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31900000016

第16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兵器(9)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军事家已注意到城市攻防战的重要性,也开始制作专用于攻城与守城的特殊兵器装备,后来在《墨子·城守篇》中有较为具体的记述。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防的改进,汉唐以来攻守城的装备也日益发展。到了北宋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地位更加重要,同时筑城工程技术的进步,砖城逐步代替了原来的夯土城垣,使城防工程日趋牢固。这也反过来促使人们进一步改进和研制新的攻城兵器装备,在此基础上,《武经总要》中用了很大的篇幅,对有关城防建筑以及守城、攻城的各种兵器装备进行了记录。

《武经总要》卷12《守城》篇中首先介绍了北宋时期的城防工事,并附有图像。牢固的砖筑城墙,外面围着宽而深的濠沟,外濠上架的吊桥在敌人攻城时即可以升吊起来。城门外面修筑有瓮城,城门里又加设重门和插板。沿着外濠的内岸,还修筑有较大城低矮的“羊马城”。高高的城墙头上砌筑着女墙,女墙上开有向下射箭的箭窗。隔一段距离就修筑有凸出墙面的“马面”,上面设立着敌棚或敌楼,里面装着各种守城的器械。城门上有修筑高耸的门楼在城墙上还设立一些临时性的弯庐形状的“白露屋”,这些都是为了加强城防所不可缺少的防御性建筑物。同时还沿城构筑了一些和城墙相连接的弩台,在台上安装重袍和强弩。在战棚前和女墙外,垂挂着防御炮石弩箭的垂钟板、蓖篱、皮竹笆等用生牛皮、荆柳、竹皮等材料编制的防护装备。在城前的大道上还挖掘陷马坑,安装鹿角木,撒放铁蒺和铁菱角,也将铁蒺藜等撒放在壕沟内,以阻止故方涉水过豪。《武经总要》中还记录有多种守城用的各种器械,有车脚檑、穿环、木立牌、竹立牌、拐突枪、抓枪、拐刀枪、钩竿、剀手斧、土色毡旅等,有为了防备敌军利用地道攻城的听瓮(地听)、风扇车、布幔、皮廉等装备,以及火攻敌军用的飞炬、燕尾炬、鞭箭、铁火床、游火铁箱、引火毽、猛火油柜等,如此多样的城防器械和设施严密的城防工事,构成了颇为严密的城防体系。

为了攻取如此严密设防城堡,攻城一方也就需要研制各种攻坚器械,《武经总要》卷10《攻城法》又对攻城器械有详细的记录。有用于观察敌方城防工事的巢车,以寻找薄弱环节发起进攻。巢车又叫望楼车。因望楼车形似鸟巢而得名。车体为木质,底部有4个轮子,在长45尺的望杆上安着方形的望楼,竿下装转轴,用6条绳索分3屡,从6面将竿固定,绳索底部用带环铁撅楔人地下,兵士在高耸的望楼里向城睨了中了望,并将战情向将领报告。用于攻城的重要器械是攀登城垣的云梯,据传是由春秋时期的工匠鲁班首先发明的。在战国时水陆攻战纹铜鉴的图案中可以看到早期云梯的形状。当时云梯已在底部装有车轮,可以自如移动,梯身可以上下仰俯,攻城时靠人力扛抬,倚架在城墙壁上,梯的顶端装有钩状物,可用来钩城缘,以免遭受守城者的推拒破坏。到了唐代,云梯有了进一步的改进,主梯身固定按装在木制的底盘上,下面有6个车轮,主梯之外有一副活动的上城梯,它的顶端有一对辘护,登城时可以沿着城墙壁面上下滑动。攻城时只需将主梯停靠在城下,然后再在主梯上架设“上城梯”,即可登城。北宋时进而将云梯作了重大的改进,《武经总要》中有记载,“云梯以大木为床,下施六轮,上立二梯,各长丈余,中施转轴,四面以生牛皮为屏蔽,内以人推进,及城则起飞梯于云梯之上。”说明宋代的云梯采用了中间转轴联接的折叠式结构,又在梯的底部增添了防护措施。

“上城梯”(副梯)也做了相应的改进并出现了多种形式:有“飞梯”,“长二、三丈,首贯双轮,欲蚁附则以轮着城推进;”有“竹飞梯,两旁施脚涩以登。”

上述改进,使云梯车运行时更加稳定,有防护能力,且登城时简便迅速。为了抗御守城兵士的矢石攻击,宋代的攻城器械中还使用供遮护兵士接近城门进行攻击的轮车,车身和车顶上都蒙着厚实的牛皮箭射不透,檑石打不毁,兵士们躲在车下,推着它移向城门。方箱平顶的叫“木牛车”,三角形尖顶的叫“尖头木驴”,更大的一种下面有方箱,上面有盖尖顶的叫“梢车”,这类装备的缺点是过于笨重。还有一种“火车”,以双轮推进到城下,在车上装着一个点燃火炉将木柴堆放上燃起大火,在车下隐藏有一大锅滚沸的热油,当守城的的兵士往“火车”浇水灭火时,水一浇人沸油中,就会激爆起来,猛燃起的油焰能起几丈高,从而点燃城上木质结构的城楼和守城器械,引起大火。在《武经总要》记录的攻城器械还有行女墙、木女墙、行天桥、把车、脆尘车、填壕车、填壕皮车、搭天车、饿鹘车、钩撞车、搭车等,还有为开掘地道攻城用的挂搭绪棚、雁翅笆、皮幔等装备,火攻敌军用韵飞炬、燕尾炬、鞭箭、铁火床、游火铁箱、引火球、猛火油柜等一以及铁猫、火钩、火镰、火叉、短刀枪、短锥枪、抓枪、蒺藜枪、拐枪、烈销、霍耳刀、镭锥、蛾眉锲、凤头在斧等各种守城器械。

火药初露锋芒

宋代初年,火药开始在战场上出现,这标志着人类战争史上火器与冷兵器并用时代的开始。北宋时期,正是中国古代火器的创制与冷兵器继续发展的时期,由于统一战争和改善边防需要,建立了一个以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为中心的全国兵器制造体系,大量制造兵器。由于朝廷的鼓励,各地纷纷创制火器,《宋史·兵志》等史书记载,自宋太祖开宝三年至真宗咸平五年(970~1002年),有兵部令史冯继升等先后向朝廷进献过火箭、火毡、火蒺藜等燃烧性火器,为中国创制火器之始。在此基础上,宋仁宗庆历年间修纂《武经总要》时列入早期火药兵器和火药配方。

谈到火器的发明和使用。首先要谈到火药的发明。

古代火药以硝石、硫磺、木炭或其他可燃物为主要成分,其混合物点火后能迅速燃烧或爆炸。它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火药是现代“黑火药”的前身,它的三种主要成分是硝石(硝酸钾)、硫磺和木炭,按比例将上述三种粉末混合在一起,就成为火药。对合成火药的这三种成分的认识,是比较早的,除木炭外,硝石和硫磺早就被列入药物类。在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把它们分别列入“上品药”和“中品药”了至于对它们的进一步认识和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实验,则是和炼丹术的发展分不开。

秦汉时期,封建皇帝为了长久保持他一个人的统治地位,多企图祈求长生,尤其以秦始皇和汉武帝最为迷信,以至岽信方土,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由于最高统治者的追求和提倡,于是炼制长生不老仙药的方术一一炼丹术自然日渐发展起来。以后经两晋南北朝直到唐代,炼丹家的活动持续不断,在获得长生的仙丹和掌握炼金术等欲望的驱使下,他们大胆地进行各种斌验,虽然成仙的幻想终成泡影,但在实验化学方面却作出了很多贡献,其中包括对硝石等的性能有7讲一步的认识和为了变化学药料而掌握了火药的配方。

前一方面如南朝时的陶弘景已总结出以火焰实验法来鉴别硝石(硝石,硝酸钾)与芒硝(硫酸钠),他说:

“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消石也。”这已经近似近代化学分析所用以鉴别钾盐和钠盐的火焰实验法。

在此基础上,有了后一方面的实验,用有关成分配合进行变化药料的探索,最先开始可能是使硫磺“伏火”

的实验。这种实验大约在唐代就开始了,实验时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爆炸75至炼丹房失火等事故,但是发生这种意外事件的原因,往往被涂上神奇荒诞的色彩。

也许因为这些药料配合起来能够发火,所以得到“火药”的名称。

火药用于兵器并投人实战,大约始于唐代末年,当时火药兵器只是作为传统火攻战术的一种手段,利用火药燃烧性能去改进传统的火攻兵器,造成新型的火箭、火炮等兵器。但是关于这一点,还只是根据一些文献中并不明确的记载进行的推测。一般认为唐德宗时李希烈的部下用方士策,烧毁了刘洽的战棚等防御设施是利用了火药兵器;又认为唐哀宗天枯四年(907年),郑瑶攻打豫章时“发机飞火”,也是用的火药兵器。但是上述二例,都还没有坚实的证据。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北宋初年军队中已经装备有使用火药的兵器,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灭南唐时,使用过用弓弩发射的火箭和饱(抛石机)抛射的火炮,正是因为改用装有火药的弹丸来代替石弹,于是原来从“石”的“炮”字改为从“火”的“炮”字了。以后不断有关于制造火药兵器的记录。然而最完备而有系统的还是《武经总要》中关于火器和火药配方的记载。

同类推荐
  • 最具悬念的中国历史未解之谜

    最具悬念的中国历史未解之谜

    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探索中国历史,主要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最受关注的一些未解之谜。通过文章的深入解析,将人们感兴趣的历史疑点与谜题全方位地展现出来。同时,本书将引领读者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去探究事件真相,以期获得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更为刺激的阅读快感。
  • 生态文学与文化

    生态文学与文化

    “生态文学”的关键是“生态”。这个限定词的主要含义并不仅仅是指描写生态或描写自然,不是这么简单;而是指这类文学是“生态的”——具备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的。在对数千年生态思想和数十年生态文学进行全面考察之后,可以得出这样一种判断:生态思想的核心是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生态思想以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终极标准,而不是以人类或任何一个物种、任何一个局部的利益为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
  •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所谓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尤以先秦诸子学说为重。他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等。(这句话说明国学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有很多,后面还有一个等)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偶尔在聚会间,说一说这些话,即能增长知识,又能高谈阔论,这有多好,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饮食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饮食

    中国古代经曲《礼记》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见吃饭问题,从来就是社会和人生的头等大事。人们的饮食观念,表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素养,民间的饮食习俗和文化,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发展的象征。
  • 月锦绣,锁清秋

    月锦绣,锁清秋

    这是第一本以中国传统节日为线索,并结合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深蕴文化进行唯美解读的品质读物。这是一本主题明确,风格明媚的古典诗词赏析书。以中国传统节日为经,历代经典诗词为纬,漫谈古今人事沧桑。
热门推荐
  • 超凡寄生

    超凡寄生

    星河浩瀚,武道称尊!万载的武道文明之后,是演化到巅峰的武学技巧。陷空术,星衍阵,剑神三篇......个个堪称神迹,主宰荒宇。然而在某个遗忘之地的角落,一个少年却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体里,似乎多了一些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传奇,往往就是在最不为人知的角落,慢慢生长发芽,直至势不可挡,惊天动地!
  • 如果不曾爱

    如果不曾爱

    你说:“你爱她,却从未给她一个家。她说:“她爱他,却从未理解过他。
  • 出逃豪门:总裁大人不要追

    出逃豪门:总裁大人不要追

    #不定时更新、绝不弃文——————因将两个毫无关联的人红线相牵,造化一出欢喜冤家恋。她,拼命出逃而后爱恋一生;他,非她不可而后坠入爱河。爱情的路上阻碍重重,他们能否携手同行,嘿嘿,敬请期待小兮的文文吧!
  • 蜜糖契约:总裁大人,抱抱

    蜜糖契约:总裁大人,抱抱

    作为新时代的资深老宅女,她24小时无间隙被逼婚。你说相亲就相亲吧,为什么前男友总是插足对她进行蜜语攻势?耍贱纠缠就算了,居然还嘲讽她作践。叔可忍,婶不可忍!她不顾双亲反对执意拉黑渣男时,险遭变态毒手……纳尼?神秘未婚夫霸道上线了。“她,只有我能欺负。其他人,妄想。”“……”她一脸懵逼,“帅哥,你谁啊?”哈尼宝贝去哪儿了?妖孽,还她贴心小棉袄!
  • 风流丞相:误惹摄政王

    风流丞相:误惹摄政王

    她是风流男色,众人捶弃的大奸臣!也是独手遮住半边天,两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凤丞相!为什么是两人之下呢?片段:“等一下!”一道魅惑风流的声线响起!众人脚步顿住!某女吊儿郎当,一挑眉宇,端的是风流纨绔,一把灿金色的折扇在手,象征性的挥扇两下,持副调戏良家妇女之态的模样开口道:“前面的那位美人,不知你长相如何?若是绝色的话,有没有意向与本相做个朋友,再而考虑考虑本相,本相保证绝对留个侧夫的高位给你坐!如何?”墨无霄微微挑眉,眸底闪过一丝暗色,那是震怒的表现!没有转身,却是轻笑出声,反问:“若是丑颜呢?”……
  • 乾斩神拔

    乾斩神拔

    武学,是每个男儿心中永远的梦,在故事里的异界大陆中,各种武功,奇门圣法,飞檐走壁,都不再是幻想,这里有热血的故事,有甜美的爱情,有惊心动魄的瞬间,有痴迷痴醉的武学,主人公乐正龙,为了有三餐的温饱而进入军营生活,随之而来的是开启了对大陆武学的追求,乐正龙将会遇到怎样的挑战与机遇?斩和拔又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在这里本作者希望能在写作之余,为众多辛勤的学子和上班族带来闲暇的欢乐时光,愿大家能看的愉悦。——绿茶铁观音
  • 妃祸天下:血嫁宫庭

    妃祸天下:血嫁宫庭

    为了报复,我做了他父皇的贵妃。“太子殿下,信不信我能让你叫我一声母后!”不相见,别亦难,再见时,已成仇!没有听说过被雷劈了,还能穿越的吧,我就是那个倒霉蛋!帅哥很帅,但是带刺啊!莫名的怀疑我,关押我,对我用刑,算了,不就是痛嘛,晕过去不就没感觉了!我忍!将我贬为贱奴,强占了我,却还要鄙弃我,说我是荡妇,剿了我的头发,没事,短发不也挺流行,在我身上私密的地方刻上他的字,也不要紧,全当纹身好了!我想离开,他却又用孩子做借口栓住我,囚禁我。
  • 王爷独宠:吃货王妃萌萌哒

    王爷独宠:吃货王妃萌萌哒

    王府里,“莫梵你个王八蛋”唐荼荼气冲冲地指着莫梵,“你病刚好,火气不要太大。”莫梵把唐荼荼一把抱在怀里“你才有病呢,你全家都有病!还我杏仁糕”“我全家也包括你啊!傻瓜。”莫梵揉着唐荼荼的头发学着唐荼荼说话,“你不要学我说话好不好。说,为什么把我的杏仁糕收了”唐荼荼紧紧地盯着他,莫梵迟疑了一下说了一句:“.......吃太多对牙不好”六王莫逸摇着扇子走了进来说:“明明就他讨厌杏仁的味道。”莫梵冷飕飕地瞪了莫逸一眼“不想死的话现在给我滚”完全没有了刚刚对唐荼荼的温柔......
  • 统一瓦洛兰

    统一瓦洛兰

    雷吉纳德?阿什拉姆阁下既然当年诺克萨斯在艾欧尼亚肆虐,制造无数惨剧和恶行的时候你们没有阻止。那么,当艾欧尼亚对诺克萨斯进行理所当然的复仇的时候你们也就没有了阻止的资格和理由。对么?无论你成立所谓的英雄联盟是出于什么目的。如果你想要阻止我,就要先做好被我碾碎的准备!
  • 高冷王爷,淘气妃

    高冷王爷,淘气妃

    玖黎,她是金牌杀手,笫一次任务中不幸掉进海里身亡。醒来却在一个架空的时代,一个将军家的二小姐。虽然是二小姐,但也是滴出的,叫顾倾城。父亲是当朝的大将军顾永清,还有以为兄长叫顾倾哲。在一次太后的寿宴当中,一鸣惊人。有人爱慕有人嫉妒。好惹上了不该惹的人。他,是当朝皇上的兄长,虽然不同姓。他对所有人都是冷酷无情,唯独她,确实温暖备至的。【不喜欢可以弃文,不要随便侮辱别人的心血。】【结局还是不错的,这里我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