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33200000009

第9章 中国古代交通运输(9)

将船篷的活动部分拿去,就变成了船窗,上挂白色窗帘,黑白相映,非常雅致。乌篷船内部摆设也较为讲究,红漆舱板上铺有凉席,席上放置竹枕,客人叫坐可卧可睡。船头雕有“螭首”,就是一个像龙头样的东西。传说,龙生九于,其性不同,螭为其一,善治风浪,喜欢兴风作浪的虾兵蟹将都对它望而生畏。这种船一般可坐6至8人。行船时,船工左腑下挟一短桨,既可划水,又可当舵把握方向;双脚则一伸一弯地踩动一支长桨,披波前进,俗谓“突桨”;为了加速,右手也可划水;如果还想加速,则需在船头另设扳桨,扳桨人面向船尾倒坐,向后扳水。比普通交通船更加高档者称为“明瓦船”,是因为乌篷上有用蚌片嵌出的“明瓦”作为装饰,按其多寡可分“三明瓦”、“四明瓦”、“五明瓦”和“六明瓦”,专门受雇用于旅游、探亲、扫墓等事。该船装潢考究,船头摆有青石狮子或大理石墩;船沿有雕窗,上刻“八仙过海”、“貂婵拜月”、“昭君和番”、“两子浣纱”等故事;舱内设八仙桌,周围有瓷墩,上铺绣垫,另设藤床,上备枕席被樨,以便休息;后舱则是厨房,供应茶水饮食。倘若夜晚航行,就遍燃明瓦灯,华灯水影,相映成趣。中国的许多名人都曾与乌篷船有过不解之缘。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回忆道,幼年时他家里就雇了四明瓦的乌篷船,带他去东关镇看“五猖会”;1916年,孙中山偕胡汉民专程赴绍兴,乘六明瓦的“烟波画舫”去东湖陶社。如果说黄河皮筏子给人的是惊心动魄的阳剐之美,绍兴乌篷船则更多给人的是恬静散淡的阴柔之美。

船闸的发明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造船闸的国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发动了统一全国的战争,湖南、广东、广西交界处由于五岭逶迤,秦军的行军和运输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决定在山岭间开凿一条运河,沟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他命令史禄开灵渠,路线选定在湘江和珠江支流漓江的分水岭上,渠长60公里。因为灵渠处在高山之上,湘江和漓江的水位相差很大,最高处的比降达1/160,超过适于航行比降的20倍。为解决这一矛盾,当时发明了斗门。斗门,又称陡门,就是现在的船闸的闸门。在运河水位比降较大的地方筑起一个个斗门,控制河段水位。每过一个斗门,船就进入水位较高的河段。这样,世界上第一条船闸式运河就出现了。而国外,直至1497年才在欧洲出现第一个厢式船闸。

船舵小话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舵的国家,舵的发明是我国造船和航海技术方面的重大成就,它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古代航行初期,船体较小,一般是利用篙和木桨来控制航行方向。随着造船技术的进步,活动范围扩大到深水区域,篙就用不上了;由于船体增大,桨的数量增加,需要多人来划,这时候桨要负担推进和制导方向的职能,操纵起来就不容易了。于是,桨分成两种,一种专管划行,一种专管控制方向,专管控制方向的桨称为舵桨,它的位置逐渐从船舷移至船尾中央,成为尾桨,操纵方法逐渐从划动改变为不离开水面的左右摆动:这就是后世的导向装置——舵的始祖。尾舵桨也有一些大的缺陷,比如遇到浅滩和靠岸时不易操纵等。因此,人们进一步改变其形状及安装方式,终于产生了真正的舵。舵发明的确切时间.现在还不知道,但最迟在东汉时已经出现和使用。1955年广州近郊东汉墓中出土了一只陶制船模型,其船尾部有一支舵。

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舵。

早期的舵是斜伸出船尾的,在船后形成一个较长的凸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人们对舵的装置进行改革,将舵从船尾斜伸出改为垂直插入水中;舵面跟舵柱的联结位置,也由舵面中部移到边上。这种舵我们称它为垂直舵。

我国船舶独特的尾部结构,恰好便于垂直舵的装置。我国的船舶一般是首尾翘起的,尤其是尾部翘得更厉害,这就成为安装垂直舵的理想地方。后世就在尾端修建舵楼,用来操纵船舵。

由于航道上的水有深有浅,舵逐渐演进成升降舵——又称悬吊舵,是一种用绳转动滑轮使舵可以上下移动的舵;当船进入浅滩或靠岸时,可以把舵吊起,以免折断。明代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用的宝船的舵,舵杆长达11米多,如此大的舵,单靠舵工来提拉升降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舵楼上安装上辘轳,用来升降船舵。

宋代还发明了平衡舵,就是把一部分舵面分布在舵柱的前方,可以缩短舵压力中心对舵轴的距离,减少转舵力矩,从而操纵更为轻便;同时,还把舵面做成扁阔形状,增大舵面面积,提高舵控制航向的能力。这真是一项别具匠心的发明!

此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发明了“窗孔舵”(亦称开孔舵),因为舵上有许多孔。这些孔并没有影响舵控制航向的作用,反而使舵在水中更容易转动。一般的大船都有几个舵,根据水的深浅交替使用。欧洲人在采用中国的舵之前,不得不用桨来划船,这样,远洋航行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的。约在12世纪,舵传人欧洲。舵在欧洲的使用,为15世纪大航海时代创造了条件。

桥的由来

桥是架在河面上,把两岸接通的建筑物。桥的起源国尚无定论。很古的时代,虽只一水之隔,但路为河断,两岸的人只能望河而兴叹,实在是很苦恼的。渐渐地,人们懂得了放些石头在水里,形成一条线,踩着石头,蹑步而行。称为“鼋”(读元驼)的这些谴人行走的石头便是最原始的桥。后来,人们看见一株大树被风吹倒,恰巧横架于小河上而可步行通过,便想到从河边立一株树,使它倒向对岸,这就是有意识的“搭桥”之始。

历史上最早的桥梁是我国的渭水浮挢,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石砌桥的出现,是桥梁建造史上的一大进步。位于河北赵县城南的赵州石桥,是隋开皇大业年间(590一/008年)李春创建。它是世界上最早建成的敞肩式石桥,比欧洲19世纪兴建的同类拱桥早1200多年。19世纪中叶,英国和德国用铆钉衔接,先后建成了钢架结构的铁路桥和悬臂桥,但是由于设计水平低,一座13孔钢架桥被大风吹折,成为桥梁史上的一大灾祸。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许多桥梁,也在一次地震中因为桥台石同桥墩相对移位而遭到严重破坏。鉴于这些教训,后来许多国家对桥梁设计进行了改进,以每平方米承受1.9公斤的风荷载进行安排。

目前,世界上的桥梁种类繁多,按筑桥的材料区分,有石桥、木桥、金属桥和钢筋混凝土桥;按跨度结构可分为拱桥、悬桥、桁桥和组合桥;按用途区分有:铁路桥、公路桥、行人桥以及两用桥;按使用年限划分有永久桥和临时桥;按跨度数划分有:单孔桥、双孔桥和多孔桥。近年来,世界各国又相继建成了如正交各向异性桥、斜拉桥、箱形桁架桥以及立体交叉桥等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桥梁。

我国古代桥梁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曾经在江河之上、峡谷之间建造了无数的桥梁。这些桥梁,方便了交通,点缀着河山,有的至今仍巍然屹立,继续发挥着作用,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我国古代建造的桥梁,包括了现代桥梁工程中的梁桥、拱桥、索桥三种基本体系,有不少建筑技术是世界的创举。

我国桥梁开始于何时,已不可考。古文献记载较早的桥,是西周初周文王为了迎亲,用船在渭水上搭的浮桥。据《史记·秦本纪》载,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时,在山西蒲州(今风陵渡)黄河上架设了大浮桥,这是历史上跨越黄河的第一座桥。

目前我们能够看到最古的桥梁形象,是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和壁画上的桥。

我国的石梁桥中,陕西西安的灞桥和福建泉州的洛阳桥、晋江的安平桥最为有名。

我国很早就有拱桥。据《水经注》记载,公元282年,河南洛阳东六七里有一座用石建的“旅人桥”,“下圆以通水”,这是见于记载最早的石拱桥。

保留到今天的最古、最着名的石拱桥,是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大石桥)。安济桥建成后,对各地桥梁建造影响很大,河北、山西、浙江、贵州等地相继出现不少敞肩拱桥,在建造技术上有新发展,如赵县永通桥的矢跨比例比安济桥还低。在古代单孔石拱桥中,曲线最美的要数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桥面作双向反弯的曲线变化,配上精制的栏板,显得既朴实又富丽。

北京的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是南北两座最着名的联拱长石桥。

北宋着名画家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上,有一座结构新颖的拱形术桥。这座桥横跨在当时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汴水之上。桥拱主要部分为五根拱骨,互相搭架在横木上,用绳捆扎起来。这样的桥,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

索桥(吊桥)首创于我国。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的一些河流,谷深水急,无法筑墩建桥,古代人民就发明了用竹、藤、铁等作索为桥。据杨街之《洛阳伽蓝记》载,北魏时新疆地区就有了铁索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铁索桥。西方到16世纪才出现这类桥梁。

索桥又分独索、多索两种。独索桥又叫溜索桥。古书上记载,溜索桥,两岸立柱,以竹绳横索,索上穿有木筒,筒下有绳。过河时,将绳捆在身上,扶住木筒,溜索而渡。多索桥是并列几根缆索,上铺木板桥面,有的两边悬索作栏杆,有的不设栏杆。最着名的多索桥是四川灌县的珠浦桥和泸定县的铁索桥。

溜索、竹索桥和天梯

西南地区多为高原,加之降水丰富,往往岭峻壑深,江流湍急,其交通工具也独具特色,例如溜索、竹索桥、天梯等。

溜索旧时流行于傈僳、怒、独龙、藏等族中,尤以怒江峡谷地带最为常见。据传说,古代居住在怒江两岸的先民,为了跨越天险,方便交通,一边选出一名大力士,相互对抛拴了石头的钓鱼线,等到两线相连,再将其换成又粗又结实的藤索,两头固定,人就可以攀援往来了。独龙族架设溜索的传统方法是,在枯水期选择江面狭窄适合处,将系有细麻线的弩箭射向对岸,麻线后接逐渐增粗的藤索,对岸人员慢慢将藤索拖过去,双方分别把它固定在大树或岩石上,即可通行。溜索分“平溜”、“陡溜”两种,前者两岸索头等高,后者则一高一低。平溜相对安全,但溜至中间要靠自己攀索到达彼岸,比较费力;陡溜一溜到底,较为省力便捷,但速度太快,不易控制,可能撞到对岸岩石、大树上面而受到伤害。最初,溜索过江单凭手足倒挂,十分危险,时有坠江遇难者。后来,人们用竹木制成“溜梆”,过江时再用皮带或粗绳将自己捆于溜梆之上,安全系数大为增加。如今,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沿岸不便修公路处每隔一段便架有钢溜索,上装滑轮,一根来,一根去,各有高低,既迅速又安全。

竹索桥是在溜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居住于岷江上游的羌族所独有,其中最着名的便是“威州大索桥”。该桥位于岷江和杂谷脑河交界处,全长100余米,宽1米半,是在江上横架几条粗大竹索,上铺木板而成,两侧有竹索作为护栏。初上此桥,摇荡不定,令人胆寒,走惯以后则安然自在,反为乐事。所以古人有诗云:“行见长江夹两山,危桥悬跨锁重关。索垂断岸千寻矗,板村中腰一带弯,踏处晃摇风漾漾,凌虚飘渺水潺潺。”

天梯与溜索、竹索桥不同,是旧时独龙族翻山越岭的工具。以前,独龙江沿岸交通极为不便,随处可见悬崖绝壁,独龙族人便用竹、木、藤等物制成软梯以利在陡峭山崖间上上下下行走,此即“天梯”,独龙语叫“郎多衣”。通常的制天梯的办法是扎两条或数条约与肩同宽的梯子,上端牢牢绑于树干,下端用木桩固定,中段嵌于石缝以求稳固。若遇悬崖很高,则分段架梯。总之,无论溜索、竹索桥还是天梯,原为西南居民在科技水平低下情况下所发明的交通工具,随着时代发展,它们已逐渐被新式桥梁、公路所取代,个别保留下来的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例如有些靠近村庄的溜索,逢年过节则作为游戏和比赛的工具,你溜来,我溜去,在欢声笑语中显出一派融融民族风情。

安济桥

安济桥又名大石桥,在河北省赵县城南2公里,跨于交河之上。因赵县古称赵州,故又名“赵州桥”。建于隋代开皇后期至大业年间(605-617年),据唐张嘉贞《石桥铭序》记载,系工匠李春所造。

安济桥全部用石料建成,只用一孔石拱,跨度为37.37米,连南北桥堍,共长50.82米。挢拱为平,拱桥宽约9米,共有拱圈28道。每道拱圈宽1.03米,由43块重约1吨的大石券成,并自成一独立拱。桥面铺石板,分为三股,中间走车,两旁行人。拱肩采用“敞肩拱”,即在两边拱肩里各砌两个圆弧形小拱,这既可增加洪水到来时的排水面积,又节省石材,从而减轻了桥身净重。由于它时代久远、工程宏伟、结构独创,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安济桥除科学技术方面的高度成就外,弧形乎拱和敞肩小拱的造型,线条柔和,构造空灵,也具有建筑艺术特色。桥面两旁的扶栏台柱,雕饰精美,有各种花饰、兽面、狮首、蛟龙等,刀法苍劲,造型生动,也是隋唐时期石刻艺术的精品。为了长期保存这座有1350多年的古代石桥,在1955-1958年,曾对安济桥进行彻底整修。

我国现存最古的石桥

驰名中外的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历来被认为是我国留存至今最古老的石桥;但是,河南省临颍县新发现的小商桥,据考证寿命比赵州桥还要长些。

小商桥是青石结构,长加.87米,宽8.7米,高6.67米。主孔净跨2.83米,矢高1.2米,桥身由20个主孔与小孔组成。各孔外沿均雕刻有各种纹饰图案,虽然历经风雨洪水的冲蚀,依然清晰可辨。桥面上原有刻着花纹及十八罗汉的青石栏板和雕有石狮的青石栏杆,现已不存,唯桥身尚属完好。

1982年9月间有关单位曾派人作过实地考察,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据考察后初步推算,小商桥始建年代,早于隋大业年间(1505~616年)的赵州桥。”

古代两座长江大桥

早在元末明初,在瞿塘口就建有长江大桥。

光绪十九年版的《奉节县志》载,“元开熙四年,(朱元璋)命征西将军汤和等伐蜀。初,元遣莫仁寿以铁索横断瞿塘口,北倚羊角山,南倚南城砦。凿两岸石壁,引铁索为飞桥,用木板置炮以拒敌。”史料记述:1369年,朱元璋派大将汤和、廖永忠、康茂才攻瞿塘关。元皇帝令莫仁寿在瞿塘口江面横贯铁链锁江,又在两岸石壁上打孔,架起上、中、下三层铁索桥,桥面铺上木板,放上大炮,严守关口。瞿塘关本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汤和也只好望桥兴叹,畏炮而退了。至今大溪口还立着一块“康茂才进兵处”的石碑。当年这座“飞桥”的桥面上可以设置大炮,桥长277.5丈(925米),纵向分三层,下层铁链锁江,中层架炮,上层天桥交通:

《明史》有“蜀人设锁桥”之句,明代翰林博士沈庆有“天桥铁柱连环锁”诗文,若亲身到瞿塘峡实地考查铁柱、石孔等遗迹,就会了解这峡口曾经建有我国的长江大桥了。

但1369年在瞿塘口所建的长江大桥还不是中国最早的长江大桥。

同类推荐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帝王陵寝古典园林(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帝王陵寝古典园林(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晋中精神

    晋中精神

    本书以2012年在晋中地区开展的“晋中精神”大讨论为背景,全面详细的记录了社会各界对“晋中精神的”的概括精华:明礼诚信、开放包容、艰苦奋斗、唯实唯先。全书体现了晋中人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明天的美好期待。
  • 文明大趋势

    文明大趋势

    本书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开始,系统梳理其发展的过程和内在脉络,并将中华文明与西欧、日本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从而提出“近代以来,中华文明为何落后于西方”这个核心问题,并给出了自己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人类文明发源于中东地区,中华文明也是在中东文明的影响之下才发展起来的,相较欧洲中华文明距离中东更远,从源头上说就“落后”于西欧。
  • 古代战役

    古代战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天庭娱乐榜

    天庭娱乐榜

    某天,林杰下载了天庭娱乐榜,娱乐榜刚开始只含小说榜,不久后增加了仙音榜,后来在林杰的影响下,增加了影视榜和动漫榜等。有着地球上大量的娱乐资源,林杰一次次冲上各个榜单的前列,随着名气的增加,林杰收到了众多神仙的打赏,西王母的蟠桃树,镇元子的人参果,菩提老祖的七十二变,这些都有!cosplay的嫦娥仙子,演戏的大圣,神仙们真正将娱乐进行到了极致!仙友们!冲榜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 BOSS令:迷糊老婆求错婚

    BOSS令:迷糊老婆求错婚

    她误把坏男当灰太狼,闯错房,求错婚。婚后她道:“我们分房睡。”男人爽快应允。新婚夜,两间卧室中间的墙被拆,男人淡声道:“分好房了……”
  • 零之魔阵师

    零之魔阵师

    废材当道,重生异世,穿越穿了又穿,利贝尔大陆,自古以来世代流传着守护大陆和平的魔阵师一脉,妖兽?异端?王都地下实验室究竟为何建立?公会无数,挑战不断,昔日的和平不复存在,末世降临,废材少年将如何摆脱屌丝命运?
  • tfboys之唯爱你

    tfboys之唯爱你

    四叶草请进,文文更新不定时,但不会弃文。作者新手上路,不喜勿喷。三年前的约定,樱花树下,你的泪水,刺痛了谁的眼,伤透了谁的心。“我忘不了你,真的忘不掉。我怎么就这么犯贱!!!”“……对不起,我爱你……”“我不爱你?!那我回来干什么?我有病吗!!”梓珞坐在樱花树下,回想着一幕幕,只有心死了才不会痛吧……
  • 重生之天才医女

    重生之天才医女

    萧若情,现代中医世家的天才,从小跟在爷爷身边学习中医,等她27岁的时候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是当她的事业刚起步的时候,却因一次意外穿到了一个她未知的世界!萧若情,自小与母亲和哥哥萧云相依为命,是个古武天才,却在一次练武的时候走火入魔,香消玉殒了!
  • 阵动天下

    阵动天下

    这是一个只有阵法的世界,阵法的运用达到极致带着异宝太极图,重生到了一个以阵法为尊的世界,在这个只有阵法的世界,且看他如何展现自己风采,一图在手,天下我有,且看他如何以阵动天下……
  • 美食菜肴营养百科

    美食菜肴营养百科

    常见营养元素有哪些,它们的来源是什么?如何做到营养丰富和膳食平衡?
  • 谷山笔麈

    谷山笔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等到大学再说爱

    等到大学再说爱

    一位作家曾说,孩子失去玩具后的痛哭的金融家破产后的痛苦是一样的------我想,阅读这套书,我们需要在时间回溯中回溯情感。细腻而丰富的情感呈现,是这套书吸引读者的重要原因。对于少年来说,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每一个成成年人都应该有责任去为他们做些什么,因为他们是未来的希望,是未来社会的支柱,如果他们的性格没有塑造得好,那么社会和国家就没有希望。
  • 曾经的错真的很傻

    曾经的错真的很傻

    那些年我们都错了,我不该认识你高穆弦,我不该认识你张乐,不过不认识你们我的一生又不能圆满,我还是很开心遇见了你们,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