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37000000015

第15章 龙与帝王的象征

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统治者将自己与龙相联系,无不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目的:或因其出身低微借此提高威信,或因社会动荡以此麻醉人民。

在上古时期,由于龙是通天神兽,是神的助手而被先民们所尊祟。这样就产生了居于一国之尊的国王或国君有被喻成龙的可能性。春秋时代,龙逐渐被视为君象,如《易经》中就有“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之类的句子。而当五行循环、五德终始的理论与瑞符说产生、龙作为瑞符而起到表明某一统治有合法性的作用时,龙就与君主有了直接的联系。上古时期的统治者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人在春秋后形成的文献中都被说成是与龙有关。

秦始皇曾被称为“祖龙”。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三十六年(前211年),秦的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一块玉璧拦住使者说:“请把这块璧交给滈池君(即水神)。”然后又说:“今年祖龙死。”使者想问清楚,但人忽然不见,仅有玉璧放在地上。使者将璧带回,并将经过奏报给秦始皇。秦始皇默然不语良久,才说:“这个妖孽能预知的不过是一年之内的事情。”退朝后他说:

“祖龙是指人的祖先。”又谕令御史大夫看那个玉璧,发现是8年前秦始皇渡江时为祈福而沉于江的那块。据后人的解释,这是因秦暴虐无道,上天已不再福佑秦的统治,派妖鬼化人形将秦始皇奉献的玉璧退还,以示不庇护之意,要使者将此璧交给如周武王那样的有德者,讨伐暴秦,取而代之。祖龙即指秦始皇。后人有诗论及秦始皇焚书:“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困锁祖龙居,坑灰未冷东山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里的祖龙同样指秦始皇。

秦汉之后,龙与封建帝王有了“血缘”关系,在历代“真龙天子”们的推崇与褒扬下,龙的艺术形象更为鲜明,也变得更为威武神圣。

在公元前二世纪以后,龙的形象与皇权联系起来,成为皇家的徽记。皇帝自称真龙天子,他的后代称为龙子龙孙,他的服饰被称做龙袍,他的一切用品都刻画上龙的形象。那么,龙是怎么成为帝王的象征的呢?

来由大概有两个:上古的帝王天神大都是龙,或具有龙性。像我们提到过的盘古、伏羲、女娲、黄帝、炎帝、唐尧、虞舜、夏禹,还有以龙为官的太昊,乘龙而行的句芒,生子句龙的共工,以猪婆龙为乐师、教飞龙效八方风音的颛顼,以及因母亲感龙才有幸出生的帝喾,等等。中国人生来尚古,喜欢效法圣贤,过去的帝王是龙,后来的帝王自然也是龙了。即就是不具备龙性,也得设法把自己包装成龙。

再说,龙要管地上的水,又要管天上的水,这就得具备在天地间来去自由的本领。它可以直达天廷,向天帝反映人间的情况;也可以从天廷下来,传达天帝的旨意,替天帝做事。皇帝不是说自己受命于天吗?不是自称是天的儿子,代天帝管理人间吗?显然,龙的神性和君主们的帝王性在这儿扣合在一起。于是,帝王们都成了真龙天子。

好像没有哪个帝王不说自己是龙的。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于是被称作祖龙。汉高祖自称是母亲刘媪与蛟龙相配后所生,生得隆准而龙颜。

龙作为皇帝的代称,换句话说,“真龙天子”出现,是在汉初。汉高祖刘邦首先利用龙来给自己涂上一层神秘色彩。《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父太公,母刘媪。刘媪在大泽坡上休息,梦中与神人相遇。此时雷电交加、天昏地暗,太公去看视,见刘媪身上附有一龙。不久刘媪就怀有身孕,生下刘邦。刘邦高鼻梁、龙须,左股上有七十二黑痣,未发迹时常向人赊酒喝,醉倒的时候,其身上有龙盘绕。显然这是为神化刘邦而编造的故事,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意图。

在刘邦始作俑后,历代帝王也深悉了其中的奥秘,都在“龙为君像”上打算盘,神化自己。汉武帝在龙的皇权化方面比刘邦要厉害得多。他特别相信五行之说与方士之术,对龙为帝瑞笃信不移。在武帝一朝,因龙瑞符而发生的折腾有几十次,河溃认为是神龙动怒,建龙渊宫以敬龙;有人献犀牛,以为是麒麟出现;有人献异马,他将其当做龙马。他相信可以乘龙登天,派出数千方士去寻找神仙,采制芝药。东汉光武帝刘秀有“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王”的受命之符。

唐太宗四岁时,有书生称他“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及冠,必能济世安民”,说完即不见踪影,于是他改名为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以黄袍加身的方式夺得了后周政权,因此更需要神化自己来避免舆论的指责,于是便称他在任宜州王、镇守荆州时,就有黑龙跃上他所乘之船。如此种种,史不绝书。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大诗人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的御史们作了手脚,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气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表上后,新党官员们马上从中嗅出了苏轼的不满情绪,他们决定找一个借口,再给苏轼一点颜色。

诗人的天性是吟颂,无论是欢乐还是愤怒,都可入诗。苏轼的弟弟苏辙知道乃兄的毛病,所以特意告诫他:北客南来休问讯,西湖虽好莫吟诗。但苏轼还是借诗抒发胸臆,宣泄胸中的块垒,于是被人抓到把柄。到任三个月后,即被押回乌台(即御史府,宋代纠弹百官的机构)。

令苏拭倒霉的诗句是歌咏桧树的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这两句诗被人指称为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蛰龙,不臣莫过于此!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这不过是封建社会千百起文字狱中的一起,但原因较为特别,即因龙而起,文字中对龙的态度有了问题。因为龙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又是皇帝的代称,皇帝是真龙天子。太和殿中金龙蟠曲造型庄重华美的御座,天安门前高高耸立玉龙盘旋的华表,巨龙缠绕绘有海山江崖的巨大立柱,云霞灿烂龙团锦簇的蟒袍以及各种雕有龙的饰物器具,无一不极力凸显帝王的高贵与尊崇。

龙成了皇帝的化身和权威的象征,一些带龙字的词汇就成了皇帝的专指词汇。如皇帝即位称为“龙飞”,帝王未即位或在民间时(多指开国之君)称“龙潜”,新王朝创立称“龙兴”,皇帝的容貌称“龙颜”,皇帝死亡称“龙驭宾天”,即乘龙升天,此外还有龙椅、龙印、龙裳、龙辇等。一些帝王热衷于以龙为年号,据研究者统计,在中国历史上,以龙字作年号的君主不下二十位,但可笑的是,其中多数国势衰微,甚至是国灭身亡。龙并不能为他们帮什么忙。

帝王对龙的利用,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对龙纹的把持与垄断。这主要体现在对带有龙形象的服饰的使用上。东汉时,九卿以下官员已经没有资格穿有龙图案的服装,元代不但不准常人穿用有龙凤图案的服装,市街店铺也不准织造、出售有龙凤图案的布匹,违者除物品没官外,还要把犯禁之人拘捕严惩。但由于龙纹的流行年代久远,统治者一时不能完全禁绝,又采取了变通方法,即将龙分为三六九等,那种双角五爪的龙形象由皇帝专用,其他三爪、四爪的龙纹可以民用。明代模仿前代,禁止民用龙纹,同时对大臣朝服的图案也作了规定。相比之下,倒是清王朝相对宽松一些,它规定文武百官可穿蟒服,但蟒数及颜色各有等差。龙纹器物,除皇帝专用色(明黄)外,一般不禁止。历代皇帝的服装则极尽华丽,滥用龙纹以示帝王的威权。以明清帝王的服饰为例,皇帝的衮服为玄衣黄裳,装饰有十二种图案,称十二章。衣自上而下织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裳自上而下绣宗彝(本意为一种祭器,上有虎与雌雄两种兽形,这里指两种兽的周案)、藻、火、粉米(白色米形花纹)、黼(黑白相间如斧形的花纹)、黻(青黑相间的花纹)。蔽膝与裳同色,绣龙、火和山的图案。十二章中以龙纹最为突出,其他不过是点缀。明代又规定皇帝的朝服除了十二章外,还要有十二团龙。帝王的其它衣服也尽为“龙”气,可称满身皆龙,甚至皇后的锄服也爬满了龙。

封建帝王垄断龙纹的目的是加强专制统治,使自己的权威不受到挑战。因而,任何对龙的冒犯常常被君主视为对专制皇权的冒犯,都可能招致大祸。韩非子曾说过,龙虽然有时柔顺得可以与它一起嬉戏,但它颈下有逆鳞径尺,碰了逆鳞,龙就会翻脸不认人而杀人。韩非子认为君王应有逆鳞。历代帝王神化自己为真龙天子,也就自然地承继了龙的逆鳞,触犯专制皇权、包括对龙表现出不敬的言行,都可能遭到严惩乃致杀身灭族。所以大诗人李白在《猛龙行》中感叹:“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明清以来,中国封建皇权达于鼎盛,极度膨胀,帝王猜忌心极强,对皇权有意无意的冒犯都是犯龙鳞的行为,由此形成了一系列血案和文字狱。

明代画家盛着善画山水花鸟人物,名重一时,洪武年间供事内廷,为皇帝服务。他奉旨为一寺院画影壁,画了一幅“水母乘龙背”,结果朱元璋以“不称旨”为罪名下令将盛着处死。朱元璋出身卑贱,疑忌心极强,很可能是他认为这幅画中龙被人骑是对他的嘲讽,于是制造了这起冤案。清代乾隆二十年(1756年),内阁学士胡中藻主持广西学政,出试题取《易经》中“乾之爻不像龙说”

一句,结果被控为诋毁乾隆。因为隆与龙同音,是暗指乾隆不是真龙天子,因而获罪,收监后又顺蔓摸瓜,查出胡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类的句子,于是胡中藻被处死。

由于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的功能与形态、类别又多种多样,更由于龙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已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专制帝王们无法对龙实行绝对的垄断。相反,帝王们的恣肆自为激起了人们的反感,出现了对龙的憎恶和否定,产生了毒龙、孽龙之说。毒龙本为佛经语,指一种害人之龙因受戒而顿悟,忍诸般苦,以至命绝,最后终于成佛。但人们用这一概念主要意指害人之龙或害人的邪念。唐诗人王维就有“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的诗句。所谓孽龙,乃是降灾之龙。本来在上古,龙代表天帝表示其赏罚,但降灾之事逐渐被称为“龙蛇之孽”,于是有了妖龙、孽龙的称呼。相传秦李冰任蜀郡守,蜀多水患,并有孽龙食人。李冰及其子二郎降服孽龙,锁于江上,水患遂息。神话传说中的二郎神及梅山七圣即从此而来。孽龙除了指残暴、兴水患害民的龙以外,还指历史上的暴君,如夏桀、秦始皇等人。对毒龙、孽龙的指斥,反映了历史上人民群众对专制皇权的不满与反抗。除了这种直接的指斥外,人们还在文学作品中对龙嬉笑怒骂。如在《封神演义》《西游记》中都有“哪吒闹海”的章节,作者不但借哪吒之口把龙王称为“老泥鳅”,而且还设计了将龙太子打死、揭鳞抽筋的情节,曲折地反映了人民的意向。

对“真龙天子”的最直接的否定是农民革命的熊熊烈焰。

还在龙与帝王结缘不久的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就喊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近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把清王朝的皇帝称为“蛇妖”,宣称以农民自己的真龙天子来取代封建阶级的真龙天子。他赋诗言志道: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眼通西北江山外,声震水南日月边。

展爪却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

风雷鼓舞三千浪,易像飞龙定在天。

但是,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龙不会被帝王们全部霸占。在民间,龙仍然以各种方式出现。中国的各个民族几乎都有以龙为主题的传说和故事。人们以祭祀龙来祈求风调雨顺。龙奇特的容貌与神异的行止,也引起了古代文人的种种遐思臆想,成为文人骚客颂咏描绘的一个主题,从而为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宝库增添了一批异彩纷呈的财富。尽管龙曾长时期被与封建帝王连在一起,但人们仍然把龙视为喜庆吉祥与尊贵的化身,把龙那种威武奋发、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和吞云吐雾、飞翔于天地之间的磅礴气势视为一种理想的寄托。在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虎踞龙蟠”用来比喻地势的雄奇;“生龙活虎”形容富有生气、矫健活泼;“龙章凤姿”说的是非凡的神采;“龙飞凤舞”比喻笔势的奔放飘逸;“藏龙卧虎”形容人才济济却隐而未露;“龙凤呈祥”

比喻婚姻的美满和谐……古汉语中,以龙为喻的褒美之词举不胜举。

同类推荐
  • 黑白之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任侠者

    黑白之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任侠者

    长久以来,游走于黑白世界的侠客,被我们“神话”成世间公平、正义、良知的最佳化身,在他们的身上,承载了数千年专制社会下弱势群体太多的利益渴求与美好愿望。但是,无论是从具体的历史长河来看,抑或就武侠文学的理性分析而言,侠客们不可能成为社会的真正“救世主”和“良心”。事实上,民众应有的权利保障之路还须依赖于社会的真正转型。《黑白之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任侠者)》从历史和文化的双重角度考察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任侠者群体。
  •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古典文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
  • 体育文化论

    体育文化论

    体育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所构建的以公平竞争为道德核心的,以和平、进步、友谊和团结为目标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得到了全人类的普遍认同。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在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增强人民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丰富文化生活,振奋民族精神,增进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的社会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日益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培养了全面发展的人。
  • 相声“三字经”

    相声“三字经”

    《相声三字经》是一本介绍相声历史和演变的书籍,它用一种说唱文学的语言与形式去演绎另一种说唱文学的历史。相声艺术博大精深,以“三字经”的形式讲述相声的发展史更是别树一帜。书中不仅详细地介绍了相声的表演技巧、语言习惯,还有相声界的大师、前辈等名人,还请来徐德亮为“三字经”的内容作注释,使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便于阅读。
  • 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

    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和人文底蕴的文明成果,是大学的灵魂。本书由厦大退休老教授编写,论述厦门大学以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爱国精神、以罗扬才烈士为代表的革命精神、以萨本栋校长为代表的抗战时期内迁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以王亚南校长和陈景润院士为代表的科学精神。这四种精神是厦大优良的办学传统,是厦大人文历史积淀,是厦大的宝贵精神财富。
热门推荐
  •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自洪武三年(1370)朱棡始封晋王计起,至崇祯十七年(1644),开府太原长达274年,几与明朝存亡相始终。
  • 南菀君心

    南菀君心

    一场车祸所导致的男女主穿越,然而男主是高高在上的皇子,女主却是个平民百姓,两个人就这样在古代和现代中邂逅了彼此。
  • 那年青春流下的泪

    那年青春流下的泪

    青青草地,你我相遇,“你若不离”,“我便不弃”,后来才知,只是儿戏。绿绿柳梢,小鸟鸣叫,痛苦哀嚎,无人知晓,这份感情,草草而了。泛黄日记,太多秘密,只怪当时,陷身于情,春蚕已死,丝却未尽。青青草地,唤起回忆,你不离我,我不弃你,当初誓言,随风而去。在世界的另一头,你是否也会想起我????……………………
  • 乱世沉浮

    乱世沉浮

    冯小怜,传奇般的女子,她的一生经历了三个男人,三个朝代。可是,这个看似活的多姿的女子,心中又是否会有许多无奈呢?有人说她是红颜祸水,有人说她是狐媚君主,可谁又知,君主又何尝不是情愿的呢?这个女子的无奈与悲哀,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如果有来生,我只愿再叫你一声高玮哥哥。”
  • 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准的提高,大众对媒介越来越接近,越来越依赖,媒介作为社会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对女性群体的调研显示,绝大部分的女性认为传媒在自己的生活中有重要位置。据调研,中国女性中每天花在电视传媒上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占80%以上,大众传媒已成为女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媒介传播与女性之间存在着种种不可割舍的联系,媒介的传播对女性的生活与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女性仍处于较低地位,在与媒介的关系中,女性也仍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加拿大也不例外,部分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或政治利益的需要,往往存在着忽视弱势群体的现象,包括女性。
  • 重生千金:血债血还

    重生千金:血债血还

    背叛是吗?设计又算什么?没有想到,上天又给了她一次机会。这次,所有欠她的人,都给她等着。前世的自己真他妈白痴,黒静待,,既然你是我姐姐,那么,这次我一定让你尽尽姐姐的职责。他迷人修长的丹凤眼一挑,满是诱惑,这个白痴女人,太有趣了。保护她,一定保护她,没有她,他会活不下去的。“黒欣儿,嫁给我吧。”他单漆下跪,手中的玫瑰送到女子面前。“可以啊,不过我们要先约法三章。”好吧,她还是很腹黑。。。
  • 美男如衣服

    美男如衣服

    【简介】鸳鸳相报何时了,鸯在一旁看热闹。自从娶了亲,樱浅言的后院就再也没清净过。鸡飞蛋打,狗急跳墙,那都是见怪不怪的事了!“殿下,西苑着火了?”侍女来报。“殿下,您最爱的翡翠碎了!”小斯来报。“殿下,您的书房毁了!”管家来报!“殿下!”“殿下!”樱浅言扶了扶额头:老天!你搞什么灰机!?穿个越都不安生了!?【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兽,我要你负责

    兽,我要你负责

    我最伟大最崇高的理想就是做某人的好太太兼好情人,为了目标不停地努力着,可是即将实现时忽然发现,我......移情别恋了。这个长着好看酒窝的大男生,美女当前竟然拒绝,亏我还在他打架时拿着钢筋救他。什么嘛?既然吻了人家,怎么可以不承认!该死的兽,我要你负责!
  • 古杀神

    古杀神

    骚年无意间吃到一个馅饼......没想到是三个无良敌对的太古大神临死前共同合力打出的逆天传承精华合体....且看身份迷离骚年的逆天之路
  • 王俊凯你还要我怎样

    王俊凯你还要我怎样

    这是恩怨情仇,王俊凯一个总裁,无人能敌。却载到在一个女人手里。王俊凯,你还要我怎样?你是我王俊凯这辈子永远的女人。他的霸道,一步步逼近她。直到有一个红色本本到她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