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37400000001

第1章 中国民居(1)

从北京人的洞穴住居谈起

大约在200多万年前,人类从能够制作第一件工具开始,学会了劳动,继而学会了直立行走,终于从动物界分离了出来。在人类历史的童年时期,虽然人类的智力还很低下,双手也还很不灵活,但人类要生存,就要住,就要有住的地方。于是,在山林丘陵生活的人们,凭借从动物界带来的本能,寻找天然洞穴作为自己的住所,遮风避雨,栖身生息。北京人居住的洞穴,向我们展现了远古人类以天然洞穴为住居的生活图景。

科学家们在北京西南50公里的周口店的山洞中发现了着名的北京人遗址,找到了北京人的“家”,周口店因之而闻名于世。北京人的家位于周口店西边一座叫龙骨山的山北坡半山腰,是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龙骨山的北面和西面是层层山峦,东北面是连绵的丘陵;东面是一条从北面山上流出的溪水——坝儿河,蜿蜒南流约10公里汇入琉璃河;南面和东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北京人在这里居住时,附近还有湖泊和沼泽地。随着气候和环境的变迁,北京人在这里生活的后期,附近还出现过大片干燥的草原。龙骨山北坡北京人居住的洞穴,规模相当可观,东西长140米,东部宽达40米,西端仅宽2.5米。

洞顶因风雨侵蚀已大部分坍塌,洞穴的东端为出入口。在北京人人住之前,洞穴空空的,曾被洪水淹没过,也曾被一种现已灭绝而、喜欢穴居的中国鬣(音liè)狗所占据过。北京人来到这里后,赶走了猛兽,成了洞穴的主人。但是,最初到达这里的北京人并没有世代相传一直住下来,洞穴的主人曾多次变换。当一群北京人在这里居住一个时期后,由于种种原因而移居他处,经过若干年之后,才有另一群人从别的地方迁居到这个洞里。在漫长的岁月里,风雨把大量土砂带进洞里,而且洞壁、洞顶也经常坍落下石块,加上北京人抛弃的垃圾,结果洞穴逐渐被填平了,堆积厚度达40多米。洞中的堆积物层层叠压,记录了北京人在这里生活的历史。洞穴堆积中,包含有北京人作为劳动工具使用的石器和骨器,以及用火的遗迹,也包含有他们自己的骸骨和食用食物后而遗弃的各种兽骨。研究表明,北京人从大约50万年前最初迁居到这里,到20万年前离开,前后居住达30万年之久。

关于当时北京人在这里居住时的生活情景,古人类学家做了这样的描绘:早晨,随着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赤身裸体的北京人从洞里走出来,围拢在洞外的火堆旁。他们商量好一天的活动便分头行动了。上了年纪的人留在洞中,除了照看幼小的儿童和制作石器等工具外,还肩负着看管火种的重任。

“火”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不仅可以用来烧烤食物,而且还可用以防御猛兽的侵袭,冬天还可以取暖。外出的人们,有的到河滩上挑选河卵石,用以制作石器;有的用石器砍削木棒,制作狩猎用的工具;有的在龙骨山南面的草原上手举木棒围猎肿骨鹿;有些妇女和儿童在山坡上采摘野果,挖掘植物的块茎,或用骨棒和鹿角挖鼠洞捕捉老鼠。太阳落山了,夜幕徐徐降临,外出的人们各自带着一天的劳动果实回到住所,围在火堆旁,共同分享猎获的动物和采集的植物。夜深了,大家走进洞里,各自挑选一块离火堆不远的干燥的地方,铺些干草睡下。新的一天在人们的梦乡中又悄悄来临了。

北京人居住洞穴的最高处,当时留下了一段空隙。经过十几万年风雨的剥蚀,空隙扩大,成了一个新的洞口。大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又来到这里安了家:一直居住到大约1万年前。这个洞的洞口高约4米,宽约5米。洞穴东半部的“上室”向南伸进约8米,是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洞的西半部是一个“下室”,是埋葬死者的地方。

像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居住过的这种天然洞穴,全国各地已发现50多处,属于50万年前到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有的甚至晚到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这些洞窟大部分位于河湖岸边的山坡上,以便汲取生活用水并有较丰富的食物来源。洞口一般高出附近水面20——60米,洞内较为干燥,而且洞口总是选在背风的地方。就是这些天然洞穴,作为人们最初的住所,伴随着生活在山林丘陵的远古人类度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

当生活在山林丘陵地带的人们以洞穴为家时,生活在平原上的远古人类以什么为家呢?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们虽然在平原的许多河旁阶地发现过古人类化石,以及远古人类使用过的石器等,但至今尚未找到当时人们居住的遗迹。他们或许像古文献上所记载的那样在树上架木为巢;也许像世界上的一些原始部落那样将树干和树枝插入土中,形成一道围墙,上面覆盖树枝和茅草,构成一个简单的临时住所——风篱。但无论如何,随着人类的进化和历史的前进,人们终于开创了用双手建造永久性住所的时代,居住建筑终于出现了。

史前住居的主要形式

经过上百万年的漫长岁月,人类的体质在劳动中不断进化,智力不断提高,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和经验逐渐积累起来。到1万多年前,人们在植物采集活动中开始了植物的栽培,在动物狩猎活动中学会了动物的驯养,于是要求人们在一个地方相对永久性地居住下来,以便从事植物的栽培和家畜的饲养;人口的不断增加,一婚姻形态的发展变化,对住所的结构和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合工具的发展,磨制石器的出现,上百万年居住洞穴和构筑临时简单住所的经验的积累,使大规模建造永久性人工住居成为可能。于是,人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凭借双手和简单的劳动工具,依靠群体的力量,开始了永久性人工住居的建造。永久性人工住居的建造一经出现,便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各个地区很快出现了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结构不同、形态各异的住居。到4000多年前,人工住居的建造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地穴式住居、干栏式住居、半地穴式住居、地面建筑住居等是中国史前住居的主要类型。

①地穴式住居。地穴式住居,又叫做“穴居”,即掘地为穴,作为住居。它是人工住居的最初形态之一,是从以天然洞穴为住居而发源的,在古代文献中称之为“营窟”或“掘室”。地穴式住居又有横穴式和竖穴式两种形式。

横穴式住居,又称窑洞式住居,是在黄土断崖或陡坡上横向掘一洞穴作为住所,是黄土地带人们直接模仿天然洞穴而创造的一种居住空间形式。关于这种住居的形制结构,古代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述,考古学家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揭开了窑洞式住居的面纱。宁夏林子粱遗址窑洞式住居的发现和复原研究,把4500年前的窑洞式住居及其村落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林子梁是宁夏海原县菜园村南的一条南北向山梁,1987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掘了一处4500年前的村落遗址。遗址南部发掘的13座住居址中,有8座为窑洞式住居。窑洞式住居坐落在半山腰,分上、中、下三排南北并列:上排2座,中排4座,下排2座。其中的3号住居,由居室、门道和场院等部分组成,是一处普通住居。居室是一个挖建于生土中的不规则半球形居住空间。居住面呈不规则圆形,南北面阔4.8米,东西进深4.1米,面积约17平方米;周围是高2.4米的生土壁,其上部逐渐内收;顶部为双曲生土拱,即常说的“穹隆顶”,室内空间最高处约3米左右。洞室中央有一圆形锅底状灶坑,用来烧烤煮食;西北部近洞壁处有一片红烧土,是长年燃火所致。洞室挖建之初,居住者曾在室内挖建有2个储藏物品的窖穴和2个放置器物的小圆坑,但后因废弃不用而被填平了。门道开在洞室的东北侧,方向约北偏东77度。门道宽1.44米,长1米左右,顶部为拱形。宽宽的门道利于室内采光和通风防潮。门道中央设一条南北向土塄,用作防水门坎。门道及其附近没有发现掩闭设施的遗迹,推测当时或许是用草木扎成的门帘来遮挡的。门道外面是一片在生土坡上挖填而成的场院,场院呈不规则半圆形,面积约37平方米,是当时的室外活动空间。这一住居曾被长期使用,室内地面逐渐被垫高。

在使用过程中住居突然坍塌时,有一成年人被压死在洞里,直至今日考古学家才把他挖掘出来。

林子梁遗址发现的其他窑洞式住居,布局和结构与3号住居大致相同,但又各有特点。如9号住居,居室平面呈扇形,顶部为单曲筒拱式,室内立有若干用于防险支护的木柱,门道中间发现了用于安装门扇的木柱遗迹,内壁抹有黄土草拌泥,门前场院为细长的沟状雨道,直通外边的路沟。又如13号住居,洞室平面呈马蹄形,面积达30多平方米,中央的椭圆形灶境长径达2.2米。洞内有用隔墙划分的小空间,还设有套窑,用作储藏间;有用作防险支护的立柱,洞壁布满插松明用的壁灯孔,是中国最早的壁灯遗存。洞口前有架于雨道两侧土壁上的雨棚设施。

由此可见,13号住居不是普通的住居,有可能是氏族成员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林子梁的横穴式住居虽建于4500年前,但无论布局结构,还是建造方法,都与近代的靠崖式窑洞民居极为相似。住居选建在避风向阳、黄土覆盖较厚的半山腰,以利于长期居住和就近进行农牧业生产。

建造时,先挖出崖面子(挖建窑洞的崖壁),再在崖面子下部由外向内、由下向上分段逐层挖掘,最后再对洞壁和洞顶进行修整,并挖掘灶坑,修整场院,一座窑洞式住居就建好了。在四五千年前的史前时代,人们使用骨镢、石铲等原始工具,挖建这样一座住居可称得上是一项大工程,这需要依靠氏族成员集体的力量。除林子梁遗址外,史前时期的横穴式住居在甘肃、山西、内蒙古等地也有发现并各有特点,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横穴式住居不仅已经成为黄土地带居民所喜用的居住形式,而且已经表现出因地而异、因住居而异的特点。

竖穴式住居,是在平地上挖一竖向坑穴、在穴顶构筑覆盖物而成的一种住居形态。它作为从横穴式住居分化演变出来的一种居住空间形式,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甘肃镇原常山发现的14号住居址,由竖穴居室、拱形门洞及斜坡状坑道组成,是由横穴式向竖穴式演化的一种过渡形式。而河南省偃师汤泉沟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时期的6号竖穴,即是比较典型的竖穴式住居。汤泉沟6号竖穴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口小底大的袋状竖穴,平面呈圆形,底部直径2米,口径约15米,深度约2米。穴底的一侧发现有红烧土堆积,推测是灶的遗存;另一侧发现一直径约25厘米的柱子洞,相应的穴壁上发现有直径10厘米的小柱子洞,复原为支撑顶盖兼作上下出入之梯架结构的立柱和横木遗存。顶盖部分,是从穴口周围向拄顶斜架椽木,再施横向联系杆件扎结成框架,框架上面铺盖茅草、树叶等构成屋面。立柱的一侧敞开着,既作出入口,又可通风采光。

竖穴式住居的出现,摆脱了横穴式住居只适用于黄土覆盖层较厚地区且必须依靠陡坡断崖的局限,使地穴式住居的挖建地域扩展到了非黄土地带的干燥地区。但是,竖穴式住居出入不便,且穴内潮湿,湿则伤民,不易于长久居住。于是,随着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竖穴逐渐变浅,穴顶结构逐渐增高、增大而演化为围护结构,居住空间逐渐由取土而成向构筑而成转化,竖穴式住居迅速发展为半地穴式住居。

②半地穴式住居。半地穴式住居,顾名思义,是居住空间一部分为生土挖建而成,一部分为围护结构构筑而成的住居。它是竖穴式住居向地面建筑发展演变的一个中间形式,在中国史前时期分布最广、使用最为普遍,其结构、平面及形式千差万别。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圆形和方形半地穴式住居。

圆形半地穴式住居,是半地穴式住居的原始形式。圆形便于挖建,并易于构筑其顶部的围护结构。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的127号住居,即为圆形半地穴式,竖穴深0.48米,直径3.06米,面积约10平方米。穴底北部有一直径70厘米的圆形灶坑,周围有凸起的灶圈。穴底中央偏西处有一直径25厘米的柱洞。穴底、周壁及灶坑面均涂抹草拌泥,并经火烧烤呈青灰色硬面。竖穴北侧有一长112厘米、宽50~72厘米的坡道通向地面,坡道南端有高8厘米的门槛。经复原,该住居为一带门篷的尖锥顶圆形房屋,其年代为距今6000多年前。这种建筑后来仍然常见,只是主要不用于居住,而用作储藏物品的仓窖。

方形(长方形)半地穴式住居,是晚于圆形半地穴式住居而出现的,但它一经出现便获得了迅速发展,形式也多种多样。西安半坡遗址发现的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的41号住居,由居室和门道等部分组成,总平面呈凸字形。居室下部是一个略呈长方形的竖穴,东西面阔4.4米,南北进深3.2米,深0.4米。穴底中央东西并列两根顶端留有部分枝权的立柱,栽柱后柱坑周围填以泥土以加固柱基。以两柱顶端为中间支点,东西两侧各架一斜椽木作为大叉手,以大叉手交结点为顶部支点,沿穴壁顶部四周向心架设其他椽术,构成“攒尖顶”式屋架。木橡上用藤葛类或绳索扎缚横向联系的杆件,椽术之间填充植物茎叶,外侧涂上厚厚的一层草筋泥构筑成屋面。

顶盖内壁涂以草筋泥构成防火层,然后再饰以“白细土光面”。攒尖前方留出一孔洞,以便排烟和通风采光。居室在使用过程中,又在室内立两柱,用以加固支撑顶盖。室内西侧居住面高出东侧约10厘米,表面坚硬光洁,以供人们寝卧休息。这或许就是“炕”

的雏形。两根立柱前设有一直径1米、深20厘米的圆形火瑭,为炊事和取暖的燃火设施。门道设在居室南壁中部,下部为一沟状坡道,由室内斜通室外地面。门道南端有两个台阶,供上下出入。门道长2.3米.宽0.45~0.7米,门道上用构筑顶盖的方法构成的两面坡雨篷,可以减轻风雨对室内的袭击,并使室内较为隐蔽和安全,弥补居寝暴露的缺陷。门道前方有防止雨水流入的低矮如门坎的泥土埂。很显然,这一住居已经是半地穴式住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作品。

同类推荐
  • 礼仪贺词婚庆一本通

    礼仪贺词婚庆一本通

    身在社会,即使你饱读诗书、智商超群,如果不懂“场面”的学问,不作“人情”的文章,也是很难立足的,你的路会越走越窄。懂得一些社交礼仪,熟读一些经典贺词,通晓一些婚庆常识,身心愉悦地融人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与人关系处好一些,人脉网络扩大一些,自己活得潇洒一些,成功来得容易一些。中国人应该掌握的场面常识和婚庆礼仪。
  • 中国艺术经典3

    中国艺术经典3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感悟红色诗词

    感悟红色诗词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 古埃及之谜

    古埃及之谜

    从基沙古迹西南角的高地,往三座大金字塔的方向看去,金字塔在尊严华丽中,带着几分怪异。曼卡拉的金字塔最接近我们,而卡夫拉和胡夫的金字塔则在我们的东北方,三者几乎却不全然地,可连成一条正对角线——从卡夫拉金字塔的西南角,通过东北角,往东北方向延伸,直至胡夫大金字塔的西南与东北角。这应该不是什么偶然。不过,从我们坐着的地方看去,这条想象的对角线如往相反的西南方向延伸,再怎么也不会与第三座金字塔相会,因为第三座的曼卡拉王金字塔坐落在这条延长线稍微偏东的位置上。
  • 中卫年鉴(2014)

    中卫年鉴(2014)

    这本书内容详细、文字易懂、通过阅读,将带给读者不一样的体验。
热门推荐
  • 悔:初心

    悔:初心

    上一世,雨淅不满父母把她嫁给一个残废大少,被大少的弟弟萧二少的温情蒙了心,为他夺公司谋利益,最后却换来他的谋害。重生一世,遵循父母意愿嫁给大少,只为还清上一世欠他的一切。玩心机弄他弟,即使关系破裂也要让他弟还他一条命。可是……为什么心里那么痛呢?
  • 灾厄求生

    灾厄求生

    一群钻探工人在戈壁滩中探矿所释放出的大恐怖..........本书一切皆为虚构,较真你就输了!!
  • 幻夜轮舞曲

    幻夜轮舞曲

    谎言,就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轮舞。不到最后,决不停下。冢之都,这座人、妖共存之城,看似平和的表面之下,却暗藏汹涌。高三开学之初,随着神秘转校生的到来,原本埋藏在月臣学院,乃至整座城市里的秘密,一场套中套的复仇计划都逐一浮出水面。然而,当过往的历史被重新翻开,当所有的秘密都被一一道出,几年前那场浩劫的真相竟然是……阴谋与真实。谎言与隐衷。这一刻,都将在冢之都这一舞台上悉数上演……
  • 帝魂弑天

    帝魂弑天

    兄弟的背叛使他心死,朋友的死亡死使他的心坠入了无边深狱,师傅的死更是令他变得冷酷无情。........爱情使他的脸上出现了微笑,但死亡却成就了他无情之道。一句“有情道中死,无情道则生。”使他杀爱人,逐友人。..........“孤独,原来是这种滋味,如今我知道了,懂得了,却也后悔了。”
  • INTERNET与信息(社会科学新知丛书)

    INTERNET与信息(社会科学新知丛书)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Internet的功能,共分为九个章节,可归纳为五个部分:Internet简介;Internet信息交换原理;上网前的准备;Internet功能;Internet的社会影响。此外,还介绍了电脑黑客、网络病毒等网上存在的问题。本书可供初次接触Internet的青少年和非网络专业的网民使用。内容详实,是全面了解Internet的一本难得指导书。
  • 爱是那风吹不走笑容

    爱是那风吹不走笑容

    从古至今,人们总喜欢询问,爱是什么?爱是那分吹不走的笑容,是同经历生活之后明朗的笑容。
  • TFBOYS之加油勇敢爱

    TFBOYS之加油勇敢爱

    暗恋生活是漫长的,是痛苦的。但,就是因为各位男女主吃了这么长的暗恋之苦。所以才取得真爱。那一晚的浪漫告白让我们的女主找到真命天子,爱的归宿。他们说好要在一起,在一起一辈子,,,一辈子不长,一辈子也不短。好了,就让他们在一起吧,在一起一辈子,恩爱一辈子,幸福一辈子......就让我来做一次月老,帮相爱的人们找到彼此的真爱............
  • 惊采绝艳穿越公主:西夜传奇

    惊采绝艳穿越公主:西夜传奇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赶了一回流行莫名穿越到一个完全相异的时空身为公主的她毅然和亲不是为了所爱也不是为了国家只因为她背负的命运新婚之夜的交易让一切都改变了轨道谁都不知道天和大陆的传奇在她穿越的即刻就华丽的拉开了序幕……
  • 邪王独宠:嫡女狠嚣张

    邪王独宠:嫡女狠嚣张

    一朝穿越,本想穿越到一个有权有势的女子身上没想到现实如此残酷——一个处处受人欺凌的受气包!在府中她处处被排挤?她就一路过关斩将,谁敢再骑到她头上那就是找虐!指腹为婚的太子过来退婚?她就大方光彩,美男子一把一把地抓!都快及笄还没有学校收她?她就顺便修炼一下,让那些有眼无珠的人们看看什么叫天才!“娘子,你可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为夫要生气了!”“去去去,谁跟你娘子了,本姑娘还有很多美男没解决呢!”“上有圣旨,下有夫妻之实,连孩子都有了,娘子你说是不是呢?”“妈妈,你要找男宠不要爸爸了吗?”“是啊,你妈妈要去找男人,爸爸好伤心!”她扶额叹息:“难道自己的花样生活就到此为止了吗?”
  • 逗比美人,倾天下

    逗比美人,倾天下

    “夜子宸,你是为了她才接近我的对吗?”“对!”“你从一开始就知道我的血可以救她对吗?”“没错!”“我最后问你一句你知不知道我和她换血后我会死!!!”“知道”被关在暗牢里的女子一身红衣似火,一张倾国倾城的脸堆满了讽刺的笑!在听到男子回答后彻底心死了!“好,在我和她换血完之后,请放我离开,从此再见亦是陌生人”男子看着牢里女子淡漠的表情,突然感觉心抽疼了一下!男子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的走出了牢房!一张绝色的脸上却出现了泪水!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