下,走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 汉人权倾之罗马帝国
  • 袁世凯扬威朝鲜

    袁世凯扬威朝鲜

    袁世凯两次参加乡试不第,一怒之下烧掉科举用书,发誓不再科考,到烟台投奔嗣父的旧友庆军统领吴长庆。不久随吴长庆率军入朝鲜,先后两次平定朝鲜政变,名声大噪,得到李鸿章赏识,任命为总理朝鲜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他坐镇朝鲜,不是监国胜似监国,全面干涉朝鲜内政外交,制止了朝鲜亲俄、亲日的倾向,巩固了中朝宗藩关系。甲午年,他没有察觉日本人欲寻借口与中国决战的阴谋,在朝鲜发生东学党造反后鼓动李鸿章派兵平乱,结果日本也借机出兵,中日甲午战争暴发。战前袁世凯一再请调回国,被李鸿章派到前线出任前敌营务处会办,协助周馥筹办粮运、协调诸将关系。他得以亲身经历中国军队闻敌即溃的事实,认识到只引进洋枪洋炮而不能在制度上进行变革,是导致中国军队一溃再溃的主要原因。他千方百计寻找新靠山,终于谋到训练新军的机会。
热门推荐
  • 独醉:三生三世醒梦书

    独醉:三生三世醒梦书

    前世:他是九阙天上第一人,神尊漓渊;她是神源界第一人,神姬婳青紫;他道法通天,她魅天绝代。他对她勾唇一笑“我为神尊,你既为神姬,嫁我如何”她媚眼如画,秋波荡漾,“我既为神姬,亦能养活神尊,不若你嫁与我如何”他玉手一勾,佳人入怀,“本尊怀纳九天,甚是宽广舒适”她玉手一揽,抱君满怀“青姬虚怀若谷,欢迎帝尊前来投靠’然而正是他唤起冰魂诀,将她的灵魂冻结撕裂;身已毁,魂飞散,情安在?道已消,义不复,恨滋生今生:他诈死骗她现身,她潸然泪下,只为一份冰魂仙体。他低头吻住了她娇媚的红唇,一如百万年前,那柔软的甜美跨过了千万年,回到了他的唇下,醉了一颗沉寂白万的心。她却将一颗焚炎珠送上,一道佛光定咒奉上
  • 北魏情事

    北魏情事

    一个残疾的相公一个阴险的大夫人一个变幻莫测的婆婆来自21世纪的陶子佩穿越回了北魏竟遇见这么一些家人小女子过五关长六将居然为他相公家生了个女儿还叫花木兰难道自己就是花木兰的妈???不敢相信的过着日子,对北魏历史不熟悉的她能否改变这一切?呵呵,且看佩儿的“辛苦”北魏之旅吧!大家多多支持啊!收藏,点击,推荐,留言!
  • 与你相遇,不早不晚

    与你相遇,不早不晚

    苏晚舟,长安城内无人不晓的丞相千金。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其倾国倾城之姿,更让无数文人墨客迷恋。“这一切,是不是真的……”“太美丽的东西终归命薄”“人生若只如初见,再见沦为陌路人”……
  • 异界狂想曲之我是大魔王

    异界狂想曲之我是大魔王

    简单的来说,这是一个另类版的中二少年异界成长日记,欢歌笑语,爱恨情仇,热血战斗,神秘冒险,样样不缺,应有尽有,看完能让你捧腹大笑的同时,亦能有所收获,有所领悟。当我走向你,你是否会刻意的躲开?当我停下来,你是否会偶然的观望?蠢蠢欲动的心,只为你而跳动,只为你而等待。
  • 景王妃传

    景王妃传

    她,一个现代的潮流女性!为了躲避一份不属于自己的感情,逃避了六年,可就在想开的那一刻,只不过为了捡10块钱不小心摔了一跤就倒霉的来到了不知名的古代,贪财惹的祸啊!好吧,来都来了,不好好玩玩也貌似对不起自己。可是,为什么,来到古代以后,她还躲不掉情的伤害,居然被一个古董给暴了!
  • 绝色女帝

    绝色女帝

    她是21世纪的王牌女杀手,无奈被最爱的人背叛杀害,重生在一个废材女身上,杀仇人,灭妖王,经过无限困难坐上了那万人敬仰的王者之座!﹉希望多多支持与提提您宝贵的意见
  • 异档案之惊魂迷踪

    异档案之惊魂迷踪

    长篇“搜异小说”《异档案》系列第一卷。“搜异网”的创办人简真,收到一条诡异的留言——“你想见到真的鬼吗?明天晚上六点到向阳厂门口!”具有特殊本能的他,被勾起了好奇心,只身前去赴约。然而,被束缚在此地的诅咒却悄悄找上门——神秘工厂、临终视频、废弃高炉里被锁住的女孩……种种无解的线索像只无形的大手操控着这一切,简真失去了反抗的力量,甚至被陷害关进疯人院……生死关头,他以破釜沉舟的方式得以自救。然而,拨开重重迷雾后,事件背后的真相却竟然是……《异档案之惊魂迷踪》包括《锁魂咒怨》与《十人夜会》。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把时间倒回去

    把时间倒回去

    我的25岁,并不像很多人一样意气风发。因为我失业了。“失业”这个词很多人会经历,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东山再起的,我只知道自己在这个本该奋斗的年纪就远远地落后于别人。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还没恋爱呢。“恋爱”这个词应该大家都会经历吧,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恋爱的,我也不知道失恋是什么感觉,我只知道自己在这个本该恋爱的年纪就远远地落后于别人。当同事们每天穿着名牌货神采飞扬地谈论各自幸福家庭的时候,当同学们每次在朋友圈里与恋人秀恩爱的时候,我总是会呆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暗自神伤。如果一切可以重新开始呢?我的25岁还会如此吗?把时间倒回去吧。把时间倒回去!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讲述以下内容:确定研究课题、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调查访问法与问卷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评价研究方法。
  • 新蜀山之都市传奇

    新蜀山之都市传奇

    “血影神君”八百年前,血魔教少教主,一直存活至今,创立了骇人听闻的“发轮神教”,蛊惑世人,扰乱法制,教徒数不胜数,势力蔓延整个世界,蜀山剑派传人高扬(东皇太一四世)融入都市,寻古剑,觅魔踪,获九天神丹,遇四世相恋之人宋紫奇(莲花公主四世),大破“发轮神教”,斩杀了血影神君。后遭哥哥罗豹暗算,穿越到九天之外的灵界,突破乾坤大法十重“时光倒流”,因九天神丹护体,都市之身三年如一,恰逢宋紫奇晶莹一滴相思之泪,滴入高扬眼中将他唤醒。此时哥哥罗豹竟获得玄天阴气,练成了“邪影魔功”,天下无敌,高扬忍痛走向了弑兄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