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18500000026

第26章 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3)

有很多父母在教孩子画画的时候,总是会以“像”与“不像”为标准,一旦看到孩子画得不像就赶紧自己画个样子或者是让孩子照着图画书上的样子画,有的干脆动手为孩子修改,想方设法让孩子画得更像一些。这种教法实际上就是为画而画,是把父母的意志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忽视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画画的标准不是看他画得像与不像来衡量,而是看他的画中有没有他自己的意愿、想法、爱好和生活经验。所以,这个问题父母一定要明确。

明确了这两个问题之后,父母就可以放心地辅导孩子的绘画了。

那么,父母应该提供什么样的辅导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培养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引导他们关心周围的事物

孩子对画画的兴趣在于创造,所以,父母就要保护他们的创造精神,满足他们的创造欲,使他们像是做游戏一样自由发挥,这样才会使孩子保持浓厚的兴趣。当孩子手、眼、脑的协调动作得到无数次的重复后,孩子的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便会有很快的提高。父母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点十分重要。孩子画画的时候思维会很活跃,他们从来不考虑自己的技能、技巧如何,画画也不计较后果,虽然画得幼稚,但是自我感觉良好,这个时候,父母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这种感觉。

2.为孩子提供丰富而适当的材料

绘画是一种需要手、眼、脑并用的实际操作活动,那些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材料都可以直接刺激孩子的操作欲望,促使他们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孩子绘画时的工具材料有油画棒、蜡笔、彩色水笔、毛笔、水粉笔、棉签、粉笔、印章、水粉颜料、水墨、油墨、白报纸、宣纸等等。不管是什么样的工具材料,都必须能让孩子运用感官进行探索和操作,并具有一种潜在的美感。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应当提供那种粗大而无毒的蜡笔,以及大张纸;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提供比较多样的材料及工具,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在画图的时候有足够的材料可以满足他的需求。

3.增加孩子的生活经验,丰富孩子头脑中“内在图式”的积累

所谓的“内在图式”,就是指以信息形式储存在头脑中的种种表象以及概念,它是从事美术活动的原材料,比如,当孩子要表现植树节活动的时候,他的头脑中必须有人们进行栽树活动的有关表象存在,否则就很难表现出来。因此,父母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去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经验,扩大孩子的知识面。父母可以经常带着孩子去接触一下田野、山水、公园、动物园、商店、街道、展览馆等孩子可以理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平时父母还应当多和孩子谈论一下他们的生活状况、家庭以及他们的小伙伴,让他们回忆生活中那些有趣的事情,以便丰富孩子创作的题材。

4.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

如果孩子能够具备很好的观察能力的话,他就能够从真实的世界中看到更多的色彩以及更多不同的造型,这些丰富的色彩和多样的造型就是孩子艺术创作的基础。所以,父母要教会孩子观察,只有学会了观察,孩子才能够适应变化万千的世界,也只有让孩子亲自去观察事物,掌握那些事物的主要特征,才能对它们有一个比较完整,生动,形象的了解。比如,在画人物的时候,可以让家里的三个成员分别从正面、侧面、背面对着孩子,让孩子分析一下,他们看上去有什么不同?这样,在父母的引导下,孩子就学会了观察、比较、归纳出这三个人不同的特点,然后再画。还可以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品,比如画汽车,以前孩子总是会画汽车的侧面,这样就让孩子对汽车的形式概念化,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从正面看,侧面看,顶上看,车尾声看,使孩子对汽车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画出来的作品也比较生动,形象。父母还可以让孩子们观察一些相似的东西,以培养孩子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

在孩子观察物体的时候,父母要启迪孩子用他的大脑、眼睛、耳朵、手、鼻以及全身心去感受,去发现周围事物的“形”与“色”,“规律”与“变化”,同时也刺激孩子进行绘画的欲望,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全面素质的提高。

5.正面评价孩子的作品,培养孩子的美术兴趣和评价能力

父母不要任意批评孩子的作品,但是适度的赞美却是必要的,赞美的内容也应该是以图画的内容或技巧为主。比如:“你用了好多的颜色,有红色、有黄色,还有绿色和蓝色。”而不是“很棒,很美”等没有什么意义的话。在评价孩子的作品时,父母就当尽可能的给予正面的评价,哪怕是一个细小的进步也都要加以表扬,对于不足的地方可以用建议的方式或是商量的口吻提出修改意见。

让孩子走出学画误区

父母箴言

让孩子画画既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与潜能,又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所以越来越多的父母都选择让孩子学习画画。但是,由于有的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指导孩子学画的时候往往会走进某些误区,希望父母们要小心对待。

目前,学习绘画的孩子是越来越多了,因为学习绘画可以让孩子的智力与潜能都得到开发,并且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所以父母们都希望能通过绘画让孩子加强这些方面的培养。可能是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父母在指导孩子画画或是评论孩子的作品时,往往会进入某些误区。

1.过分强调孩子对技能、技巧的掌握

有的父母会因为孩子画的东西不正规而觉得孩子没有掌握绘画的技巧,这些父母过于强调技巧的运用而忽视了孩子自身的需要和兴趣的培养。这样一来,孩子很可能会因为得不到父母的认可而产生畏惧和厌学心理,最终造成孩子的片面发展。想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应该转变这种不科学的认识,要知道,孩子学习绘画,技巧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自由发挥。

2.片面地认为美术就是绘画

很多父母都有一种片面的认知,他们认为美术就是绘画。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并且也是不全面的。美术不仅仅是指绘画,还包括泥工、纸工等多种多样的手工活动,它们也和绘画一样,对孩子的脑发育非常有益。比如,对于孩子来说,泥工就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喜欢玩泥土是孩子的天性。当然,父母怕孩子把家里弄脏,也怕把孩子弄脏,但是橡皮泥可以代替泥土,它卫生无毒,颜色鲜艳,并且还可以重复使用,父母不妨给孩子一些,让他们尽情揉捏。父母应该知道,当孩子对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时,撕纸就成为他们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所以,当孩子对撕纸、折纸、剪纸等手工活动有兴趣时,父母不要持否定态度或是冷淡态度,而是要给孩子最大的支持,因为这也是培养孩子多种能力的一种方式。

3.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作品

父母在评论孩子的作品时,最爱用“像不像”作为唯一的标准,当孩子画了一只和书上一样的小白兔时,父母就会对孩子说:“你今天画的小白兔真像”;当孩子凭着自己的想象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父母拿着孩子的作品和老师留给的样品一对,“你怎么跟老师画的不一样呢?”如果父母用“像不像”这个标准来衡量孩子的作品,那么在指导孩子的时候往往就会犯一种错误,那就是重视结果,忽略过程的错误。想想看,如果父母在指导孩子的时候,一味地让孩子把作品画得“像”一些,这样一来,画是像了,但是孩子却也失去了体验成功的机会。所以,当父母在辅导孩子绘画的时候,应该努力让自己做一个指导的人而不是一个挑剔的人。

有时候,孩子的一些作品让父母看起来确实很可笑,但是却也真实地反映出了孩子对事物特征的认识。所以,当父母在评论孩子的作品时,不要用太过严格的理论去要求,要给孩子留下想象的空间。

总之,父母应当走出对孩子绘画的误区。对孩子进行科学的美术教育,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才能有效促进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走出这些误区呢?

1.父母要用平常心对待

在孩子学画的问题上,父母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把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放在主要地位,不要急于求成。

有些父母让孩子学画,总是会追求作品的真实性,要求孩子掌握一些条条框框。父母可能不知道,就是这些条框,它们会像枷锁一样,锁住孩子那一颗美好的心,把孩子那种天真无邪、天生自发的灵气都抹煞了。所以,父母要保护孩子那颗未泯的童心,不要让它扭曲、变形,也不要让孩子从此谈画色变。

2.不要重临摹,轻创作,阻碍孩子个性的发展

孩子学习绘画,不仅是在用手画,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去用心画。所以,父母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完全照着样本抄下来,亦步亦趋,这样只会压制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只有因势利导,指导孩子们在有趣的作画中观察、认识周围的世界,启发孩子不仅要画眼中的世界,同时还要去发现美,创造美,这样不仅能够塑造孩子们美丽的心灵,还能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形象性思维。

3.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作品

走进孩子们的世界,跳出成人偏见以及种种规范的束缚,用超越现实的眼光去欣赏孩子们的画。

“孩子的画是大师的画”,因此,父母不能用像与不像来评价孩子的画。如果要求孩子的画像成人的画那样有一种成熟的美的话,会容易导致孩子画画的气魄越来越小,也会让孩子越来越谨小慎微。所以,父母要换一种眼光来看孩子的画,跳出成人的偏见。对于孩子的作品,父母可以让孩子告诉你他自己的想法和绘画的意图。这样你就会发现,在孩子们的作品中有一种物体形状“不似”却成了“神似”。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自由自在的意念。这种离形求神的画法,更显得纯真可爱,这也正是那些艺术家们所追求的反璞归真的境界。

4.多表扬少批评,培养孩子绘画的兴趣

孩子学画,父母要多以鼓励为主,不能有一点不好就批评一顿。只有多多表扬,才会有利于培养孩子学习绘画的兴趣。

有关专家认为,12岁之前的孩子是可塑性最强的,也是孩子学画的黄金时期。画画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的拥有这种本能。孩子画画介于游戏与心理表象之间,通过绘画训练,锻炼了手、眼、脑高度和谐统一的能力,还激发了孩子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不管将来孩子是不是可以成为一名画家,对于孩子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父母不要觉得让孩子学画就一定要画出成绩,对于孩子来说,这也是一种锻炼。

同类推荐
  • 艺术胎教胎教艺术

    艺术胎教胎教艺术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孕期母亲和宝宝的变化,以及每个月甚至每周的胎教重点,并提供了科学的胎教素材,涉及音乐、名画、电影、戏剧、诗歌、雕塑、童谣、唐诗宋词、名家散文等多种艺术形式。
  • 懒人运动不流汗

    懒人运动不流汗

    本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家中轻松小运动、最佳办公室运动、上下班途中的运动、轻松的户外运动、随时随地做运动等。
  • 父母教练

    父母教练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走上“父母”的岗位,步入漫长的教子育儿之路,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工作,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懂得如何做好这份工作。《父母教练》是一本以转变家长身份为手段来实现成功的家庭教育的指导书,帮助父母从自然赋予的父母身份转型到教练身份,让孩子成为成长的主体,并帮助孩子寻找天赋、塑造品格、激发潜能、认可自我。
  • 细节决定孩子未来

    细节决定孩子未来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我们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都要撑好细节这把伞。为人父母者更要让孩子懂得:天下的良好习惯,都是经过细节的磨砺而习得的。每一个好的细节,串联起来就成了好习惯,而好习惯将会帮助孩子顺利成才,最终引领孩子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 孩子的心灵您怎样走进

    孩子的心灵您怎样走进

    这是一本专门帮助中学生的父母走进孩子心灵的书。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毛病或问题,其原因大多由于其父母的家教失误。作者积从事心理研究及心理咨询20余年的经验和体会,通过近百个案例,以咨询手记的方式,对目前中学生及其家教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困境和问题,作了心服口服的分析和诊断,同时给家长和孩子提出了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对症办法、对策和建议。
热门推荐
  • 三河星:boos的神秘妻

    三河星:boos的神秘妻

    “依依,嫁给我儿子,看在我救过你妈妈得份上,答应我。”就这样她嫁给了S市的顶级豪门。他S市的花花大少穆少。不受拘束,爸爸死前留下遗嘱,叫他娶一个没见过的女人,让他恨透了她。亚洲商业帝少,爱她多年,再见她以为人妻,是放弃还是横刀夺爱?
  • 子夜无歌

    子夜无歌

    人在江湖漂,哪有不挨刀!我左一刀,右一刀!你们真的够了?!我就这么好欺负?!回回都是我挨刀?!红姬宁知道江湖险恶,但是怎么险恶到这地步?!娘死了,爹被抓了,姨把自己甩了,到处都是自己的通缉令!老天,你还给人活路不?!还好还有我从小暗恋的荻哥哥,肯定不会抛下我的,可是荻哥哥,你去哪里了?终于有个能保护她的大BOSS帅哥出现,为咩还有点不太对劲?小哥儿?你的眼睛看哪里?小哥儿?你喊谁媳妇儿呢!小哥儿!你不要乱来啊!不要摸那里!!!看傲娇怂包小女屌如何逆袭女神,拿下帅哥!额...或者被拿下?
  • 三国之无敌天下

    三国之无敌天下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无敌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 天武大陆:暮色游侠笔记

    天武大陆:暮色游侠笔记

    世界历史编撰者莫林问叶问:“尊敬的暮色游侠阁下,您为何以暮色为名呢?”叶问说:“因为我的刀出鞘之时,对于魔域的魔神们来说,就是他们生命的暮色降临之时,故此别人都叫我暮色游侠·叶问。”
  • 龙珠之狱血魔神

    龙珠之狱血魔神

    热血的龙珠热血的狂战热血的穿越谱写一曲热血的传奇
  • 潘多拉之雾

    潘多拉之雾

    灯红酒绿,莺歌燕舞中,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一片紫雾腾空而起……单纯、美好的爱情被世俗嘲笑,成为生活、职场中懵懂幼稚的屌丝;本应神圣的情感被利益异化为一地鸡毛;理想与现实、欲望与道义的冲突纠缠裸露出扭曲狰狞的面孔……现实生活中爱情、婚姻、情感以及权、私、欲的写实;利欲熏心时代变异了的爱情和价值观;信念缺失时代的“泛情感化”、“泛欲望化”的写实。斗胆拷问,是什么力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现实主义作品。
  • 不靠谱的魔女大人

    不靠谱的魔女大人

    弃坑了已把内容都删了?。。。。。。。。。。
  • 琴洛天下:鱼妃,不许玩暧昧

    琴洛天下:鱼妃,不许玩暧昧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她,倾国倾城,清冷深情他,君临天下,铁血无情他等待她千年前世未能相守,今生绝不相离美男们,别玩暧昧!我家男人不好惹~他最大的情敌是谁?这个么……你猜?伊琴仰望碧海蓝天,眼神深情款款,坚定的道:“洛,没有人能阻挡我们相爱,你一定要等我!”洛,我的夫,我用七魄换你我同生同死,我用三千银丝换你我一生一世,我用痴傻一回换你我缱绻千年
  • 九世等待换来一世情

    九世等待换来一世情

    喝了九碗孟婆汤,还是不能忘掉对方。就连阎王爷都不忍心拆散他们,他的九世等待是否能夺得一世真爱?
  • tfboys之希随凯一世

    tfboys之希随凯一世

    就这样认识,林随希你既然和我相遇了,那么我不会让你离开!不管你拥有怎样的人生,我王俊凯永远随你!